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若凌霄 第377章

作者:月关

不过,现在不是还没交么?

御史言官有风闻奏事的特权,这个便利,不用白不用啊。

要搞事情,还是回御史台去找找素材吧!

……

贺兰崇敏眼神呆滞地躺在榻上,脸色惨白,舌头耷拉着。

麻沸散的劲儿还没过去呢。

实际上,他的身体此时已经感觉比之前轻松了许多。

那条坏腿早就没有痛觉了,反而因为腐烂化脓,拖累的他整个身体都十分沉重。

如今锯掉了那条若再拖延下去,可能危及他性命的病腿,身体反而迅速好转了。

只不过,因为失血过多,麻药劲儿没过,再加上被截去一条腿的心理打击,才把他弄成了这副“呆傻”模样。

贺兰三思站在榻前,看着曾经一表人才的儿子变成了个“二傻子”,心中也是一片惨然。

半晌,他才幽幽一叹,转身走了出去。

“你们好好伺候五公子,来年开春,你们就护送五公子回关中老宅去。”

说完,贺兰三思脚步沉重地向后宅走去。

贺兰姗姗还被他关着禁闭呢。

他得去找这个老闺女说道说道,让她找机会跟唐治亲近亲近。她要是不听,就一直关着她,什么时候嫁人什么时候算,不能再叫她出去疯疯癫癫了!

贺兰崇敏呆呆地躺在榻上,他的身体正在缓慢地恢复着,麻痹虽然还没过去,但是听觉视觉已经恢复了。

父亲在门外说的话,他都听见了。

果然……,我被抛充了么?

贺兰崇敏心中一阵惨然。

“五公子?五公子?”平日里陪他撩猫逗狗的贴身小仆鬼鬼祟祟地钻进了房间,凑到了他的身边。

“唔,唔唔?”

贺兰崇敏感觉身子还不太听使唤,他吃力地抬起手,摸到脸颊上,指尖的触感已经恢复。

他摸到了自己耷拉出来的舌头,“笨拙”地塞进了嘴里:“唔?”

这一唔,他的舌头又耷拉了出来。

那小仆忍俊不禁,连忙错开了目光,小声地道:“五公子,你吩咐小的们去绑的那个黄录事,已经被小的们抓回来了,如今就关在地牢里。”

“唔,唔唔……”

贺兰崇敏激动了,他耷拉着舌头,淌着哈喇子,努力地想要坐起来,可惜身子还不能动弹。

“五公子,您别急呀,他跑不了。你呀,先好好养伤,等您稍稍恢复一些,您想怎么摆布他,还不可着您的心意来么?”

“嗯,嗯嗯……”

贺兰崇敏听了,努力地想挤出一个笑容来。

只可惜他的面部神经依旧麻痹着,只有嘴巴张开了,嘴角慢慢向上翘起一个僵硬的弧度。

他的脸上没有表情,唇角向上勾着,舌头耷拉在一边,还有亮晶晶的口水滴下来……

这诡异的表情,看得那小仆一个激灵,浑身的汗毛都竖了起来。

第403章 出手,斗胜争飞

唐治的车子往御史台去的时候,快到门前时便被人拦住了,及至听说车上是御史大夫、汝阳郡王,方才放行。

唐治却不急着走,掀开帘儿,看了看外面,见是大理寺的几位差官。

唐治问道:“这条街上,都是各部官署,你们沿街设障,想干什么?”

那差官不敢得罪他,连忙欠身道:“大王恕罪,我们大理寺的黄录事,往刑部去送几份公文,来回也就不长的路,结果人现在找不到了。”

“哦?”

唐治皱了皱眉,黄录事?又不是个漂亮大姑娘,谁掳他干什么,神都天子脚下,绑架一个官员勒索不成?

唐治摇摇头,没再理会他们,挥手让车子前行。

唐治一到御史台,唐大宽、李伯乐、段小黑还没到,岳小洛便先闻着味儿跑来了。

唐治坐在御史大夫的签押房里,正在翻阅他离京这段时间,尤其是近些天发生的一些案件,想从中找出一个可以大作文章的来。

抬头一看岳小洛,不禁笑了。

这货一定是跑着来的,气还没喘匀儿呢。

唐治放下手中的卷宗,笑道:“岳察院,江南之行几个月,回来没有多休沐几天?”

岳小洛谄媚地道:“大王这不是也没休沐嘛,臣理当以大王为表率,尽忠职守,勤勉任事才对。”

唐治心中微微一动,岳小洛这货的确是没什么节操,不过,这段时间接触下来,本事还是有的。

他不遗余力地拍人马屁,是因为热衷于功名,却又没有后台,想要抱一条大腿。

而现在,唐治的前程已经渐渐明朗,也需要培养一点自己的亲信了,光是会武的可不成,这动笔杆子的也要多多益善才是。

想到这里,唐治便微笑道:“好,本王没有看错人。年底大考了,本王准备给你一个优的考功,还打算向圣人举荐,让你升任东推侍御史一职。如果能为圣人所采纳,你可要好好做,莫叫本王难堪啊。”

“卟嗵!”

岳小洛跪下了,膝行几步,一把抱住唐治的大腿,号啕大哭:“大王,臣能为大王所赏识,感激莫名。从此,臣愿为大王门下走狗,竭尽忠诚啊,呜呜呜……”

这……这么激动的嘛?

