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养婿 第599章

作者:云何梦晚

李德乾派去岸边的军队被炸死炸伤无数,不得不龟缩回了升龙城。

第三天时,有商船靠岸,商人们来到岸上,等待城破之日。

大魏的军队却还都留在船上。

百越君臣担惊受怕了三天三夜,开始出现不同意见。

有人觉得应该派人出城去向大魏投降,这样大家都能逃过一死。

有人觉得应该放弃升龙城举国南迁。

李德乾舍不得升龙城里锦衣玉食的生活,迟迟没有下决定。

此时城中的百姓却是乱做了一团,城里地位低下的百姓恨不得立刻将城门打开,放大魏的军队进城,灭了李家这些畜生。

而在升龙城外居住的百姓,此时已经四散而逃,没入了丛林中。

李德乾拿不定主意,孙正等人也沉得住心,迟迟没有上岸。

下了船的商人却有些等不及了,他们此来带了不少家丁。

在雷州登船时,朝廷还分发了兵器给他们。

商人们下船后,将各自的人集合起来,组成了一支近万人的私兵队伍,开始在升龙城附近游荡。

许多逃入丛林的百姓被他们捉到,关押了起来。

有人好奇道:“奇怪,这些百姓脸上为何都刺着字?”

“这你就不懂了吧!百越实行私奴刺墨,这些人都是地位低下的奴隶。”

“可惜了这些小娘子,脸上被刺了字,还如何嫁人?”

“谁说不是呢!”

时间一日一日过去,半个月后,大魏的战船终于往岸边驶来。

就在大魏战船开始移动时,升龙城突然打开城门,一支两三万人马的队伍,急匆匆出了城,往南面逃去。

李德乾终于下了决心,选择了弃城逃走。

一个时辰后,大魏战船靠岸,军队陆续下了船。

孟隆看向拓拔野,说道:“陛下说升龙城南边还有大片土地,国君若是想要,可以带兵前去占领。”

拓拔野闻言立刻明白了,这是让他带兵离开此地去追杀李德乾,至于将来能占据多大地盘,要看他自己的本事。

“好。”拓拔野点了下头,看向吕俭和萧宇驰,“点齐咱们的人马,不用进城了。”

孙正一摆手:“这里是一千枚火雷,国君可以让人带上。”

“多谢。”

拓拔野道了句谢,去集合自己兵马了。

孟隆、孙正、李守贵三人则是带着数万大军进了升龙城,将皇宫翻了个底朝天,把李德乾来不及带走的大量钱财,全部运回了船上,送往了雷州。

随着皇宫被付之一炬,升龙城的百姓纷纷走上街头,来到皇宫外的告示牌前围观。

他们之所以敢出来,是因为大魏军队张贴了安民告示。

此刻他们自由了,摇身一变成为了大魏子民,不再是地位低下奴隶。

次日,孙正、孟隆、李守贵三人将商人们叫来,向他们下达了苏牧的旨意。

孙正道:“陛下有旨。”

“草民请旨。”

人们一起施礼道。

孙正取出圣旨,念道:“朕允许尔等跑马圈地,但有一点,你们占了多少土地,必须向朝廷缴纳相应的买地钱,第一年免税,第二年起朝廷开始征收税款。”

“多谢陛下。”

众人一起领旨道。

孙正又道:“圈地范围不可进入升龙城周围五十里内,现在你们可以出发了。”

升龙城周围是一片直径四百里的平原,中间划去一百里范围,还有三百里范围可供他们圈地,且向南还有数之不尽的土地,完全可以满足他们的胃口。

众人不做迟疑,争相离开。

接下来,同来的文官开始统计升龙城附近的人口,而后将百里范围内的土地,平均分发给了原住民。

原住民九成是汉人,此前他们是贵族的私奴,没有自己的土地,魏人一来就分给了他们土地,他们怎么会不对大魏感恩戴德。

百姓得知大魏的皇帝叫苏牧后,在城里城外为他建了不少生祠。

孙正、孟隆、李守贵作为苏牧的嫡系,自是乐意看到这种情况。

他们不止没有制止,还让人为苏牧雕刻了石像,安置进了生祠。

一个月后,又有大批商船赶来,这些人是从京城或者更北方来的,然而此时升龙城附近的土地已然被瓜分的所剩无几,没有土地分给他们了。

这些人找到孙正三人求情。

三人相视一笑。

孙正道:“孟将军会沿着海岸南下,你们若是不死心可以随他一起南下。”

