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生有种 第1082章

作者:大明总督

偏殿之中,女皇与兰陵正享用晚膳。

兰陵即将出嫁,女皇总有些不舍,因此每当用膳都会叫上兰陵一起,这恐怕是她们母女间仅剩的“独处时光”了。

初时,两母女聊着以前的一些趣事,宴席上满是欢声笑语。

接着,不可避免的谈到兰陵的婚事,女皇面上的笑容缓缓消失,她放下碗筷,对身旁的南宫婉儿问道:

“苏爱卿在做什么?为何今日一整日都不见任何动静?”

“回禀陛下,据说,太尉一整日都待在城外的文才营地之中。”南宫婉儿回道。

“哦?他不赶紧举办文试,却待在文才营地中作甚?”女皇一脸疑惑。

一旁,兰陵公主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自始至终,苏贤都没告诉她他真正的计划,导致她也猜不透苏贤的用意。

“回陛下,据说……太尉在……在给文才们……讲学!”南宫婉儿迟迟疑疑,她对此也是一脸古怪外加不信。

“讲学?给文才们讲学?”女皇愕然。

兰陵虽不知苏贤在搞什么鬼,但她与苏贤是一根绳子上的蚂蚱,不管是什么情况,她都应该为苏贤开脱才是。

眼下,她见女皇愕然之余,似有微微的不悦,眼珠便转了转,连忙劝道:“陛下,太尉行事素有分寸,且能屡立奇功,儿臣认为……太尉此举定有深意。”

女皇缓缓点头:“幼娘所言有理,这毕竟是你的婚姻大事,谨慎一些也行,毕竟好事多磨嘛,罢了,随苏爱卿去安排吧。”

“陛下英明。”

“……”

东宫。

太子勉强振作起来,与太子妃、钱中书聚在一起谋划。

他们也认为苏贤将在今日举办文试,最后却没有,稍加商议过后,他们都认为苏贤是在拖延时间。

今日天色已晚,不好追究,若苏贤明日还拖延,他们一定会采取行动!

翌日。

苏贤还是不见任何动作。

依旧在城外的文才营地中讲学。

女皇因听了兰陵那番话,倒也不急。

但太子、太子妃、钱中书却已按捺不住,经过商议,他们派钱中书去拜见女皇,试图揭穿苏贤“拖延时间”的阴谋。

但毫无意外,钱中书失败而归……

第三天,苏贤依旧如故,整日都待在城外,甚至就连侯府也不回,俨然一个学堂里的教书先生。

钱中书不依不挠,再次入宫拜见女皇,但最后还是败兴而归。

接下来,第四天……至第五天头上,苏贤还是没有任何动作,似乎做教书先生做上了瘾!

东宫。

钱中书精神抖擞,拜别太子与太子妃后,再次入宫去见女皇,颇有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姿态。

“钱中书且慢。”太子却将他叫住,略显颓然:“你入宫数次,全都一无所获,要不还是别去了吧,以免陛下烦躁生厌。”

“殿下请放心。”钱中书自信满满,笑道:“昨日臣入宫拜见陛下时,陛下虽未采纳,但臣却发现陛下愈发动摇。”

“毕竟,那苏贤拖延了数日已是既定的事实,他一直不举行文试,公主就一日不得招婿,时间一长,陛下必心生不满。”

太子妃点点头:“殿下,钱中书所言有理,依臣妾来看,此事今日必成!”

太子见状,渐渐恢复了一些信心:“既如此,那你就快些入宫去见陛下吧,争取扳回一城!”

“是!”

“……”

一个时辰前。

城外。

文才营地。

苏贤讲完一堂课,走出临时搭建的教室。

他走到一僻静之处停下脚步,仰头望天,缓缓说道:“时机已经成熟。”

他身边只有杨芷兰,杨芷兰因不善言辞,所以就没问什么时机已经成熟,而是直接问:“公子想做什么?”

“芷兰,你亲自去做安排,将国子监祭酒朱温请来这里,就说我有事请他帮忙。”

“是。”

杨芷兰没有任何迟疑与疑问,转身去做安排,片刻后又回到苏贤身边,禀道:“已安排妥当。”

“嗯。”苏贤点点头。

第1016章 老夫要见这个天才!

