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若凌霄 第392章

作者:月关

这是规矩,唐治弹劾的对不对先不管。他没弹劾完之前,你不能辩解,先站出来吧,等查明冤枉与否再说。

唐治道:“臣二弹,兵部左侍郎邓传渊,其罪有五。一、专擅国权,二、谋害良善,三、赃贿贪浊,四、失义背礼,五、淫昏狼戾……”

唐治列完了罪名,又把这些罪名据何而来,各捡摘要,说了那么一两条。

正四品下的兵部侍郎邓传渊也走了出来。

他官儿比谭司马高,所以往前站了站。

唐治又道:“臣,三弹少府监邸九州引术士占星,观云望气,图谋不轨,又徇私僭侈,受纳贿赂……”

邸少府也灰溜溜地走出班列,往邓侍郎前边一站。

唐治道:“臣再弹太常卿陆凡笑……”

金殿之上,众官员不约而同地呼了一口气。

一弹二弹三弹,然后就没有四弹了,是再弹,应该结束了,幸甚,幸甚!

唐治声音朗朗地道:“此人不忠于国,不敬于君,玩侮朝廷,为害风教……”

唐治又是一通陈辞,陆凡笑乖乖地出班听参。

这位太常寺卿陆凡笑的罪名听着挺唬人的,其实他最大的问题就是作风问题。

他强纳了两个貌美的尼姑和一个年少的女道士为妾,也不晓得这位是不是有什么特别的癖好。

不过不管怎么说,他这是犯罪了。而且,他是梁王贺兰三思的人。

贺兰曌听他说完,也松了口气。

贺兰曌冷冷看了几人一眼,道:“御史台弹劾官员,回府待参。大理寺,尽快查明真相,呈报于朕。”

这里是不会当场询问他们是否确有这些罪过的,他说了没有难不成就没事了?需要查证的。

索立言缓步向上走去,还扭着头,微笑地看着这几位被唐治弹劾的官员。

他脸上的笑容,就和《恶人传》里马东锡主动入狱,看到他要对付的那个人渣时一样,笑得特别魔性。

那几位被弹劾的官儿被他笑得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看来,索廷尉是真和梁王殿下闹掰了啊,我……还能轻松过关么?

索立言走到他们前边,俯身一礼,恭声道:“臣,遵旨。”

贺兰曌吁了一口气,道:“朕有些乏了,众卿还有别的事么,若是无事……”

尚书右丞姚无极突然越众上前,捧笏一礼,高声道:“陛下,科举乃抡才大典,使天下志士,得以报国之端也。

科举所选,大臣也。科举若有私,大臣何以为公?故臣有所察,不敢不告,今科主考礼部侍郎黄辉荣、副考官翰林学士胡敬、副考官太中大夫孙元龙假公济私,以亲疏取士、以私交取士、以贿赂取士……”

这位尚书右丞姚无极,就是令月公主的人。

不过,一听他提到科举,本来已有疲态的贺兰曌却是一下子坐正了身子。

科举乃是国策,关乎国本,关乎她与亡夫毕生的志向。

她也知道,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观念上的事儿本就没那么容易扭转,更何况它关乎着既有利益者的切身利益。

所以一些小问题,她也就睁一只眼闭一眼了。

只要将科举坚持不懈地推行下去,当满朝文武都是通过这条渠道成为官员的时候,当门阀士族的影响渐渐被削弱的时候,它自然就会越来越严谨。

但是,如果出了重大纰漏,那么还不够牢固的科举之政,会不会如古来帝王的种种努力一样半途而废呢?

贺兰曌的脸色立刻沉了下来。

而魏王贺兰承嗣却是又惊又怒。

他正在看着梁王……啊不,梁国公倒霉,在那儿偷笑呢,怎么突然一棒子打到我头上了。

这都是我的人啊!

是唐令月的人!

贺兰承嗣咬牙切齿起来。

贺兰曌目光严厉地扫向群臣班列,沉声道:“黄辉荣、胡敬、孙元龙,出列。”

这三人,此时还站在班中没动呢。

因为除了御史台和负责监督职责的官员,比如刺史身边的长史,他就有对刺史的监督权,有权力上密折弹劾。

可是,一般衙门的大臣是没有弹劾权的。没有监察权力却去弹劾别人,那叫越职言事。

当然,他们发现哪个官员贪赃枉法,不是就不能管,但他们说,那叫告举、告发、参奏。

是参人一本,而不是直接弹劾,不能像御史一般直接给他安上一个罪名,再叫有司去证明他无罪。

因此,他们告他们的,皇帝只要不问,被告的人就不用出列。

贺兰曌严厉地道:“姚无极所言,可有其事?”