“愿意,我们愿意。”

人们喜出望外,纷纷点头,他们这次是有备而来,人手一份百越舆图,知道南面还有大片土地。

几日后,孙正留在了升龙城驻守,孟隆带着两百余艘战船,两万军队,经由元江再度入海,沿着海岸向南驶去。

北方来的数百商船跟在后面,开始了让他们一生难忘的远航。

第819章 交子之祸

三个月时间,一晃而过。

朝廷大军在升龙城缴获的财物,经过漫长转运,运抵雷州变卖换成银两之后,送到了东京城,随后充入国库。

皇宫脚下,尚书省,政事堂公房中。

“百越运回来财货,于岭南经过变卖,共得银一千三百万两,现已全部充入国库。”

听着户部尚书王钧的汇报,起初反对这场战事的程衡和林摅都是万分惊愕。

程衡惊讶道:“竟有这么多?”

王钧笑道:“ 这可是一国财富,若是将财物运回京城再行出售,得到的只会更多。”

“陛下可知道此事?”

“施才我去了趟御书房,陛下已经知道了。”王钧嘴角抽了抽,回想起刚才苏牧的嘴脸,叹道:“陛下觉得在岭南将财物变卖亏了很多,说要设法杜绝这种事情。”

从升龙城获得的财物,不下百船,这些东西在变卖的过程中,经手的官员数不胜数,其中损耗绝对不是一笔小数目。

尤其是在运输过程中,竟然也存在巨大损耗。

苏牧不用想都能知道,负责此事的官员必然不会放过这种好机会。

但他也明白,国家这么大,这种事情是无法杜绝的。

程衡捋须道:“东西太多了,变卖也是无奈之举。”

王钧和林摅一起点头。

三人都是聪明人,苏牧能猜到的,自然也逃不过三人的眼睛。

国家那么大,只要用人做事,就避免不了这种情况。

三人不过是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

此刻御书房中。

殷良急匆匆进了门,将一本书籍,双手举给了苏牧。

“陛下要的东西。”

苏牧接到手中打开,一页页翻看起来,沈云初侧身一瞅,笑问:“陛下为何要找这本典籍?”

“随便看看。”苏牧笑着摇了摇头,他看的这本书叫大梁制诰诏,里面都是关于前朝治理国家的记载。

沈云初见苏牧忽然停下翻动,凤目望去,轻语道:“大梁庆元三年,官员上书:益州之壤,镇抚全蜀,直国坤维,虽车书混一,初无彼此之间,然去都国几万里,了不与中原接壤。地西接蛮戎,虑其溢泄,赋币以铁,梁帝允之。”

“陛下,这难道就是川蜀惯用铁币的由来?”

苏牧颔了下首:“不错,川蜀本就缺铜,又与蛮戎接壤,官府怕铜钱流失,故此改用了铁币。”

说着在桌上拿起一份奏章递给了她。

沈云初掀开一看,却见是成都知府段巩的奏章。

奏章的内容是,“川界用铁钱,小钱每十贯,重六十五斤,折大钱一贯,重十二斤。蜀人以铁钱重,私为文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既久而或不能尝,民讼不已。富民赀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不息,旷时日久,损益已达千万贯。”

“陛下在为此事发愁?交子又是何物?””

“朕为何发愁?”苏牧淡然一笑,“蜀人发明交子,朕高兴还来不及呢!”

“陛,陛下高兴?”

沈云初愕然。

“不错,朕很高兴。”苏牧呵呵一笑,“交子与股市用的银庄存根区别不大,两者不同的地方在于,交子只流通于川蜀,可以买货易物,银根只能在股民之间流通,且需要在银庄更改户头。”

沈云初轻抚额头,摇了摇头,她有些听不太懂。

苏牧笑道:“交子是一种纸钱,银根是钱庄存单。”

沈云初惊讶的张了张小嘴儿,“存单臣妾懂,纸钱又是何物?”

“纸钱就是用纸印的钱。”

苏牧摇头一笑,随手将御案清理出来,铺开一张纸,拿着尺子在纸上画出了几个大小不一的长方形图案。

“娘子且看,最大的这个代表千文。”

说着在上面写上了千文字样。

“小一点的代表百文,依次类推,余下的代表五十文、二十文、十文、五文、二文、一文。”

苏牧沾了笔墨,在长方形上一一写上面额。

上一篇:仙王奶爸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