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生有种 第463章

作者:大明总督

“前朝余孽在散播消息?”苏贤猜测,随即笃定,除了前朝余孽之外,没有其他可能。

“本宫虽然没有收到确切的消息,但料想就是前朝余孽无误!”李幼卿亦十分确定。

“那这么说来,我们与辽国的谈判破裂之事,其实是遭受了误伤?”王司马说道。

“……”

李幼卿揉着眉心说道:

“前朝余孽在暗,我们在明,他们的行踪连内卫也没有察觉……况且事已至此,我们还是着眼于眼下的困难吧。”

“我们虽然砸了南屠王世子的擂台,但想必也谈不出什么名堂,只要我大梁一天缺粮,就不太可能从辽国换得足够的粮食。”苏贤凝眉。

“这还只是眼前的困难,倘若辽国乘机犯边……而我们又驻扎在此,不得不防啊!”王司马眉头紧锁。

“若是能想出一个办法,不说一劳永逸,只需拖住辽国三个月,我们就能挺过去!”李幼卿沉吟道。

“……”

接下来,大帐中陷入安静。

李幼卿与苏贤等人都在凝眉沉思,进行头脑风暴,究竟如何度过此次难关。

不得不说,前朝余孽这一招够狠。

先是在皇城纵火,将含嘉仓城烧成废墟,直接烧没了大梁王朝三分之二的存粮!

原本,凭借其他各地仓库的粮食,大梁节衣缩食还能挺过去,毕竟下一季粮食就快要丰收了。

可是,谁曾想到,在这紧要关头,黄河竟决堤爆发洪灾……直接让大梁王朝的存粮严重不足!

手中无粮,国将不稳,周边邻国或虎视眈眈,或态度暧昧,前朝余孽就可以乘机坐收渔翁之利。

这的确是一个动摇大梁王朝国本的绝世良机。

前朝余孽为了这一刻,想必早已筹谋了数年甚至十数年吧。

若他们一旦遂愿,大梁王朝的百姓可就遭殃了。

苏贤一直以来渴望的安全,大环境的安全,以及自身的绝对安全,恐怕会彻底泡汤……想想带着柳蕙香逃亡的情景,他的头皮就是一阵阵发麻。

呼!

深吸一口气。

冷静!

人只有在冷静的时候才能保持聚精会神。

也只要在聚精会神的情况之下,才可能念头通达。

良久之后。

众人依旧在皱眉苦思。

忽然。

苏贤与王司马同时眼中一亮,抬头看着李幼卿同时说道:“有了!”

李幼卿精神一阵,苏贤与王司马都是她倚仗的左膀右臂,没想到他们两个同时有了解决的法子。

苏贤看着王司马道:“王司马先请。”

王司马说:“那我就不客气了,殿下,下官想到了一个法子,或许可以拖住辽国数月,助我大梁度过此次难关!”

“王司马快说!”

李幼卿无比急切,若能拖住辽国数月,不仅他们面临的难题可以解决,女皇身上的压力也会骤降。

这可是捞取功劳的绝世良机啊!

万万不可错过。

所谓危机,危中有机,便是此理。

“此事在我大梁国内几乎无解,那我们何不将目光看远一些,直接在辽国身上做文章呢?”王司马说道。

苏贤拍手笑道:

“看来王司马与下官想到一块儿去了,我们可以略施手段,让辽国内部自己先乱起来,到时他们无暇他顾,等他们处理完国内的矛盾之后,回过头来,我们也解决了自己的问题!”

李幼卿闻言当即大喜,道:

“妙!此计甚妙!就是不知我们如何让辽国内部先乱起来?”

苏贤与王司马对了下眼神,同时说道:“通过那三万辽军俘虏!”

