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养婿 第372章

作者:云何梦晚

徐济和梁修齐陆续离开御书房,礼部尚书韩正奇又被请了进去。

周熤大婚在即,韩正奇最近入宫面圣的机会有点多。

朝廷各个机构有条不紊的负责的各自的职司。

很快皇宫外的告示牌上张贴了一份告示出来,活字印刷术真正现世了。

许多百姓奔走相告,东京城内的印坊东家,都赶到皇城下查看告示内容,准备试一试朝廷公布的活字印刷术。

苏牧得知此事后,提笔写了份奏章,来到政事堂将奏章留下,而后离开中枢,骑马回府换了便衣,叫上孙正一起出了城。

大臣的奏章一般都要经过政事堂的审批,才能摆到皇帝的御案上,苏牧是想通过正规途径给周缙上书。

政事堂囊括门下省、中书省和尚书省,办公处设在尚书省。

徐济看到苏牧来了尚书省,待苏牧离开,他一问才知道苏牧是来递交奏章的。

很快,苏牧的奏章到了徐济手中,他翻开苏牧的奏章,仔细读过,缓缓合上,冷哼道:“提议颁布专利法令,他管的倒是挺宽,此等奏章就不用递交给陛下了。”

他准备扣下苏牧的奏章,不予递交。

徐济说不用递交,下面的官员有一百种办法帮他解决,自是不用多说。

苏牧不是没有猜到这种可能,但他还是走了正常流程,他想试一试能不能通过正常流程给周缙上书。

如果不能,他还可以在朝会的时候,当庭上书。

这种事翁婿两人其实私底下就可以说,但那不符合流程,也会让周缙觉得他虽在高位,却名不副实。

他都是三品大员了,也手握了一定的权力,需要学会使用这份权力。

苏牧在孙正的陪同下,来到东京城西南三十里,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村庄,卞家村。

卞和的瓷器作坊就在这个村子里,双方的合作契约已经签订,苏牧今日是来看看作坊的情况。

苏牧在卞和的带路下,在作坊里四处查看起来。

卞和小心翼翼地道:“大人,冬天太冷,拉胚的工匠都放假在家,作坊里只有几个负责烧窑的匠人。”

苏牧点点头,问道:“你对烧制琉璃了解多少?”

卞和忙道:“实不相瞒,小人知道的实在不多。”

苏牧抿嘴一笑,打趣道:“很巧,我知道的也不多。”

卞和惊愕的张了张嘴,叹气道:“唉!”

“不过,你也不用灰心。”苏牧笑着摇了摇头,“我虽知道的不多,但经过查阅古籍,查到了一些制作琉璃的蛛丝马迹,”

卞和惊呆:“大人不妨仔细说说。”

苏牧略一沉思,说道:“据古籍记载,烧制琉璃的材料主要是沙子,将沙子用高温融化,冷却后出来的就是琉璃了。”

他要烧制的其实是玻璃,与琉璃有本质的区别,单从材料上对比,就是不同的两个东西。

这样说完全是在故意混淆两者的概念。

“沙,沙子?”卞和嘴角的胡须一阵颤抖,他很难相信,沙子可以烧制出琉璃来。

卞和想了想,说道:“既然如此简单,小人马上就可以让人试验。”

苏牧笑着点了点头。

他知道烧制玻璃的方法很简单,但他只知道沙子是原材料,至于烧制的技巧,以及需要什么配料,却不得而知。

唯一的办法就是让卞和去试制。

卞和招来几名烧窑的工匠,让他们点燃一个空置中的小窑炉,直接进行试验。

方法很简单,一个粗糙的坩埚里放满细沙,直接放进窑里去烧。

苏牧站在一旁静静看着。

卞和多次让人取出坩埚查看,发现没有变化。

只得让人再加石炭,提高窑炉内的温度。

第529章 烧制玻璃

一个时辰后,坩埚里的沙子还是沙子,没有起丝毫变化。

时间来到了中午,苏牧也站的累了,卞和邀请他回家吃饭,一行人刚来到卞和家中坐下,作坊里的工匠便追来禀报了。

“东家,窑,窑塌了,沙子还是沙子,没有变成琉璃。”

苏牧闻言心中一叹,暗道:果然没那么简单。

“大人,这......”

