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警戒 第1443章

作者:墨武

琴丝泼了盆冷水,“就和自认善良,和真正的善良,还是大有区别一样。”看着萧楠,琴丝解释道,“不知道你是否知道有一种人,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

萧楠立即道,“家父说过这句话,说任何事情,都是预则立、不预则废。”

琴丝笑笑,“有些人,自认为将大量钱财捐给很灵验的寺庙,就能积累福报。你认为可以吗?”

萧楠摇摇头,“当然不行。”

“为什么?”琴丝追问。

萧楠犹豫下,“不行就是不行。”他说到这里,有些犹豫。

琴丝缓声道,“这就是问题所在。”

萧楠皱眉道,“什么问题?”

琴丝暂未回答,看向赵佶道,“你认为捐赠行为,是否可以积累福报?”

赵佶早就认真思索,他身为天子,素来一呼百应的存在,可观念转变后,更像个孜孜不倦的求学者。

听琴丝询问,赵佶谨慎道,“若是以往的我,当然认为这可以获得福报。历代君王后宫,多信轮回转生一说,因此推崇佛教,在宫常奉,觉得如此一来,就可以让自己转生后获取同样的富贵。多数皇帝,还会请大德、高僧前来,供奉他们的舍利,以期求得回报。我以往痴迷道家,求于诸神,其实也是类似的想法。”

琴丝微笑道,“说的很好。”

赵佶轻吁一口气,“可如今回想当初所为,却知道大错特错。心若不善,行着恶事以为钱财就能消灾,那无疑负薪救火,火势更烈,痴迷更深。若因此行再受到某些人的蛊惑,又转为贪心更重,贪嗔痴益发的浓厚,如何会有福报产生?”

沈约知道赵佶说的是世俗愚昧常态——只见佛像前香火鼎盛,人头攒动,可各个口中念的都是保佑升官发财。佛祖虽是太子,可早舍弃了尊位,佛祖虽是富贵具足,却选择了清修的生涯。所谓的“信徒”连佛祖生平都不知晓,反去求佛祖舍弃之物,岂不滑稽可笑?更有甚者,在寺庙烧香,为抢个所谓的头香竟能打个死去活来,贪念炽热,清醒何来?如世上因此行可有福报,那何必求佛,径直打家劫舍,“福报”岂不来的更加痛快?

琴丝缓缓点头,“你有此悟心,已在精神强者之列。不然,你哪怕再是权力滔天,终究不过是兴风作浪的蛮横之兽,与人有害,与己无益。”

萧楠听出弦外之音,终于道,“你认为我的世界之人,是蛮横之兽?”

琴丝注目萧楠良久,“你们更像是温室的花朵。”

萧楠冷哼一声,“我不认可。”

琴丝真诚道,“令尊给你们创造了一个极好的环境,让所有人都可以在优良的境地发展壮大,这无可厚非。可惜的是,你们的观点和所有世界的世俗般,渐渐固化。世俗之人渐渐不知道世俗存在的意义、正确与否,你们只知除恶,只知正确,却不了解恶和为什么犯错,说出‘不行就是不行’的话语,这非解,而是执。”

萧楠讶异,随即深思起来,因为他知道琴丝说的有道理。他父亲教过,有道理的话,是要多多考虑的。

琴丝望向夜星沉,“夜星沉,我想以你之能,对这个问题,应有个较好的解释。”她直呼其名,并非不尊敬,而是省去了没必要的客气。

表面看来,客气是礼貌的表现,但多是世人彼此隔阂的表现。

夜星沉淡然道,“对很多人而言,求福就在贪,贪浊就入饿鬼道的层念,饿鬼终日不饱,如何有什么福报?不止如此,这世上任凭哪个想要化解灾难才想着求佛求神的,都是痴迷的表现。佛对此无能为力。”

第2202节 你心可变?

