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养婿 第601章

作者:云何梦晚

苏牧点了下头,“不是,在下苏州人。”

书生笑道:“阁下原来是苏州人,江南好地方啊!不过咱们成都府不比江南差,比如沿锦江而上,最为知名的建筑当属合江亭,合江者,岷江别派自永康离堆分入成都及彭、蜀诸郡合于此。以下新津,绿野平林,烟水清远,极似江南。”

此时又一名书生出言道:“不错,合江亭附近有座芳华楼,前后植梅甚多,是腊月赏梅的好去处,往年冬季去那里游玩的女子非常多,若偶遇钟情之人,也愿相陪左右,一同游玩,当是别有一番风情。”

之前那名书生笑道:“是也,是也,外乡人,你可要与我等同去?”

苏牧呵呵一笑,“不知两位贵姓?”

书生道:“免贵姓苏,名宁,跟如今的皇帝一个姓,叫我子安便好。”

“苏宁?”

苏牧莞尔笑笑,脑中灵光一闪,说道:“巧了,我也姓苏,苏轼,叫我子瞻便好。”

苏子安哈哈笑道:“没想到啊!子瞻兄与我竟是本家!”

苏牧乔装后的容貌有二十七八岁,比苏子安要大不少,这一声兄长自是受得。

他抱拳道:“幸会,幸会。”

说着朝向另一人,“不知这位兄台贵姓?”

那人回礼道:“免贵姓范,名阳,字子帧。”

“哦。”苏牧好奇的哦了一声:“范氏自古便是川蜀大族,我说的可对?”

两晋出现过天师道宗师范长生,辅佐氐羌首领李雄在成都建立成汉,范氏在巴蜀地区是豪强大姓,宗族势力非常庞大。

范子帧苦笑道:“子孙愧对先辈遗泽,范氏如今早已不复当年风光。今次未能通过乡试,连会试都没有办法参加,徒让许多人嘲笑。”

他这话也不假,范氏虽然是大族,近两百年却没有出过几个大官,如今只是人口众多罢了。

“咳——”苏牧尴尬一咳,张口吟道:“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范兄弟不必太过气馁,来年再考便是。”

这首诗是刘禹锡的‘浪淘沙·莫道谗言如浪深。’

全诗只有一个意思,那就是不要在乎别人的看法,只要肯用功,是金子迟早会发光。

苏牧吟出此诗,只是为了缓解眼前的尴尬,人们听了却是纷纷向他投来诧异目光。

苏子安施礼道:“子瞻兄张口便作出了如此好诗,莫非也是读书人?”

苏牧笑着点了下头,“算是吧!”

范子帧望向眼前这个比自己略大的人,抱拳施礼道:“多谢子瞻兄开导。”

“范兄弟不必客气。”

苏牧客气回道。

“哼!外乡人,不要以为会吟首破诗,就可以教训他人。”

此时一名衣着鲜丽的书生站起了身,望着苏牧,很是出言不逊。

苏子安看了苏牧一眼,对衣着鲜丽的书生说道:“王兄,子瞻兄乃是好意,不可如此说话。”

苏牧看了此人一眼,心道:自己只是吟了首诗,这就得罪人了?

他这首诗确实没有别的意思,而这个姓王的书生,之所以出言不逊,无非是为人心高气傲,看不得别人卖弄诗词才华而已。

“哼!我成都府的读书人,何时需要如此低三下四,对待一个外来人?你们愿意与他交往,那是你们的事,王某就此告辞。”

王姓书生莫名其妙地丢下一句话,直接下楼去了。

此时陆续有人起身跟着下了楼,片刻后,便只余下了苏牧、苏子安、范子帧三人。

苏牧嘴角抽了抽,这特么是在排外啊!

这些毛头小子,竟然如此排斥外乡人。

苏子安和范子帧尴尬地对视了一眼,两人其实很清楚,离开的那些人不止是排外那么简单,而是因为这位苏子瞻在他们面前吟了首不错的诗词,展示出了比他们更高的才华。

他们是在嫉贤妒能。

苏牧好奇道:“那个人是何来历?”

“咳——”苏子安轻咳一声,说道:“他叫王玉禹,心胸有些狭小,王家在成都府宗族势力很大,子瞻兄若是准备在成都久留,要小心一点此人。”

苏牧点了下头,“多谢子安提醒。”

他这次来成都,就是为了惩治这些胡作非为的豪门大户。

此时他不过是刚来,还不清楚到底有多少人涉及其中。

王家和范家在川蜀都是大族,很可能与交子有关,一旦被他查实,王家不找他的麻烦,他也会找上门去。

苏子安客气施礼道:“子瞻兄初来成都,与我和范兄又是初次相识,不如改日相约去合江亭赏梅?”

范子帧道:“我也正有此意,子瞻兄可要一同前去?”

