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生有种 第480章

作者:大明总督

那就是真的!

王司马等人顿时面面相觑,想起方才对苏贤的“另眼相看”,他们纷纷错开视线,真的太丢人了。

尤其是王司马,先前“老气横秋”、“雄赳赳气昂昂”的画面犹在眼前,“你终究太年轻”的话犹在耳畔,即便年长如他,老脸也是微微一红。

苏贤并未理会众人的反应,心中那个疑惑想了许久都没想明白,见大家沉默下来后,他便开口问道:

“殿下,下官有一事不明。”

“请问。”

“刚才下官在帐外听人说……黄河南北都爆发了瘟疫,他们言之凿凿,看起来不像是说谎的样子。”

兰陵公主笑道:

“本宫之言没错,黄河北岸数州的确没有爆发瘟疫。苏谘议所听见的‘谣言’也没有错,黄河南北的确都有身患瘟疫之人。”

苏贤抓住了她话中的关键词“都有”,凝眉沉思一瞬后猜测道:“黄河北岸的瘟疫患者,莫非是从黄河南岸涌入的?”

李幼卿赞道:

“苏谘议猜测得不错!我河北道数州,因严格执行预防瘟疫之法的缘故,未曾爆发任何瘟疫与疾病。”

“可是黄河南岸的河南道灾区,近两日突发瘟疫,一夜之间传遍数州之地,据说死伤过万……”

“有部分瘟疫患者度过黄河来到我河北道,因而他们才说,黄河南岸都‘爆发’了瘟疫,其实河北道没有爆发瘟疫,瘟疫患者都来自黄河以南。”

“……”

原来是这样!

苏贤心中的疑惑被解开。

这时,王司马等人也渐渐回过神来,有人立即出列赞道:“殿下,瘟疫乃天定之事,苏谘议却能预防,此乃神迹,亦是祥瑞!”

另一人紧接着出列拜道:“殿下,下官附议,苏谘议成功预防住了瘟疫,预示我大梁即将大兴!”

“殿下,苏谘议此功,将拯救亿万百姓的性命,今后若再有大灾大难,我们将不惧任何灾后的大疫!”

“下官等斗胆,恳请公主殿下上奏女皇陛下,为苏谘议表功!”

“……”

苏贤本想谦虚一二,后来生生忍住。

设身处地站在他们的角度想一想,此举着实功劳甚大。

要知道,以前对瘟疫的处置方式,就是一个村一个村的放弃,任感染瘟疫之人活活死去,那怕其中有许多健康的人被牵连。

这种方式简单快捷粗暴,虽有效果,但面临着人伦惨剧与伤筋动骨的损失。

受限于卫生条件,古人生育率虽高但夭折率也高,一个人能平安长大着实不易,人口,是朝廷的基石。

有了预防瘟疫的法子之后,瘟疫将不会轻易出现,也不会有整个村整个村被放弃的人伦惨剧发生。

长此以往,人口数量将得到提升。

地方官吏的考课之中,人口数量的提升与教化同等重要,这是“政绩”,苏贤此举又将提升多少人口数量呢?

放眼后世的话,这个数量只怕大到难以想象。

所以他们才会如此激动,甚至搬出“神迹”、“祥瑞”等等说辞。

李幼卿笑容灿灿,心中亦十分高兴。

当初拍板决定支持苏贤之际,她就预料到了两个结果——

其一,苏贤失败,她也会跟着名誉扫地,甚至还要遭受政敌的攻讦。

其二,苏贤成功,她作为苏贤的直属上官也有一部分功劳,而这,将是她实现野心的“阶梯”!

苏贤果然没有让她失望。

她作为“河北道黜置使”,成功挽救了数以万万计的百姓。

反观“河南道黜置使”在河南道赈灾已久,可是却爆发出了严重的瘟疫,一夜之间传遍数州,死伤过万!

最重要一点,河南道黜置使是太子殿下的人。

这也就说明,在这场她与太子的“暗斗”之中,她又一次胜利,而且是大胜!

想着此事将为自己带来的好处,李幼卿真的笑容灿烂,看着下面的苏贤,她真的想……让他抱一下自己的腿,以作奖励。

王司马老脸泛红,心头苦笑不已,明白预防瘟疫之法果真成功了之后,不禁在心中暗道:

“派人秘密潜入辽国,搅乱辽国为大梁争取喘息之机之事,我与苏谘议尚算平分秋色,他能想到的我也能想到。”

“可是预防瘟疫这种事……可以看出,我还是不如他!诶,也难怪公主对他的恩宠隐隐有盖过我的趋势。”

“……”

