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大明总督
苏贤听罢她的讲述,点了点头,道:
“原来如此,这是一条很重要的线索,继续监视,说不定我们能截获他们之间交流的内容!”
“是。”
杨芷兰点头答应下来。
接着,苏贤起身,伸了一个懒腰。
然后轻松惬意的笑道:“一万辽军的确切藏身之地,我们已经找到,任务算是完成了!”
周记室、言大山闻言,面色一动,总感觉苏贤要撂挑子,周记室问道:“苏文学这是何意?”
苏贤脸上带着淡淡笑意,回头看着他,笑道:
“当初,我从公主那儿领受的任务,是查出失踪的一万辽军的藏身之地。现在我们已经查清,可以回去向公主复命了!”
“公子,我们……”言大山迟疑,他还以为,接下来的任务就是想办法剿灭那一万辽军呢。
“苏文学,你这……”周记室想说什么,但最后终究闭上了嘴巴。
苏贤看着杨芷兰吩咐道:
“芷兰,你留在幽州,继续监视纳兰嫣,还有我们以前所讨论的安排,也可以开始了。”
“虽然我的任务已经完成,但为了谨防事态有变,必要的安排还是要做的。”
“至于我,就先回一趟瀛州,向公主交差!”
“……”
杨芷兰轻轻抿着嘴,面无表情,一双明亮的眼眸中闪过一丝抗拒之色,她想一直留在苏贤的身边。
因为,自家人知晓自家事,她所剩的时日已经无多……
苏贤见此,微微叹口气,语重心长的说道:
“只有你留在幽州,我才能放心,我答应你,等公主派出大军前来围剿之前,我们就一起离开幽州!”
“好。”
杨芷兰犹豫良久,终究缓缓点头。
苏贤又看着言大山,吩咐道:
“大山,你去准备一下,这次你跟着我回去瀛州。”
“是!”
言大山心虚的看了眼杨芷兰,然后一溜烟的逃出房间,紧锣密鼓的安排回瀛州之事去了。
很快,车马都已准备完成,苏贤挥了挥手,告别杨芷兰与周记室等人,毅然钻入马车,启程出发……
时光犹如白驹过隙,转眼间又是两天之后。
瀛州。
城北大营。
公主寝帐。
时值午后,气温上升,鸟雀鸣啼,让人昏昏欲睡。
兰陵公主李幼卿的临时寝宫之中,檀香缕缕,凉风习习,李幼卿侧卧于一张矮塌,身段儿玲珑起伏,一双凤目轻轻闭合,正在午憩。
秋典军与冬典军在旁伺候,手执团扇,一边为李幼卿送去阵阵凉风,一边驱赶蚊虫,让公主睡得更舒适一些。
忽然,睡眠中的李幼卿眉梢轻颤,眼皮微微一动,眼见即将醒来。
矮塌之旁,正手持团扇的秋典军发现这一幕,忙对隔壁的冬典军甩去一个眼神。
冬典军起身,走到一旁的小茶几旁,手提玉壶,倒了一琉璃盏的浓茶,放在托盘上,小心翼翼送到李幼卿身前。
这时,李幼卿一双凤目已经睁开,正在那轻轻揉眼,然后伸懒腰,发出呢喃令人沉醉的声音,似是不愿起来。
不过,她终究不是一般的女子,心志坚定,伸完懒腰后便在秋典军的搀扶下缓缓起身,坐在了矮塌之上。
“公主,请用茶。”冬典军将托盘送来。
“嗯。”
李幼卿轻轻点头,素手捏起流光四溢的琉璃盏,小小抿了一口浓茶,午憩醒来后的倦色消除一大半。
第381章 女皇亲笔信
放下琉璃盏,李幼卿起身,吩咐道:“去书房。”
来到书房后,李幼卿已经彻底摆脱困倦,整个人神采奕奕,坐在朱红色的大案之后,看着两个典军问道:
“可有紧急要事?”
