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养婿 第416章

作者:云何梦晚

“臣遵旨。”王钧忙道。

“事情既已解决,朕这就回宫去了。”周缙转身要走,临出门时又回过头,自语道:“朕的宫里也需要这种炉子,回头把图纸送进宫去。”

“是。”

苏牧缓缓抱拳道。

送走周缙,卫怵和王钧跟着苏牧返回房间。

卫怵道:“炉子的制作方法?”

苏牧道:“要找文思院的泥瓦匠马识。”

卫怵急忙问道:“他人呢?”

苏牧笑道:“在我家,给我砌炉子呢!”

卫怵急道:“这如何使得,陛下刚刚催的很急啊!苏侍郎快去将人请回来。”

苏牧摇了摇头,取出几张纸,“不急,我这里有份计划书,卫尚书不如拿回去看看再说。”

“哦。”卫怵接过纸仔细看了几眼,“也好,容我自己看过再说。”

说罢急匆匆告辞离开。

卫怵一走,王钧笑呵呵道:“放之啊!蜂窝煤的制作方法......”

苏牧笑道:“方法简单,主要是要用到专门的工具。”

王钧道:“户部可以出钱购买,你说个数。”

苏牧点了下头,“钱是一方面,制作工具需要用到铁,王大人您得支援点铁给我。”

说着从后面取出一个蜂窝煤压制模具。

王钧伸手接过来,掂了掂重量,仔细打量起来,他看了许久没看懂这东西怎么用,问道:“此物如何用法?”

苏牧早已做好准备,起身来到门外,在门口那堆泥和土的混合物上,一阵乱插,待到模具里装满,轻轻一拉拉杆,一个十二孔的蜂窝煤出现在地上。

王钧老眼一怔:“这,这就成了?”

“配料是石炭粉和黄土比例七比三,如果有条件可以减少一成石炭粉加一成木炭粉,用少许水搅拌,照我刚才的方法制作就好。”

“我会派人来工部学。”王钧一个户部尚书自是不需要记这些,他问道:“此物你准备收多少钱?”

苏牧狮子大开口道:“十两银子一个,有一千个模具足够户部用了。”

谁知王钧惊讶道:“才一万两,确定一千个够用?”

苏牧嘴角扯了扯,完蛋要价低了,他心疼地道:“暂时够用吧!王尚书想多要也行。”

其实他有更好的方法解决蜂窝煤的问题,只是不想白忙活才做王钧这笔买卖。

王钧道:“那就先来一千个,多久能做好?”

第587章 全城推广

一万两就可以解了朝廷的燃煤之急,王钧自然不会吝啬。

苏牧道:“最少也要五天,可以一批批交货。”

“那好,这个我带走,回头我让人给你送钱来。”

王钧似是生怕苏牧反悔,带着东西直接离开。

苏牧来到文思院交代王庭芳道:“等会儿户部的人会送钱来,记得是一万两,给户部制作一千把蜂窝煤压制工具,给你五天时间。”

“是,大人。”

王庭芳忙道。

苏牧问道:“文思院手里有几处制陶作坊?”

王庭芳回道:“就一处,规模不太大,其余的在工部本部手里。”

苏牧道:“让秦汉将烟囱的制作方法公布出去,鼓励民间陶匠烧制烟囱。”

“遵命。”王庭芳急忙领命,伸手做请道:“大人快请坐。”

苏牧走到桌前坐下,想了想,问道:“庭芳可听说了专利技术法令?”

王庭芳道:“下官听说了,是大人一力促成。”

苏牧点了下头,“专利技术授权事宜由本官负责,你可有兴趣帮本官?”

王庭芳眼中闪过一丝喜色,忙抱拳道:“下官愿意为大人效犬马之劳。”

苏牧闻言莞尔一笑,问道:“你觉得琉璃镜算不算专利新技术?”

王庭芳怔了一下,忙道:“算,那等奇物怎能不算,大人的意思是?”

苏牧道:“文思院出具的第一份专利授权便是琉璃镜,回头我会将制作方法整理出来,你负责归档入案,最好起草出授权文书交给我。”

“这......”王庭芳没听懂苏牧话里的意思,“大人的意思是?”

