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养婿 第771章

作者:云何梦晚

“唉!家父母.......”

石辰无奈一叹,边走边说,将自己近些年的境遇告诉了这两位陌生女子。

说起来他也挺惨的,六年前石辰十九岁,第一次参加乡试便登了榜,准备来年参加省试,谁知年底时母亲去世了,他不得不放弃省试,为母亲守孝三年。

三年后,他正准备再次参加科举时,赶巧父亲又去世了。

他无奈只得再次为父守孝三年,守孝期间他从未放弃读书。

如今六年时间过去,他已经二十五岁了,竟然除了会读书什么都不会做,家里更是一贫如洗,就连吃饭都成了问题。

陆梅道:“可惜,石郎君若非遇到父母亡故,没准现在已经高中进士了呢!”

“是很可惜。”红荷轻叹了口气,“石郎君还准备参加科举吗?”

石辰重重点头,“在下除了读书什么都不会,正在为这次科举做准备。”

“还有两年多,石郎君埋头苦读这么久,一定能够高中的吧?”

红荷看了石辰一眼,旁敲侧击地问道。

“成事在人,富贵在天,在下一定会尽全力。”

石辰目光中闪过一丝刚毅神采。

此时陆梅和红荷停下脚步。

红荷道:“多谢石郎君相送,我们到了。今日也算是与石郎君认识了,有空可以多走动走动,这里便是我们的新住处。”

三人面前是一座小院落,就在街口转角处,距离石辰的家只隔着两条巷子。

石辰望了院门一眼,看向红荷,微微点头:“一定,一定,两位若有事需要帮忙,也可以来甜水巷寻在下。”

“嗯。”

红荷颔了下首。

望着石辰离开的背影,陆梅发出一声轻快地笑声,“你对他有意?”

红荷点了下头,“你不觉得他是挺好一个人?”

“我看你不止是觉得他人好吧?”陆梅撇了撇嘴儿,“你是看好他,觉得他能考取进士。”

“不能确定。”红荷摇了下头,“科举开始还早,我想多接触一下,看看他的才华如何。”

“随你。”

陆梅取出钥匙,将院门打开,迈步进了门。

这处小院子是两人之前合伙买下来,用来充当临时落脚点的。

接下来的日子,两人会在这里住下来,直到寻到良人才会离开。

石辰回到家中,将送人的经过告诉石氏,算是向妻子交了差。

石氏催促道:“最近不要只顾着读书了,去与人家多认识一下。只要你办成此事,今后你读书的费用,家里的开销,我也就不用再发愁了。”

“娘子真的想清楚了?”

石辰不相信自己的妻子会如此大度。

“家里都这样了,我想不开又能如何?”石氏抚摸着儿子女儿的头,“你若觉得对不起我,不妨考个进士出来,也让我在人前能扬眉吐气一番。”

石氏招呼孩子吃饭,不再理会丈夫。

石辰点点头,坐在桌前,端起菜粥,慢条斯理地喝着。

他明白,石家六年两丧,他又只顾着读书,父母攒下的微薄家底,早就不经意间掏空了,妻子这样做其实也是无奈之举......

第1030章 相信科学的儒生

苏牧回京第三天,携皇后沈云初,乘坐着玉辇出了东京城,来到位于城北五里的黄河岸边。

两人下了玉辇,在群臣的拥簇下,来到一处高台上。

沈万德主持下的黄河大桥,已然建造过半。

众人在台上遮眉望去,只见宽达半里地黄河之上,已然架起一座巨大石桥。

土黄色的河水中,竖立着无数根粗大的水泥柱子,柱子与柱子之间又以拱形石桥相连,无数工匠正在铺设桥面。

河水中不时有船驶来,船上装满了各种建桥物资。

沈万德施礼道:“启禀陛下、皇后,此桥宽达十丈,两侧各有两列火车通道,中间为行人和车辆通道,如今正在铺设桥面,不出意外的话两年后便可竣工。”

苏牧点了下头,“朕看他们用的石板,像是水泥制作的,莫非方案有了变动?”

