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生有种 第610章

作者:大明总督

“遵旨。”

南宫婉儿从使臣手中取走南陈国书,恭敬递给女皇。

女皇看了眼封面后,精神一震,返回龙椅上坐下,立即翻开看了起来。

这时,御书房中已经鸦雀无声。

宰相们目瞪口呆,万分惊讶,没想到使臣居然拿出一本南陈国书……莫非,南陈果真同意了?

嘶……

宰相们面面相觑,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震惊与不可思议,当然,还有一丝遮掩不住的惊喜。

南陈的神雷,可是一个好东西啊!

他们可是觊觎已久。

即便得不到配方,能有部分成品用于御敌也是好的。

他们全神贯注盯着女皇,等待女皇看完国书,然后明确这一天大的好消息!

良久之后。

女皇将国书合拢,起身看着使臣与宰相们。

她龙颜大悦,容光焕发,喜道:“不错!这的确是陈帝亲笔所写的国书,上面的印章也是南陈玉玺之印……”

宰相们闻言大喜过望。

这是大梁与南陈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合作,意义非凡,数十年来都没能成功之事,不曾想竟在今日实现!

足以载入史册!

宰相们高兴一阵过后,兰陵公主忽然问道:“陛下,那神雷……”

群臣一听这话,立即不约而同禁声,向日葵般看着女皇,毕竟神雷才是关键。

女皇笑道:“陈帝在国书中说了,同意向我大梁出借神雷,不过具体流程,尚需派遣使者深入探讨。”

“喜事!天大的喜事!我大梁有了神雷,便能大大提高抵御辽国铁骑的能力!”

“……”

群臣当即沸腾,包括钱中书等人。

然后纷纷恭敬的对使臣作揖行礼,感谢他们为大梁所作的贡献。

使臣们瞬间从地狱升到天堂,想起刚才还差点被重打三十大板,然后赶出宫外,现在却……他们总有种做梦的感觉。

面对如此恭维,他们不敢居功。

当着女皇君臣的面,使臣将南陈一行的经历讲了一遍。

重点讲解了“陈帝初期不同意,然后吴国公主改变主意,入宫劝说,陈帝最终同意”这部分内容。

“那吴国公主不知为何忽然改变主意,还说服了陈帝,我等不得而知,这莫非是天意?”使臣最后感叹。

“并非是天意!”女皇否定。

她嘴角含笑,忽想起苏贤当初的自信满满,再结使臣方才的话,她恍然明悟——

那吴国公主为什么忽然改变主意,还入宫说服陈帝,这期间发生了什么?不消说,一定是苏贤在暗中出力!

这一切都是苏贤的功劳!

宰相们狐疑的看着女皇,尤其是兰陵公主,面色略有难看,没想到最后说服陈帝的居然是……那个贱人!

据她所知,南陈那个贱女人对大梁没有多少好感,与她更是两看相厌,暗中争斗了多次。

按理来说,那个贱人不可能也不应该帮大梁说好话。

可事实就摆在眼前……

兰陵公主心中万分困惑,百思不得其解。

“臣等敢问陛下,倘若不是天意,那究竟是何人之功?”钱中书出列拜道:

“此人促成大梁与南陈携手合作抗辽,足以载入史册!臣很想见一见此人,与之痛饮三百杯!”

其余宰相也纷纷发言,想知道究竟是何人在帮助大梁?

女皇龙椅之旁,南宫婉儿也不禁好奇起来。

那人竟如此厉害,比之苏贤又如何呢?

想到如今远在河北道的苏贤,南宫婉儿略微走神……

女皇嘴角的弧度越扯越大,她不打算隐瞒,也没必要隐瞒,面对求知欲旺盛的众臣,她朱唇轻启,朗声说道:

“那个人其实也不神秘,他就是……”

“……”

一语未了,御书房外忽然传来一个太监的声音喊道:“启奏陛下,八百里加急奏疏,呈请陛下御览!”

