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若凌霄 第439章

作者:月关

一名裨将匆匆赶来请示。

秦州总管阴沉着脸色道:“我等是往渭州援救唐节度的,不可稍歇。”

那裨将为难道:“只是……,若人活活跑死,便到了渭州,又有何用?”

秦州总管血红的眸子冷冷向他瞪去,那裨将打了个激灵,垂首道:“末将据实而言,还请总管三思。”

看着自己的心腹爱将,秦州总管缓缓吐出一口浊气,沉声道:“步卒留下,稍作歇息,骑卒继续赶路!”

那裨将松了口气,拱手道:“末将遵命!”便一拨马头,匆匆赶往后阵传令去了。

秦州总管仰天一声长叹,说不出是懊恼还是愤怒。

他真是被害惨了!

四股马匪合作一处,足足四千多骑,从他的防地穿行而过,他居然不知道。

马匪经过的路线,虽然避开了城阜和大的村寨,但是人马众多,所行过处,怎么可能不被人察觉?

他们穿行而过,共经过五处驻扎有巡检的所在。

其中一处巡检司,被风驰电掣而过的马匪打了个措手不及,近乎全军覆没,唯有两名步卒逃得性命,但亦身上有伤,向上呈报消息,还是晚了。

另外四处巡检司,竟有三处的巡检,早被那些马匪收买了!

马匪怎么可能有那么大的实力,买通这几位巡检官?

若说马匪们软硬兼施,与地方巡检达成默契,互相行些方便,秦州总管还是相信的。

可是,这等公然穿行,甚至是袭击腹地,他们敢知情不报,这就如同谋反了。

什么马匪能收买他们?这样许给他们怎样的好处才能收买他们?

他们知情不报,直到连过路的商旅到了秦州总管府驻地,把有大股马匪经过的消息都传开了,他们才携家眷挂印封官,逃之夭夭。

秦州总管根本不相信马匪有这个实力,他严重怀疑是现在控制了天水的卢家参与了其事,也只有卢家才能许给这几位巡检足够大的好处,让他们背叛朝廷吧?

五处巡检司中,另外一处巡检司,巡检官虽然没有被马匪收买,却被他手下两个弓兵给控制住了,直到他们两个估算着马匪们已经抵达渭州,这才弃了巡检司而逃。

被他们控制起来的巡检官平素对部下还不错,那两人逃走时,并未取他性命,被其他巡检发现时,替他松了绑,这才仓惶向他汇报。

秦州总管闻听这个消息后,直如五雷轰顶。

唐节度赴渭州为杨老太爷贺寿的消息原本并未对外宣布,他也是在唐治抵达涓州之后才得到通报。

而今,大股马匪正是往渭州方向去的,他们去干什么?去给杨老太爷贺寿?

秦州总管用脚后跟想,都知道发生了什么了。

这是他的重大失职,唐节度一定会追究他的责任。

如果唐节度有个闪失,那他就更加糟糕,就连他留在神都的家眷都要受了牵连。

这一路行来,秦州总管吃吃不下,睡睡不着,熬得两眼通红。

他恨不得插翅飞到渭州,也免得一路胡乱猜测,饱受煎熬,如今离渭州已经近了,他岂肯稍歇?

就在这时,前方斥候飞马驰来,跑得快逾追风。

秦州总管猛地勒马站住,一颗心都快要跳出了腔子。

他不知道斥候会给他送来什么消息,是不是唐节度已经被杀了?如果唐节度死了,他也完了,他和他留在神都实为人质的家眷,全都完了!

“报~~”

斥候冲到面前,连滚鞍下马的步骤都省了,急急禀报道:“大总管,前方山径上,有百余马匪仓惶而来,须臾便至。”

秦州总管呆了一呆,突然激动的浑身发抖,颤声道:“你看清了,当真是马匪……逃逸而来?”

那斥候道:“是,属下在山上看得清楚,远处还有人追赶,隐约可辨衣袍,应为我大周官兵。”

秦州总管鼻子一酸,虎目噙泪。

马匪逃过来了?也就是说,马匪败了!

马匪若败了,那唐节度大概率无恙。

战后追究责任,他肯定难逃惩罚,但是只要唐节度没死,丢官免职他都认了。

一时间,秦州总管仿佛从地狱被拉到了天堂,周身都沐浴在巨大的幸福感中。

“快,全军停下,骑卒封锁所有山径,逃来的马匪,务必给我全部留下,他们从谁的防地逃了,谁就给我去死,我要亲手砍下他的脑袋,我砍他的脑袋!”

