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养婿 第363章

作者:云何梦晚

慕容云姜表情疑惑:“我为何没听说呢?”

韩妙微轻轻笑道:“你但凡去茶馆坐坐,也不至于听不到。”

慕容云姜唇角轻扯了一下,“姐夫说了哪四句?”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嘶——”慕容云姜倒吸了一口凉气,扭头望了苏牧所在的墙角位置一眼,“怪不得姐夫不敢进家门呢!”

韩妙微掩嘴笑道:“苏府的前后门都被人堵了,上百人要拜他为师,闹了好一会儿了。”

慕容云姜点点头,嘱咐道:“麻烦娘子打开后门让姐夫进去。”

“谁是你娘子。”

韩妙微轻撇了慕容云姜一眼,转身回了院子。

慕容云姜快步走到墙角位置,带着苏牧来到府里的后门位置,两人一马一起从后门进了院子。

苏牧将马牵到马厩里拴好,皱眉道:“这下麻烦了。”

慕容云姜笑道:“姐夫的四句立鼎之作,太好了,云姜实在佩服。”

苏牧没好气地道:“佩服个屁,我吹牛的。”

韩妙微无语地摇了摇头,暗道:这人文采那么好,说话怎么那么粗鄙呢!好掉价啊!

慕容云姜呵呵笑道:“我倒是想吹,可惜没姐夫的水平啊!”

苏牧道:“行了别废话了,派人去盯着点,看他们什么时候走。”

慕容云姜吩咐道:“红鸢、雪衣,你们一个去前面盯着,一个去后面盯着,一有情况随时来报。”

红鸢和雪衣正要离开,却听苏牧道:“等等,我在大建国寺买了点瓷器,那掌柜马上就会送过来,你们看到让他先送到这里来。”

两个丫鬟微微点了下头,分头离开。

慕容云姜道:“姐夫里面请。”

苏牧点点头,随她进了会客的厅堂。

三人落座,沏好茶,还没来得及饮几口,去正门的红鸢便急匆匆的折返了回来。

红鸢曲膝一福,说道:“外面又来了一大帮人,说是听说苏侍郎回府了,一起赶过来的,他们叫不开门,又分成了两拨人,一拨人去了公主府。”

苏牧:“......”

“去了公主府?”

红鸢点了点头,转身离开。

韩妙微抿唇道:“他们不敢去工部堵你,只能来苏府和公主府了。”

苏牧无语地道:“至于吗?”

“当然至于。”韩妙微莞尔一笑,“单凭这四句话,说你是半圣也不为过。”

苏牧愕然道:“离谱。”

韩妙微眨眸看向苏牧,轻咬薄唇,说道:“儒学道统自孟子后,已经很久没有出现过圣人了,你这四句足以令他们疯狂。”

苏牧不屑道:“这是假大空,什么半圣,还疯狂。”

慕容云姜道:“姐夫莫非不知儒家三不朽?立言、立德、立功,姐夫这四句便是三不朽中的立言。”

苏牧一怔,他当时真没想这么多,现在想来,还真是那么回事。

他之所以到此时才重视,是因为周缙和晏公卿当时的表情太过自然,他才没当回事。

“你......”韩妙微张口便顿了一下,“姐夫是工部侍郎,位列正三品,如今又独自立言建说,他们肯定不会轻易放弃,这大好机会的。”

慕容云姜点点头,看向苏牧,“是啊!姐夫还是陛下的女婿,他们只要能拜在姐夫门下,想不飞黄腾达都难。”

韩妙微笑道:“其他是次要的,姐夫一朝立言建说,写下立鼎之作,才是他们如此追捧的主要原因。”

第516章 儒家的皮

苏牧闻言陷入了沉思,张载这四句话确实吊炸天,但他也只有这四句话牛逼点,后面的建树非常有限。

北宋时期的张载与周敦颐、邵雍、程颢、程颐,被称为北宋五子,其中周敦颐、程颢、程颐秉持的是理学观念,后由程颐的学生杨时、李侗继承发扬,到了南宋李侗的弟子朱熹时,理学才逐渐完善,又经过长达几十年的斗争,理学才逐渐被统治者认可,成为儒家正统。

自己不想灭掉儒家,只想改造儒家,这是不是一个机会呢?

