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生有种 第159章

作者:大明总督

夜已经深了,但寝帐中依旧灯火通明,兰陵公主在处理各种杂务,直忙到此时也没有忙完。

寝帐中的书房,虽是临时搭建,但内部装饰、摆件、字画、书卷等等,无不齐备,一眼看去根本不想是临时搭建的帐篷。

屋内足足摆了四个灯架,分布于书房的四个角落,每个灯架上有四个烛台,每个烛台上都插着一根“白蜡”。

时下照明的灯具以油灯为首,因为使用的人多。

不过蜡烛这种东西已经存在了。

白蜡,又名虫蜡,是一种天然蜡烛,极为难得与昂贵,非大富大贵之家不可用。

兰陵公主自然不是一般人。

她首先是公主,是当今女皇陛下最喜爱的小女儿,同时她还身居高位,权倾朝野。

白蜡虽然难得,但兰陵公主有足够的资格使用。

而且还十分奢靡。

一间屋子中,就点了十六根白蜡……

屋内雪亮一片。

书案之后,兰陵公主以手支头,正翻阅着一份文书,她的眉头时蹙时舒,不时提笔在文书上添加几笔。

贴身侍女、贴身保镖,同时也是“亲王帐内府”典军的秋兰,正手持一柄精致小巧的黄金剪刀,俯身在四组灯架前“剪烛”。

古时候的蜡烛都需要剪烛,因为灯芯不会自己掉,不剪掉的话会影响蜡烛的亮度。

唐代李商隐有一首《夜雨寄北》,就描述了剪烛的动作。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安静的书房中,兰陵公主和秋兰都在忙着自己的事,只有展开书卷的细微声音以及远处巡逻将士们走过的脚步声。

忽然,兰陵公主的另一位贴身侍女、贴身保镖,同时也是“亲王亲事府”的典军冬雪,端着一个托盘快步走进书房。

“公主殿下,公主殿下,夜宵准备好了。”

那托盘上稳稳的放着一只晶莹剔透的玉碗,外加一柄同样也是玉石打造的勺子,里面是银耳莲子羹。

话音一落,冬雪已将晶莹剔透的玉碗恭敬的放在了兰陵公主面前。

公主放下书卷,揉了揉眉心。

她没有立即就吃,而是问道:

“什么时辰了?”

“回禀公主,已经亥时了。”秋兰剪完了所有蜡烛的灯芯,放好精致的金剪刀后,恭敬的侍立在公主身侧。

“已经亥时了啊。”兰陵公主幽幽叹道。

“时辰已经不早了,公主殿下喝了银耳莲子羹也该就寝了吧?”秋兰主动走到公主椅后,两手轻轻拿捏着公主香肩。

“不一定就能睡着,还不如多看几封文书呢。”

“……”

一会儿后,兰陵公主摆了摆手,身后的秋兰停止捏肩。

公主素手一杨,轻轻将晶莹剔透的玉碗端在手里,另一手则捏着玉石雕刻而成的勺柄,轻轻搅动着碗内的羹汤。

纤细的小指还翘了一个好看的兰花指。

公主的指甲上点了鲜红欲滴的蔻丹,格外瑰丽,手指轻轻晃动间,指甲表面反射出丝丝烛光,看起来美轮美奂,惹人遐思。

她并没有着急喝,而是缓缓问道:

“可有最新的消息?”

兰陵公主询问的是一万辽军藏身地的消息。

她目前对此事最为上心,因而想起来便问一嘴,以便掌控最新进度。

身为公主的贴身侍女,秋兰自然能够听明白。

她面色略有凝重,躬身禀道:

“启禀公主殿下,还没有最新的消息传来……”

“诶!”

兰陵公主轻轻叹气,一幅“我就知道会是这样的表情”。

心情不美丽的公主,低头瞥着手中的玉碗,以及碗中的银耳莲子羹,心念一动间,她已舀起满满的一勺。

银耳莲子羹是甜的。

主要材料有银耳、莲子和石蜜。

石蜜就是最早的蔗糖,也可以用麦芽糖和蜂蜜代替。

但兰陵公主口味刁钻,嫌弃麦芽糖和蜂蜜放入银耳莲子羹中后,味道古怪,为此还明言吩咐过,不准在汤羹中放入麦芽糖和蜂蜜。

她喜欢这道羹汤,其实是因为她嗜甜,每当心情不佳之际,来上一碗,心情便会舒缓许多。

此番远赴幽州坐镇,她带走了许多人和物,其中便有她喜欢的石蜜。

为什么要从神都带来?