三人一脸惊怒,连连否认。

贺兰曌对动摇她科举大业的事情,是丝毫不敢马虎的。

贺兰曌沉声道:“御史台,对姚无极所检举,你要速速查证清楚,据实上奏。”

监察权在御史台,有人检举,那就是御史台去监察了。

他们查证属实,这些人才会被移交大理寺审理。

现在这个阶段,这三位就不必被限制自由。

唐治也缓步走向前去。

令月公主与唐治联手的好处,此刻便显现出来了。

你提出,我确认,完美。

当然,他确认之后还是要移交大理寺的。

而大理寺的索立言现在已经暗暗投靠了魏王。

可是,若有真凭实据在手,又有令月公主和唐治的监督,索立言想一手遮天,予以包庇,能容易么?

唐治扭头看向这三位考官,他也想努力来一个魔性的东锡笑。

可惜,他没有一脸的横肉,实在笑不出索立言那种味道来。

“臣,遵旨!”

贺兰曌吁了口气,看了眼李向荣。

李公公会意,把拂尘一打,就想高声宣布退朝。

却不想,又是一个官儿走了出来。

殿中丞潘明镜。

潘中丞潘明镜也不含糊,跟唐治和姚无极一样,一出场就先弹了一段高调子,就跟定场诗似的:“天子置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本欲水火相济,盐梅相成,然后庶绩咸熙,风雨交泰。

然,楚州刺史常建,因司功参军高明不肯按其一己喜恶考课官吏,被其排挤打压,屡屡刁难,致使忠臣抗愤,含冤自尽,此事弥不可容,臣乞重勘,审正义致死之由,惩奸臣于白日!”

贺兰曌本欲坐起的身子,复又坐了回去。

她有种很不好的预感,这个年,还能过得舒坦吗?

唐治看了潘明镜一眼,江南籍官吏的代表人物,告的是梁王背景的官。

终于被本王的王霸之气折服,肯站出来了么?

唐治很欣慰。

第419章 因势,借风而行

唐治欣慰了也没有多久,就已经笑不出来了。

因为不管是谁举告谁,所以这些事情,都是要由御史台来办理的。

御史台现在人手严重不足啊!

殿上,一些大臣已经争吵起来。

因为被举告和被御史台弹劾不同,对于举告,一些老资格的官员是敢当堂反驳的。

上边,圣人的脸色越来越不好。

唐治站在下边,也是越想越发愁。

站在前边的冀王眼见殿上大乱,便悄悄扭过身来,呵斥道:“年节将近,你也不让你祖母得个清闲,怎么偏在这个时候弹劾那么多人,你看看,你开了个头,现在乱成什么样子了?”

见四下没人注意,他又压低了声音道:“为父还在竭力促成你和梁王家女子联姻呢,如今你把梁王得罪的狠了,我家还能得安宁么?”

唐治笑吟吟地道:“梁国公现在自顾不暇了,父亲大人何必担心。”

“你……”

冀王刚要责骂两句,目光忽然瞟见一人,到了嘴边的话又生生咽了回去,冷哼一声,又转回身去。

唐治发觉冀王神色有异,扭头一看,不禁吓了一跳。

一位黑胖墩实的圆脸,正笑眯眯地看着他。

唐治讶然道:“狄阁老,你不是抱恙在家么?身子这是见好了?”

狄阁老笑眯眯地道:“好了,好了。这不是年节将近,圣人有赏赐么,老夫若不来,那就领不到了。”

唐治奇道:“圣人有赏赐么,赏赐什么了?”

狄阁老往袖中一摸,掏出两个晶莹剔透的瓶儿来:“你看,这有口脂一瓶,蜡脂一瓶。以朱砂、丁香、麝香、沉香、紫草等调配和匀。这可是宫廷尚药局特制之物,外边有钱都买不到的,老夫拿回去送给孙女儿。”

这口脂就是豪华版冬季防唇裂的唇膏。

而那蜡脂,就相当于美白保湿滋润膏了。

唐治道:“如今说来,的确是难得之物。”

狄阁老道:“不不不,最难得的,是外边这瓶儿,这瓶是嵌金镂雕玉脂瓶儿,宫廷匠作局的手艺,坊间更是看不到的。”

唐治大喜,快过年了,他正不知道送什么给媳妇儿呢,领两瓶这个,那多拿得出手啊。

唐治忙道:“狄阁老,这东西,我去哪儿领啊?”

狄阁老道:“不不不,这是圣人赐给宰相们和北门学士的,郡王无处可领。”

上一篇:我是异界大地主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