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若凌霄 第425章

作者:月关

唐治是个不太在乎上下尊卑的人,所以与狸奴一路之上,并辔而行,有说有笑,丝毫不在乎什么郡王威仪。

但是到了这里,阶级与地位,自然而然地便有了体现,狸奴也是自觉地与他的随从站到了一起。

只是两人隔的虽远,狸奴的目光,却一直围娆着唐治的背影,不曾稍离。

正道两旁,抄手游廊下,悄悄站定了许多人,多为少年男女。

哪怕是对唐治很好奇,那些门阀世家的长辈,这时也是不好意思站到路边的,但是少年人就没有了这些顾忌。

卢雨婷扶着曲桥上的栏杆,定定地看着唐治。

唐治本就是一个俊美如画的少年,而且因为精于武道,所以精气神儿尤其不凡。

自从到了陇右,他开衙建府,文治武功,心性上的各种磨砺,时常巡视军营烈日酷暑的打熬,让他由此到外,更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意志、体魄、气度,已经有了一种真正大权在握的上位者所拥有的雍容与威仪。

那种气质是很难形容的,既不失少年人的朝气与旺盛的生命力,却又有着上位者雷霆般的威严,霸道厚重中,又透着洒脱不羁的风流。

那种奇异的吸引力,让他显得格外与众不同。

卢雨婷看着看着,扣在栏杆上的十指陡然抓紧了,指节都绷得发白。

小小年纪,相貌甜美的她,眸中竟透出一抹深深的怨毒之意。

此前,她对唐治很不甘。

她的不甘,是因为自视甚高的她,觉得就算她配皇帝,都算下嫁,偏偏唐治有眼无珠,居然拒绝了她,这让她有羞辱感,她不甘心被人如此无视。

但是此刻看到与杨仁和、杨政本两位老太爷缓步而行、谈笑风生,气度雍容的唐治,再看看两侧抄手游廊下,正看着唐治,指指点点、窃窃私语的诸多豪门子弟……

卢雨婷忽然觉得,这些同辈的少年人,怎么一个个的都是好么的幼稚浅薄?

看看人家,相似的年纪,可那谈吐气质,恐怕做为卢氏家长的她的父亲,都要有所不及。

这个男人,是配做她的丈夫的。

可他,竟然无视了她。

卢雨婷心中,就像本该属于她的一件心爱的玩具,被别人抢走了似的,这一刻,恨意满满,只想把这件玩具撕烂了,她得不到,让旁人也得不到,那才快意。

内宅堂上,杨令本老太爷笑得像只逮住了三只小母鸡的老狐狸:“既然我们杨家的态度与孟宗主一致,那就再好不过了。

老夫七十七岁寿诞,孟宗主既然来了,如今又有唐治郡王大驾光临,不如在宴上一展身手如何?老夫也有几年不曾见过孟宗主的无上剑舞了。”

孟姜吓了一跳:“不行不行,绝对不行!”

杨老太爷一怔,不行就不行呗,孟姜姑娘的反应怎么这般强烈?

孟姜也察觉自己有些失态了,便干笑道:“我……前几日习武不慎,伤了腰肌了,怕是还得将养一段时间。”

杨老太爷恍然,笑道:“原来如此,实在是遗憾呐,宗主事务繁忙,难得来渭州一趟,老夫年事已高,也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再亲眼目睹宗主神技了。”

这时,前边已经传来说笑声,唐治就要到了。

杨老太爷起身笑道:“老夫得去迎一迎这位唐郡王了,孟宗主可要回避一下?”

孟姜正想答应,忽然想到,还有几位门阀长辈她还没有见过,这几日少不得还要在杨家走动,此时走避开了,回头被唐治发现她的行踪,万一怀疑了她的身份怎么办?