苏牧摇了摇头,“不用多问,我会亲自将流程教给你,学一次就会了。”

“是。”

苏牧略一沉思,“有一点你需要注意。”

“大人请讲。”

“经过咱们授权的技术方法不得对外泄露。”

苏牧完全是在照抄现代社会的专利技术法,就连上交配方都是照抄出来的操作,由工部掌握配方虽然存在泄露的风险,但还有刑部和东都府进行法律保护,旁人即便得到了配方也不敢用作商业用途。

王庭芳忙道:“下官不敢。”

苏牧道:“切记是任何人都不能泄露,包括陛下问起也不能泄露。”

“这......”

“不要害怕,技术虽上交了,但技术本身还是属于工匠本人,文思院只是负责保管。”

“若陛下问起呢?”

“那就让陛下来找我。”

王庭芳沉思片刻,点头道:“下官明白了,没大人的命令,下官不会向任何人透露。”

“你去忙吧!将烟囱的规格和制作方法张贴告示公布出去,记得写上用了烟囱可以防碳毒。”

苏牧交代清楚直接离开。

王庭芳以文思院的名义写了告示,命人张贴在皇城外的告示牌上。

百姓们上前查看后,都是不以为然,因为只有一个烟囱,上面没说如何用。

第二日,工部和户部抽调出人手,在皇城外砌起一排炉子,装上烟囱,当众点燃进行示范。

有官员在人群中解释道:“陛下有令,凡东京城内住户,家中都要砌这种碳炉,今后朝廷出售石炭,也以蜂窝煤为主。”

有百姓不解道:“啊!碳炉?石炭?蜂窝煤?”

官员又道:“就是此物,如有疑问可自行上前查看。”

百姓们闻言一起围到火炉前查看。

只见有的炉子上放着茶壶,壶口正呲呲冒着热气。

一旁做讲解的官员又道:“取暖,烧水,做饭,都不耽误,看懂了就回家自己制作吧!谁家制作好炉子,可以来这里申请验收,确定没问题的可以免费领取五十块蜂窝煤,数量有限先到先得。”

有人好奇道:“敢问大人,这五十块蜂窝煤可以烧几天?”

官员解释道:“一天一夜要烧八到十块蜂窝煤,成本十文钱不到。”

“真的?”

“工部苏大人亲自计算出来的还能有假不成。”

“好,好,好,十文钱真的不高了。”

“快去学砌炉子。”

人们纷纷涌向一旁教授砌炉子的工匠。

百姓们虽大多不识字,但其中不乏聪明人,看完工部的匠人砌碳炉,返回家中撸起袖子直接开干。

几十块青砖谁家还没有,炉子沏好,从皇城下买来炉盖和烟囱装好,到天黑时,有人炉子验收成功,领取了免费的蜂窝煤。

此时烟囱的数量还很少,很多人沏好了炉子却买不到烟囱,只能干等着。

第三天买不到烟囱的人更多了,纷纷来到皇城外等待。

直到此时,人们才想起前天工部贴出的那张告示。

城里做陶制品生意的人发现商机,让人连夜赶制烟囱。

只隔了一天一夜,市面上就有私人售卖烟囱了。

如此一来,户部这两天加紧制作出来的蜂窝煤完全不够送了。

王钧急匆匆进宫,跟周缙禀报,“陛下城里的百姓热情高涨,全部在砌砖炉。”

周缙喜道:“好事。”

王钧为难道:“陛下户部人力有限,无法制作出那么多蜂窝煤售卖。”

周缙皱眉沉思片刻,问道:“苏侍郎是什么意思?”

王钧叹道:“苏侍郎的意思是将蜂窝煤的制作方法公布出去,让百姓自行制作。”

周缙略一思忖,点头道:“也好,户部没必要什么都管,将配方公布,让百姓买石炭自行制作,石炭还是半价出售,一斤起卖。”

他一开始的目的就是为了省煤,让百姓安全渡过这个冬天,根本没想过从中渔利。

做出这种决定再正常不过。

王钧急忙出宫,将此事告诉了苏牧和卫怵。

然后命人去城里展示蜂窝煤的制作方法。

百姓们看是看懂了,当得知一个铁模具需要十两银子后,全都傻了眼。

十两银子对富人不算什么,对穷人来说是重资产了。

上一篇:仙王奶爸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