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若凌霄 第34章

作者:月关

那么,今儿北地有头有脸的人物你也都看过了,对于未来,你可有什么打算?”

唐治大大方方地站起身,也走到桌边坐下了。

唐治给自己也斟了一杯茶,一边喝茶,一边道:“却不知姑娘你有何见地呢?”

贺兰娆娆冷哼道:“我就知道你被人捧得飘飘然的,没有顾及正事!

我今儿仔细观察过了,那北朔王长袖善舞,与北方门阀士族的关系尤其密切,叛军的粮秣兵甲都要靠他筹措。

可以说,要是没有他,安载道就只能做个流匪,撑不了多久。”

唐治呷了一口香茗,笑眯眯地道:“贺兰姑娘果然观察入微,还有么?”

第041章 千年,换个规矩

贺兰娆娆道:“至于安载道,此人掌握着北地五州的军政大权,虽然唐浩然是北朔王,地位比他高,可实际的权柄却不及他。”

唐治颔首道:“所以,姑娘以为,我该从谁身上着手呢?”

贺兰娆娆道:“若要釜底抽薪,自然应该从唐浩然身上下手。同时,安载道是一介武夫,性情粗犷,反而是这种人,更容易上当。”

唐治道:“所以,你是建议我挑唆安载道,来针对北朔王?”

贺兰娆娆道:“不错!今日安载道听说你来,却不通知百官,而是独自一人赶到后门迎候。

由此便可看出,他也在防范着北朔王。安载道有兵权在手,若能怂恿他对付唐浩然,那也容易的多。”

唐治听了,深深地叹了口气。

贺兰娆娆乜视着唐治道:“你叹什么气?”

唐治道:“安载道若想动手除掉北朔王,那一定是在他不再需要北朔王之后,也就是不需要唐浩然做中间人,他也能充分利用北地门阀的力量之后。”

贺兰娆娆想了一想,颔首道:“不错!”

唐治道:“那么,我怂恿安载道除掉北朔王之后,安载道就可以直接掌控粮秣辎重、军饷兵甲还有军队,所有权利集于一身,你觉得这样会更有利于朝廷平叛?”

贺兰娆娆一怔,本能地想要反驳,可是一时却又不知该从何说起。

唐治摇头道:“而且,北朔王在宫里也是耳目遍布,你真以为,我们想接触安载道,有什么不利于他们的举动,他会毫无察觉?

他对付不了安载道,难道还对付不了你我?”

“这……”

唐治叹息道:“若是真按姑娘你的神机妙策行事,恐怕用不了多久,你我二人就得暴毙于宫中,黄泉路上,做一对同命鸳鸯喽。”

贺兰娆娆的俏脸“腾”地一下胀红起来:“难不成挑唆唐浩然除掉安载道?”

“唐浩然为人机警,你觉得你若有动作,他察觉不了你的心机?”

贺兰娆娆虽然保持着风度端坐未动,但那胸前颤巍巍的起伏,已经把她的愤怒呈露无疑。

唐治欣赏着贺兰娆娆快要气炸了的胸,觉得很是赏心悦目。

美人儿就是美人儿,就连生气的时候也是这么好看!

再打击她一下,那汹涌会更迷人吧?

唐治微笑着放下茶杯,慢条斯理地道:“那就更不可能了,朝廷一日不倒,北朔王就不会自断臂膀。”

贺兰娆娆怒道:“那么你唐三郎,有什么高见呢?”

唐治盯着贺兰娆娆挑起的眉,挑起来时,也是那么好看。

贺兰娆娆被唐治灼灼的目光看得有些不自在起来,嗔怪:“看什么,说话呀。”

唐治道:“唐浩然死了,还有唐停鹤。安载道死了,还有安如意。又或者,北方五州的那些官员权贵,同样能顶替上来,并不能由此解决北方之乱。”

贺兰娆娆黛眉一蹙,道:“什么意思?你改主意了?”

唐治道:“贺兰姑娘何必把目光一直放在安载道或者唐浩然身上呢?”

唐治向外边指了指,低声道:“他们,可正盯着咱们呢。”

贺兰娆娆挑了挑眉,道:“不盯着他们,又盯着何人?”

唐治悠然道:“贺兰姑娘,我以为,你忽略了陛下真正的敌人!”

贺兰娆娆冷笑:“好啊,那我就洗耳恭听了,看看你唐三郎有什么高见。”

唐治道:“北地之乱,我不认为是皇祖母为了给继承人扫清障碍而产生的。

如果连癣疥之疾都要别人替他先解决好,这样的继承人,以我皇祖母的心胸气魄,她会要么?

皇祖母以女子之身成就一代帝王,这是亘古未有之事!

她的胸襟气魄,又岂会如此之小。

贺兰姑娘,你怕是小瞧了这位千古女帝了!”

贺兰娆娆听了很不服气,她在陛下身边这么多年,对陛下还不如你一个幽居山中的少年了解?

简直是天大的笑话。

贺兰娆娆想等唐治说出他的见解,再好好贬斥他的幼稚,便沉住了气,道:“好啊,那我倒要好好听听你唐三郎的高见了。”

唐治毫不谦虚地道:“我在‘蝉鸣’潜心磨剑十载,博览天下书,纵观天下事。

我以为,皇孙祖以女儿之身而称帝,这是颠覆了亘古以来的一件大规矩。

她如今在迟暮之年,还想要为这天下,再改变一个更大的规矩!”