夜星沉言落,萧楠、赵佶再度思索。

每个人见识不同,认知自然在不同的层次。

萧楠更像个优秀的好学生,严格按照规矩来,甚至可说嫉恶如仇。赵佶幡然醒悟,走向修行之路,开始对自己的过往进行审视,摸索、改正中前行。

积习难改,通俗点说,修行是在修正身心在过往期间和世俗耦合时产生的不正确链接,也可以认为是改掉坏习惯。

这么一说,又像是鸡汤灌溉,可如何明辨习惯好恶,却需要一颗可以明辨的心,不然很容易留下坏的,驱逐好的。

夜星沉有明辨之心,径直从思想层次的点明关键——法为意尘,每个方法都是意念在扬尘,区别只是有的如狂风席卷天地,有的如止水微澜。

不然释迦何以说——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在释迦看来,这个法,意之微尘同样要舍弃的,因此他才对哪怕是菩萨的弟子反复叮嘱——你们若有度念,仍旧有尘有相,就始终无法和心性大光明之境融合起来。

对菩萨而言,度念要舍,更不要说远离贪嗔痴三毒这些基本操作了。但释迦对芸芸众生信徒的要求就降低很多,只是说你们少点贪嗔痴的执着,就可获取福报,实在是释迦深知积习洗去的艰难,唯有让信众渐修渐明。

这和小学数学没有学好,就难以精通微积分同样的道理。

夜星沉明理径言——释迦所言的福报是可以清醒的去选择你的人生道路,不用再受红尘摆布。你们求的是红尘烂醉,一觉不醒,这完全南辕北辙,如何能达途?沈约、琴丝对此自然一听就明,可落到萧楠、赵佶耳中,又变禅机。

琴丝闻言不由笑道,“说的一针见血,虽然未免悲观些。”看向沈约,琴丝微笑道,“你当能做个总结?”

沈约笑笑,“佛祖早言——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琴丝轻叹一声,“正是如此。”

释迦早在传世经书中说得明明白白——别跪地求我,向我祷告,这样是邪门歪道,绝不能见到心性的。

然后像法末法世俗就将这等真知灼见变成一堆肥头大耳的和尚“苦心”劝香客多捐香火钱。

世人怪佛,佛不相干,只是怜悯众人蒙昧,痴迷轮转。

看向萧楠,琴丝缓声道,“以赵佶的认知,可称作信,以夜星沉见识,方称得上解。真正的精神强者,是解非执,在我看来,青苹果世界的世人或许磨砺了精神,但执念却深,以对抗求解决,终究形成两个世界合撞的局面。”

说话间,空中的青红苹果再变,红苹果内核形成个黑洞,想要扩散到整个红苹果,却被一层膜状的物质阻拦。

沈约见到那阻挡的膜,知道那多半就是创世镜的补天技术。

补天补的不是天,而是空间。

哪来的天?不过相对地而言。

青红苹果的交接处,现出丝丝缕缕的裂纹,而且有向红苹果表面蔓延的架势。

青苹果表面同样有裂纹,看起来却不明显,不过青苹果内部却现青色核心,那核心如同心脏剧烈跳动般,起伏不定,看起来又像核物质在反应,有着难言的危险。

“这是什么?”萧楠问了句。

琴丝解释道,“这是我们两个世界的现状。我们的世界因为女修对内核空间的破坏,趋近崩溃边缘,我们的世界和你们的世界,又因母子纠缠,强弱之争,执念凝聚,形成玉石俱焚的境况。”

萧楠缓声道,“你说问题在我的世界?”

琴丝凝声道,“问题在你我两个世界。我们不能忽视问题的存在,可也不必因为旁人的错误而担责。”

夜星沉赞道,“说的好。”

琴丝笑笑,“这世上的好人总因为坏人制造的裂痕而耿耿于怀,而权术就是利用这种善念让善奔波往复、崩溃瓦解,来维系恶的存在。”

萧楠闻言,轻叹道,“阁下所言,倒和家父很是相似。家父就是有感这个可悲的局面,这才被孙宗主说服,决定开创一个前无古人的世界。”

琴丝坚定道,“不错,危机之下,我们反倒有了彻底改变这个世界的机会。”

“如何改变?”萧楠还是不明。

琴丝盯着萧楠,“此等境况,两个世界若不玉石俱焚,就必须融合。若要融合,先要融心。你心可变?”

萧楠讶然,从未想到过进入另外一个世界,会被一个女子问出这样的一个问题。可他随即明白琴丝的意思,吸气凝神道,“我心渐变。”

“你心怎变?”琴丝再问。

四周有光华闪耀,笼罩在萧楠的身上。

除沈约外,哪怕琴丝都有异样,可琴丝随即明白过来,“天涯,你在出手助萧楠明念?”

