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若凌霄 第553章

作者:月关

这一次不是循例的打草谷,而是大规模出战。

这且不论,卢龙竟闭城自守,断了黑齿虎的粮道!

他们想干什么?

结果刚刚分析出来的令月公主,唐治马上断定,朔北,已在令月公主控制之下。

朔北驻军,是丘神机的人,丘神机必然投了令月公主。

丘神机是左右羽林卫大将军,负责宫城卫戍,所以,如果他投了令月公主,令月公主发动宫变,简直不要太容易。

事情,一点点串联了起来。

唐治心中的“画像”,也渐趋明晰。

“喜绕!”

小燕子又飞了进来。

“节堂击鼓聚将,本帅要即刻升帐!”

第592章 吾计,攻其无备

隆隆鼓声响起,白虎节堂,众文武济济一堂。

便是杨门一众女将,也都是穿着官袍,肃然而立。

这里不比议事堂,规矩森严了许多。

节堂之上,也没了众人座位,只能肃立。

唐治一身皂色武弁,头戴笼冠,肃然登上帅帐。

他那笼冠之上,左右各有一只弯曲的牛角状的装饰,称为鹖尾。

不过,西陲武将中,也有一些杀马特,嫌鹖鸟的尾巴不够长,而改用雉尾的。

比如河西节度使赖观复,就喜欢在笼冠之上,插两只雉尾。

后世我们在戏曲中所见武将,包括猴王孙悟空戴的凤翅紫金冠上那两根长长的禽羽,就是夸张版的雉羽了。

唐治扫了众人一眼,淡定地笑道:“各位,可已商量出了办法?”

此时的他,心中越是着急,面上越是淡定。

他深知,如果这时他也乱了阵脚,就很难让部下安心了。

徐伯夷拱手道:“大王,我们商量了一些办法,但是还没统一意见。”

唐治好整以暇地坐下,从容道:“哦?说来听听?”

古月秋拱手道:“大王,臣以为,咱们不妨派出一队精骑。”

他把手往下一砍,恶狠狠道:“把朝廷的驿使斩杀于途,圣旨不到金城,大王全不知晓。”

“简单粗暴,哈哈,似乎是个办法。”

唐治先夸了一句,然后捏着下巴想了想,道:“只是,驿使所经之处,每三十里便有一处驿站,每经一处驿站,便要进行登记,八百里加急,在谁的辖区内出了事,都是很麻烦的事。

最重要的是,我们不确定,神都那边一共派出了几路驿使,如果这一路截住了,却另有其他驿使抵达金城呢?到时,金城尽人皆知的事,便瞒不住了。瞒不住,我就只能走,一旦去了,后果殊难预料,我们是绝对不可以出半点差错的。”

杨紫陌鼓足勇气道:“大王,臣等商议了一个主意出来。”

“说。”

“臣等以为,圣旨可以接,但,大王可以上书朝廷,表明九曲之地正逢动荡,吐蕃王派了使者,正在威迫叶茹,所以求陛下宽宥些时日,且先解决了九曲之危再说。

皇帝若不允,那就回京。皇帝若答应,那就先解决九曲之事。不管皇帝答不答应,这公文一来一回,要拖延多久?

到时候,与河西节度使交接兵权,还可以拖。每一道环节都慢上一慢,拖个一年半载也不是问题。”

唐治道:“这份圣旨一旦到了,所有人都会认为,我会进京,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如果拖延,倒也未尝不可。不过……”

唐治笑看向杨紫陌,道:“如果,真是有人忌惮我领兵在外,想要诳我回京。那么,这个阴谋算计者,会不会担心万一我找借口抗旨?”

他眯起眼睛,自顾自地说道:“如果我是那个人,我会想到。如果想到了,我会再准备一道密旨,或者刚送出第一份圣旨,就马上再送一道圣旨,弥补漏洞,催促成行。

甚至,在这道圣旨下达以后,马上委任一个新的陇右节度使,赶来接收兵权。如果,出现这样的局面,怎么办?”

杨紫陌一时语塞。

岐山脚下,一队骑士正匆匆西行。

队伍中,羽林卫中郎将徐文灿和韦十四郎居中,风尘仆仆。

不出唐治所料,令月公主授意唐仲平下旨,诏唐治回京的次日,便忽然省起,唐治那小子沾上毛比猴都精,万一他察觉有异,找借口搪塞怎么办?

所以,次日她就发出了第二道圣旨,同时,让此番拥戴唐仲平登基有功的羽林卫中郎将徐文灿为继任陇右节度使,韦十四郎为节度副使,只带护卫四十八人,星夜兼程,赶往金城。

“十四郎,咱们已经到了岐山了,距金城,还得多远?”

徐文灿回首问道。

韦十四郎笑道:“由此去金城,还有一千里地,咱们照这个速度,再有五天便到了。”

他怕徐文灿嫌弃辛苦,便打个哈哈,道:“金城,乃中西商贾交汇之处,富庶繁华,不弱于西京。那里胡姬美人儿,更是别具特色。尤其是那些二转子,容颜异常的精致,等到了金城,属下给节师好好挑选几个,保证侍候的节师舒舒坦坦的。”

徐文灿哈哈大笑,假正经地摆摆手道:“天子信重,还当以国事为重。区区消遣,不急,不急。”

口中说着,他却已狠狠一鞭抽在马背上,陡然加快了速度。

韦十四郎心中暗笑,忙也快马加鞭,追了上去。

……

徐伯夷拱手道:“大王,方才臣与顾沐恩等人商议,如要抗这圣旨,恐怕只有从军事上着手。”

唐治心中一动:“仔细说说。”

徐伯夷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大敌当前,安能随意撤军?那岂非成了儿戏?若是朝廷真的派了继任者来,也不打紧。他们总不能临阵换将吧?

