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生有种 第608章

作者:大明总督

“倒是世叔那边,究竟是什么情况?我们还不得而知。万一世叔不想去幽州呢?我们应该尊重世叔的意见。”

“也有道理。”言大山点头。

“走吧,我们去瀛州州衙,见一见世叔再说!”

“……”

其实,在看到唐淑婉亲笔信的那一刻起,苏贤就认为这个想法很好、很妙!

他决定了,一定要扶持唐矩做幽州刺史。

早在数日之前,他就曾与唐矩畅谈过辽国局势,当时他就认为,以唐矩的能力与见识,待在瀛州刺史的位置上着实屈才。

幽州刺史之位,既然是一个香饽饽,是晋升的阶梯,那为何不为准岳丈争取呢?

更何况,在苏贤看来,即便辽国铁骑南下犯边,幽州也会十分安全。

因为南陈已经同意合作抗辽,同意向大梁提供神雷。

这就让苏贤有了“可乘之机”,他将在私底下大批量制造火药,全部武装幽州,即便天下大乱,幽州也必将屹立不倒!

幽州很安全,又是晋升的阶梯,这等良机不让自己人上,难道拱手送人?

苏贤可没那么傻。

……

转眼,苏贤与言大山已来到瀛州州衙。

两人直入唐矩值房。

唐矩在看过唐淑婉那封信后,其实也有见苏贤一面的想法,现在苏贤忽然到访,正合他意。

分宾主落座,上茶。

苏贤直接点明来意:“世叔,这件事唐姑娘在信中已说得分明,小侄此来,就是想问问世叔本人的想法。”

第674章 天大的惊喜

这个问题,唐矩早已思考多遍,直接答道:

“不瞒苏贤侄,其实老夫对那幽州刺史确有想法。”

“不过,时至此时,陛下应该指派新的幽州刺史了吧?”

唐矩摇了摇头,眼底深处闪过一抹不易察觉落寞,长叹一声,起身道:

“婉儿深居闺中,什么也不懂……贤侄莫要往心里去,老夫这就去教训她,今后莫要如此行事!”

苏贤一把将之拉住,笑道:

“既然世叔有那个想法,小侄自当为世叔争取,不瞒世叔,即便陛下已经选派新任幽州刺史,小侄也有九成的把握让陛下改口!”

“贤侄你说什么?九成的把握?!”唐矩一脸震惊,面色十分严肃,眼底深处闪过一道精光,本已冷淡的心刹那火热起来。

唐矩震惊一阵后,眼中的精光很快渐渐敛去。

随后长叹一声,看着苏贤又是欣慰又是苦笑,落寞道:

“苏贤侄一片好心,老夫心领了,贤侄其实不用如此,老夫没有想象中那般脆弱。”

什么意思?

苏贤闻言一呆。

唐矩这是不相信?

还以为苏贤是来安慰他的?

一旁,言大山抓了抓脸,现下的唐矩,就是刚才的他,不知待会儿唐矩得知南陈同意合作抗辽之后会是什么反应。

“世叔,我方才每一句话都是真的,没有骗你,是吧大山?”苏贤朝一旁的言大山递去一个眼神。

“对对,唐使君你要相信公子。”

言大山憨厚点头。

唐矩侧头看了眼言大山,暗暗摇头,心说这浓眉大眼的威武郡公,怎么也学会骗人说谎了呢?

苏贤见他还是不信,只得拿出最后的杀手锏——

将南陈同意合作抗辽之事告知,并保证没有欺骗他,因为数日后消息就会传到瀛州,到时候自见分晓,根本没必要欺骗。

至于苏贤为什么能提前知晓此事呢?

因为发出共同抗辽提议之人,正是苏贤!

是苏贤促成了这一切!

唐矩见他信誓旦旦,又见言大山目光如炬,都不像骗人的样子,他心念一动,莫非……南陈果真同意合作了?

“此事当真?”

唐矩心头的震惊不亚于刚才,他久居官场,岂不知南陈是个什么情况,想让南陈乖乖交出神雷,简直比登天还难!