话音刚落,一个小太监已经闯入御书房,手里挥舞着一本奏疏,跑得气喘吁吁,面红耳赤。

“大胆!”

宰相们两眼一瞪,恨不得生吞了这个不懂规矩的小太监,他们马上就能知道那个人到底是谁了,结果被生生打断。

什么八百里加急奏疏?

就算再重要,也不能擅闯御书房啊!

女皇嘴角笑容微微一收,面色略有不愉,她的话头都敢打断,这是从哪儿来的没有规矩的小太监?

宰相们心中虽然不满,但也没再多说什么,这太监再怎么说也是女皇的家奴,没见女皇的面色也不大好看么?

且看女皇如何收拾这不懂规矩的东西吧。

那小太监对女皇与宰相们的反应视若无睹,喘着粗气,双手呈上那本奏疏,大声说道:“启奏陛下,范阳县侯……八百里加急奏疏……”

女皇一听说“范阳县侯”四个字,当即精神一震。

面色上的不愉瞬间消失,嘴角笑容复现,连声说道:

“苏爱卿的奏疏?速速呈上。”

“遵旨。”

南宫婉儿将奏疏转呈到女皇的手中。

女皇翻看奏疏之前,抬眸对小太监赞道:“不错,有赏!”

“多谢陛下赏赐!”小太监欢天喜地,拜谢了皇恩,退出御书房领赏去了。

“……”

第675章 吃味儿

宰相们见此。

大多苦笑着摇头。

尤其是钱中书等与兰陵公主对立之人。

女皇竟如此恩宠范阳县侯苏贤!

那擅闯御书房的小太监,本该拉出去乱棍打死的,结果就因为送来的是苏贤的奏疏,女皇非但没有惩罚他,反而赏赐……

钱中书心中很不是滋味儿。

无他——

因为苏贤与兰陵公主较为亲近,与太子殿下反倒是越来越疏远了。

众臣心思各异。

御书房中安静下来。

女皇精神抖擞的翻看着苏贤的奏疏。

宰相们默默注视着女皇的一举一动,他们还等着女皇看完之后,赶紧说一说那位神秘人物呢。

钱中书忽然略有出神,看了眼御书房中的诸位宰相,除了刘侍中等中立派之外,几乎全是兰陵公主那一边的人马。

他暗中长叹,太子殿下与他在朝中愈发式微了啊!

但他久经朝堂,心智之坚,非常人可比,他稍微感叹一番,很快便重新振作起来。

太子殿下在朝堂中,就只有他一个人了,他必须为太子保驾护航!

数日前,幽州刺史之位的争夺中,他拼尽了全力,最后成功,曾让他与太子高兴了许久……

这次,他眸光微微一闪,盯上了女皇口中的那个神秘人!

此人不简单,在能力上不弱于范阳县侯苏贤,这等人才,他一定要想办法拉拢,为太子殿下效力。

另外一边。

兰陵公主心中也有一点吃味儿。

她十分清楚苏贤与女皇之间有什么“故事”,见女皇过分恩宠苏贤,难保她心中不会胡思乱想。

不过,想起苏贤启程前往河北道的前一天晚上,苏贤对她的保证,兰陵公主心中稍安,她还是相信苏贤的——

绝不会因为抱上女皇大腿,就忘了她!

……

良久之后。

女皇将那本奏疏合拢,看完了。

她抬眸,迎着群臣的目光,重点看了眼钱中书,面色未变,缓缓说道:“苏爱卿在奏疏中,发表了关于幽州刺史空缺一事的看法。”

众臣闻言微微一愣,这事儿不是早就结束了么?还提它作甚?

钱中书心中猛然一凸,预感到不妙,他紧紧盯着女皇,那苏贤莫非想与他争抢幽州刺史的香饽饽不成?

女皇接着说道:

“苏爱卿在奏疏中,向朕强烈举荐一人,现任瀛州刺史唐矩,苏爱卿说此人对辽国局势颇有见解,能力也十分凸出……”

“……”

上一篇:莫若凌霄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