对麾下将领全不熟悉,谁敢临阵换将,这是把三军将士的性命放在何处?大王要抗这道旨,便也天经地义,无可指摘。

只是,这军事,是打哪里,现在意见还未统一。臣的意思是,去独山,作势攻打吐蕃。若朝廷不来人,便只在独山做做样子,若是朝廷来了人,就去草原里,茫茫草原,他们到哪儿去找?然后,我们再打听清楚神都动静,以作图谋。”

唐治摸挲着下巴沉吟起来。

杨葭月心直口快,忍不住问道:“徐长史,为何要去独山呢?去打敦煌岂不更好?大王在那儿遇刺的,带兵惩罚他们,也说得过去啊,再说,还能跑得远一些,免得朝廷来人纠缠。”

徐伯夷轻易不得罪人,对于大有发展潜力,而且自己还不具备竞争能力的人,尤其的客气。

因此,他笑眯眯地解释道:“葭月姑娘说的有道理,我们意见不一,原因也正在于此。因为去打敦煌,威震西域,正好具备姑娘所说的这些好处。”

杨葭月听得脸上放光,看看人家徐长史,官儿更大,资历更老,人还和善,比阳惜月那臭小子强太多了。

徐伯夷道:“不过,福兮,祸之所伏。去敦煌固然有它的好处,可是徐某担心的是它的坏处,比如说……”

徐伯夷虽是解释给杨葭月听,也是向唐治解说他的理由:“去敦煌,距神都可就更远了。而大王要暂避圣旨,目的可不是一直回避,也无法一直回避。

大王是想,拖延时间,弄清神都那边究竟发生了什么,才好有的放矢,如果距神都更远,往来消息,显然更加不便。

再一个,如果大王要去敦煌,就要穿过河西。而圣旨上,可是叫河西节度使赖观复暂代陇右兵权的。

如果他们直接追去敦煌,再带上陇右节度使,这交接都连双方找来了,想再推脱,谈何容易。毕竟,区区一个敦煌,根本不足为惧,不会成为大王拒绝交出兵权的充分理由。”

“原来是这样!”

杨葭月恍然大悟,她歪着头想了想,认真地对唐治道:“大王,臣觉得,徐长史说的有道理。”

唐治点了点头:“不错,这么多办法里,发动军事行动,是最妥当的办法。若要发动军事行动,则去敦煌利弊参半,巡九曲也是利弊参半。所以,我决定……”

“哗~~”,所有人腰杆儿一挺,肃然听令。

“攻打鬼方!”

第593章 急急,令行八方

所有的人都被唐治这句话闪了一下。

唐治倒也没有卖关子,说道:“因为,鬼方目前空虚,我们打鬼方,可谓一举两得。”

唐治把鬼方集结大军,攻打朔北,内部空虚的情况对众人说了一遍,众人这才明白唐治的意思。

这一次,裴甘丹兵进朔北,是集结了大半精锐的。

对于后方,裴甘丹并不是太担心。

因为,没有人会来攻打鬼方。

陇右有吐蕃王兴师牵制,西域那边又有他派出三路信使,怂恿诸邦。

这种情形下,河西陇右,作为整个龙兴之地西京的大门,是绝对不容有失的。

而且,裴甘丹是参与了摘星计划的三巨头之一。

他很清楚,在神都将要发生什么。

这件事一旦发生,唐治势必会迅速交接权力,回转京师。

他爹做了天子嘛,他又是前任皇帝任命的天策上将军,这一任皇帝最得意的儿子,不赶紧回去把太子之位确定下来,万一有些坚持正统的腐儒,执意推嫡长子唐齐上位怎么办?

裴甘丹能做出这个判断,和唐治对神都情况无法做出最准确的判断一样,因为缺失了一个重要的判断依据。

唐治不知道他不是唐仲平的亲生儿子,所以事情的严重性,被他严重低估了。

裴甘丹同样是因为不知道这件事,也不知道唐仲平和唐治父子感情之淡漠,所以才做出这样最合乎情理的推断。

而现在,唐治必须要做点什么的时候,他开始行动了,磨刀霍霍,直指无定河。

唐治把鬼方如今的情形,匆匆对众人解说一遍,然后道:“还有不到一天半的时间,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动员大军,配给粮草,拔营起寨,可以说是相当困难了。

但是,无论如何,我们必须在朝廷驿使抵达金城之前,出兵离开这里。”

唐治目光一扫,喝道:“抬书案来!”

外边早有军士准备,一连六张书案抬进来,文房四宝,尽数陈列其上。

唐治道:“杨紫陌、杨雪迎、杨葭月、杨疏影、杨雨欣、杨欣恬,依次入座,为本帅拟天策上将令!”

这等阵仗,谁见过?

居然需要六个“书记官”同时书写军令。

六女不敢怠慢,急忙入座,铺开纸张,提笔蓄势。

上一篇:我是异界大地主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