行踏天涯 第1069章

作者:午夜狂响曲

但他没有婉拒,直接批准,但却安排了十名百欢弟子护送他。

骆惟恭大喜过望,感激一番后便火速上路。

灵稻数量庞大,除非有芥子空间类的法宝,否则只能用灵兽车运送。

空间法宝的价值,远在这些灵稻之上,自不可能交给骆惟恭这种护宝实力有等于无的人,同样,普通储物饰品空间又太小,装个三五袋就满了,而这三五袋灵稻的价值也不如储物饰品啊,除非是百年灵稻,三十年还不够。

那么只能用灵兽车,人力运真气消耗大,一旦遇袭,对方是以逸待劳,优势满满,怎么打?

派高阶修士护送,不是杀鸡用牛刀,而是非重要物资谁肯投入?别的地方就不需要高阶镇守吗?胡乱派出来,重要的地方被人趁虚而入怎么办?得不偿失啊。

目前灵米尚未成为稀缺物资,百欢宗损失的起,高阶修士自然要安排到抢地盘上。

可小鱼小虾哪管你这些,十万袋三十年灵稻,太平时期三百万珠,战争时期千万珠都难购买。

千万灵珠灵气远胜十万袋三十年灵稻,但灵珠的灵气需要炼化,灵稻打成灵米后只需消化,两者区别是一个要打坐,一个吃下后就能自由行动,通过消化快速回复真气。

在瞬息万变的战争时期,保持高效的行动力,是每个势力都追求的。

平日里看不上的灵米,在这时刻就是必争资源。

当然,丹药效果更好,但丹药炼制不易,数量稀缺,难以普及。

骆庄三十年灵稻成熟,在这方圆百里不是什么秘密,早就相中这批灵稻的人正是裴家。

如今裴家已脱离赤阳门,投入惊苍派怀抱,为了迅速站稳脚跟,他们要给惊苍派一副丰厚的见面礼!

没有在收割时候下手,是因为庄园就在山谷外,援兵随时都可能赶到,况且十万袋,只派百名修士,抢到了也带不走。

而运往百欢宗腹地就不一样了,路途长远不说,中途有一片很广阔的湖泊,骆惟恭不想耽误时间必走水路。

灵兽车若直接走水路,必要用到御水符,御水符虽然便宜,可数以千计的消耗骆惟恭也吃不消啊。

而他此番出行突然,安插在庄内的细作都没收到消息,可见湖泊码头必无船只接应,就要临时征招!

当这一伙人提前来到湖泊时,果然发现码头只有寻常船只在装载卸运,并无百欢旗号的大船。

领队的裴应荣当即吩咐:“快,这些船全部要动手脚,另一队人在附近巡视,发现船只,不论大小一并安排了。”

“是!”

裴家众人四散而开的同时,每人往身上贴了张隐身符,悄无声息的上了一艘艘船只。

还在途中的骆惟恭一路警戒四周,在经过一片紫桑林后,他举手示意队伍停下。

“庄主是要休息吗?”护庄的教头上前询问。

此人修为虽低,只是个小四境,但肉身强横,血气直逼小境巅峰,可见是一名武徒爬上来的武修,没有得到正统的练气法门传授,像他这样的人紫桑有很多,都是资质弱,年轻时入门无望,成年后迫不得已走了野路子。

像张天流他们建立的瑶池,那种不论资质,参赛就有机会的门派,其实是很难发展的。

资质不仅升级速度快,更重要的是他消耗少!

同样的资源,培养一个顶尖资质和一个普通资质,相差有三到十倍还不止!

也就是说,瑶池培养一个普通修士到大境的花销,正常门派能培养三名以上的大境强者。

前期看不出成绩,但越往后差距会越拉越大。

瑶池这种模式持续下去,一旦势衰必如山崩,无可挽回,根本不用对他派出手,内斗就能把瑶池耗死。

瑶池不内斗是有四仙在,离开后,留给他们的底蕴可以让他们在无边海安身立命,但却无法让他们成为大派,只能偏安一隅。

反观海棠自己建立的瑶池,在天涯里都能爬上八重天的位子,还是没有吸纳琉焰岛的弟子和浮天刺。

除了海棠,瑶池的强者还有很多,从她们誓死守护时轮天仪的那两战就能看出来。

虽跟角山恭斗得死去活来,而四仙杀角山恭等人如屠狗,却不能说她们就弱,要知道那时期的角山恭可是妥妥的极上强者。

只能说,四仙能力变态!