急于立功赎罪的秦州总管提起了得胜钩上的长刀,像患了癫痫似的一边哆嗦,一边咆哮起来。

山路上,李播飞领着百余名马匪,疯狂地奔跑着。

后边还有追兵,现在不能歇,只要被他逃过崆峒山,追兵再想追上就难了。

这一百来人,已经是四大寇奇袭渭州城后幸存下来的最后一点人了。

什么劫掠的财物、绑来的女人,全都被他们抛下了,他们现在只恨不得轻身逃走,只想留得一条命在。

可是前方山道上,突然就出现了一支官兵。

那支官兵的主将率先冲过来了,他全身披甲,在陇右官兵中,除了唐治的亲卫,也只有各地官兵的将官,才能穿得起昂贵的全身甲。

那个全身披挂,长须及胸,手提大刀,年过半百的老将军,跟第一次看见光不出溜大姑娘的十八岁小伙子似的,嗷嗷叫着就扑了上来,后边跟着滚滚而来不要命了似的铁骑……

……

唐停鹤被绑在马上,随着洛昂达的大军,轰隆隆地冲向金城方向。

这一片区域的雪下的比较大,不过他们穿行的旷野,已经被前方的骑兵将路面踏得结实了,行路倒也不慢。

只是唐停鹤被绑得不能动弹,原野上的风透骨生寒,把他身子都冻僵了,他的脸皮肉僵硬得就像想做个表情都难。

他穿的,还是一身新郎倌的衣袍呢,大红的衣袍,特别的显眼。

萧千月就驰骋在他旁边,他穿的倒厚,学着洛昂达的人,身上罩了一件大羊皮袄,虽然身子因此显得有些臃肿,倒真是挡风。

陇右十三军镇,其中镇守东谷的镇西军镇将在洛昂达的大军抵达时,闭关不出,勒令所部避战,眼睁睁看着他们穿谷而过。

此一险关,却毫无阻拦,使得洛昂达的大军可以神速直扑金城了。

这一路,他们都在急行军,为的就是以迅雷不急之势,夺下金城,诛杀唐治。

则陇右必然大乱,成为吐蕃和鬼方两面夹击、不断吞噬的一块肥肉。

然而,这个方向本就是唐治重点关注的方向,尤其是那些可敬的税吏们,大雪寒冬的也坚持设卡。

镇西军避战让行,使得洛昂达如入无人之境,直扑金城,但是税关司的人却第一时间就发现了他们的踪迹,并急急向金城送去了消息。

幕府那边,徐伯夷收到军情急报,不禁大吃一惊,一面命人驰报渭州,一面邀召金城太守、四镇镇将齐聚节府,急急商讨起了对策。

此时,唐治刚刚平定渭州之乱,善后事宜自然不需要他出面,地方官忙得脚不沾地,杨家也全力投入了乱后的治理。

此时,自金城和廓州送来的消息还在路上,锦衣和玄鸟的消息,已经雪片儿一般,抵达了渭州。

他们的速度不可谓不快了,烽烟燃起是昨天下午申时的事,今日傍晚,便有第一批线报,抵达了渭州……

第470章 坐镇,极目筹谋

深夜,院落中却仍是灯火通明,廊下的一盏盏灯照亮了脚下的路。

院落四周,被第一卫的披甲步卒团团护住了,杨府中所有人无论宾主都接到了通知,不得擅自靠近。

书房里,一位纤腰秀项,一对丹凤眼顾盼有神的美女急步而入,将刚刚收到的一份六百里加急秘件双手呈上。

这是锦衣卫发出的绝密文牍,必须由唐治亲启的,所以不及分类整理,要直接并马上送入。

“节度,有锦衣密函。”

“哦?”唐治抬起头来,他正坐在椅上,面前案上凌乱地摆着一份份公文。

他的脚下燃着一个暖炉,上好的兽炭在暖炉中燃烧,热力通过白银的炉壳缝隙散发出来,烘得两条腿暖暖的。

唐治拿过密函,验过了火漆封印,用象牙裁刀裁开信封,旁边那位丹凤眼的美女已经识趣地将灯推近了些。

这位美女正是杨家的紫陌姑娘。

唐治就着灯光看完密函,略一沉思,沉声道:“军令!”

坐在侧首一张公案后边,被两堆高高的公文挡在中间,正托着下巴,看着唐治发呆的杨雪迎精神一振,立即提起了笔。

不同的公文,有不同的书写格式,唐治已经说了是军令,她就知道该怎么书写了,立即提笔先把节府颁布命令的名头写好。

唐治道:“威戎军、白水军、安人军固守堡驿,不可被叶茹牵着鼻子走。叶茹兵马退回吐蕃时,若经过其防地,可择机出战,重挫之!”

杨雪迎运笔如飞,刷刷刷地书写着。

唐治又道:“积石军、威胜军,向廓州调动,接手廓州关防,阻止叶茹从原路退返吐蕃。”

唐治一边思索,一边下达着命令,杨雪迎一边听着,一边略作修饰,很快便将一封简明扼要的军令写罢,迅速离开座位,捧着军令到了唐治案前。

唐治接过了军令,杨雪迎与侍立在公案对面的姐姐杨紫陌对了一下眼神儿。

唐治看罢点点头,把军令往旁边一递,道:“加印!”

侧后房又有一张公案,罗克敌正坐在案后,他起身接过军令,在他案上,摆着唐治的节、印,还有一匣子勘合。

罗克敌迅速加盖了相应的印信,又把信装进特制的封袋,再封上火漆,便从勘合中找出了对应镇将的勘合。

这是与古之虎符相似的勘合之物,留在唐治手中的这一半,上边都是“合”字符,而相应镇将那边,留有“同”字符。

调动军动、征发粮草、任免官吏这等重要大事,只有一张加了印的公函,接到公文的人是不会执行的,必须要用相应的符契,与当地接令者所持的别一半勘合通过之后,才能执行。

所以唐治来渭州,这等重要勘合,都是随身携带的,一直由罗克敌保管。

罗克敌将勘合、公函送回到唐治手中,唐治接过,转交给杨紫陌,道:“马上发出去!”

“是!”

杨紫陌脚跟一碰,颇有行伍之风地答应一声,捧着勘合与公文急急送了出去。

杨雪迎给唐治斟了杯茶,见茶色已淡,便扭头对外扬声道:“换茶来!”

随后对唐治小声道:“陇帅,要不要用点点心?”

唐治摇摇头道:“我不饿。”

他吁了口气,捏了捏眉心,问道:“你说,如果洛昂达攻不下金城,接下来会做什么?”

杨雪迎难得被他垂询意见,激动的俏脸有些泛红。

她认真地想了想,道:“洛昂达兴师动众的,没有捞到好处,绝不会就这么退走。”

上一篇:我是异界大地主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