只是自己没有一套系统的理论,将科学技术与儒家联系起来啊!

理学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它只对儒家做了细微改变,并没有到触及统治者的根本。

科技不同,发展科技的第一步,就需要否定天人感应论,否定君权天授的观念,。

这会触及到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

统治者怎么可能答应。

统治者不答应,就不会放任科学成为意识形态的主流。

由此可以推导出,无论他做出多大成绩,只要他不在了,他做的一切随时可能被当权者毁灭。

苏牧双眼猛地一睁,似是想到了什么。

他忽的站起,惊喜道:“我有办法了。”

慕容云姜和韩妙微都是愕然一怔。

“什么有办法了?”

苏牧摇摇头,坐回座位。

他忽然想到了,一句话,几个人。

‘科学的尽头是神学’,这句话是爱因斯坦说的,牛顿晚年也选择了研究神学,还有一位大牛人也说过类似的话。

苏牧没他们那么高的境界和感悟,也不知道这句话是对是错,但这不妨碍他借用这个假设。

他可以开篇先给科学下一个定义,那就是科学的尽头是神学。

这样科学技术理论的提出,就不会涉及否定君权天授了,统治者自然不会费力去打压。

根本问题虽解决了,如何将科学与儒家糅合到一起,他还是没有头绪。

科学不能叫科学,需要借用儒家的皮才行。

这皮要怎么借呢?

他脑中又是灵光一闪。

古代儒家有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其中的格物和致知是儒家专门研究事物道理的一个理论。

但这个理论早已失传,失传的原因不得而知。

如今的儒家只剩下六目,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自己可以把格物致知的皮借过来披在科学身上。

格物致知,本就是研究世间万物道理的理论,这张皮不正是为自己量身定做的吗?

众物必有表里精粗,一草一木,皆涵至理。

这是朱熹为程颐注疏过的一句话。

理学不也是借了格物致知的皮?

慕容云姜好奇道:“姐夫在想什么?”

苏牧双目微抬,看了两人一眼,平淡笑道:“想起了一句话:众物必有表里精粗,一草一木,皆涵至理。”

“一草一木,皆涵至理?”

慕容云姜和韩妙微对视一眼。

“这个理从何而来呢?”苏牧站起身,走动几步,继续道:“理是格物所得,我的道便在这格物致知上。”

韩妙微惊讶道:“古代儒家有八目,格物、致知排在最前面,只是皆已失传,姐夫是要为儒家补齐八目?

“格物致知贵在格物,失传不要紧,重新格回来便是。”苏牧又是平淡一笑,“穷尽世间万物道理,儒家八目不就补齐了?”

慕容云姜站起惊喜道:“恭喜姐夫离半圣又近了一步。”

苏牧摇摇头,摆手道:“做人要低调,我可没兴趣当什么半圣。”

韩妙微唇角轻抿,轻声问道:“何谓低调?”

苏牧笑道:“低调的意思是人要将姿态放低,是一种谦虚谨慎的态度,不张扬,不浮躁。”

韩妙微抿唇道:“姐夫平时确实很低调,只是这格物是如何格的呢?”

苏牧见她好奇,四下扫视一眼,走到置物架旁,取下一个盘子放在桌上,转身又取来了半截蜡烛,固定在盘子正中,在盘子里倒了一些水,而后点燃蜡烛。

慕容云姜和韩妙微一起围了过来。

“姐夫这是要做什么?”

苏牧淡淡一笑,再次走到置物架旁,选了一个瓷瓶。

“我只要用瓶子将蜡烛扣住,盘子里的水就会被吸走,你们信不信?”

两人对视一眼,都是摇头。

“这不太可能吧?”

苏牧二话不说,直接用瓶子扣住了蜡烛。

盘子里的水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少,很快被吸光。

慕容云姜震惊的看向苏牧。

“这......这不可能,水去了哪里?”

说会间,韩妙微已经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伸手拿开了瓷瓶,里面的水顺势流了出来。

她惊讶道:“水为何会在瓶子里?这完全没道理呀!”

两人一起看向苏牧,眼睛一眨不眨的等待他回答。

苏牧故作玄虚道:“你们此时便是在进行格物,这是一种乐趣,我固然可以给出答案,但那样你们会少很多乐趣。”

上一篇:仙王奶爸

下一篇:勇士教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