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警戒 第1243章

作者:墨武

对她而言,猜测更有趣味,也能让她更快的熟悉沈约乃至整体的社会规则。

琴丝淡然道,“你我能想到,你觉得沈约会想不到吗?但沈约知道又能如何?他哪怕阻止了方腊、救下了赵佶,只会成为下一次空间还原的问题点。问题在,空间循环不绝,都子俊可以利用这个特性,制造更多的问题。”

水轻梦点头道,“我懂了,因此……眼下的关键是——要赵佶自己来解决问题!”

想做扭转命运的人,自身当然要有扭转命运的意志和力量。如果依仗着别人来扭转你的命运?那你是什么?命运的玩偶?

赵佶望着方腊和他手上的利剑,没有丝毫的畏惧之意。

“我说很好的意思,就是说方教主意志很坚定,这很好。”

赵佶没有丝毫做作,他上前一步,摆手止住了岳飞的跟随,“我一直以来,就是缺乏方教主的这种意志。”

“哪怕我是想杀你,你也觉得很好?”方腊字字带着冰寒。

赵佶居然笑笑,“若是以前,你想杀我,我自然会畏惧、会愤怒,会觉得你大逆不道,罪应当斩!”

方腊微迷眼睛,他眼中的血红色淡了些。

“为什么?”

赵佶自问自答道,“因为我觉得我是天子,我受命于天,天底下,我说的话就是道理,这世上不应该有违背我的人。”

方腊冷冷道,“你病了!”

当很多人如果像赵佶这般认为的时候,世人无例外会得出这是个神经病的评价,可若是皇帝这么说呢?数千来来,似乎哪怕史学家,都没有批判过这个问题。

丑话说在先,拳大说的算,是世人默认的潜规则。

赵佶没有丝毫恼怒,“我的确是病了,或许更准确的说,应该是我痴了。”

方腊有些意外,他创明教、自然知书读经,明白精要,在和赵佶的对谈中,敏锐的感觉到赵佶说的居然很有道理。

能说出这么有道理话的皇帝,通常不应是昏君的。

赵佶和他方腊认知的那个皇帝截然不同!

“我就如狂风中一片枯叶,随风起舞,看不到周围的狂风,却以为是自己造就的地动山摇。”

赵佶涩然道,“世人多是如此。不知道自己真正在做什么,能做什么,却觉得自己可以做一切事情,能做一切事情。”

方腊轻吁一口气,“你若觉得这些话可以让你免除一死,那就未免太天真一些。”

赵佶摇头道,“我不再天真。”

看向沈约,赵佶微笑道,“方教主说我们都该谢谢沈约,我很赞同。从我的角度,我对他的感谢,如今发自肺腑。”

众人有的难免在想,听你的意思,那以前的感谢,还是有点虚的了?

赵佶竟似看穿一些人的想法,随即道,“以前我对沈约的感谢,是出自私心的。”

看向夜空,似生平第一次真正的凝望夜空,赵佶喃喃道,“我经历了一次前所未有的经历,在那场经历中,我痛苦、郁闷,甚至愤恨不已,恨老天为何如此待我,恨我的子女如何这般无用无情……”

第1883节 引颈待戮

人谁无怨?

圣人也会牢骚满腹,不然孔子也不会说出“以德报怨、何以报德”的话语。到了孟子那里,不但继承了孔子的言论,更是发扬孔子的暴脾气,一言不合,就揭穿你虚伪的老底,甚至想撸袖子对你饱以老拳。

孔孟变得和蔼可亲,是后世权术改变的结果。

权术希望你有孔孟的恕道,却不希望你有孔孟的脾气。

但这如何可能?

圣人都不能克制的脾气,你让寻常世人克制,那世人如何能够做得到?

圣人有怨,赵佶自然也有怨。

可赵佶的怨言却让众皇子、公主面面相觑,暗想父皇这是疯了吗?怎么会如此胡言乱语?

父皇不是一直养尊处优,哪里有过什么险恶的经历?

在场众人,倒只有沈约知道赵佶说的是曾经经历的那可怕、屈辱的岁月!

在那场经历中,赵佶数次遭遇背叛。

沂王赵愕是明目张胆的背叛,直接诬陷赵佶;那赵构呢?人在江南称帝,始终对他这个父亲不闻不问,是不是也可以说是背叛?

“方教主,你可能觉得我在胡言乱语。”赵佶苦涩道。

方腊淡然道,“我只知道,你说的是真心话。”

他和沈约一样,能看出对方是做戏,还是真心。

做戏的话,他方腊没空纠缠,但真心话,他方腊还是选择听了一下。

赵佶露出感激之意,“多谢。”

这些年来,围绕在他身边,对他说着奉承话的人数不胜数,所有人都认为他赵佶是真的、纯的,若不是至真至纯,如何会画出那些无邪的画作?