第500章 安邦之策

简单来说,苏贤他们的办法就是通过那三万辽军俘虏,扇动辽国各部族之间的矛盾,让他们自己先乱起来,自顾不暇。

辽国的统治结构与中原王朝不同。

辽帝坐镇中央,统御各部族,各部族有各自的酋长,称之为“可汗”或者“大汗”,如启民可汗、都蓝可汗、达头可汗等等。

各部族间曾连年征战,世仇难解。

后来辽帝统一草原诸部,在各部族间施行“平衡”之策,巩固统治的同时,也减少了各部族之间的矛盾与摩擦。

但矛盾与摩擦只是减少,并未消除,也不可能消除。

苏贤他们便决定在这里做文章。

那三万辽军俘虏,若是死在战场上还好,一了百了,可是他们没有死,还活着,这便给了俘虏所在的部族一线希望。

青壮的男人是部族最大的依仗,俘虏的妻子也迫切希望丈夫能够回家。

可是现在,又说不赎了。

之前希望有多大现在失望就有多大。

事关部族兴衰,各部族不会置之不理,俘虏们的妻子也不会坐以待毙……这些矛盾便是可以利用的点。

通过巧妙的运作,借此可以撬动部族之间甚至部族与辽国朝廷之间的积年旧怨,进而达到搞乱辽国内部,让他们无暇顾及大梁的战略目的。

李幼卿听罢苏贤的讲解,立即便明白了此计的绝妙之处。

她并非蠢人,其实相当聪明,不然不可能以女子之身高居“大梁女相”的宝座。

只听她笑道:

“待辽国各部族之间闹腾起来,辽帝必焦头烂额,短则立即延续之前的谈判,长则集中精力处理他们内部的矛盾,无暇顾及我大梁!”

“不错!等他们火急火燎找我们延续谈判之际,就该我们端着了,依我看来,之前谈定的赎金可以抬高一倍:十石粮食交换一个俘虏!”苏贤笑道。

“十石粮食换一个俘虏?好不容易坑辽国一次,依下官看来,何不妨再添十倍,一百石粮食换一个俘虏如何?”王友阴恻恻建议道。

“不妥!”

王司马摆了摆手,道:“过犹不及,万一辽帝不顾一切拼死反击,甚至借此转移内部矛盾,可就得不偿失。”

李幼卿点点头,笑道:

“不错,王司马所言有理……嗯,想必陛下正为此事头疼,来人,立即休书一封,八百里加急送往神都,告知我们即将派人秘密前往辽国……”

“是!”

秋典军离帐而去。

李幼卿又看着苏贤与王司马,笑道:

“此计不仅可解我们的燃眉之急,最大的作用是为我大梁争取至少三个月的喘息之机……此乃安邦之策,事后本宫必奏请陛下为你等请功!”

“下官等先行谢过殿下……”

苏贤与王司马都挺高兴,此计若实施得当,他们说不定还能名垂青史,这等荣誉就连苏贤也心头火热。

一时间,大帐中君臣尽欢,方才的烦闷一扫而空。

笑过一阵后,李幼卿忽然问道:

“可是……谁适合秘密前往辽国行此机密之事呢?一般人断然不行,此事事关我大梁兴衰,必须慎重,诸位可有合适人选?”

“……”

话音落后,大帐中顿时安静下来。

众人你看着我我看着你。

派往辽国的人选……的确又是一个难题。

此人必须对辽国十分熟悉,且必须具备一定的能力,他们孤身深入敌国,从事的是间谍活动,一般人真不能胜任。

半晌之后。

苏贤忽然想到一个人选:

“威武郡公,言大山,他曾在辽国卧底数年,对辽国非常熟悉,他的能力也不弱,应该足以胜任这件艰巨的任务。”

“威武郡公……”李幼卿缓缓点头,“不错,他的确能够胜任,但……”

这时,王司马也想到了一个人选:

“刑狱司二捕头千面狐,他擅长的是伪装易容,曾秘密潜入辽国、蜀国、南陈、南楚等等诸国,应该也能胜任!”

“刑狱司二捕头千面狐……”李幼卿苦笑,道:“二捕头倒也是合适的人选,但……他毕竟是刑狱司的人,就来本宫也不一定能请动他。”

“……”

苏贤等人听了这话,心头也是泛起了嘀咕。

言大山因为特殊经历的原因,对朝廷有些冷淡,女皇对此虽颇有微词,但言大山俨然已是大梁将士的精神信仰,不可妄动。

只要言大山不干出天怒人怨之事,就算是女皇也不会动他。

所以,若言大山婉拒秘密前往辽国,李幼卿也没有任何办法,毕竟这不是人家的分内之事……

至于刑狱司二捕头千面狐,更不用说了,他们一般只对女皇负责,即便天塌下来了,其他人也休想指挥他们。

李幼卿不由苦笑连连,言大山与千面狐虽好,但都不是她能随意指挥的人,可是除了他们两个以外,还有其他合适的人选么?

这时,苏贤上前一步,禀道:“殿下莫忧,下官应该能促使威武郡公自愿前往辽国,但需殿下及诸位配合一二。”

李幼卿当即大喜,忙问他有什么办法?

苏贤抿了抿嘴,在心里说道:“大山啊大山,情势所迫,你就不要怪我套路你了,毕竟,你也希望天下太平是吧?”

上一篇:莫若凌霄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