其实主要是小白和老爷子,张天流硬要杀的话,也不是不行,但那个时期的他得费一番手脚,还未必能击杀。

在紫桑,资质低下根本没资格修炼,但生在修炼界,大环境印象,谁不渴望修成正果?

于是各种野路子就出现了。

老实如教头这些人,看庄护院是把好手,又有免费的灵米滋补,比去蚌场采珠,时刻担心被海妖吞噬的工作,不知省心多少。

至于忠心与否,不是骆惟恭给个好待遇能解决的,而是没有更高的价码诱惑他们!

“诸位追随我已有多年,我待诸位如手足……”

教头回过味,忙道:“庄主待我等一向厚道,此行我定当以命护粮!”

其余人也纷纷表态。

骆惟恭长叹一声:“唉,如今局势渐危,每行一步都充满了凶险,我等处境又势单力薄,接下来半个月的路程不知还有多少凶险暗藏其中,诸位可要多留心了,切不可私自掉队,以免受歹人伏击!”

众人纷纷称是。

骆惟恭这才带队继续上路。

每走几步,之前跟随张天流,现在加入运粮队的百欢弟子,还在思索为什么要半个月路程时,发现骆惟恭领头走向岔路,立刻明悟,来到他身边问:“骆师兄为何不走水路?”

骆惟恭笑道:“嗐,此行匆忙,未及时做安排,水路无船。”

弟子皱眉道:“些许船只,我等征用谁敢不从?”

十万袋是多,但修炼界的船只也不小啊,一船足矣,至于灵兽车可以等后续有船只再运,只要粮食到了湖对岸,那里有百欢宗的分舵,安全上自不必说。

更重要的是五天路程,却走半个月,久而生变的道理,骆惟恭不懂吗?

骆惟恭依然摇头笑道:“师弟很少行走,有许多规矩或许不清楚,为兄就跟你说说,这征用啊,也是要看人的,你我征用,决然无戏,我等的师叔伯一开口,那才是抢着把船送来,可莫要以为,不借我等就是得罪我宗,他们和我等师叔伯的关系,比我们可亲着呢!指不定,谁家祖辈里就有高人在宗内修行。”

“这……可事关……”

骆惟恭摆手制止师弟问话,笑着道:“你想说宗门的事也是他们的事吧,你太低估世俗了,在他们看来,只有自己的事和别人的事,你今天耽误他们,回头,你就会被执法堂的人带走,你虽有运粮为重的事实撑腰,但在这上面还有更重要的东西,灵珠,灵矿,药材,兵器等等,眼下远没到灵米发力时期,你与他相碰,只会满头包!”

弟子听了大觉有道理,可接下来,又被骆惟恭的一番传言给全盘推翻了!

第一千七百零二章 背后议论

“水路凶险,不可行!”

短短七个字,让这名百欢师弟汗流浃背,面上仍能保持常态,冲骆惟恭传音问:“师兄如何得知?”

骆惟恭带着笑意传音:“易师弟有所不知,身后紫桑林乃是绝佳的伏击之地,我本做好恶战准备,然而一路畅通无阻,那么凶险必在大泽湖。”

“如何断定?”易宗绪还是不解。

紫桑林他看着也不凶险啊,怎么好做伏击?

骆惟恭传音回到:“裴家号称水土双绝,此两门绝技,先由赤阳门为他们方便耕种所传,后历经千年修改完善,已经衍生成两门奇术,其一为御水术,其二便是土遁,此土遁与寻常土遁不同,入地无声无息,气敛不散,大境都难察觉何况我等。”

“哦,师兄是说,善水土之法的裴家人如果来掠夺,不在紫桑林,就在大泽湖?”