苏牧一抬手,示意他不要打扰,他在回想高中学过的化学知识。

他记得高中有学过烧制玻璃的化学题。

很快苏牧心中一喜,随着他将记忆梳理出来,清晰的回忆了起来。

他想起了两道高中化学题。

烧制玻璃为什么要用到生石灰。

烧制玻璃为什么要用到纯碱。

这两道题的答案,他记得很清楚。

纯碱可以降低沙子的熔点。

生石灰的主要作用是增加玻璃的稳定性和机械强度。

窑炉塌了沙子没变化,是因为窑炉所能承受的温度到了极限,而这个极限距离沙子熔化还差很多,需要往沙子里加纯碱,让沙子的熔点降低。

苏牧皱眉又陷入了深思。

纯碱,去哪里找纯碱呢?

苏牧看着桌上的饭菜,猛的想起了什么,惊道:“大魏有碱的啊!”

卞和忙问:“大人,这是......?”

苏牧笑了笑,抬手拿起一个微泛黄的馒头,咬了一口,咀嚼着问道:“这馒头是如何发面的?”

卞和道:“回大人,家里是用草木灰水发的面。”

不经发酵的面粉蒸出来的馒头会有酸味,人是很难下咽的,故此人们蒸馒头时,需要先对面粉进行发酵。

而发酵面粉是需要用到碱的。

苏牧平时没少吃馒头,却从未细想过这个问题,直到此时才将两者联系起来。

大魏百姓虽不懂碱的原理,却不知何时起已然掌握了发面的技能。

由此不难得出,草木灰其实就是一种纯天然的碱。

苏牧心中又仔细思忖良久,对卞和说道:“我这里有个不太成熟的方法,你记一下。”

卞和急忙道:“小人去找笔墨。”

“不必了,你听着就好。”苏牧摇了下头,继续道:“将沙子磨成细粉,往里面添加一些草木灰和生石灰,用水稍作调和,再放进窑炉里加热。”

卞和闻言点头道:“小人记下了。”

苏牧又道:“若这样还不行,可以在草木灰和生石灰的比例上下些功夫。”

卞和忙道:“草木灰和生石灰作坊都有,只是磨沙子可能要耽误点时间。”

苏牧往嘴里塞了块馒头,起身往外走,边走边问:“想好如何磨了?”

卞和从后面跟上,“村子里有碾子,应该可以磨。”

苏牧点点头,“走吧!带我去看看。”

“大人稍等。”卞和招手跟匠人交代几句,随后带着苏牧来到村子里的仅有一个石碾子前。

碾子也就是石磨,卞家村仅有这么一处石磨,还是百姓们集资建的,主要是用来磨粮食。

苏牧围着这处露天的石碾子转了一圈,点点头,“先试试吧!如果可以,就在作坊里建几个石磨。”

两人来了没多久,瓷器作坊的工匠,背着细沙赶了来。

卞和指挥着工匠,将细沙放在石槽里,几个人用力推着石磨,一圈一圈的磨起来。

足足碾了一个多时辰,几斤细沙终于磨成面粉状。

一行人带着石粉返回作坊,往里面添加了草木灰和生石灰各十分之一,用水调合均匀,再次放出坩埚,入窑炉炼化。

半个多时辰过去,坩埚里的石粉终于融化了,且咕嘟嘟的冒起了泡。

卞和和作坊里的工匠全部震惊的睁大眼睛看向苏牧。

“大人,小人实难相信沙子竟真的可以融化。”

“铁都可以融化,何况是沙子。”苏牧摇头笑道:“快取出一点来冷却看看。”

卞和亲自动手,用铁钳子将坩埚取了出来。

然而,他竟不知如何取出来一部分。

“大人,这......”

苏牧不知何时手中多了一根长长的铁棍。

只见他把铁棍伸进坩埚,在里面搅动一番,很快铁棍头上粘上了一大坨泛着通红火光的粘稠物体。

苏牧一摆手,“余下的放回去继续烧。”

他话音未落,铁棍上的物体便已然发生了变化,颜色逐渐暗淡,片刻后,变成了一个形状奇怪,却外表极其光滑的物体。

卞和震惊道:“大人,这就是琉璃吗?真是绿的发亮啊!”

一直没开过口的孙正也被震惊了,他问道:“这个真的很像琉璃。”

苏牧知道成功了,自是高兴,但他唯一不满的是玻璃的颜色太绿了,而且里面杂质很多。

他将手里的东西放下,背着手走出不远,停下脚步。

卞和和孙正紧跟在后面,看到苏牧停下,卞和急忙上前,“大人,可是有话要说?”

苏牧点了点头,“此物基本成功了,唯一不好的是杂质太多,需要剔除杂质才行。”

上一篇:仙王奶爸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