“回禀公主,倒是有一件大事,需公主裁定。”
“说吧。”
“黄河下游数州,近来暴雨连绵,黄河水位……已经上涨到一个危险的地步。”
“黄河水患……”
“……”
李幼卿秀眉紧蹙,刚刚摆脱困倦的面色,又爬上一阵阵担忧,她揉着眉心,下达了一系列命令。
其中包括筑堤、疏浚、屯粮等等。
她这是要做好充分准备,预防黄河沿岸彻底决堤。
如果发生这种惨祸,汹涌的黄河水将淹没数州之地。
黄河之患,由来已久,因为黄河在下游彻底成了“地上悬河”,河床竟比两岸都高,汹涌的黄河水只能依靠两岸的堤坝维持。
一旦堤坝决口,那将是无法估量的灾难。
尽管,李幼卿下令,做出了充足的安排,但万一最坏的情况发生,到时就不是死伤一两个人那么简单。
对整个大梁王朝来说,都是一场天大的灾难!
人口、农田、房屋的损失,真的不可估量,尤其是人口的损失,这无异于动摇国本。
所以李幼卿一提及此事,就感觉头痛。
人力有时而穷,真的无法彻底杜绝这种灾难。
即便在那科技发达的二十一世纪,面对汹涌的洪水,面对城市的内涝,人们依旧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法。
她现在能做的,就只有提前做安排,提前做预案,到时不至于手忙脚乱。
安排完这件事,李幼卿饮了口浓茶,提了提神后,又问:“对了,一万辽军失踪一案,进展如何?”
秋典军答道:“回禀公主,刑狱司二捕头千面狐、唐淑静,还有苏文学,都暂未传回最新的进展。”
李幼卿一动不动,只“嗯”了一声。
此案的确十分复杂,想破案不是那么容易,李幼卿早已料到这个结果,刚才只不过例行一问而已。
这时,她想起了数日前,在幽州荒山的荒庙之中,那个雷雨交加的夜晚。
她除了被苏贤占尽便宜之外,还得知苏贤已有了些许眉目,或许,再过一两个月,苏贤就能破案了吧!
想到这里,李幼卿不由微微舒出一口气。
苏贤屡次带给她惊喜,她希望这次也不例外。
这时,一个宫女在书房外禀报,说神都送来了紧急信函,是女皇陛下亲笔手书的信件。
“快送进来!”
李幼卿当即精神一震,不敢丝毫怠慢,起身对外大声吩咐道。
很快,一个烫金并绘有花纹的信封,出现在李幼卿手中,秋典军远远看了一眼,只看到信封上有“幼娘亲启”几个字眼。
那是当今女皇陛下的笔迹。
“幼娘”,则是李幼卿的小名。
一般只有她的长辈与兄弟可以这样称呼她。
李幼卿表情庄重,不敢丝毫怠慢,轻轻撕开信封,取出一页雪白的信纸,然后凝目细细看了起来。
一旁,秋典军与冬典军大气儿也不敢出。
但凡是与女皇陛下相关的东西,都不可等闲视之,稍不注意就会掉脑袋,两位典军深知其中的厉害。
书房中静悄悄。
外面的临时花园中,鸟雀虽还在鸣啼,但却稀疏了许多,它们似乎也感受到了书房中诡异的安静。
忽然,两位典军眉头同时一蹙。
因为她们发现李幼卿面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难看起来,凤目圆瞪,秀眉紧蹙……这是动怒的表情。
当下,两位典军屏住了呼吸,默默关注李幼卿面色的变化。
不多时,李幼卿放下那张信纸,面色依旧难看,一双凤目中隐含怒光。
秋典军仔细分辨过她的神色后,开口小声问道:“公主,发生什么事了?”
李幼卿声音微微发寒,说道:
“数日前,钱中书上奏陛下,说本宫侦办一万辽军失踪之案不利,将近月余,竟还未破案……”
“……”
钱中书,既当朝中书省的长官,官名为“中书令”,正三品。
中书令之职,掌军国之政令,缉熙帝载,统和天人。入则告之,出则奉之,以厘万邦,以度百揆,盖以佐天子而执大政者也。
最重要的一点,钱中书是坚定的太子党,与李幼卿在朝堂上不对付,是政敌。
虽然,在与钱中书争斗之中,李幼卿始终处于优势地位,但这么多年以来,钱中书虽处境艰难,但却并未被打倒,始终屹立朝堂。
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李幼卿心知肚明。
但这种事涉及到女皇的帝王心术,不可多说……
所以这些年来,李幼卿与钱中书在朝堂上明里暗中的争斗不断。
上一篇:莫若凌霄
下一篇:狗粮文:我给老婆花钱就十倍返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