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生有种 第401章

作者:大明总督

这这这……

这不是男主人对小女仆才有的动作么?

可他是一个大男人啊!

莫非……千面狐有断袖之癖?

一念至此,纳兰节浑身都不由狠狠一颤,嘴角肌肉猛烈抽搐,眼中难掩迷茫、懵逼与厌恶之色。

他可是浑邪王世子啊,今日竟要被……他真的不想活了,今后还怎么见人?

旁边,纳兰嫣早已将眼睛闭上。

可是好一会儿之后,却没有发生任何异常。

她不由睁眼一瞧,然后……嘴巴大张,两眼瞪圆,目瞪口呆的看着千面狐与她亲哥。

同时秀眉微微一蹙,心头冒出许多不好的念头。

千面狐捏着纳兰节的下巴,左右上下转动着他的脑袋,仔仔细细的打量着他的脸,最后凝眉说道:

“这张脸倒也英俊,还真有点难扮!”

“什么难办?”纳兰节眉梢乱颤,恨不得凑上去对千面狐进行狠狠的撕咬。

“……”

幽州城内。

平安市大战已经落幕。

安抚普通百姓,与征调青壮等等工作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之中。

幽州州衙,衙门大堂。

灯火通明。

苏贤、周记室、杨芷兰、幽州刺史等人在场,各自落座,商讨如何应对蓟门关杀来的五万辽国铁骑。

气氛有些压抑。

秋典军不在,她亲率公主府亲卫,去了城西的幽州守军大营,代替幽州守将罗干主持大局。

罗干至此都没有冒头,不知去了哪里。

另外,毒娘子也不在,她与手下两百多个暗子另有任务。

“平安市中潜藏的辽军,我们虽以雷霆手段全部剿灭,但也将神雷这等利器全部耗光……”

苏贤眉头紧锁,看着众人,接着说道:“从蓟门关杀过来的辽国铁骑,足有五万,而我们全城上下加起来,也才两万将士……”

周记室说道:“为今之计,我们只有紧闭城门,加固城防,据城而守,最多一两日,我们派出去求援的大军就会赶来。”

幽州刺史没有说话,只缓缓点头,算是认同周记室的说辞。

苏贤正想说什么,忽然有人禀报,说秋典军回来了,禀报的话刚刚说完,一身戎装的秋典军便出现在大堂门外。

同时,今晚始终都没有冒头的幽州守将罗干,也急匆匆狂奔而来。

两人一起走进衙门的大堂。

秋典军说道:“苏谘议请放心,城西守军大营已经安稳下来,有人乘机闹事,已被我处置,没有出现什么岔子。”

罗干顿时冷汗直冒,忙拱手道:“苏谘议,末将该死……”

苏贤摆了摆手,凝眉道:

“现在时间紧迫,这些事留待以后再说。既然两位都来了,我们就一起参详一下,看如何应对那五万辽国铁骑。”

“……”

秋典军与罗干了解清楚当下的情况之后,都赞同周记室之言,认为当下应该据城而守,静待援军。

杀来的辽国铁骑虽有五万,但他们的人也不少,足足有两万,这么多人绝对可以守住城池!

苏贤在灯火通明的衙门大堂中走了好几圈,面色凝重,眉头紧锁,最后转身看着所有人,缓缓道:

“不!我们应该摆下一座空城计,教辽国五万铁骑有来无回!”

第416章 天生我才

“空城计?!”

周记室、秋典军、罗干、幽州刺史等人惊呼出声,纷纷愕然的看着苏贤。

他们自然知道什么是空城计。

只不过,苏贤的胆子真的太大了。

摆下空城计不说,还想一口吞掉从蓟门关杀来的五万辽国铁骑?

那可是足足五万骑兵啊!

辽国最厉害的就是骑兵,他们千里奔袭,少有败绩,这十多年来,梁辽两国虽开通了边市,但暗中局部的小冲突却是不少。

每次冲突,梁国基本都以失败收场,但若有辽国铁骑参与,梁国就不是失败那么简单了,而是惨败!

