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若凌霄 第550章

作者:月关

盐官镇的驿官,早已被锦衣卫的厚禄收买,吸收进入了锦衣卫。

在通往陇右的驿路上,只需选择一两处必经之路的驿站,想办法掌握在手中,就足以控制整个陇右的信息渠道了。

借助古老爷子、程老爷子亲手教出来的本事,驿丞将那匣子未作损坏的打开了。

密旨摊开,内容直接一字不漏地誊抄了一遍,盐官立即把匣子还原,然后依着原来的样式、打结的方式绑好黄绫包皮,递给那驿卒。

驿卒捧起黄皮包袱蹑手蹑脚地潜了出去。

驿丞则将抄好的密旨,用一个防水的羊皮口袋装好,唤来一名心腹,冷肃地道:“八百里加急,立报金城!朝廷驿使,除了今夜,我指他们一条路,还能多拖他们一天半。所以,你应提前两天抵达金城,速去,迟了,提头来见!”

那驿卒赶紧接过羊皮口袋贴身藏好,向他一抱拳,便急急返身而去。

第588章 消息,一许震惊

唐治派往独山的信使还没传回消息,西且弥国的罗克敌、小古和程蝶儿,狐胡国的国君迦楼罗,敦煌的林威、郭绪之、袁成举三方的密报便相继传到了天策府。

迦楼罗是报平安的,他遵照唐治的吩咐,复国之后,对大哥只囚不杀。附庸于大哥的臣民,只要不是满手血腥的,也都未予严惩,像王相这种只是为国效力,不管上位者是谁的,还依旧重用。

种种善政,加上他以往的军威,让狐胡国牢牢掌握在了他的手中。唐治可以放心以狐胡为据点,向整个西域辐射影响了。

而西且弥这边,情况就不太妙。

谁也不愿意在自己头上凌驾一个突如其来的太上皇。

西且弥国百姓对罗克敌的驻军缺乏信任,而且罗克敌虽然治军甚严,也无法让军士拥有现代人一般的素质,毕竟基础教育摆在那儿呢。

这些军士骨子里就有一种天朝上国的傲气,把当地百姓看作不开化的野蛮人,双方相处很不愉快,时有摩擦。

而西且弥王虽然畏惧大军周威,不敢明着挑衅,对于下面的摩擦,却是抱着一种纵容的态度。

他可不是迦楼罗,他已经打听过了,迦楼罗很可能会成为大周秦王的妹婿,他可没有这层关系,万一大周的驻军稳下来了,哪天看他就不顺眼,夺了他的王位怎么办?

如此一来,罗克敌的处境自然就不算太愉快。

而小古和程蝶儿对周边诸国的打探,也很快就引起了周围诸国的注意,这让他们很是不安,哪怕是没有暗中与鬼方使者签订盟约的国家,也开始秘密串联起来。

他们打算一旦大周有征服他们的意思,就联起手来抵抗。

这种情况下,对大周的敌意自然也就明显化了。

唐治看了直蹙眉头,看来,还是操之过急了。

这些西域小国,因为国小力微,过于警惕敏感了。

而且,唐治事先没想到裴甘丹也把目光投到了西域。

现在有了裴甘丹插了一手,如果唐治操之过急,很可能把西域诸国推到鬼方或吐蕃那边去。

要不然,缓缓?撤出罗克敌他们这些人马,只留迦楼罗先把狐胡国经营成铁板一块再说?

其中各有利弊,唐治一时委决不下,便暂且把此事搁在一边,又看起来敦煌那边的消息。

敦煌那边,由于林威把敦煌王还有三个造反的贵族全都抓了起来,引起了敦煌贵族的大恐慌。

虽然他们听说,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大周的秦王殿下遇刺了,但是只怕心下未必相信。

这有没有可能是唐治玩的一个花样,以此为借口,将敦煌贵族一扫而空,重新占领敦煌,废国立州?

如此一来,敦煌那边也是暗流涌动,林威、袁成举、郭绪之向天策府汇报这些情况时,他们还没有得到唐治安全归来的消息。

所以在汇报中,他们也在提及,还在敦煌全境,搜索大王。

那些执行搜索的,当然是军士。

军士们搜到贵族富绅人家时,有没有顺手牵羊?

不用想,必然有的。

而这,也必然加剧双方的矛盾。

这种矛盾,只有两种办法才能解决。

一种是长期的相处,在磨擦中渐渐互有妥协,直到相处圆润。

另一种,就是拥有令对方绝望的武力,根本生不起反抗的念头。

而这两点,现在在敦煌,都还不具备条件。

唐治沉吟良久,又把目光放在了西且弥。

如果,把罗克敌他们从西且弥调回来,那么,林威他们就不需要现在占领敦煌。

则现阶段,扶持众叛亲离的敦煌王,做一个傀儡王,更符合大周的利益。

那……撤军?

唐治思量半响,拿起桌上金铃摇了摇。

“大王!”