在天子基的时候,天涯屡次用这种方法帮助完颜希尹,完颜娄室和聂昌等人。

身若无明,当需灯烛。

心若无明,却需意坚。

沈约知道天涯此举是助表及里,并非人人可得其帮助——能从天涯那里获得帮助的,必须是清楚自己做什么,坚定去做的人。

萧楠先惊后安,发现那光芒笼至,竟让他瞬间灵台清明,以往难解难悟之事居然变得清清楚楚。

他心本坚,但坚定中却有顽固,认定红苹果世界始终汲取他所在世界的能量,心中不满,此行甚至有除去红苹果世界的念头。但经琴丝一番详解,他渐渐明白自己的方式大有问题,如是对抗,正中女修的计谋。

要破解当下危机,就要和琴丝等人联手,可他不久前,也只是联手的念头。他听父亲讲过另外世界的丑陋,当然不会一见面就将真心托付。

逢人就道真心的不是真意,而是寂寞。

他萧楚绝不寂寞,他虽想和琴丝等人联手,但见琴丝等人是所为和他萧楚所知大相径庭,难免心中惴惴。

无有掌控,就得随波。

对他而言,他跟随琴丝所行,就是将已方世界的所有性命交在琴丝的手上,他难做抉择,因此他由坚心变疑心。

等琴丝发问,他本要如实答复,可随即得到天涯相助,那一刻疑心竟去,望着琴丝眼中的坦诚,他不再怀疑对方的善意,“我心想融,可心融如何空融?”

第2203节 例外

道家讲求天人合一,后人更多的理解是人随天而行。可在萧楠看来,琴丝却是反向而行!

琴丝说的是——两个世界若不玉石俱焚,就必须融合。若要融合,先要融心。

琴丝的意思更像是由人的意志来改变天,也就是改变空间的危机窘迫。是以萧楠才问出——心融如何空融之语。

萧楠的意思是——我哪怕真心和你们同行,我们的世界呢?如何和你们的空间融合?

琴丝露出微笑,“岂不闻——天性,人也。人心,机也。天人合发,万化定基。”

萧楠皱眉道,“这是黄帝阴符经中的几句话。”

他的世界是从当下世界复制而来,因此历史完全一致,因为萧布衣的缘故,他又知道了当下世界正在发生的事情,不过在萧楠看来,当下的世界和他的认知已有了极大的不符!他父亲萧布衣当年认为,自身穿到了一个平行世界,后来经孙思邈解释,再加上琴丝的形象描述,萧楠才知道两个世界更像母子关系。

当年萧布衣改变世界,就有极大的担忧,如今琴丝明显对本源世界有了改变,会有什么结局产生,萧楠无法想象。

沈约脑海中却是灵光一闪,对于黄帝、蚩尤那些人,他素来是带着审视态度的。

黄帝那些人无疑是个跨时代的人物。

哪怕到了沈约的那个年代,黄帝他们传下的《内经》、《阴符经》,看起来比佛经还要难解。

佛经其实不难解读——要读懂佛经,靠的不是盲信,而是清醒,因为哪怕法海无边,佛经繁杂,但中心都以般若第一。

何为般若?

般若就是智慧。

得其环中、可应无穷!

佛经教的是如何让你清醒的发出智慧,然后自主的寻出一条道路。其余三毒、五蕴、六根六尘,十二因缘,中观论,均是围绕明心见性这个核心观点展开。

一理通智慧,万法合自然。

黄帝他们传下来的经文却比佛经难懂许多,道家的始祖不是老庄,而是黄帝!

要明《内经》,就需内观,想明《阴符经》,要合自然!

在以往,沈约一直认为黄帝他们更像高级人类的存在,他们降临这个世界,更像是坠落而不是降落。

如今的沈约和那些神农交谈过,自然知道,黄帝、蚩尤那些人更像是创世镜的实验人员。

进入创世镜,虽有看似完美的肉身,但那些实验人员还是逐渐迷离,忘却了自己进入创世镜的目的。

因此那些实验人员变成了黄帝、蚩尤,神农还有天女一帮人等。

上一篇:勇士教父

下一篇:暮夜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