因为石蜜这种东西极为金贵,一般人享受不起。

而且大梁地处北方,没法大批量种植甘蔗,所以石蜜便显得尤为贵重……

兰陵公主虽然舀了一大勺银耳莲子羹,但只吃了三分之一勺不到,她吃的少,吃相也极为优雅悦目。

秋兰和冬雪侍立两侧,仔细观察着公主的表情神色。

以往,公主喝了此羹汤,倾国倾城的花颜上便会浮现出醉人的笑容。

然而,这次出现了意外。

兰陵公主喝了银耳莲子羹后,竟没有浮现醉人的笑容,反而秀眉轻轻一蹙,轻轻闭合的丰润唇瓣轻轻蠕动,似乎是想吐出来!

“公主殿下?”秋兰俯下半个身子小声询问。

“公主赎罪……”冬雪却直接跪在了地上,一幅等待受罚的模样。

“……”

秋兰一愣,不知冬雪这是为何?

兰陵公主小嘴蠕动一阵,终究喉咙轻轻一动,吞入腹中。

她轻轻蹙着秀眉,兴趣缺缺的将玉碗放在桌上,再也没有看一眼,而后看着冬雪问:“为什么不甜?”

“公主容禀,我们从神都一路带来的石蜜,已经消耗殆尽,派回去取的人还未曾回来……饴糖和蜂蜜倒是有,但公主曾吩咐过……”

“……”

兰陵公主闻言愣了一会儿,摆了摆手道:“罢了,起来吧,你都跟了本宫这么多年,本宫难道还会责罚你不成?”

“多谢公主。”冬雪起身。

“泡杯茶来。”公主又吩咐。

冬雪立即走出书房,很快便捧着一被热茶入内。

兰陵公主抿了一口,放下茶杯,看了眼两个侍女问道:

“此事的确十分棘手,大大出乎了本宫的预估。”

“你们两个跟了本宫多年,诗书谋略更是学了不少,对此你们有何看法?”

“……”

看来公主真的急病乱投医了,竟向我们询计问策……秋兰和冬雪心中闪过这个念头,感觉有些为难。

沉默一会儿,苦思冥想的秋兰忽然神色一动,小声说道:

“公主还记得苏祭酒的‘关禁闭之法’么?”

秋兰这是属于没话找话,借以引开公主的注意力。

兰陵公主闻言,眉头轻轻一挑,想了好一会儿才想起来,缓缓道:“你不提本宫都差点忘了此事。”

“奴婢记得,苏祭酒曾经说过,此法需得三五日方能才见成效,如今已过去了整整三日,不知有没有奏效……”

秋典军斟酌着说道。

公主还未说话,冬雪先一步语气肯定的说:

“很难,几率小到可以忽略不计,当初公主殿下同意此法,不过是看在苏祭酒的份上罢了。”

兰陵公主眉头依旧紧锁,闻言缓缓点了点头,表示认同冬雪的话。

她的确不看好苏贤的“关禁闭之法”。

因为这与常理相背……

兰陵公主摇了摇头,随即起身,伸展着懒腰说道:“时辰不早了,本宫也有些乏了……”

一语未了。

一阵细微的喧嚣声忽然传进书房。

兰陵公主的眉头再次一紧,她不喜欢深更半夜之时有人来打搅她的安宁,尤其是现在,她都准备就寝了。

“奴婢出去看看情况,是哪个不长眼的?”

冬雪快步出门而去。

一会儿后。

冬雪返回,面色带喜,激动的喊道:

“公主殿下,公主殿下……”

“喊什么喊,还这么大声,你学的规矩都去哪里了?”秋兰斥道。

“公主赎罪,奴婢太激动了,以至于忘了形状,请公主赎罪。”冬雪拜道。

兰陵公主面露一丝好奇,问道:

“你为何如此激动?外面喧嚣之人是谁?”

上一篇:莫若凌霄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