他赵佶信了,可事后想想,这些都是笑话。他就如温室的花朵,始终没有搞懂身边那些人赞美的是真纯,但他们的内心想法却是虚伪的、龌蹉到极点的。

这就和一个男人挤眉弄眼的称赞一个女子的美貌,大多情况下,都是别有用心的。

但世人要明白这些问题,多需要惨痛的教训。

在听到方腊所言,那一刻的赵佶才真正明白什么是知己——知己是或许不赞同你,但明白你为什么会这么做!

他也是到如今,才真正明白君子和而不同的道理。

方腊摇头道,“不用客气。因为我始终、是要杀了你!”

完颜宗峻闻言暗自握拳,心道你们中原人为何这般啰嗦,你方腊要杀就一刀杀了,何必说这些没用的废话?

可他也怕弄巧成拙,暗想方腊一直强调要杀赵佶,显然自己给自己施加决心,这时候若是卷入金人一事,难免另有波折。

赵佶神色不变,“以往我会愤恨你为何要杀我,可如今的我终于明白,你为何要杀我,我子女为何要背叛我,道理很简单,因为……这是我罪有应得!”

众人错愕,难免心情各异。

看着方腊,赵佶缓缓道,“你一直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可我不知。我在脱难后,唯一想的就是,一辈子不要再回到曾经的苦难,要对我厌恨的人进行报复,一切要重新来过,却从未想过,我之所以会有这些苦难,是我的原因引发的。我不解决我的问题,苦难终究还要一辈子跟随我的。”

方腊缓缓点头,“很有道理。”

他垂下了手中剑,随即再度握紧。

必杀赵佶!

这是他给自己的意念,但他已经开始动摇——之前他一直觉得赵佶该死,该死的人为何不能杀?可此时此刻,他却想到,这世上能真心说出这种道理的人,越来越少,难道这样难得的一个人,终究要死在我的手上?

没有理会方腊的动摇,看向沈约,赵佶一字字道:“我从未想过,这是上天给我的一个机会,让我拯救自己的机会。”

赵佶叙说的时候,他的脸上居然有光辉闪烁。

沈约目光微闪,他发现赵佶真正的悟得什么了。

悟乃吾心之意。

华夏古人造字多将自己对世界的领悟融入其中,到了现代,造字本意早被哗众取宠取代。

赵佶是真悟了。

沈约知道真悟、假悟的区别,假悟是可以用极为华美的篇章、表达自己曲折、恍惚的心境,仅此而已。

假悟就如雾里看花,很美,很赞,可看不到花上的瑕疵。只肯相信花的美好,却不承认花的凋零。

冻龄因此而来。

真悟却会有信,随即坚定不移,不再在假悟的迷离中徘徊。

从沈约的角度,赵佶最少悟得了一个最重要的道理——他一直在试图不再重蹈覆辙,但他始终没有去想问题为何会出现。

“赵佶的问题,自然出自赵佶的自身。”

水轻梦突然道,“他不解决自己的问题,就无法逃离这个循环。无论重来多少次,都无法逃离!”

琴丝那面半晌才道,“这就是你和沈约第一次空间还原就能跳脱出来的真谛?”

水轻梦眸光亮起,喝道,“正是如此。原来如此!”

无间地狱的痛苦从不间断,但她和沈约却没有任何痛苦之意。

他们虽在地狱,却不在地狱。

随即略有兴奋,水轻梦道,“我是跳脱却不自知,原来我已经从地狱跳脱。可沈约早在听到无间地狱的时候,就知道无间地狱的破解方法。他能跳脱,可他还是选择留在了地狱。原来‘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说法竟是真的?”

琴丝那面的声音终有分波澜,“都以为‘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是说承担其苦,却少有人知道想入地狱之人,是怀拯救世人之心。多年前,曾有一人也如此立誓。”

“是地藏王。”水轻梦立即道。

琴丝喃喃道,“是地藏王,也不是地藏王。”

她说的很奇怪,为什么那人是地藏王、又不是呢?

水轻梦不等发问,赵佶那面已道,“我需要拯救,我需要自己来拯救自己。”他的声音变得低沉,肯定道:“除了我,本来没有别人能做到这点。”

方腊冷酷道,“你也救不了自己。”

二人的用词有所差异。

赵佶认同道,“我是救不了自己的性命,但我可以拯救自己!”看向方腊,赵佶缓声道,“今日情况,有……鹏举护我,你要杀我,能否成行还是未知之数。”

方腊冷笑道,“你可以试试。”

但他知道赵佶说的是实情,他未见得能击败岳飞,更不能肯定能杀了赵佶。

赵佶可以逃。

“但只要你答应我一件事情,我赵佶引颈待戮,绝不反悔!”

赵佶盯着方腊,一字字道,“不知道方教主意下如何?”

第1884节 罪己

天地黯淡。

光芒却现在赵佶的眼中。

最黑暗的时候,带你寻找光明的不是你的眼睛,而是你心性的光辉。

众人诧异。

谁都没想到赵佶会做出这般决定,哪怕沈约都是微有意外之意。

上一篇:勇士教父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