所以说,五万辽国铁骑杀来,对周记室等人来说,威慑力真的太大了,如乌云罩顶般,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他们下意识想到的,就只有据城而守这一种办法。

若不是幽州附近就有援军,他们甚至还会担心,幽州城能不能守住……

可是苏贤呢?

他竟想一口吞掉五万辽国铁骑!

这是初生牛犊不怕虎,还是真的虎?

面对众人质疑的眼神,苏贤显得异常冷静。

实际上,今天整个晚上苏贤都非常冷静。

因为他知道,这件事由他负责,千万不能行差踏错一步,他必须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人只有在冷静的时候才能思维顺畅,念头通达。

欣喜的是,他居然做到了。

今晚整晚,他都没有慌乱,冷静而睿智……为此,他还有一点点自傲,这真的是……天生我才!

这不,五万辽国铁骑压境,在乌云罩顶般的巨大压力之下,其他人想到的都是保守的法子——

也就是据城而守。

毕竟他们还有两万将士,城中还能征调数万青壮,水源粮食也不缺,这种情况正好据城而守。

等周围的援军陆续赶到,那五万辽国铁骑说不定就会主动撤离。

因为,潜藏在城中等着接引他们入城的那些辽军,已被苏贤他们以雷霆手段给剿灭了,不再会有人接引他们。

所以,据城而守的法子,无论从哪方面来看都是当下最好的办法。

但,始终保持着冷静与理智的苏贤,没有被乌云压顶般的压力吓住,他的目光更加长远,总览全局后,他发现了一个其他人都没有发现的机遇!

所谓危急,便是“危中有机”。

若能抓住机遇,逆风翻盘不无可能!

“诸位,别忘了潜藏在平安市中的那些辽军,他们的真正目的。另外还有,我们以雷霆手段剿灭他们之事,并未传出城为外人所知。”

苏贤忽然说道。

整个人显得淡定而又睿智。

周记室、秋典军、罗干、杨芷兰、幽州刺史等人一听此话,心中都是一动,思维一下子就被打开了。

对呀!

潜藏在幽州城中的辽军,本是为了接引城外的辽军攻城。

现在,他们已被剿灭,但城外的辽军并不知情。

的确可以利用这一点,狠狠的坑辽国铁骑一把,利用空城计,来个瓮中捉鳖。

在场众人都极为精明,经苏贤稍加点拨,他们就明白了其中的关窍,空城计,或许可行!

但激动一阵后,周记室等人渐渐冷静下来。

单凭这一点,似乎还不太够,而且此计极有可能演变成“引狼入室”……

还是不太妥当啊。

这时,苏贤又冷静而睿智的提醒道:

“诸位,莫不是忘了威武郡公言大山不成?”

“威武郡公?”

众人微微一愣后,随即反应过来。

威武郡公,也就是言大山,在数日之前,被苏贤派往幽州隔壁的蓟州,并且手握可以调遣数州兵马的调令。

言大山,他可是言家的人。

遥想十多年前,在北方战场上,言家人那可真的是追着辽军的屁股打。

什么辽国铁骑,单单言家的一面旗帜而已,就能吓破他们的胆,从而狼狈鼠逃。

可是,在那场巨大的变故之后,言家父兄十余人全部马革裹尸,仅剩的一个言大山,也蒙冤入狱,关入刑狱司大牢……

此后,大梁的战斗力下降了不止一个档次。

当时,正值女皇登基称帝,若不是与辽通商,互通边市,稳住了辽国这只巨兽,说不定大梁王朝的日子还真不好过。

这十多年来,两国间时有暗中的小规模冲突,结果每次都是大梁战败……

所以总的来说,言家的人都是战神。

言大山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他持有苏贤给他的调令,已经消失了多日,什么消息也没有传回,但想来他一定在暗中准备着什么。

而且言大山隐藏得很好,没有打草惊蛇,躲在暗处伺机而动。

若苏贤他们施展“空城计”之际,言大山忽然带着大批人马冒出,把握住那稍纵即逝的战机,给辽国铁骑来那么一下……

此事大有可为!

上一篇:莫若凌霄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