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若凌霄 第285章

作者:月关

王贤虚应一番,方才叫众人散去,却只留下了掌书记陆则。

掌书记是地方大员的高级文字秘书,不管是上达朝廷还是下达地方官民的文件,均由掌书记来拟定,地位颇为重要。

所以,地方大员通常都会聘请当地有名的文士来做自己的掌书记。

陆书记就是姑苏大族陆家的子弟,在当地颇有才名。

陆则就知道,王贤会留下他。

先是受了奇耻大辱,又被汝阳王以通匪为名折磨了他一番,王通判肯善罢甘休才怪。

陆则摸了摸袖中,以王贤名义的弹劾奏章他已经写好了,这是一个高级秘书的修养。

这份弹劾奏章,可谓是字字血、声声泪、语句如刀。

陆则自信,这篇奏章,王通判一定会满意的。

“陆书记……”

王通判对这位姑苏名士很是和颜悦色:“如今秋赋在即,朝廷去年末刚对朔北用了兵,钱粮消耗大,我江南税赋又是朝廷的根本,今年的税赋征收可不能出了差迟。

你拟一份文书,令我姑苏下辖六县的乡官、司户佐、司法佐、司户功曹、司法功曹、县尉、典狱及本衙官属,六日后集于通判府,本官要就今年秋赋一事,做出安排。”

“是!”陆书记怔了一怔,正要从袖中取出的奏章便停了一停。

眼见王通判说完这句话,便开始低头喝茶,陆则按捺不住,问道:“通判还有别的吩咐么?”

王贤道:“没了,你去吧,尽快吩咐下去。”

陆则听了一头雾水,王通判这是给汝阳王整怕了?怎么不提弹劾的事儿?

他也不好多问,只好领命退下。

待他离去,王通判便从袖中摸出一张纸条,缓缓地展开。

这张纸条,他已经记熟了,但还是忍不住拿出来又看了一遍。

上边罗列了很多人名,有顾沐恩交代的,在玉腰奴说出来的,有绿扇提及的,但更多的,是叶红苏招出来的。

而这上边提及的这些人,有的是要抓的,有的是要保的,有的是要查的……

所有这一切,唐治都离不了地方官吏的密切配合。

不然,这名单上边的任何一个人,他如今住在哪里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你都得像一只没头苍蝇似的查很久。

朝廷会让他在江南查个三年五载?

他能在江南待上三年五载?

可现在有了王通判,那就完全不一样了。

王通判看了许久,将纸条折起,重新塞回衣袖口袋之中,又摘下官帽,轻轻放在桌上,摸摸光头,眯起眼睛,深深地吸了口气。

他回来了,他变了,他秃了,他也变强了。

第313章 破局,千金马骨

王通判回来之后,第一件事不是写奏章弹劾汝阳王,反而是操心起了今秋的税赋。

这件事透着诡异,不过,所有人都以为,王通判不可能就这么善罢甘休,定是憋着大招儿,于是对他愈发地期待。

而王贤待掌书记陆则拟好了文书,审阅无误加印下发姑苏下辖各县后,便命人召司法参军事李俊来见。

“呵,果然来了!”早已等着他出招的李俊,掸了掸衣袍,便很光棍地去了通判的签押房。

得罪上官,他也不愿意的。

可是,唐治当时给王贤编排的各是谋反的罪名。

李俊正年轻,还有大好前程,犯不着跟一个刚刚到任姑苏大半年,彼此也没什么特殊交情的上官一条道儿走到黑。

但是,王通判既然回来了,心里肯定对他有芥蒂,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儿。

事已至此,闹僵也就闹僵了。

大不了在自己的考课上,被他这位上官施以报复。

所有朝廷命官都是由朝廷任免,他王贤又罢不了自己的官!

于是,李俊走进王通判的签押房,心平气和。

“哦,李参军来了,来来来,快请坐!”

王贤一见李俊,便笑吟吟地打起了招呼。

一见他绝口不提当日弃他而走的事,对自己还很客气,李俊反而提起了小心。

他并不就坐,只是拱了拱手,不卑不亢地道:“王通判,不知召见下官,有何吩咐?”

王通判笑吟吟地道:“是这样,乌程县王家庄和张家庄‘杀大阵’的事儿,李参军知道吧?”

这“杀大阵“就是宗族械斗。

李俊沉住气道:“下官知道。乌程县的王、张两个庄子之间,原本有一块荒地,两村百姓在此放牛砍柴,倒也相安无事。

后来,双方都有村民在此开荒种地,开垦的土地犬牙交错,没个边界,到后来渐渐混淆,便开始争田。

这一争,便开始械斗,这冲突,从前朝时就有了,至今怕不快有百年历史了,两村从此互不通婚,视对方如寇仇,时不时的还会械斗不止。”

王通判叹息道:“是啊,宗族械斗,又不是造反,官兵是不管的。而乌程县衙,又只十几个捕快,想管也管不了。可这一次,闹大了呀……”

王通判给李俊斟了杯茶,送到他面前,客气地道:“坐坐坐,坐下说。”