王司马两鬓斑白,年已六十,早已过了争强好胜的年纪,此番又一次“败”在苏贤手中,他很快就释然,心中不再郁闷。

方才众人为苏贤请功之际,他其实没有任何行动,现在补上正好。

可是就在他举步出列,话刚到嘴边的时候,心中猛然一动,预见到了一个危机。

他也不是为了“报复”苏贤,只是出于公心,认为应当及早将此危机提出,以免遭受更大的损失。

只听他说道:

“殿下,苏谘议能预防瘟疫固然是好,可是……此法只能预防啊,而河南道的瘟疫患者涌入我河北道,这……”

第525章 秋兰:公主邀你共进晚膳

话音还未落下,先前恭维苏贤并为苏贤请功的人面色顿时微微一变。

对呀,预防瘟疫之法,只能预防,重点是在瘟疫爆发之前将之按住,瘟疫根本就不会出现。

可是河南道的瘟疫患者,涌入他们河北道,直接传染,那又当如何?

只怕也会是“一夜传遍数州”及“死伤过万”吧!

他们身处瀛州,距黄河北岸数州尚有数州之地,瘟疫应该不可能传到瀛州,可那是瘟疫啊!

自古谈瘟色变。

他们顿感一股凉气从脊柱骨冒出,瞬间扩散至全身,有的人还打了个寒颤,手指尖都在颤抖。

大帐中安静下来。

王司马老眉紧锁,显然是在苦思对策。

苏贤与李幼卿的面色倒没有任何变化,似乎智珠在握。

王友等属官还有将军们心中惴惴,他们不敢责怪苏贤,也没有理由责怪苏贤,预防瘟疫之法很好,但现在面临的是另外一种危机。

那么……该责怪谁呢?

周记室!

对,就是他!

王友惊骇一阵后,忍不住对李幼卿禀道:

“公主,周记室坐镇博州,主导实施预防瘟疫之法的同时,也督导赈灾之事。”

“然,周记室玩忽职守,竟致使河南道的瘟疫患者涌入我河北道。”

“我河北道本该民丰物阜,百姓安居乐业,但因周记室之故,导致我河北道赤野千里,人口锐减!”

“下官请治周记室督导不严之罪,以儆效尤!”

“……”

王友话音落后,一大群人出来附议。

周记室一时间成为众矢之的,名声臭得不能再臭。

就在群情激愤之际,兰陵公主两手抬起,虚向下轻轻一压,大帐中的热议声戛然而止。

“看来,苏谘议的预防瘟疫之法,你们还是不够了解。”

兰陵公主朱唇轻启,嘴角的笑容始终未曾消散,笑道:“此法不仅仅只能预防瘟疫,其实还能治疗!”

“还能治疗瘟疫!?”众人大吃一惊,王司马更是猛地一抬头,两眼紧紧盯着高高在坐的兰陵公主。

“不错!其实当日周记室出发前往灾区之际,就有数位御医跟随。”李幼卿抽空看了苏贤一眼,接着说:

“苏谘议曾对御医们嘱咐良久,告知了一些治疗瘟疫的方向。”

“河南道的瘟疫患者涌入我河北道之后,除了隔离之外,御医们也开始按照苏谘议给的方向尝试医治。”

“结果竟一举成功,涌入河北道的瘟疫患者,绝大部分都被救治……所以你们勿需担心瘟疫会在河北道传播。”

“……”

兰陵公主话音落后,帐中众人纷纷张大了嘴巴,陷入呆滞。

他们今天受到的冲击已经够多,从上午的辽国内乱,到刚才预防瘟疫之法的成功。

可是现在,他们依旧被震惊得无以复加。

良久之后,王司马终于理解并接收了这条震惊的消息,他侧身看着苏贤,眼神复杂且带着赞赏的问道:

“苏谘议……如何能指导御医救治瘟疫患者呢?”

他心中非常好奇,虽不怀疑苏贤,可苏贤也真的太年轻了,以前也从未见苏贤会医术啊!

众人也扭头看来,兰陵公主也不例外,他们都感到十分好奇。

苏贤咳嗽一声,团团弯腰作揖,将脸遮住后朗读似的说道:

“其实这些都不是我凭空想出来的,而是来源于一本失传的上古奇书——《齐民要术》!下官年幼之际曾侥幸看到过此书半卷残篇,没能得窥此书全貌,年幼之际看过的内容也几乎忘光,实乃下官生平之憾事。”

“……”

众人听了这话,面面相觑之余又表示理解。

毕竟,中原大地上曾数经战乱,每一次动乱或者改朝换代,各种上古典籍及各种技艺就会失传一部分。

最明显的例子,为什么每个朝代的服饰都不一样?

新朝气象万千,从服饰上区别前朝是一方面原因,还有另外一个缘由,可能当朝的裁缝不知如何制作前朝服饰,失传了!

再比如一些耳熟能详的典籍,新朝建立之初,甚至还要从国外重新引进,因为国内的书籍早就被烧成了一堆灰烬……

上一篇:莫若凌霄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