唐治咧了咧嘴,心里居然也削微地有点飘儿。

“好了好了,起来吧,本王只是举荐,可不敢保证一定为圣人所应允啊,哈哈……”

岳小洛爬起身来,拾袖擦了把眼泪,感激地道:“大王如此赏识,便叫臣感激不尽了,成与不成,大王的恩德,臣都铭记在心。”

“咳!”唐治咳嗽一声,今晚回去得嘱咐小谢一声,让她以自己的口吻帮岳小洛写一份表功推举的奏章了。

晚上……算了,还是明天再说吧,别忘了就行。

这时,唐大宽和李伯乐、段小黑也闻讯赶了过来。

御史台里,敬畏唐治的人多,亲近唐治的,如今也就这四个人。

毕竟唐治坐镇御史台一共也没多长时间。

能安插进去三个,再收服一个,也不错了。

其他的御史言官们,先前因为来济尘的案子,被索立言大搞株连,抓走了一大批,现在还有很多官职空缺,就等着今年年底考功之后,再由吏部给予铨选补充呢。

而今,唐治虽然还是御史大夫,但谁都知道,这是当初为了查“杀良冒功案”,圣人特旨提拔的官职,唐治身为郡王,不可能久居此职,那种遥领啊、兼代啊、挂职啊的名誉职务才适合他呢。

所以,那些官员见了唐治,也只是依下官之礼拜见一下,问候几声也就是了,很快就要离开的正印官,也用不着过度巴结。

唐治叫他们几人坐了,先叙了一阵闲话,贴心的岳察院便主动问道:“大王一回御史台,便忙着翻阅卷宗,可是有什么关心的案子,可以吩咐我等,代为查找啊。”

唐治笑道:“哦,本王身为御史大王,奉圣人信重,琢磨着,总得做出点成绩嘛。哈哈,这年底考功,本王要为你们先评语,宰相们也要为本王写评语的,就只江南杀良冒功案这么一件事儿,未免太难看了些。所以……”

他看了看岳小洛和唐大宽等三个心腹,道:“本王想看看有什么事情,可以让本王上表弹劾的,本王这述职考状,不也有得写么?”

岳小洛一听,赶紧献计道:“大王江南之行,虽只一桩案子,可是十件百件,也比不上。吏治考课,功、治、行、能、劳,只这一桩案子,大王便俱数上乘了,还怕什么?

不过,大王若是嫌就这么一桩事情,写出来不太好看,不如趁着年终大考之前,尽快举办几次习律和考律,这样,不用太麻烦,也就有了事情可写了。”

习律和考律?

唐治听的有点茫然,他一路爬到御史台最高长官的座位上,速度快的跟坐火箭似的,还真不懂什么叫习律和考律。

唐大宽一眼就看出,大王不懂,赶紧给他解释了一番。

唐治这才明白,所谓习律,考律,其实就是在职学习和在职考试。敢情这玩意儿自古就有。

岳小洛的意思是,马上就过年了,大家都喜气洋洋、一团和气的,这个时候就不要弹劾这个弹劾那个的了,没看见前几天弹劾关陇籍官员的那几个大喷子都消停了么。

想要成绩啊,讲课啊。

他可以帮唐治备课,然后让唐治给御史台众官员讲课,讲律法及其实践,然后再给织考试。这活动多办几次,这述职报告不就有写的了么?

唐治没想到古代就有这种应付考核的办法了,忙摆摆手,拒绝了岳小洛的好意:“不不不,这些政绩不痛不痒的,怎么拿得出手呢?要做就做点大的。”

岳小洛道:“大王,希望……有多大啊?”

唐治微笑道:“多大都行,本王不怕大,就怕不够大。而且,不必只有一件,多多益善呐!”

咝……,岳小洛倒吸一口冷气,这位大王,还真是不怕事儿大。

段小黑担心地道:“大王,太大的事情,内情必然也复杂,如今弹劾,恐怕年终考课之前,出不了结果啊。”

岳小洛摇摇头道:“不不不,这倒不是问题。本朝考课,重迹而不重果。大王确定,弹劾的官员越大越好,而且不拘一人?”

他说的“重迹而不重果”是大周考课的一个特点,就是考核一个官员政绩的时候,更加看重他干了什么,也就是这个人敢不敢任事,但是对于结果,不如对过程的重视。

如果这事儿他没干好,或者还没干出成果,那也不要紧,他干了,就说明是个敢于任事、勤勉尽职的好官,这就是政绩了。

唐治道:“那是自然。”

岳小洛一拍手,道:“成了,这件事,就请大王交给微臣吧,臣去搜集,连夜整理好,明儿一早,已经呈递到大王案上。”

唐治大喜,忙体恤地道:“也不必那么急的,你还是要多多注意身体,身体康健,才能为朝廷多做几年事嘛。”

岳小洛一听,更是满面红光:“不妨事的,不妨事的,偶尔熬个夜,微臣还撑得住。”

得嘞,有人代劳,唐治就省事了。

唐治对唐大宽几人又慰勉了几句,便起身离开了。

唐治没考虑这么快就再调动或者迁升唐大宽他们三人。

一侧 ,他们三人进入御史台就已经是破格了,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资历、政绩上也没有什么可说的,唐治不想遗人把柄。

再一个,滥赏无功,也是大忌。

这不是有好机会就拉自己哥们儿朋友一把,唐治的心态在做着微妙的调整,驭下之道也在不知不觉间开始形成了。

回到汝阳王府,小谢早已亲自下厨,给他做了几道美味。

跟了唐治这么久,她早知道唐治的口味了,挑的都是唐治爱吃的,一听说郎君已经回来了,她立刻开始食材下锅,烹制美食。

上一篇:我是异界大地主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