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警戒 第1231章

作者:墨武

沈约并没回头,喃喃道,“你们都不记得了。”

“记得什么?”梁、聂二人同时发问。

沈约知道这两人忘记了系统还原前的一切。

人的记忆很是奇妙,记得的才觉得是真实的。

那一个人如果遗忘了所有的过往,过往就不存在了吗?

沈约闪过这个念头时,同时想到——琴丝记得还原前的一切,她有准备。

在陷入六合笼的时候,他立即听到了琴丝的声音——沈约,我需要你的帮手,查出萧楚被囚在哪里。

——怎么查?

沈约微有犹豫,他不是不想帮手,而是知道都子俊是他见过的最狡猾的一个人。这样的都子俊,是不会透漏出萧楚的任何下落的。

——你只需要和他谈论萧楚的事情。

琴丝的回应让沈约有些意外——我会对都子俊散发出的思想电波进行极致检测,发现萧楚可能被困在的地方。

琴丝并没有多说什么,沈约却尽力完成琴丝的吩咐。

这一次,他没有怀疑琴丝的身份,因为有些关切是装做不来的。

你可以故作热情,但你没有真正的热爱,你就不会心动、也不会有那种光辉散发。

一向处于真诚中的沈约,就如久在古董真迹中的行家,对情感赝品虽然暂时说不出逻辑,却能一望可知。

等到琴丝说“可以了”的时候,他选择了离开。

他知道琴丝早有了准备。

结局他早知道,那他多少就能推测出一些端倪。

在罗卜沙漠的时候,他看到天柱山众人分崩离析的结局,也见到琴丝、萧楚联手对抗都子俊的局面,这说明哪怕没有他的参与,琴丝、萧楚和都子俊也能斗个不相上下。

思想电波极致检测的方法,沈约不知道,但他却明白琴丝要做什么——这和测谎仪仿佛,都是根据人体对某些字眼、画面的反应做出的一些判断。

他只要提及萧楚,都子俊就会想到萧楚,甚至想到萧楚被囚的地方。琴丝在捕捉这个思想信号,然后只要再加分析判断,就会得到萧楚的下落。

第1866节 临终一念

沈约不信神鬼,但他相信的事情却很多。

他相信一个人可以凭借意志和毅力完成心中所想所念,因此他对赵佶虽不热切,却一直在鼓励。他从不吝鼓舞旁人走向光明,因为他知道那是真正的解脱之法。

他也信琴丝的方法,因为他信琴丝的为人。

是以在离开前,他就想到琴丝要面对都子俊了。

有些恩怨,必须直面。

离开后,他听到水轻梦的联系——恭喜你的能力更上一层,顺利的离开了六合笼。

他感受到水轻梦真心的祝贺,也“看到”水轻梦在那奇特的玉屋睁开了眼睛,看着面前到来的柳无眉和几个同门。

一切重新来过。

水轻梦那面也不例外。

从水轻梦的一句话中,他推知到极多的信息,水轻梦竟然可以知道他在六合笼的出入,那不是意味着水轻梦对天柱山的技术已有所了解?甚至开始渗透到天柱山那些人的内部?

水轻梦没有失忆!

他沈约没有失忆,是受益他自幼就开始打磨的清醒。

一个人临终时,思想混乱会增加七倍,可意识清醒也会增加七倍。

对修行者而言,证悟就是在追求清醒的过程,一个真正清醒的人,梦中也一定是清醒的。

他沈约在系统还原、空间混乱迷失的那一刻,谨记密宗教法,以教法的子母白红明点为锚,这才做到不失记忆。

根据教法,这种方法哪怕经历千百轮转,仍旧可清楚记得曾经所发生的一切,既然如此,能抵挡空间还原带来的记忆抹杀也是不足为奇。

让他惊奇的是,重组的他轻易的冲过了六合笼。

他陷入六合笼那一刻,就知道六合笼再不对他造成障碍,他不用尝试,但他知道。

水轻梦名为轻梦,旁人不明,沈约却知道水轻梦之名的用意——明梦才能轻梦,知梦才能梦醒。

有多少人在梦境中知道是在做梦?

若是不知,那明梦无从谈起,若是知晓,那日夜不停的清醒,就有双倍、甚至多倍的修行效果。

水轻梦已近道,她也保留了记忆。

那邵青云呢?

看着似死不瞑目的邵青云,沈约想的是——经历了空间重置,邵青云是否记得曾经发生的一切?

清醒的人才可能记得发生的一切。

“沈兄弟,你究竟怎么了?我们要赶快赶往宫中。”梁红云不知邵青云的重要,就明显没记得发生过的事情,她焦虑是怕韩世忠无法应对危机。

沈约没有回应,只是单膝跪在邵青云尸体前,手掐一诀,沉吟不语。

聂山毕竟有些见识,感觉沈约似在做法超度,他见过不少和尚、道人有过类似的举动。

可事分轻重缓急,这时候的沈约,如何有闲暇给邵青云超度?

他忘记了曾经的事情,也就不知道,邵青云对此局的至关重要。

都子俊冷笑道,“沈约以为自己是谁?天王老子,还是阎王?他能复活邵青云?”