“当真!”苏贤给予肯定答复。

“这当真是苏贤侄的功劳?”

唐矩震惊的盯着苏贤,尽管早就知道苏贤不简单,可没想到他居然如此不简单,竟能说服那顽固不化的陈帝与大梁联合。

“不谦虚的说,这的确是小侄的功劳!”苏贤掷地有声。

“好!”

唐矩心情格外激动,看着这个准女婿,越看越满意。

随即又想起苏贤那“九成把握”的说法,女皇得知此消息后,必然大喜,说不定真的会改口,让他去做幽州刺史。

想到此处,唐矩心中一片火热。

再侧头看着苏贤,唐矩更加满意了,他真的恨不得,将另外一个女儿唐淑静也嫁给苏贤……

唐矩接受并消化完这条消息后,他们脑袋凑在一起仔细谋划了一番。

见时辰不早了,苏贤这才告辞,回到侯府。

侯府书房。

苏贤提笔挥毫而就写成一本奏疏,交给杨芷兰,郑重吩咐道:

“通过内卫的渠道,用最快的速度送到陛下手中!”

“是!”

“……”

神都。

话说空缺的幽州刺史之位,经朝堂一番明争暗斗之后,早已有了结果。

女皇指派钱中书麾下一人担此重任。

新任幽州刺史已经走马上任了,今日刚刚离开神都城。

为什么是钱中书赢的这场争夺呢?

其一,幽州毕竟偏远,也需要冒一定的风险,这对兰陵公主一派来说,吸引力并不是那么大。

其二,钱中书与太子在朝中日渐式微,眼见好不容易出现一个机会,他们便拼了命的抓住,他们做了许多努力,也动用了许多关系。

其三,女皇也有自己的考量,她身为帝王,必须维持超堂的稳定,她虽然宠爱兰陵公主,但还没昏聩到溺爱的地步。

幽州刺史,自然不入兰陵公主法眼,但她麾下还有那么多人呢。

俗话说,蚊子再小也是肉。

在数日前的争斗中,兰陵公主其实很想安插自己的人,曾一度差点成功,但女皇最终还是驳回了兰陵的举荐。

是故,在多重因素的作用之下,这场争夺中,钱中书胜出,他麾下一个亲信成了那个幸运儿。

这个幸运儿勉强合格,并非草包。

女皇对这个结果也十分满意。

一般情况下,若想让女皇改变主意,只怕难如登天。

今日,新任幽州刺史已经走马上任,说明此事已告一段落,已成定局。

……

今日。

神都。

宫城。

御书房。

女皇正与诸位宰相商议军政要务。

商议的是“从蜀国购粮”之事。

数十日前,苏贤刚入神都,一日之内便从含嘉仓城废墟下挖出数百万石粮食,一举缓解了大梁极度缺粮的危机。

按理来说,大梁将不再需要从蜀国购粮。

但女皇高瞻远瞩,对蜀国使臣的无礼之举不予追究,其目的便是为了能继续从蜀国购粮……确切来说,是为了筹备军粮!

为应对辽国举兵南下!

苏贤从地下挖出的那数百万石粮食,只能勉强保证全国百姓不被饿死。

俗语有云,大军出动,粮草先行,一旦打起仗来,那数百万石粮食远远不够……等到那时,还是会有普通百姓饥饿而死。

女皇身上缺点很多,但爱民如子是一个优点。

为了普通百姓不被饿死,为了筹集到足够多的军粮,她生生忍受了蜀国使臣与蜀帝的无礼之举,派人去蜀国重新洽谈购粮事宜。

当然,这次她有了底气,整个大梁朝廷都有了底气。

再也不会任人拿捏。

而这份底气,来源于苏贤从地下挖出的那数百万石粮食……

十余日前,梁蜀两国重启谈判,经数日的紧密磋商,终于谈定一个对双方都合理的“购粮方案”。

上一篇:莫若凌霄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