贺兰娆娆动容道:“什么规矩?”

唐治肃然道:“天子与士族共治天下的规矩。”

贺兰娆娆呆了一呆,讶然道:“天子与士族……共治天下的规矩?”

唐治也不知道自己说的对不对,但他想从这方面着手,就得努力说服贺兰娆娆。

何况,通过他对这个世界的了解,感觉自己看过的那些理论,似乎是很符合逻辑的。

唐治努力回想着自己在蓝星网上冲浪时看到的观点,结合这个似是而非的“唐朝”的现状,说道:

“不错!自从有了国家,便是天子与诸侯共治天下。数千年后,大一统王朝出现,设郡县,废诸侯。

曾经的诸侯与贵族,却摇身一变,成了门阀士族。从朝廷到地方,到处都是士族子弟,一时间‘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如今又是千年过去,天下更迭十余次,帝王换了十几茬儿,可那些门阀士族倒下了几个?

现在那些门伐士族,底蕴最浅的也有数百年历史了。做皇帝的,谁不希望真正能够做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谁又甘心被门阀士族所钳制。

你仔细想一想,哪一代的开国之君,当他的人望、兵权都无比强大的时候,没有发生过士族领袖被抄家杀头的事情?”

贺兰娆娆熟知这个世界的历史,仔细想了一想,不禁暗暗心惊。

这种事一直都存在,可她一直认为,这是因为那些门阀士族站错了队、跟错了主子,难道竟然还有深层次的原因?

唐治道:“历代帝王们不是没发现这个问题,也不是没有想过办法,察举制、征辟制、召贤令……

他们想过很多办法,可惜,在士族门阀的抵制下,这些善政大多无疾而终了。直到……一位雄才大略之主出现……”

贺兰娆娆脱口道:“你是说当今陛下!”

唐治莞尔摇头:“不,我说我的曾祖,大炎开国皇帝。”

贺兰娆娆的眼睛危险地眯了起来……

第042章 古今,谈天说地

作为本朝的臣子,听人夸耀前朝的开国皇帝,总是有些忌讳的。

不过,唐治既是本朝开国皇帝的孙子,又是前朝开国皇帝的曾孙。

他要夸自己的曾祖父,这个曾祖父还是当今皇帝的公公,似乎……

也没人能说他什么不是。

唐治道:“我曾祖父开国后,建立了前所未有的科举制度,你觉得,科举制度的建立,动摇的是谁的根本?”

贺兰娆娆原本身在局中,没有跳出去看问题。

现在唐治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思考角度,她按照这个角度再去重新审视历史,不由瞿然变色。

唐治道:“我曾祖开国之后,内修庶政,体察民情,发展经济,选贤任能,堪称一代名主。但他与前朝最大的不同,就是建立了科举制。

开国之君,锋芒之锐,无可抵挡。诸门阀士族呢,又正是刚刚经历了战乱、元气大伤的时候,所以彼此间尚能相安无事。

到我祖父继位后,便开始不断对外兴兵,开疆拓土。逐北狄,扩边镇;驱西戎,设都护;征南蛮,辟疆土。”

唐治微微倾身,压低了声音,问道:“你说,他们在位的时候一个大兴土木,一个不断兴兵,这里边,除了帝王雄心,还有没有其他的目的?”

贺兰娆娆着唐治的思路一想,前朝大炎开国皇帝主修内政,他曾大兴土木,筑东都、修长城、开辟大运河……

当初,不少名臣士家都反对在国力疲蔽时如此劳民伤财,可实际上,这些工程最终却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难道大炎太祖当初这么折腾,除了想提振经济,还有利用这些由朝廷主持的大工程,从门阀士族手中争夺土地和百姓控制权的目的?

大炎二世高宗皇帝不断对外兴兵,难道除了帝王开疆拓土的雄心,还因为太祖皇帝建立的科举制,撼动了门阀士族的根基?

门阀士族休养生息、恢复元气的速度,要比一个国家要快的多,等高宗继位时,这些矛盾便集中爆发出来了。

高宗的声望地位还有权力,自然比不了开国太祖,所以面对反扑,他只能采取发动外部战争的方式来减轻来自于内部的压力?

他是用战争这盘大磨,削弱士族门阀的力量?

贺兰娆娆熟知这些历史,只是从来没有从天子与士族争权这个角度去考虑。

如今唐治开了个头,贺兰娆娆自然能举一反三,推断下去。

如此一想,她觉得很多事情不仅逻辑上说的通,而且更有信服力了。

前朝大炎开创的科举制,在女帝登基变更国本的时候,确曾有许多人建议废除,要求恢复更早的九品中正制。

但是女帝扛住了压力,她虽然取代了前朝,对前朝创建的非议甚多的科举制度却奉行不悖。

女帝还重用了许多寒门庶族,贺兰娆娆一直认为,这是因为女帝需要提拔没有根基的新人以巩固她的权位……

女帝还曾顶住滔滔反对之声,修撰了《姓氏录》,打乱了门阀士族已经垄断的上层姓氏地位。

她却一直以为,这是因为以女帝的高傲,不肯让帝王之姓屈居于门阀士族之下……

这件事她尤其了解,当时她已十三岁,受到女帝青睐,在御前听用。

上一篇:我是异界大地主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