李俊无奈,只好谢了座。

王通判在一旁坐下,道:“前几日,王家出阵壮丁六百余,李家出阵壮丁五百余,王家人多,赢了。此战,王家阵亡四人,李家阵亡十六人。

李家不服,已经定了这个月最后一天,双方再战。这一次,大李庄邀了小李庄三百多壮丁助拳,真要叫他们打起来,恐怕又要死很多人呐……”

李俊疑惑地道:“通判的意思是……”

王贤笑眯眯地道:“本官想请李参军往乌程走一趟。我知道,你不是大李庄的,也不是小李庄的。

但你是乌程人,又是咱们姑苏府的司法参军事,我希望你能出面斡旋,配合乌程县令,让双方化干戈为玉帛。实在不济,也要阻止这场械斗……”

双方已经上百年的仇怨,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人曾死伤在对方村子的人手中,化干戈为玉帛?神仙去了也不管用啊!

这种仇,无解。

不过,通判已经发话了,作为一府的司法参军,他能推脱?

李俊急急思索,可是无论怎么想,王贤都是丢给了他一个解决不了的大麻烦而已,可要说挖坑,似乎也没什么坑好挖。

他本是乌程人氏,又是司法参军,有当地县令配合的话,调解双方握手言和固然不可能,但是阻止这场械斗的把握,还是有几分的。

王贤微笑道:“李参军有什么困难的话,可以提。本官会尽一切可能,给你提供便利。”

李俊想不出这里边能有多大的坑儿,只好道:“没有问题,下官一定全力以赴。”

王贤欣然道:“好!好极了。李参军不愧是本官的左膀右臂,这件事,就交托给你了。”

李俊茶也不喝一口,起身抱拳道:“下官这就准备一下,赶赴乌程,告退。”

王贤端着茶,点点头,目送李俊出去,微微地眯起了眼睛。

李俊是他的副手,却不听他差遣,那只好先打发出去了!

等你回来……,呵……

王贤嘴皮子一掀,轻飘飘地吐出一片茶叶。

……

姑苏城郊,桃花坞。

这里就是与木兰堂那种平原型园林相对的山岳型园林了。

一座园林,几乎圈进了半座山去,正所谓“一院藏半山,一宅写春秋”。

这里就是许家的老宅。

岳小洛看了看那当年被火焚尽的许宅残垣断壁,不禁赞道:“宅左有流水,谓之青龙;宅右有长道,谓之白虎;前有汗池,谓之朱雀;后有丘陵,谓之玄武,此为风水最贵之地。”

唐治瞄了岳小洛一眼,这厮还懂风水?学问倒是够杂的。

许诺却是幽幽一叹,道:“此间风水虽好,却也不曾保得我许氏太平。”

此时,唐治、小高公公、岳小洛,还有许诺、绿扇等人都换了便服。

唐治观察了一下许家这老宅,木质建筑早就付之一炬,经过十多年的风吹日晒,不复存在。

但是土石结构的一些建筑还有轮廓。

外墙,应该是被附近百姓把砖石都拆了去,修缮自家屋舍去了。

但是整个宅院最中心的位置,却还有一座四层半的楼阁。

原本应该是五层的,最高一层的顶盖已经没有了,只剩下半面墙。

下方,是四层石砌的亭阁,现在只剩下黑乎乎的墙壁和爬满野藤的窗口。

这种亭阁,不仅是这处宅院里观赏风景的所在,同时在遇到敌袭的时候,家丁也是可以从这高楼上向四面射击箭矢,阻挡敌兵的。

粗略地观察了一下,从地面上的残垣来看,这座许家大宅大小院落有八个,原本屋舍应该有一百多栋,至于亭台楼阁就无从分辨了,已经完全泯灭了痕迹。

唐治叹了口气,道:“这儿要重建起来,看来要花很多钱呐!”

咳!唐治大王自从接受了他的新身份,其实已经脱胎换骨了,至少他思考问题的角度,已经站在了新的身份应该具备的高度上。

就是钱……

他一共也还没过过几天阔日子,一想到要修复这座许家大宅所需花费的巨额财富,就不免心惊肉跳,尽管花的不是他的钱。

许诺怅然望着自己的家园,凄然道:“重建?大王说笑了,我许氏早已……”

蓦然,她反应过来,猛地扭头看向唐治,惊愕地道:“大王,你……你说什么?”

唐治道:“我说,重建这许家桃花坞,要花很多很多钱啊。不过,花的又不是我的钱,也不知道我心疼什么,哈哈……”

许诺颤声道:“重建桃花坞?”

唐治微微一笑,道:“在京的时候,我疏忽了,经过广陵的时候,我才想起来,就赶紧给神都上了一道奏本,今天,有回信儿了。”

唐治道:“许诺,姬氏父子诬陷你许家通菲,无辜杀害你的家人,你因此反杀,为血亲复仇,陛下已决定特赦。”

许诺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喃喃地道:“怎……怎么会?这案子,明明还……还没有水落石出,民女一家的罪责,真的洗脱了?”

上一篇:我是异界大地主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