旦增喜绕像只快乐的小燕子似的跳进了门槛。

自从传说被刺客杀死的唐治活着回到金城,喜绕就是这副状态。

“去,召集幕僚司、内记室所有干员去议事堂,本王有事商议。”

“诺!”

快乐的小燕子又翩然飞走了。

唐治不禁哑然失笑。

……

很快,幕僚司、内记室的人员全部放下手头的公务,赶到了议事堂。

一班为男,一班为女,分列左右,宛如文武两班,上殿面君。

唐治从屏风后面绕了出来,不等他们躬身行礼,便摆摆手:“都坐吧,喜绕,把西且弥和敦煌密报传示一下。”

唐治在帅案后坐了,呷着茶,静候大家传看两份秘件,目光扫处,忽然发现左上首空了一个位置。

唐治一怔,问道:“喜绕,可都通知到了?”

旦增喜绕目光一转,已经明白唐治的意思,便答道:“回大王,张指挥使说他正在受理要务,要晚一些来。”

“哦!”

唐治应了一声,暗暗猜疑,自己召开会议,张一帆也能因事推托,这事一定不小,他那边,发生什么事了?

等众人看完秘件,唐治道:“西域情况,你们现在都了解了,你们觉得,该如何做?”

杨葭月笑微微地道:“大王这不是安全回返了么,消息传到敦煌,林将军他们必然不会四方大索了,那时敦煌百姓的怨言自然也就没了。”

阳惜月淡淡地道:“就怕如此一来,更加让敦煌官民认定,大王的失踪,只是作戏一场。目的就是制造借口,把敦煌王也一并抓起来。”

杨葭月立即瞪向阳惜月。

自从自己拒绝了他的示爱,这小子就总爱跟自己唱反调。

呸,小心眼儿的男人,本姑娘更看你不上了!

唐治赞许道:“阳兵曹所言有理,葭月,观政见习,要好好品味其中道理。”

“是,殿下教训,小月铭记心头。”

杨葭月立即乖巧地答应一声,然后又瞪了阳惜月一眼,这才气定神闲地收回目光。

唐治道:“伯夷,你有什么看法?”

徐伯夷道:“既然西且弥王已经有了戒心,那不如一不做二不休,真的废了他算了。目前,该国有罗克敌、小古、小蝶三卫兵马,轻而易举就能办到。

该国又与狐胡毗邻,灭其国后,直接并入狐胡,这样,该国百姓也易于接受,只要接下来我们没有针对其他诸国的举动,谅来他们也不敢主动挑衅。”

唐治哑然失笑:“我们徐长史,行事一向喜欢剑走偏锋啊,不错,倒是风格始终不改。”

虽然,他是在夸奖徐伯夷始终能有自己的想法,但是这语气,显然并不太认同他的看法。

古月秋想了一想,斟酌地道:“殿下,臣以为……”

这时,张一帆突然急急上堂,他也不请见,大步流星就冲到唐治案前,双手呈上一份手札,脸色十分凝重。

唐治瞧他脸色,便知事情不简单,急忙接过手札,打开仔细一看,才看两行,唐治便“腾”地一下站了起来……

第589章 死局,如何得解

徐伯夷和顾沐恩从未见过唐治如此失态,一瞧他如此模样,下意识地也跟着站了起来。

他二人一站,还有本就站在唐治身边的张一帆,这相当于唐治身边三巨头了,其他人如何还坐得住,纷纷站了起来。

唐治紧盯着那封手札,将它从头到尾,仔细看了一遍,轻轻吁出一口浊气,又缓缓坐了下来。

徐伯夷担忧地道:“大王?”

唐治将信递给了旦增喜绕,喜绕会意,忙接过信,交给徐伯夷。

唐治道:“不要浪费时间了,念。”

徐伯夷惊诧地答应一声,展开手札:“门下:夫天命之重……”

徐伯夷念只一句,眼睛却飞快地扫过几回,看到后面内容,顿时一噎,一时竟然失语。

唐治脸色凝重,道:“圣人病体沉重,朝中有宵小作乱,太子带兵平乱,今已登基称帝……”

此言一出,满堂哗然。

徐伯夷这时才稳住了心神,将这份诏书逐字逐句念了出来。

神都发来的这份诏书,自然不可能是事情的真相,但是事情的结果,却是已经说清楚了。

贺兰曌退位,荣养于上阳宫。

皇太子继位,今已称帝,明年更改年号。

新皇帝下旨,令秦王、天策上将唐治,将兵权交给河西节度使赖观复,由赖节度兼摄河西、陇右两地节度,而唐治则要立即回京。

有问题么?

完全没有问题。

奶奶病体沉重,决定不当家了,把家业交给儿子打理。儿子初为家长,传信给正在外地打理生意的儿子赶紧回京,父子俩商量一下以后家族的发展,同时,探望一下祖母大人,老人家只怕撑不了多久了,子孙最好是在身边伺候着,你说有问题么?

于公义,于私情,全都没有任何问题。

上一篇:我是异界大地主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