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生有种 第491章

作者:大明总督

此话一出,大殿中的所有人再一次懵圈。

女皇心中的不悦又增大了一分,她虽痛爱兰陵公主,对苏贤亦有好感,可这……做错了事却不知悔改,反而胡搅蛮缠,此举正快速将女皇心中对苏贤的好感削弱。

尚书六部的宰相们嘴角微微一扯,互相交换了一下眼神,心中颇感犹豫……到底要不要站出去附议呢?

刘侍中有些看不下去了,正寻思站出来“拨乱反正”。

少司寇眼观鼻鼻关心,只是不时冷冷瞥钱中书一眼。

钱中书的反应最大,他愤怒得差点跳起来,下巴上的胡须都在乱抖,指着秋典军大声斥道:

“无法无天!”

“简直无法无天,当着陛下的面,竟敢如此放肆,你肆意颠倒是非黑白难道是受了兰陵公主的指使不成?”

“……”

秋典军侧身看着钱中书,面色淡定的问道:“钱中书说苏谘议劳民伤财,耽误赈灾?那请问钱中书可曾亲眼所见?”

钱中书一愣,他自然没有亲眼所见,只说:

“这种事还需要亲眼所见吗?明摆着的事,瘟疫乃天定,区区凡人如何能够预防!简直荒谬!”

秋典军又侧身看着少司寇,问道:

“敢问少司寇,在苏谘议无意间协助刑狱司解决三大悬案之前,少司寇以为,有没有人能够同时侦破三大悬案?”

少司寇沉吟一番,回道:“无人能破!”

秋典军点了点头,回身看着女皇说道:

“陛下,苏谘议既然能侦破少司寇断言的无人可破的三大悬案,那么,为何就不能预防瘟疫呢?”

“这……”女皇一怔,凝眉沉思,这话似乎也有一点道理,能给人带来惊喜的人,那么他将惊喜不断。

尚书六部的宰相们对视一眼,立即站出来帮腔,他们人多,秋典军与钱中书之间的对抗瞬间逆转。

至少在人数方面。

“陛下,秋典军空口无凭,不值一信,请陛下三思!”钱中书痛心疾首。

“陛下,苏谘议提出的预防瘟疫之法非但没有失败,相反,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河北道没有爆发一例瘟疫,苏谘议拯救了数十万百姓的性命!”秋典军也拜道。

“……”

“河北道没有爆发瘟疫?!”

“苏贤拯救了数十万百姓的性命?!”

“这……这可能嘛?”

大殿中顿时热议纷纷起来。

尚书六部的宰相们嘴角狠狠一扯,心说:“秋典军啊秋典军,我们不要吹那么大的牛好不好?”

刘侍中那置身事外的面色瞬间动容,若此话当真,他必将第一个站出来为苏贤辩护与请功,这是利国利民的壮举啊!

少司寇也是一脸呆,数十万百姓的性命……若换算到地方州县,那该是多么巨大的一笔“政绩”啊!

女皇的反应更大,直接拍案而起,双目死死盯着秋典军问道:“你说什么?苏贤拯救了数十万百姓的性命?”

钱中书本能的不信,心中腾起一朵三昧真火,兰陵一派的人简直吹牛不嫌事大,当这里是菜市场吗?

此处是大梁王朝的朝堂!

无比神圣与威严的地方!

岂容宵小胡言乱语!

钱中书那枯瘦的身体腰杆一挺,大义凛然跨出一步,他今天就算一头撞死在大殿的柱子上,也要肃清朝堂。

还天下一个朗朗乾坤!

不过,就在他提起一口气,准备长篇大论的时候,殿外又飞奔而来一个太监,用尖细且嘹亮的声音喊道:

“陛下,河北道魏州、博州、德州等州刺史,联名送来万民血书,为大功臣苏贤苏谘议请功,呈请陛下御览!”

“……”

第540章 震动朝堂【五】

万象神宫的大殿中瞬间安静得落针可闻。

万民血书?!

河北道的州刺史送来的?

还为“大功臣苏贤”请功?

女皇及众臣齐刷刷扭头看着大殿门口,面色各异。

很快,一个太监抱着一个巨大的卷轴飞奔入殿,见女皇及众人全都看着他,太监心中一凸,两手一哆嗦差点将巨大的卷轴丢在地上。

“你刚才说什么?”女皇盯了眼太监手中的卷轴,远远看去,似乎是丝绢材质,上面还有红色的斑斑点点。

“陛下,河北道呈上万民血书,为大功臣苏贤请功!”太监反应过来,两手将卷轴高举,快步往大殿深处走去。

“……”

众臣的视线追随着太监手上的卷轴,有人震惊有人诧异有人面色阴沉。

秋典军嘴角缓缓浮现出一抹弧度。

女皇快步走下丹陛,面色十分凝重,亲自迎向那位太监,接过卷轴一摸,的确是丝绢材质不假,上面的红色斑点便是血红的手印。

“果真是万民血书!”