“是。”沈万德急忙道:“石材制作和运输耗费巨大,臣走访得知,官道司修路建桥时改用了水泥板材,与工匠进行论证后,制作了新的方案。”

苏牧皱了皱眉,“水泥板材的制作方法可有?拿来给朕看看。”

他知道水泥板可以建桥,但水泥板里面要铺设钢筋才行。

大魏的钢产量很低,质量也无法保证,这种情况下制作出的水泥板,用来建造黄河大桥存在很大的潜在隐患。

沈万德急忙让人取来水泥板制作方法。

大臣们全部屏住了呼吸。

朝廷为了建造这座黄河大桥,花费了无数人力和钱财,如果此方案得不到苏牧的认可,事情可就大条了。

苏牧仔细查看过后,深吸了口气,“很好,就照这个方法做,切记不要偷工减料。”

这份水泥板制作方法,用的是最好的钢筋,厚度也达标,只是尺寸比较小,需要像石材一样,一块块搭起来,最终形成完整桥面。

众臣子闻言都是松了口气,紧悬的心落地,露出洋溢笑容。

此次随苏牧出城,他们心中都很得意。

不止是因为黄河桥正在稳步进行。

此时正值芒种,大臣们提前得知苏牧出行,特意在附近农田里安排了几十辆犁地机,苏牧见到后狠狠地夸奖了他们一番。

苏牧站在高台上,回头望了望农田里正在犁地的机械,又看向黄河中如网如织的蒸汽轮船,心中生出无比自豪的感觉。

工业化的大魏正在显现雏形。

火车轨道向南已经修到了扬州城,向东修到了郓城,如今正在向北修建。

向西就更远了,工部正在试图修建洛阳至长安的轨道路线。

现如今,东京城周围的火车轨道网只有向北还没有通。

待到黄河大桥修起来,通往河北路的火车轨道也就不远了。

苏牧心中自豪,大臣们又何尝不是如此,他脸上喜色洋溢,三三两两站在一起,指点着高台下的风景。

殷良小声道:“陛下、皇后,时辰不早,该回去了。”

“嗯。”

苏牧点了下头,牵着沈云初的手走下了高台。

少顷,大臣们簇拥在玉辇左右,往东京城行去。

半个时辰后,沈云初回了皇宫,大臣们回了中枢。

苏牧要忙的事很多,于半路去了白鹿书院。

几百名进士全体进行了迎驾。

两年不见这些进士,苏牧很想查看一下他们的课题成果。

只是他没有开口询问,进士们便争抢着向他汇报起了研究成果。

农学院已然掌握了温室大棚种植技术,并且这两年时间培育稻种的进度也很快,成果指日可待。

石油提炼科目的进展也很迅速,进士们在石油中发现了沥青,并将沥青的用途做了深刻研究。

而电力科目的进展最令苏牧吃惊,他们竟然研究出了真空灯泡,并且为灯泡长明找到了合适电流。

换句话说就是,他们可以让发电机发出的电刚好点燃真空钨丝灯泡,而不烧毁,只要一直保持这个发电量,灯泡便会长明。

苏牧对此很是无语,进士们根本不知道代表电压与电流关系的欧姆定律,他们用的是最笨的办法,为灯泡找到的合适电流和电压。

这不知道要实验多少万次才能成功。

进行们目光期盼地望着苏牧,想着他会赐下何种褒奖和赏赐。

谁知苏牧却道:“朕的皇宫要用电灯,朕的皇宫里还要建温室大棚。”

“呃!”

进士们直接无语了。

苏牧看着目瞪口呆的进士们,笑了笑。

“等殿试结束后,朕会成立一个电力部,你们将会成为电力部官员,为大魏研究建造电力设施。”

“恭喜,恭喜。”

进士们集体向电力课题组发出道贺。

“陛下,我们呢?我们研究的东西能不能单独成为一部?”

苏牧淡淡一笑:“农业、医学、也会成为单独一部,其他课题组会进入相应部门做事。不过朕在这里保证,在场的每个人都会受到重用。”

这些进士生自儒学,又潜心研究了科学,他是一个都舍不得浪费。

“啊!我们五百人全部留京?”

进士们全部震惊了。

在以前,只有进入翰林院的进士才有资格留在京城做官,其余人都是要奔赴全国各地的。

如今苏牧却要将他们全部留下来,充入朝廷中枢任职。

这是前所未有的事,他们怎么可能不震惊。

“多谢陛下。”

“谢陛下。”

苏牧莞尔笑道:“朕留下你们,是为了你们可以更好的进行研究,可不是让你们享福的。”

“是。”

上一篇:仙王奶爸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