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若凌霄 第650章

作者:月关

她要她的继承者对她保证,一定会履行这个承诺!

第688章 从此,圣人仙游

交代完了唐治,见他郑重发了誓,贺兰曌方始安心。

旋即,她便命人传召大臣。

各位宰相这些天有事没事的,全都在岗位上待着呢,没有一个请假的。

没一会儿功夫,李义夫、曾佛恩、狄阁老等便纷纷赶到了。

皇帝病危,第一件要紧事就是没立储的赶紧立储,这是权力交接的最关键一环,王朝一脉相承的链条,决不能就此接错或中断。

如果真的是急病暴卒,来不及立储,那就需要由皇太后下诏立嗣或与执政大臣们协商而定。

这是一般流程。

贺兰曌早已指定了继承人,自然不必担心这一环。

另一个,如果皇储尚未成年,是需要指定顾命大臣的。一般指定两人或以上,避免一人专权。

这也是在悠久历史中,渐渐总结出来的经验。

但唐治已经成年,所以顾命也不需要了。

不过,还是需要指定辅政的重要大臣的,主要是担心从来没坐过这个位子的继承者一时有点飘,做出些什么不适当的行为来。

贺兰曌气息虚弱,却还是口齿清晰地指定了狄阁老、李义夫、楼士德、曾佛恩为辅政大臣。

楼士德还在关中,不能御前受命,但这也不影响他成为辅政。

随后,便是最后一件事,就身后事立遣诏了。

第一条,就是重申皇储名份。这种重要文件,即便皇帝自己疏忽了,拟旨和听命大臣也必然会提醒的。

所以,绝不可能出现民间传说里传位十四皇子,被改成传位于四皇子的事情。

就不提繁体的於和于不一样,不提皇是放在兄弟排行前边的,不提清朝时候重要文书是满汉双语,也不可能出现,必须明显说明该人身份、姓名的。

这一条也是随着唐治的皇太孙身份早就定下来的,也不令人意外。

随后,才是贺兰曌反复斟酌,可能在她晚年每一次生病时都已经反复斟酌过的安排。

当然,人的心思是会变的。

今天的贺兰曌,不是二十年前的贺兰曌,也不是昨天的贺兰曌,她反复斟酌过的遗嘱,恐怕也是在不断修改,直到今天。

今天说出,便是金口玉言,再不容改。

“第二,去帝号,归本宫,叶落归根!”

这句遗诏说完,贺兰曌的身子虽然本来就是躺着的,忽然就给了人一种躺下去的感觉。

似乎,放下了,卸下了,结束了。

但此时的她,脸上已经没有不甘,只有释然和轻松。

落花流水春去也,辞了人间。

这一世,如梦一场,到了该结束的时候了。

她要功成身退,安然离去,唯有如此,才能回到唐氏宗堂,才能心安理得的去见她的丈夫。

“第三,与先帝合葬!”

拟旨官、起居官匆匆记下贺兰曌的每一句话,各位大臣俱都跪地听旨。

唐治不在,不管是储君还是其他皇子皇孙,这个时候都不能在场,现在的遗诏,是吩咐给大臣们去执行的。

储君尚未登基,无权与闻。

“第四,不刻墓志铭!”

贺兰曌又恍惚了一下。

她本来是想刻的,皇帝都是从登基那天起就开始准备陵寝的,所以贺兰曌的墓碑也早立下了,上边留了足足三千多字的方格,以备刻下墓志铭。

可是今时今日,回首一生,贺兰曌忽然觉得,她无话可说。

她若不说,谁有资格评价她的一生?

贺兰曌喘息了几声,傲然道:“朕行亘古未有之事,亦为亘古未有之人,无人可以评价朕的一生!”

殿上肃然。

不管对于贺兰曌称帝是否赞同,但此时此刻,殿上几位朝廷重臣,思想贺兰曌的一生,竟觉得她说的很对。

也许,立无字碑,才是最适合她的。

“第五,七日而殡,皇太孙即位于柩前。”

遗诏立完,交由天子审阅,贺兰曌认真看罢每一个字,吩咐道:“用玺!”

