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生有种 第362章

作者:大明总督

“周记室所言极是……”苏贤面露难色,道:“可是,大山正在气头上,他不一定就会听我的话啊。”

“……”

周记室嘴角扯了扯,心说苏文学啊苏文学,你可真是当局者迷。

他压低了声音说道:

“无妨,苏文学尽管开口,威武郡公一定会听苏文学的话。”

“那我就试试吧。”

苏贤一脸为难的模样,看着正狂殴罗干的言大山,朗声喊道:“大山!”

言大山立即停手,单手提着死狗般的罗干,回头看着苏贤。

“够了,再打下去,我们就该替罗干收尸了。”苏贤说道。

“便宜你了。”言大山一把丢下罗干,拍拍手回到苏贤身边站定。

“将军……快,快请大夫来……”副将们围拢上去,七手八脚,将罗干搀扶而起。

“扶我过去。”罗干嘴角还留着血,一张脸肿成了猪头,在众人的搀扶下,颤颤巍巍,走向苏贤他们这边。

第379章 一纸调令

走近后,罗干在苏贤面前直接跪了下去,艰难的行大礼。

然后感谢苏贤对言将军及言家的救命之恩,今后苏贤也是他的恩公云云。

苏贤对此颇感意外,最后只说道:“罗将军暂去医治一番,我此番来此,是有事要找你商量。”

罗干被众人抬下救治去了。

苏贤等人则在大帐中稍侯,亲兵们送来糕点与茶水……

两刻钟后。

罗干回到了大帐。

他浑身上下都缠上了白色的绷带,看似严重,但却能自如的走来走去,宛若常人。

原来,言大山虽将他揍了个半死,但却没有伤及要害,言大山下手也讲究分寸。

“罗将军,你……不多休息一会儿?”

周记室瞪大了两眼,在他的预想中,罗干即便能来,也应该是躺在担架上,可他竟直接就走进来了。

“将军。”

然而,罗干却不理会周记室,而是走到言大山身边,略显艰难的拱手一礼。

言大山点了点头,示意他去拜见苏贤。

罗干转身,看见苏贤之后,他整个人猛然顿在原地,跟随而来的副将们,也是目瞪口呆,面色阴晴不定。

倒不是苏贤本人如何,而是他所落座的座位。

他竟然大刺刺的坐在罗干的座位上。

也就是那把威武霸气的帅椅。

苏贤气定神闲的坐在上面,低垂着眼帘,俯视着下面众人,一幅神色自若的模样。

这……就有点过分了吧?

罗干惊愕一阵,但很快释然,苏贤既然对言家有恩,他便能容忍苏贤的一切,包括霸占他位置这件事。

不过,罗干身后的副将们有些忍受不了。

但他们也不敢明目张胆的反对,只小声的嘀咕道:“言将军虽以苏文学的护卫、奴仆自居,但他也太……不自重了吧?”

“……”

苏贤听清了这嘀咕声。

但他并没有自觉的站起来,让出位置,而是在帅椅上扭了扭,寻到一个舒服的坐姿,惬意的看着罗干及副将们,笑道:

“我这里有个东西,给你们看一看。”

说着,苏贤从帅案之上拿起一张纸页,举在半空。

一个副将快步上前,接过纸页,他没敢看,而是送到了罗干的手上。

罗干虽然讨厌读书人,但却也不是文盲,他凝目看去,顿时缠满绷带的身体一震,抬头目瞪口呆的盯着苏贤,口中喃喃道:

“兰陵公主亲笔手书的……幽州守军……调令!”