苏牧仔细思忖了一下,点头道:“也好,两位何时去,可以来这里寻我。”

“好。”

三人约定此事,范子帧和苏子安一起告辞离开了静华楼。

苏牧返回寝室,站在窗口,望着江面上来来往往的船只,一阵出神。

“公子。”

此是殷良上了楼来。

“查的如何?”

殷良道:“据查交子在川蜀已然泛滥成灾,所牵涉的到的钱财远不止千贯万。朝廷运来的银两,只怕是杯水车薪啊!”

“嘶——”

苏牧深吸了口气,即便自己事前预估了事情的大条程度,现实还是让他有些出乎意料。

川蜀盆地,乃天府之国,非常适合人类居住,大魏升平两百年,居住在这里的百姓已经达到了近千万人,所创造的财富又岂能少了。

一千万贯,平均到每个人,不过每人一贯而已,交子涉及到的数目,肯定远不止这点。

第822章 替罪羊

苏牧问道:“都有什么人参与其中?”

殷良叹道:“蜀地巨商联合具保成立了交子行,发行了交子,如今交子贬值严重,百姓争相挤兑,交子行无法给百姓兑换,百姓们便将交子行告到了官府,成都府衙门每日接待的诉讼案件成百上千,已经陷入了停摆。”

说着取出一份名单,交给了苏牧。

苏牧仔细看了看上面的人名,上面共计十六个人名,王姓和范姓赫然在列。

“段巩没有动那十六家人?”

殷良摇了摇头,“段知府怕惹出大祸,还没敢动手,只是让他们停发交子,设法兑付发行出去的交子。”

说着又取出一沓做工精致的纸钱。

苏牧接到手中,仔细端详起来。

这是一套做工精致的纸币,纸张用的是上好的碧云春树笺,眉头写着,汇通天下,四个正字,中间写的是面额,一文至百贯,共十六种,下方盖有七八个印戳,并编有号码,为了达到防水的目的,表面用了某种油脂进行密封。

“这些人很聪明。”

苏牧自问即使是他亲自操刀,也未必能在短时间内将纸币做的如此精致。

他们能想出交子这种东西,可以说是走在了所有人前面。

按理说,他们不会不明白滥发交子可能造成的后果,川蜀如今的情况,没准就是人家刻意做出来的。

至于目的也很简单,他们发出去的是纸,拿回去却是货真价实的钱币。

用些许废纸换了川蜀百姓几千万贯财富,此刻他们正在狂欢庆祝吧!

殷良小声道:“陛下,此物做工精致,可以防水沾湿,更有七八种印戳在上面,可以防止旁人仿制。”

苏牧点了下头,“可知道他们发行出去了多少交子?”

殷良道:“经查至少有五千万贯,现在贬值严重,实际价值已经不足三成。”

苏牧好奇道:“你得意思是现在三百文钱可以兑换价值一贯的纸钱?”

殷良点头道:“目前外面是这样,且百姓做生意极不愿收交子。”

苏牧思忖片刻,淡淡一笑,吩咐道:“让明武司鉴将交子行印刷纸钱的作坊全部查封,以密旨的形式通知段巩,让他发布告令,自今日起私自印制交子者,一经发现,满门抄斩。另外通知陈有美,让他在彭山县停下等待指令。”

彭山县位于岷江沿岸,距离成都府一百里,船只到了这里需要由岷江转入锦江,进而抵达成都府。

苏牧让运银船停下待命,显然是另有打算。

“是。”

殷良急忙领命离开。

交子的问题,来自于发行交子的十六家巨富商贾,昧下铁钱,不肯原价兑换交子,百姓对交子彻底失去了信任。

解决此事最简单的办法是,将这十六家商贾全部抄家,用他们财富偿还百姓的损失。

但这样有一个很大的弊端,那就是事情过后,交子必然会成为一张废纸,再想让民间对交子重拾信心,也就难了。

苏牧作为现代人知道纸钱的巨大作用,大魏百姓却没有他这样的眼光。

按理说,人们不难发现用交子买货易物的方便程度,然而现实却是交子并没有走出川蜀,这足以说明川蜀之外的百姓并不信任这个东西。

古人对纸币缺乏信任,苏牧却是要借着这个机会将交子变成在大魏全境流通的货币,这是他没有第一时间拿那些人开刀的原因。

再者,交子涉及到了如此巨大的金额,成都知府段巩未必是干净的。

殷良搜集到的名单,很可能不是真正的幕后黑手。

苏牧若直接让人抄了这些人的家,大概率会空手而归,到时候留下来的巨大窟窿都要朝廷买单。

五千万贯会掏空大魏的国库。

朝中大臣肯定不会答应。

苏牧思来想去,决定先禁止那些人继续印发交子,然后将市面上的交子慢慢收回,并重新印制。

在这期间还要查到真正的幕后之人,将其藏匿的铁币全部查抄出来。

上百万斤铁币,那些人就是想运走,也要有这个能力。

他可以确信,那几千万贯铁币,必然被藏在成都府附近。

上一篇:仙王奶爸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