遗诏封起,交给了在场的三位辅政大臣。

“你们,退下吧。”

此时,三位老臣也无话可说,什么安慰的话都是多余的。

他们默默行礼,默默退下。

李公公近前一步,低声道:“圣人,要不要唤皇太孙殿下进来?”

贺兰曌不易觉察地轻轻摇头,喟然道:“朕,想一个人静一静。”

一个人临死时,会想些什么?

死过的人知道,但已不能说。

能说的都是揣测,没有人知道。

贺兰曌安静地躺在卧榻上,也不知道她在想些什么。

李公公和小高公公侍立在榻边,就看见贺兰曌的神色时而安祥,时而甜密,时而泫然欲泪,时而满面欢喜……

深夜,寅时一刻,贺兰圣人驾崩。

消息飞快地到东宫,报到各位皇亲国戚,报到各位朝廷重臣府上。

唐治闻讯,披衣而起,迅速赶往皇宫。

皇宫大内,已戒备森严,禁军五步一岗、十步一哨。

即便是认得唐治容貌,也必须验看腰牌,方得进入。

今日值守于前朝的宰相李义夫和住在东宫的唐治离得最近,两个人几乎是同时到的。

再过不久,皇亲国戚、朝廷重臣纷纷赶到。

有资格进入寝宫谒见圣人最后一面的寥寥无几,赶来的人都只是跪在殿外。

殿外,静谧的可怕。

因为,正式的宣告还没出来,这时候不能哭。

寝宫里,唐治一直以为自己是哭不出来的。

他假哭的次数也太多了。

再说,严格说来,他不觉得自己是这老太太的孙子,虽然,确实对老太太很亲近。

可他没有想到,在进入寝宫,看到面上蒙着黄绫,隐现耳鬓边一丝白发的情景时,他的泪涮地一下就流了下来。

没有他以前假哭时的捶胸顿足,也没有号啕的大放悲声,只有悲伤的泪水滚滚而落。

“殿下,保重身体,请节哀……”

李向荣、毕开旭两位大太监脸都哭花了,他们侍候贺兰曌太多年了,哪怕是也有利益算计,也有个人的小算盘,但这并不影响感情的存在。

他们也是真的悲伤不已。

“皇亲国戚、朝廷大臣们……”

李向荣哽咽地说着,自己先说不下去了。

毕开旭接口道:“还等着殿下,和受命大臣,宣告消息、宣读遗诏呢。”

唐治点点头,慢慢站了起来。

李向荣和毕开旭赶紧上前搀扶,但唐治摇摇头,轻轻推开了他们。

他不想做出形销骨立的模样,他不想哭成站立不稳的模样,

他从不觉得在需要作戏的场合,适当发挥一下有什么打紧,

但他就是不想在这位老太太的葬事上,做出一点假装出来的悲痛哀伤,哪怕那能为他博得美誉。

唐治居中,狄阁老、李义夫、曾佛恩紧随其后。

遗诏中辅政大臣排名,狄阁老第一,所以现在他理所当然居中,成为宰相之首。

遗诏的匣子,就捧在他的手中。

殿外,皇帝国戚班中,令月公主跪在最前面。

虽然,按礼还没到哭的时候,但是谁都知道,有些事已经发生了,不可能再有变化。

所以,对贺兰曌有情感的,已经眼色湿润,或者脸颊上悄悄爬了两行泪。

但,令月公主脸上没有一滴泪痕,也没有一丝悲戚,她的脸色甚至有些青灰。

她是公主,她是贺兰曌尚在世的儿女中唯一的一个。

可是这个关键时刻,她也没资格走进去。

她只能跪在这里听诏。

对其他的皇室成员来说,不管是男是女,都明白自己的本分在哪里,并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对。

但是,自从她的丈夫饿死狱中,她却无能为力的那一年、那一天开始,便开始贪婪渴求权力的她,却觉得十分的不公平。

凭什么她的孙子可以在榻前见她最后一面,而我这个亲生女儿,就只能跪在这里听诏。

凭什么当我哭灵的时候,就只能见到她厚厚的棺椁?

她现在心里,只有无尽的嫉恨。

上一篇:我是异界大地主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