女皇万分震惊,自她登基以来,十多年了,还是第一次收到地方州县送来的万民血书,意义非凡。

南宫婉儿莲步款款上前,拿着卷轴一头,与女皇一起将这份万民血书缓缓展开……最终得到一张长三丈宽三尺的巨幅血书。

上面有朱砂写成的文字,记述了苏贤在河北道灾区的丰功伟绩,字迹铿锵有力,落款是博州刺史的名号。

这篇文字的后面,全是各种名字与手印,名字是朱砂写就,手印则全是殷红血迹,干涸后有些发黑,一股微腥的气息扑面而来。

女皇凝目一一看去,面色除了震惊之外,还有一丝不敢相信,苏贤在河北道做的事着实匪夷所思,令人难以置信!

群臣跟在女皇身后,也从头至尾将血书看了一遍,他们的面色各异,心中的思绪更是万千。

少时,众人看完了这份长长的血书。

女皇回到龙椅上坐下,面上的震惊之色未消,喃喃道:“河北道果真没有爆发瘟疫!苏贤果真拯救了数十万百姓的性命!”

秋典军适时呈上一份奏疏,道:

“启奏陛下,公主已将河北道灾区情况,以及苏谘议的预防瘟疫之法详细记录在此奏疏之中,请陛下御览。”

“哦?速速呈上。”女皇正了正坐姿,从南宫婉儿手中接过那本奏疏,当着群臣的面看了起来。

“……”

大殿中再度鸦雀无声。

秋典军长长松了口气,心道:“公主殿下,奴婢不复你的期望,入京之事已经完成了一半……”

刘侍中一直都注视着那副长达三丈的血书,心中的震动久久未消,事已至此,他不得不相信苏贤的确是大梁的功臣与英雄。

那等世所罕见的绝世奇才,就连他这个朝中的中立派也动了拉拢的心思,在他看来,苏贤不该卷入兰陵公主与太子的党争之中。

若是跟在他的身边,那该多好!

不过……他最终摇了摇头,想从兰陵公主手中抢人,他自认为还办不到,没有那个本事。

少司寇看着那副长达三丈的血书也不时发呆,虽然早就知道苏贤很厉害,往往能给人带来惊喜,可是万万没有想到,这份惊喜着实有些骇人。

凭一己之力,挽救数十万普通百姓的性命,这里面涉及到的人口、赋税大了去了……

钱中书依旧目瞪口呆,死死盯着那份血书久久不曾回神,万民血书,万民血书啊,河北道竟然没有爆发瘟疫!

而且,没有爆发瘟疫的缘故,正是因为苏贤预防的结果!

钱中书懵了,陷入深深的自我怀疑,他依旧觉得此事不可能,可是万民血书就在眼前。

相对于钱中书的目瞪口呆,河南道、河东道、都畿道黜置使则是吓得额头冒冷汗,心如擂鼓,缩着脖子躲在一旁,生怕别人发现他们的存在。

其中,尤属河南道与河东道黜置使最为狼狈,若不是宽衣大袍遮挡,他们的腿颤抖的秘密可就遮掩不住了。

遥想刚才,他们信誓旦旦、气势汹汹,在大殿上对苏贤各种“揭发”,要剥夺人家的官身,贬为庶民,还想将人家打入大牢……

可是谁曾想到,局势反转来得如此之快。

苏贤的预防瘟疫之法非但没有失败,反而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一次性挽救了数十万百姓的性命。

相对之下,河南道、河东道、都畿道瘟疫横行,死伤惨重,成了妥妥的反面对比,也凸显出了他们的无能!

他们从心底里感到害怕……

不一时,女皇看完了兰陵公主亲笔书写的奏疏。

她直接拍案而起,朗声赞道:

“好!很好,苏贤很好,幼娘也很好!河北道不仅没有爆发瘟疫,御医在苏贤的指点之下甚至还能医治瘟疫。”

“幼娘已经派出人马奔赴河南道灾区,想必河南道的瘟疫很快就能得到控制,最大限度减少百姓的伤亡!”

“……”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群臣一起恭贺。

女皇笑着点点头,正要说什么的时候,钱中书忽然窜出来大声说道:“陛下,臣还是觉得难以相信……”

钱中书身后,低头缩着脖子装自己不存在的河南道、河东道黜置使,见此面色大变,在心中呐喊道:

“钱中书诶钱中书,你低调点行不行,你再胡搅蛮缠下去,我等可能都要遭大殃!”

可是,钱中书在他们两人身前,根本看不见他们的面色,只顾着说道:“臣请派人前往河北道详查!”

女皇面色略有不悦,指了指大殿上的万民血书道:“万民血书在此!”

又从龙案上拿起兰陵公主亲笔书写的奏疏道:“朕相信幼娘的为人,她不可能在这种事上面欺骗朕,欺骗整个朝廷!”

钱中书心中着实不甘,还想要说点什么的时候,就在这时,秋典军忽然站了出来,冷冷的瞥了眼躲在后面的河南道与河东道黜置使,问道:

“说到此事,我还差点忘了,公主早就将预防瘟疫之法抄送给了河南道与河东道,为什么河南道与河东道依旧瘟疫横行?”

上一篇:莫若凌霄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