“什么?这……”副将们也吃了一惊,急忙看向那页文书。

“……”

原来,苏贤先前数次想祭出的杀手锏,便是此份调令。

这份调令可不简单,凭借它可以调动幽州范围内的所有将士,幽州守将,一下子成了持调令之人的属下。

自古,大军的调动都是极为严肃之事。

能调动地方驻军的人,来头都不是一般的大。

苏贤这份调令,乃兰陵公主亲笔手书,并盖上了“河北道行军大总管”的金印,凭此可调动幽州范围内的所有将士。

兰陵公主的调兵之权,来自于女皇陛下的圣旨,来自于“河北道行军大总管”的金印及金册文书。

她可以亲笔手书调令,将某一区域的调兵之权,暂时授予持调令之人。

只要盖上“河北道行军大总管”的金印,便立即生效,直至兰陵公主将调令收回。

罗干身为边州的守将,虽桀骜不驯,不大服管教,所言所行令朝廷诸公都颇感头痛。

但在这份调令面前,罗干却不敢摆谱。

因为持有调令之人便是他的顶头上司,人家一句话就能废掉他。

当然,他也可以反抗,但下场就是叛国之罪,罗干虽然桀骜,但还没狂到背叛朝廷的程度。

震惊过后,罗干两手捧着调令苦笑不已。

苏贤要是一开始就亮出这份调令,他还敢发狂扬言将他们赶出去吗?

苏贤藏着掖着,结果让他被言大山好一顿殴打……

同时,大帐中的其他人,包括言大山、周记室等,心头也是阵阵苦笑,他们事先并不知晓苏贤竟手握这样一份杀手锏。

要是一开始就亮出来,今日之行就不会如此“精彩”。

罗干苦笑之余,忙恭恭敬敬的将调令送还给苏贤,然后恭敬的说道:“苏文学,既然手持兰陵公主亲笔手书的调令,自然可以坐这帅椅。”

他现在是服了。

不再狂妄与张扬。

这其中有苏贤拯救了言家的大恩,也有那一纸调令的缘故。

他现在对苏贤客气,可谓是心悦诚服,名正言顺!

苏贤接过调令,小心收好,然后看着罗干说道:“我们今日来此,是有一件要事要告诉给你知晓,同时,也有一件事需要罗将军协助。”

罗干精神一震,朗声说道:“苏文学尽管说,有事尽管吩咐,末将自当从命!”

苏贤顿了顿,缓缓说道:

“在一个月之前,幽州范阳县,太行山东麓的荒山之中,有一座村堡,名叫‘洪村堡’……”

“……”

当下,苏贤将一万辽军失踪一案的前因后果都讲了出来。

然后,请罗干协助追查那一万辽军的藏身之地。

罗干听罢,当即朗声道:

“原来如此,我道这段时间以来,为何总有人来营中打探……苏文学尽管安排,末将自当竭尽所能,揪出那一万潜藏的辽军!”

“很好,有罗将军这番话,我就放心了。”

“……”

接着,几人在大帐中秘议起来,做出了一系列安排与计划。

日落西山,天边绽放出绚烂云霞之际,众人终于秘议完成。

苏贤起身告辞。

“末将护送你们出营!”

罗干不顾病体,摇摇晃晃,走在前面领路。

苏贤与言大山都劝他早点回去休息,结果罗干死活不听,苏贤也就由着他了。

此时,大营辕门。

驻守在此的那两位将士,不时回头往营中瞧上一眼。

其中一人面带疑惑,问道:

“奇了怪哉,周观察等人进去了那么久,为何还没被赶出来呢?”

“莫不是……被我们罗将军通通抓捕了吧?我记得,周观察身旁有一个白面书生,我们罗将军最讨厌书生与文官了。”

“嘿,有可能……”

“……”

正聊着,一个将士忽然面色一滞,盯着大营深处说道:

“出来了,你快看,他们出来了!”

“噫?”另一个将士面色古怪,自言自语道:

“他们为何不是被赶出来的?还有,你看,那个白面书生,非但没有被罗将军扣下,他反而还走在最中间!宛若众星捧月!”

“……”

这时,苏贤等人离辕门越来越近,已能听清那两位将士的说话声。

那两位将士毫不掩饰,在辕门外大刺刺的指指点点,猜测苏贤一行未被赶出来的原因,以及这么晚才出来的缘由。

上一篇:莫若凌霄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