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若凌霄 第511章

作者:月关

车中,坐着两个缁衣尼师,梵音和如露。

她们要跟着唐治,先回西京,见过师尊之后,便随之往陇右。

一想到她们将成为将关中禅门势力铺向西域的大功臣,获无上功德,两个小尼便激动的不能自己。

……

队伍本要从城北直接出城,那么最近的路就是穿新中桥而过,不过唐治的队伍却先折到了天津桥。

天津桥下,粼粼洛水之上,一叶偏舟,徐徐犁开水面。

船头,翠衫少女,宛如洛水之灵,执一柄轻盈的纸伞,凝视着策马走上天津桥的唐治。

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

窈娘自从唐治回来,是见过他几回的,尤其是狄阁老搬回来与秦王府做了邻居,她时常与小棠走动,那见到唐治的机会就更多了。

只是,只有两个人私下见面的机会可实在不多。

不过,心里已经有了主意的窈娘可是一点也不急。

等唐治回了陇右,她也要去,那一方天地,自由自在,与他相见时,也没了碍眼的人物。

想起来她就开心的心都要飞了。

唐治这一次可没发现悄然为他送行的狄窈娘,因为过了天津桥,便宫城在望了。

过天津桥,再过黄道桥,唐治在端午前下了马,望万象神宫,郑重三拜。

三军上下,尽皆随之拜下,只是军士尽着甲,不行大礼,只手柱兵器,单膝跪地,但就这整齐划一的一个动作,也是令大地为之一颤。

三拜之后,唐治起身,牵马右折,走到左掖门外停下,再度三拜。

左掖门再往前行,便是重光门,重光门后,就是东宫。

这三拜礼结束,唐治才扳鞍上马,领大军往神都北门安喜门行去。

走安喜门,要经过玉鸡坊。

坊中百姓,早已拥挤于路旁,观望大军出城。

眼见严整隆重的军伍,百姓们指指点点。

文母站在百姓们当中,好想自豪地大声告诉他们,马上的那位天策上将军,乃是我家大儿,我是他的亲生娘亲!

安喜门上,一袭青衫,一顶软脚幞头,一个玉面书生。

“他”背负双手,站在城头,眼看着大军出城,如龙而去,唇角悄然勾起。

神都无人不知其名,但是见过“他”的,万中无一。

当朝令月公主,无论是贺兰家大出风头的时候,还是唐家重新崛起的时候,都始终风光,不被撼动的令月公主。

她在城头站了很久,直到唐治的大军远去,她才慢慢左转,看向阳光之下,一片金壁辉煌的洛阳宫。

她的脸上,依旧带着浅笑。

慢慢的,目中的光,如月下的剑,一片森然。

第545章 西归,心云纵横

唐治一路回陇右,还是又经过了一趟西京。

和坐镇关中、御下十数万精锐的楼大都督,他还是要多亲近亲近的。

这一次,楼大胖子亲自迎出了西京城。

爵是爵,官是官。

从官上论,之前唐治比楼大胖子官职低,所以,只需要西京城里等待。

可现在,唐治是太尉加尚书令,天策上将军,这官职就比楼士德高了。

所以,楼大胖子很辛苦地迎到了城外,胯下骑的是一匹极其雄骏的大宛宝马,叫人看着,还是替那马背担心。

唐治入住的地方还是“壶中世界”,所谓一客不烦二主嘛。

入住之后,便与楼大都督一番长谈,楼大都督至晚,方满意而去。

接下来,唐治还要在这里小住两天。

唐治经营陇右,移民实边,收复九曲,驻兵独山,渗透西域,都需要关中作为坚实后盾,并对他提供许多帮助。

接下来,他要和楼士德商议的事情还多着呢。

小春也被他派出去了,同张一帆派来的人接触,了解锦衣卫在关中的部署。

很多事,唐治还未离开神都,就已发出一道道指令,开始执行了。

小竹如今虽还领着玄鸟卫的薪水,却已彻底靠边站了。

她去了解、指点、完善一下关中地区的锦衣卫部署和发展,一个是把玄鸟卫的成熟经验引进来,另一个也是为她在唐治身边近一步发挥作用奠定基础。

沐浴之后,穿着一袭宽袍,唐治躺在榻上,仍在思索着回到陇右后的一系列事情。

旦增喜绕穿着小衣,盘坐在他脚边,把一只脚搭在自己腿上,认真地按着脚底。

思虑良久,唐治方才收摄心神,打了个哈欠,道:“行了,你也去歇息吧,替我把灯熄了。”

旦增喜绕迟疑了一下,抬起头来,两颊晕红,但眼神儿却澄澈至极,很大胆地看着唐治,一点儿也没有闪躲畏惧的意思。

“小春姐姐今晚不在,奴婢侍奉主人歇息吧?”