皇城。

国子监。

国子监的上官叫做“祭酒”。

从三品,国子监祭酒、司业之职,掌邦国儒学训导之政令,有六学焉:一曰国子,二曰太学,三曰四门,四曰律学,五曰书学,六曰算学。凡春、秋二分之月,上丁释奠于先圣孔宣父,以先师颜回配,七十二弟子及先儒二十二贤从祀焉。

身为国子监祭酒的朱温,近来颇感烦躁。

十余年前,女皇登基之初,便任命他为国子监祭酒,女皇的目的是让他完善科举制度,为国家选拔人才。

如今十余年过去了,他在科举上竟毫无建树!

上一朝遗留的顽疾依旧存在。

比如,许多科举考生喜欢走后门,提前拜访当朝大儒,而这些大儒往往是科举的评卷人之人……

这其实是一种作弊行为!

尤其是近年来,此风愈演愈烈,通过科举选拔出来的人才一年不如一年,女皇曾为此训斥了朱温多次。

“诶!”

朱温呆坐值房,用手揉着眉心:

“可是我又有什么办法呢?折腾了十余年,还是没能革除这些顽疾,想必陛下对我一定十分失望吧!”

这时,有小吏在外敲门。

咚咚咚。

朱温忙坐正身体,吩咐道:“进来!”

一位小吏推门而入,见过礼后禀道:“太尉遣人来请,请大人出城一趟。”

“太尉?”朱温愣了一下,显得有些讶异,直呼“苏贤”之名问道:“苏贤与我国子监向来进水不犯河水,他找本官干嘛?”

“小人不知。”小吏答道。

朱温本就心烦气躁,又见这小吏一幅欲言又止的表情,便微微瞪眼:“想说什么就说吧,你乃本官心腹,况且此间又只有我们二人,你怕什么?”

小吏也就放开胆子,上前一步,压低声音:“大人,太尉毕竟官居一品,而且还是陛下身边的大红人,大人直呼太尉的名讳只怕……”

“本官自然不会在外人之前直呼他的名讳。”朱温一脸不耐。

因想到此人是他的心腹,略一沉吟后,又静下心来解释道:

“女皇陛下登基之初,便已有明确的规定,凡朝廷百官,必出自科举!”

“那苏贤……哼,太尉,虽一官至一品,且又是女皇陛下跟前的大红人,但他并未通过科举的选拔。”

“说他是不学无术,都抬举他了。”

“这无异于一计响亮的耳光,啪的一声拍在本官的老脸上啊。”

“……”

小吏听了这话,暗暗忖度一番,对朱温一拜:“大人的意思小人明白了,小人这就去回绝太尉派来的人。”

“嗯,去吧。”朱温点点头。

那小吏毫不拖泥带水,转身就走。

可就在这时,朱温忽地想起,苏贤正在筹办“兰陵公主招婿”一事,而且接下来要举办的是文试。

苏贤此时派人来请,一定就是为了文试!

毕竟他朱温在科举上虽一事无成,但至少也是这方面的“专家”。

他心头不由想到,万一因他没去,导致文试再次推迟,倘若女皇怪罪下来的话,苏贤一定会拿他顶罪的!

嘶……

朱温不由吸了口冷气,忙扯着嗓子大喊道:“且慢!”

那小吏刚刚走出屋门,闻言立即转身返回。

“俗话说,官大一级压死人,诶,那苏贤毕竟官居一品,他既派人来请,本官……若不去的话,着实有些说不过去。”

朱温一边摇头,一边离座起身。

那小吏不敢表现出任何异常,低头恭维道:“大人所言甚是!”

“哼!他即便贵为当朝太尉、深得女皇陛下的恩宠,但在科举一道,他终究还是不如本官啊!”

朱温一脸傲然与自信,大踏步走出值房,同时也没忘了吹牛:

“走吧,本官这就出城一趟,本官要让那苏贤好好看一看,他这个文试没有本官就是不行!”

“……”

朱温果然带着人出城。

一路来到城外的文才营地。

他在心中自以为,此番是为“指点苏贤的工作”而来,因而趾高气昂,走起路来都虎虎生风。

可当他来到文才营地的大门前,苏贤却并未出门迎接……这让朱温很是生气。

同时也在心中暗骂:

上一篇:莫若凌霄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