孟姜灵机一动,便道:“孟姜便陪杨老太爷,迎一迎这位唐郡王吧。只是,关于孟姜为何在这里,还请老太爷想个说辞。”

杨老太爷抚须一笑,道:“这个简单,老夫就说,与你祖父,乃是知交好友。你我两家,有通家之好,你作为晚辈陪在身边,便也顺理成章了。”

这时,门儿“吱呀”一声开了,杨仁和的声音传了进来:“大哥,汝阳郡王到了。”

孟姜一个箭步,便闪到了杨老太爷身边,挽起了他的胳膊,笑靥如花地道:“老太爷,姜儿扶着您。”

第452章 开诚,肝胆倾照

“孟姑娘。”

唐治踏进大厅,便看见搀扶着一位白发老爷子迎上前来的孟姜,不禁微微一讶。

这位孟姑娘,还真是哪哪儿都有她,朔北、神都、江南、陇右……

似乎自己所到之处,都有她的身影。

难道,是受邀为杨老太爷大寿表演剑技来了?

可是看她搀扶着杨老太爷的样子,又不像是受邀的剑器大家,倒像是家中晚辈。

杨老太爷笑道:“这位,就是汝阳郡王,陇右节度了吧?哈哈,老夫今日一见,风采俊逸,果然是少年英雄。”

唐治拱手道:“唐治见过杨老太公。”

杨老太爷拍拍孟姜的手,笑道:“杨孟两家乃是世交,老夫一向把姜儿视作自己的亲孙。怎么,唐节度与姜儿认得?”

唐治的目光与孟姜碰了一下,孟姜明艳的目光正嫣然地看着他。

唐治微微一笑,道:“孟大家名满京华,谁人不识。”

杨老太爷笑道:“如此,倒也省了老夫再为你们引荐了。唐节度,快请上座。”

杨老太爷把唐治请进客厅,下人上了茶,对坐叙谈一番,杨友谅等人知机,便纷纷告罪退下。

孟姜见状,知道这厅中自己也是不能留了,于是也退了出去。

厅上,一时间只剩下杨门三老和唐治一人。

高大的门扉缓缓关闭,厅上的光线顿时黯淡了几分。

杨令本望着面前这个年纪轻轻,却手握陇右权柄的少年,微笑地问道:“郡王节度陇右,赴任已近一载,对于经略陇右,不知有何打算呢?”

唐治道:“陇右名门望族,有十大姓,是为稳定陇右柱石之基,朝廷仰仗。杨氏更为其中翘楚。治经略陇右,早该前来拜访,迟至今日,是治的过失。”

杨令本欠身道:“不敢,老夫在唐节度面前,只是占了一个年纪。国家大事,原也不该过问的,如此询问,已经是冒昧了。”

唐治自然不会把这客套话当个客套话,他今天既然来了,本也打算开诚布公的。

唐治便微微一笑,道:“陇右是大周的西北门户,陇右安则西京安,西京安则神州定。治所思所想,不动民本,惟在军事。但求以河西为锁钥,陇右为咽喉,关中为扼塞,辑宁边境、建西北藩篱。”

杨政本听了忍不住道:“西北军民一体,军动而民不动,谈何容易?”

唐治的眼睛微微地眯了起来:“三太爷以为,这一体之军是谁,一体之民又是谁?如此军民之一体,岂非正是朝廷心腹之疾?”

他扫了三个老人家一眼,语气有些森然:“天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

唐治掷地有声,因为厅中的空荡,一时如金戈之鸣。

……

杨家这宅子呈正方形,由十二个大小不同的三合院、四合院组成。

唐治与杨家三老议事的这处方厅是建筑中轴线上位置靠中后的一处主要建筑,面阔五间,进深三间,为重檐硬山顶的砖木结构,气势宏伟,雍容华丽。

出了正厅,前方便有一个天井,是通天井的建筑风格,两面有抄手游廊,葡萄藤蜿蜒爬在廊上,遮掩了阳光,此时一串串成熟的果实缀满了枝头,枝叶则已稀落的很了。

孟姜退出大厅,信步走到廊下,忽然看见一个胡姬俏生生地站在廊下。

虽然只是一身素色的武服,但身材极好,妙相毕露。

在陇右看到胡姬,自然不算稀奇,所以孟姜只是瞟了一眼,也未在意,就要从她身边走过去。

不想那胡姬惊咦一声,却是笑道:“孟姜姑娘。”

孟姜蓦然止步,仔细看了她一眼,忽觉有些面熟:“你是……”

“我是贺兰大王麾下狸奴,曾随我家大王见过孟姑娘的。”

孟姜恍然,一下子记起了贺兰娆娆的这个得力助手。

“原来是你,你怎在此?”