唐治有些讶异地看了她一眼,喜绕脸红红的,尚带稚气的脸上,眼波流动,居然有一种小小的妩媚。

“这是你爹的意思?”

旦增喜绕没有回避或矫饰:“是!但……也是小奴自己的意思。”

“你属什么的?”

“小奴属兔儿。”

吐蕃人也以生肖纪年,唐治曾征战叶茹,对那边的很多事做过了解,故有此一问。

“多大了?”

“十……六啦。”

“属兔……”唐治掐指推算起来。

旦增喜绕大窘,结结巴巴地道:“小奴……小奴十四啦,不过,小奴生日大。”

唐治笑了:“你还是个小孩子,跟在我身边,多听听,多看看,多学点东西。我给你的书,看了多少了?”

旦增喜绕苦起脸儿来,像极了一个不爱学习想要跷课,翻墙的时候却被教导主任抓了现形的小学生。

“主人,小奴侍候好主人的饮食起居不就好啦?主人给小奴的书好多,如果不是车载着,人家都背不动……”

“不要抱怨,看了多少啦?”

旦增喜绕苦着脸儿道:“《通典》,看了大半了,《通志》还没看,《文献通考》也还没看……”

旦增一连说了七八部书,后边渐渐记不住书名了。这些都是政书,涉及典章制度及其来由,还有政经文化各个方面历代发展状况的专书。

这些都是为政者必须熟读的书,当初唐治在蝉鸣寺时,作为启蒙书阅读过的。

唐治皱眉:“这么慢?”

旦增喜绕一见他不悦,有些慌了,忙道:“小奴……识得的字不多,所以……所以很吃力。”

唐治叹气道:“我倒忘了,你在节府时,有内记室的女史们教你,这一回来……,这样吧,你再有不会的,回头就问小春。”

“是!”

旦增喜绕开心起来:“小奴知道啦,那小奴先伺候主人歇息吧?”

唐治瞪了她一眼:“看书去,什么时候把我给你的这些书都记得滚瓜烂熟了,你才算长大成人了,明白吗?”

“哦……”

想想小春姐姐,旦增喜绕就有一种走在船上的感觉,晕晕的。

也难怪主人看不上我,和小春姐姐一比,真是干瘪枯瘦的很。

旦增喜绕泄了气,乖乖爬下榻去。

她这么小的年纪,自己本也没什么冲动,完全是一种服侍、取悦、依靠唐治的心理作祟,自然也不会有太多的失落感。

等把书都看完,就长大了……

一想到那些枯躁乏味,还那么几大摞的书,旦增喜绕现在只有满心的懊恼。

乌黑的大辫子直垂到臀尖,纱料的薄裤松松地笼住了足踝,只一双雪腻纤秀的脚丫,趿上了蒲草的软履,尚还有着一种少女独有的婴儿肥。

青涩的气息,倒真是别有一种可人的意味。

她轻手轻脚走到桌边,双手抱起灯罩,瞄了唐治一眼。

唐治点点头,旦增喜绕便一口吹灭了火烛,将罩子盖上,然后蹑手蹑脚地向门边走去。

唐治吁了口气,复又思索起了此去陇右的事。

神都那边,他也要有所准备才行。

最大的考虑,就是他远在陇右的时候,一旦皇祖母……

不过,这其中需要他做应变之备的事情并不是很多。

因为,如果圣人真的殡天,也是他父亲顺位上去,就算他在神都做太孙,也不过是从太孙宫迁去太子宫,对他来说,其实没什么变化。

冀王夫妇对他比较冷淡,但是对大哥二哥也没好到哪儿去,这是冀王夫妇和三个儿子一贯的相处之道。

因此,唐治也不觉得冀王夫妇会对他有什么想法。

至于说梁国公和魏王,随着来济尘垮台,江南杀良冒功案的株连,陇右豪强的被打压,梁王从王爵贬为国公,实力和威望已经被极大削弱,搅不起什么风雨了。

令月姑姑那边……,唐治也并非毫无戒心。

不过,一则真是看不出令月公主有什么图谋,唐氏重回至尊之位,对她好处大于弊处,而且有自己这一派力量,和梁国公、魏王的力量牵制,也能达成一个平衡。

同时,京里还有娆娆在呢,倒也不必放太多心思。

东都西京、陇右河西……,诸般思虑,纷次心头,也不知何时,唐治便已悠然睡去。

……

上一篇:我是异界大地主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