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生有种 第459章

作者:大明总督

因为苏贤的建议。

苏贤说道:

“从大局上来看,此法一旦成功,便是拯救天下黎明百姓的济世良方,公主身为大梁女相,难道要眼睁睁看着其他灾区的百姓感染瘟疫而亡么?”

“这是其一。”

“还有第二点,试想,若此法成功之后,我们河北道成功预防住了瘟疫,而其他三个灾区死伤惨重,甚至千里无鸡鸣,白骨露于野……要是女皇陛下问起,为何不解救其他灾区的百姓?请问公主如何回答?”

“……”

李幼卿不愧为女中豪杰,一点就透,她是要干一番大事业的人,岂可在大是大非面前出错。

再说了,若此法被证明有效,属于她的那一份功劳一个都跑不掉!

于是李幼卿大手一挥,三位使者带着书信直奔其余三大灾区而去。

至于他们采不采纳,就不知道了,这种事尽人事听天命即可,因为着实鞭长莫及。

……

当日晚。

河南道。

宋州。

宋州不曾临近黄河,因而在此次洪灾中并没有受到影响,朝廷委任的河南道黜置使便驻扎在此,此人是钱中书及太子的人。

其时,河南道黜置使集合了各州刺史,正在厅中商议赈灾的细节。

忽然,厅外有人进入大厅,两手拿着一封书信,走到河南道黜置使身前躬身一礼,双手将信封递上。

他随手接过,本不打算看,因为正商议到了紧要关头,实在无法分心。

可是当他扫了一眼信件的封面之后,他眉头一挑,摆了摆手,制止慷慨陈词的某州刺史,将那份信件拿在手中看了又看。

刺史们顿时大气儿也不敢出,纷纷看着他手中的信件,都在猜测那是什么信?竟能令黜置使如此重视!

“你等继续商议,本官去去就来!”

河南道黜置使拿着信件直接离开,来到大厅侧边的偏厅,几个心腹也跟了进来,其中一个心腹问道:

“可是钱中书来信?”

“不,不是钱中书,而是……兰陵公主!”河南道黜置使拆开信封,取出信纸看了起来。

心腹们顿时面面相觑。

兰陵公主送来的信?

要知道,他们可是钱中书及太子的人,与兰陵公主是天生的政敌,她为何会在此时来信呢?

少时,河南道黜置使看完信件。

心腹们观察他的面色,发现有些……古怪。

“你们说,兰陵公主此时来信,是不是想向我们借粮?”一个心腹做出猜测,他的猜测其实颇有道理,因为他们知道四大灾区中就属河北道最缺粮。

“很有可能,我们与河北道一江之隔,若她想借粮,我们河南道是最近的地方!”另一个心腹附议。

“呵!借粮?”第三个心腹冷笑,“她不是很厉害么?在朝堂上不是耀武扬威么?为何还要向我们借粮呢?我们不借!”

“对对对,我们没有余粮……”

“……”

河南道黜置使摆了摆手,众心腹的冷嘲热讽顿止。

只听他沉声道:

“兰陵公主来信,并非是为了借粮。”

“啥?不是借粮啊……”心腹们都感讪讪,他们原本以为这是一个藐视兰陵公主的机会,哪知道只是白高兴一场。

“非但不是借粮,而且还……”河南道黜置使面色古怪,继而转变为不屑与嫌弃,道:“而且还指点我们如何赈灾!”

“指点我们赈灾?!”心腹们顿时炸开了锅,赈灾大家都会,何须你来指点,这不是看不起人么。

“这是兰陵公主派人送来的信,你们也看看吧,里面有些话很令人费解,大家看着乐呵乐呵一下。”

河南道黜置使将信件递给心腹们。

心腹们一一看完后,面色同样古怪起来,随即一起哈哈大笑,有的还弯了腰。

“这是什么狗屁?还弄什么……口罩?那是什么鬼东西!”

“看他们在信中一本正经的模样,我就想笑,哈哈哈哈哈……”

“嗯?这什么预防瘟疫之法竟出自苏贤之手?苏贤又是谁?”