狸奴微笑道:“狸奴奉命来陇右,如今暂在唐节度帐下做些事情。”

“哦?”

孟姜妙目一闪,玄鸟卫是天子的耳目眼线,如今却能为唐治所用,看来贺兰曌兜兜转转的,最终还是把目光放在了她的血裔后人身上,唐治的位子,更稳了几分了。

想到这里,孟姜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打算。

朔北门阀和江南士族与唐治,都有一段香火情。

如果唐治注定将来是登上九五的那个人,那么削弱关陇、扶持朔北与江南,与唐治的利益更一致一些,阻力则必然更小。

狸奴笑道:“孟姜姑娘怎么在这里,难不成是杨家特意邀请而来?这么说的话,狸奴可有眼福,再一睹孟姑娘的剑器神技了。”

孟姜摇头笑道:“我家与杨家,本有通家之好。杨老太爷大寿,孟姜自然也要来贺,至于舞剑,却是不必了,杨老太爷大寿,孟姜怎好喧宾夺主。一起走走?”

狸奴并不清楚孟姜的真实身份,但是做为一个京中王侯也都礼遇万分的名舞姬,她也保持着充分的尊重,于是欣然颔首,两人便并肩走了下去。

一双美人儿,风情迥异,倒是吸引了方才围观唐治郡王的那些少年才俊们的注意。

有人便忍不住上前自报身份,希望结识,只是一听说这个美貌的胡姬是唐治的从属,他们便知难而退了,连孟姜的身份也不敢再问。

虽然他们不少与唐治身份相仿,可是他们若来,便是杨友谅都不必亲自出迎的,更不要说杨仁和、杨政本两位老太爷,更有老寿星杨令本正堂相见了。

人家已经是与杨家辈份最尊、权力最大的人平起平坐的人物,已在同龄人中一骑绝尘,他们哪够资格搭讪他身边的女人?

这一幕看在卢雨婷眼中,愈发地嫉恨。

如果唐治接受了卢家的好意,那么唐治的尊荣与地位,便要与她共享。

如今看着方才在自己面前,还要像只孔雀似的卖弄自己才学、身份的那些少年,连搭讪唐治麾下一女子的勇气都没有,卢雨婷心中也说不出是种什么滋味儿。

厅堂上,听了唐治这句毫不掩饰,杀气腾腾的话,杨家三老不禁缓缓相顾。

他们仿佛已经看到面前这少年,缓缓拔出了一口利剑,剑锋吹毛断发,渴欲饮血。

杨令本沉默片刻,缓缓道:“杨氏世居陇右,当然是希望陇右能够安定。郡王的方略,于长久而言,对陇右是有好处的,杨家愿意鼎力支持。”

唐治颜色一缓,肃然起身,长揖道:“老太公深明大义,请受唐治一拜。”

杨令本拄杖站起,微微侧身,虚受了这一礼,微笑道:“只是杨家开枝散叶,子孙众多,与其他诸姓关系错综复杂。

杨家若全力站在郡王一边,对别的人家,未免就显得不近人情了,所以……总要有个合理的交代才是,不知道唐节度有什么好主意啊?”

杨家需要一个保证。

这个保证,是确保杨家能受到唐治的另眼相待。

与此同时,也是杨家敢放心对唐治全力支持的保证。

这是相互的一个投名状。

唐治对此已有预料,他爽快地拱手道:“老先生睿智,还请示下。”

上一篇:我是异界大地主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