在琴丝质疑他的时候,有视频画面出现在二人身侧,其中显示的正是沈约的举动。

是琴丝调出的画面。

琴丝缓缓道,“这或许就是沈约和我们最大的不同。我等看似经历了漫长的等待,做了很多不同的事情,实则还是重复着一样的人生,沈约每一次都是相似的步骤,可他却走出了不一样的意义。”

沈约的方法无它,显露真相,面对解决。

在世人喜欢进行假、骗、怀疑和分裂中,沈约仍旧坚定的真、诚、信、行!

都子俊反问道,“他现在做法超度邵青云,用意是什么?你莫要告诉我,他是在给邵青云招魂。”

琴丝眸中闪过一丝异样,“对我们而言,轮回、招魂都有了科学的解释。肉身有限发展,灵魂却是有无限可能的。只是灵魂在某些规则下,不可避免的受到五蕴影响,是以捉摸不定。”

“我们都捉摸不到的东西,沈约能捉到?”都子俊讽刺道。

琴丝凝望着都子俊,“你虽然这么说,但你是不安的,对不对?因为你根本无法预知沈约能做什么。林灵素的反应证明了,古代记载的超度是真有其事,但到我们那个年代,这个方法早就失传了。”

都子俊冷哼一声。

琴丝缓缓道,“你若非将沈约当作最大的对手,也不会囚禁了萧楚,然后利用萧楚为引,引发沈约插手,观察沈约的手段。你为求胜出,杀了变化中最关键的邵青云……”

轻叹一声,琴丝缓缓道,“都子俊,你变得让我陌生,也更加的……”

“我变得丑陋可怕,是不是?”

都子俊替琴丝说道,“可世人本来就是丑陋可怕的,那些所谓的道德标准,只会压制人内心的邪恶,可邪恶从未消失,当没有束缚的时候,邪恶就会成百上千倍的反击回来。琴丝,我的确杀了邵青云,可她早死了,我做的一切,还是为了人类,我不认为自己不对!”

琴丝摇头道,“邵青云或许死了,但她一定还活着。”

她说的极为矛盾,但这般说的时候,充满了信心。

沈约超度完毕,伸手接近了邵青云胸口的那只手。

邵青云死的时候,一只手捂在胸口,她的伤口却在额头。

这些细节落在沈约的眼中,意味着一件事情——邵青云临死前最少是清醒的。

身毒的一个著名领袖在被刺临死前,喊出罗摩两字。

罗摩是身毒的一个神,后人对那领袖的行为有各种解释,有的说这个伟大的领袖临死前和常人一样,忍不住叫了一句我的天啊。

还有人将自己认知的道德加在那领袖的身上,认定那领袖是在说——宽恕那个刺杀他的可怜人吧。

这种有违人性的道德强行赋予,实在让人有无力吐槽的感觉,哪怕孔子这般圣人都说——以德报怨、何以报德?对刺杀自己的人进行宽恕,本来就是一个看似伟大、却极为让世人尴尬的举动。

实际上,在沈约这般修行者看来,那个领袖的举动用意极为明显。

那就是保持临终一念的清醒。

这才是一个人生命最后时刻最重要的事情。

第1867节 蟠龙出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说是临终的一念。

那一念的清醒,可以让人的临终中阴有着截然不同的结局。那时候的愤怒、愚痴、贪婪都会让临终那人产生极为恶劣的结果。

某些意外痛楚,也可以让临终的人堕入极为可悲的境地。

这也是古代停尸数天的原因,不惊扰死者的最后感觉,在修行者看来,这是极好的做法,不过此等做法早被“科学”抹杀。

身毒的那个领袖却显然明白这个秘法,因为他临终的时候喊着的是他信仰的神明。

他必须极度相信那个神,这才会在生死刹那记起那个神明,也能得到这一念的好处。

这很难得。

举个例子,你在遇到危险的时候,最先的反应是什么?

躲避、诅咒、惊魂离魄?平时哪怕相信什么神佛,那一刻早就抛到了九霄云外?这是绝大数人的正常反应。

那个领袖能在最终时刻喊出罗摩之名,绝对是在平日经过大量的刻苦习练。

而这种习练,就是修行者的日常行为之一。

沈约知晓这些事情,这才会得出邵青云临死是清醒的判断!

常人受创,下意识的会去视察伤口,哪怕猝不及防,也会表情痛苦,可邵青云没有!她在临终前那一刹根本没有去管额头,而是用尽了最后的力量将手掌放在了胸口,然后平和的死去。

邵青云一定要传达什么。

邵青云的衣衫仅能遮体,沈约伸手向她胸口的这个举动在旁人看起来多少不雅,聂山见状欲言又止,他本是关心沈约,替沈约着相,暗想沈约应该注意下声誉、避免旁人的闲话,可随即想到——沈约没问题,有问题的反是那些有邪念的人。

一念及此,聂山竟有顿悟之感。

沈约一只手停在邵青云胸前,突然扭头看了聂山一眼,“你想到了什么?”

聂山微有尴尬,还是道,“我在想,为了世俗,迎合道德,正念之人却要改行来符合世俗标准,这难道不是世人的悲哀?”

上一篇:勇士教父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