“此人有些名气,但却是个弱冠少年,小儿信口雌黄罢了,兰陵公主竟奉为圭臬,呵呵……我们就等着看她的笑话吧,事后还可以参她一本,搞这些名堂真的是劳民伤财!”

“对对,等灾情过后回京,我们一起上奏参兰陵公主听信小儿胡言,劳民伤财……”

“……”

第495章 葡萄甜美,阳光暖暖,美人作陪,妙哉!

次日凌晨。

都畿道。

怀州。

怀州与神都所在地的河南府隔黄河相望,负责赈灾的都畿道黜置使便驻扎在此,此人是刘侍中的人,刘侍中在朝堂历来保持中立。

都畿道黜置使刚用过早点,正准备亲自巡视灾区,属下忽然送来一封信函,他看了眼封面眉头微挑,道:

“竟是兰陵公主来信!”

“兰陵公主此时来信,莫非是为了……借粮?”一个下属猜测道,河北道缺粮之事在他们之中并不是什么秘密。

“河北道之所以缺粮,是因为兰陵公主挪用军粮赈灾的缘故……不管怎么说都是为了百姓,若她果真来信借粮的话……”

都畿道黜置使说了一半便停住。

下属们纷纷看着他,静待下文。

“河北道确实不比神都所在的都畿道,其实我们手中的粮食挤一挤,应该还能支援河北道一部分。”他最终说道。

下属们缓缓点头,毕竟都是为了大梁的百姓。

都畿道黜置使拆开信封看了起来,随即眉头又是一挑,面色古怪起来。

下属们见此感觉非常疑惑,不由猜测道:

“兰陵公主莫非……狮子大开口了?”

“公主来信并非是为了借粮,而是……在信中说了一种预防瘟疫之法。”

“预防……瘟疫?!”

“这不可能!”

“……”

下属们也看过此信后,面色也跟着古怪起来。

都畿道黜置使最后冷笑道:

“那苏贤之名本官倒也听过,但从此事来看,此人不过一黄口小儿……兰陵公主立功心切,但却走上了歪路,最终将得不偿失!”

“只是苦了河北道的黎明百姓啊!”

“……”

下午。

黄昏时分。

河东道。

河东道黜置使也是钱中书及太子的人,收到信件后的反应与河南道黜置使如出一辙。

他哈哈大笑之余,更是将信件连同信封投入火炉,烧成了灰烬。

……

……

各道黜置使的反应以及选择,远在河北道的兰陵公主及苏贤丝毫不知。

除了距离上的关系之外,还因为他们很忙,在北方忙着与“辽国谈判代表”进行拉锯战,在南方则忙着施行苏贤的预防瘟疫之法。

根本无暇他顾。

自苏贤婚假结束以来,已经过去了四天的时间。

这段时间内,苏贤一直都在隔空指点周记室,他们虽然交流了许久,但有些问题需要实际操作之后才能发现。

至于与“辽国谈判代表”的拉锯战,苏贤并未参与。

有王司马坐镇他倒也不用担心。

据说,谈判已经进入尾声,那南屠王世子虽心中不愿,但也准备答应王司马的条件——

一个俘虏换五石粮食,或等同的食物,如牛羊肉干等等。

三万俘虏,可换得一十五万石粮食。

河北道的粮食缺口很大,一十五万石足以支撑三个月,三个月后想必朝廷已经解决了缺粮的危急,一十五万石倒也可以。

第五天。

今天是休沐的日子。

苏贤平时就喜欢迟到早退,今天更不可能去城北大营点卯了。

闲来无事的他,想起还没有陪柳蕙香好好的出去玩过,便准备带她出门,登山、望远、野……炊。

可是柳蕙香却拉住了苏贤,并不想出门,理由是南方灾情还没结束,苏先身为朝廷命官,着实不该出门游玩。

苏贤想了一想,也觉得有道理,便打消掉了出门游玩的想法。

可是玩耍的心一旦升起,就很难降下去,既然不能出门游玩,那就在自己府中游玩吧!

上一篇:莫若凌霄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