“我再这里镇守百年,清楚这里的一草一木,除了裴家,没人觊觎我这一亩三分地,他们打都不打就投靠惊苍派,惊苍得势,我这里自然送给裴家,这只是其一,其二,裴家如此投靠,根基不牢,难在惊苍生存,他们势必要建功立业,而这十万袋粮,便是表忠心的投名状!”

易宗绪对骆惟恭的判断佩服不已,赞道:“骆师兄都成老江湖了!”

骆惟恭却自嘲道:“惭愧,比起揣摩这种人情世故,我更希望能在宗门里修行!”

易宗绪笑容消失。

换他,也不想成为骆惟恭。

虽然他名义上还是百欢弟子,实际上已遭流放,把资源让给新晋弟子,为了收成劳心劳力,根本顾不上修行,久而久之,向道之心磨灭一空,剩下的只有市侩。

如他这般,百欢宗有太多,离开宗门的命运与等死无异。

骆惟恭的修行路已经被堵死了,再不甘心也没用,他现在劳心劳力为的不是自己,而是寄托在下一代。

“修行一道,真的是一点也不能荒废啊易师弟,你这个年纪,面临的是诸般诱惑,本心一旦失守,就会陷入师兄我这种困境,上不得,下不甘,以后你要多加努力,不能让你这一代弟子甩下去!”

“谨记师兄教导!”易宗绪恭敬道。

两人从正事聊到闲事,也不再用传音,一路聊到深夜,突然,骆惟恭带队再次改道。

“这条路是通往一个村子啊,过了村子可就没路了!”众人察觉有异,但只有少数人敢提出。

骆惟恭道:“我自有安排,大家跟我走便是。”

他当然有安排。

此番运粮对他而言事关重大,搞不好就得丢了小命,怎么可能仓促行事?

早在收粮前两月,他就在另一条水路,运江边准备了船只,就等现在改道上船,从运江顺流而下,直抵百欢腹地。

这条水路不是没人考虑,只是到了这里考虑也没用,因为这里没路通往运江,而通往运江的路傍晚前就过去了,那是运江和大泽湖的连接口,并有一座江口城,而走运江的商队,基本只能在江口城码头上船。

骆惟恭这条路是越走越山,之后是丛山峻岭间的崎岖小道,只有在山中村落居住的人会走这条道。

可现在他刚刚进入山区,便要走一条无法去运江的路死路,搞得众人疑惑不已。

他没有告诉任何人,直至众人进入一个村落,发现村落中已经有不少人在恭候时,才知庄主另有打算。

这些人并非骆惟恭的人,他们是本土村人,因为也种了灵米,自己吃不完的就卖给骆惟恭在江口城开办的米行,最后运到庄里给护院吃。

很奇怪,自己种粮食自己不吃,却要向外买粮食吃。

但在这里很正常。

不是百欢宗立下什么规矩,而是村民种的是一年份,甚至一年两季。

他种的最次也是三年起。

而修士食用的灵米,最次也要三年起。

武徒就没这么讲究了,有的吃就不错了。

大家一来二去早已熟络,知骆惟恭有困难,村民想也不想就应下。

“把东西卸了,人力搬运,翻过几座山就是运江,我已备了船只等候,事不宜迟,大家动作快些。”

众人这才明白骆惟恭的意图,没有意义,将灵兽车上的灵稻一袋袋搬下,村民也来帮忙,他们身体强健,扛十几袋爬山也很稳健,只是速度远不及骆惟恭的护院。

但这些护院又远远不及十名百欢弟子。

这些家伙,随随便便用神念搬运千袋御空而去,当然,只敢低空沿山飞行,太高容易暴露。

骆惟恭独自一人,就搬运三千袋飞在前方领头,待过了几座山,看到弯弯曲曲的运江时,众人也才发现岸边树荫下的一艘艘运船。

船只不大,却也不小,一船可运六七千袋,骆惟恭准备了二十艘,一艘五千,如此行船速度也会快许多。

大家分批搬运,前后只用了半个时辰,十万袋全部运上船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