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养婿 第325章

作者:云何梦晚

乌宁明得知这个消息后,急忙给黑山,黑水两军传令,让两支兵马尽快驰援兴庆城。

与此同时,他还派人给身在大同的拓拔野送去了信。

三日后,苏牧率领大军来到了鸣沙城对面的黄河岸边,乌桓人驻守在此地的军队望风而逃,逃向了兴庆城方向。

大军在黄河边扎了营,很快与对岸的鸣沙城取得了联系。

林山海乘坐船只来到了黄河对岸,他来到苏牧的营帐,哈哈笑道:“没想到有朝一日,我会乘船来到河对岸。”

苏牧淡淡一笑,示意他坐下,问道:“林统制想走桥?”

“属下正有此意。”林山海摇摇头,“我方大军如果此时渡河,贺国恐怕会立刻发难。”

苏牧笑问:“林统制也担心了?”

“事关河东路安危,不得慎重啊!”

“那你觉得我此来是为何?”

林山海微微一怔,问道:“大人,想打兴庆城?”

苏牧点点头,“打蛇不死三分罪,放虎归山害自家。事到如今,只有此一途可走。”

“那贺国......”

苏牧摇摇头:“拓拔野在大同,与兴庆城隔着万水千山,他的消息没那么灵通。”

“大人的意思是?”

“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拿下兴庆城,将乌桓人从这里彻底赶出去。”苏牧站起身,背手走出营帐,“到时木已成舟,拓拔野与我大魏开战的意义何在?”

林山海瞳孔一缩,“大人有把握迅速拿下兴庆城?”

苏牧正色道:“只靠西凉军不行,需要西北的兵马支援。”

“让裴古、裴衡、王让一起带兵来?”

苏牧点了下头,“我只要他们的骑兵。”

林山海提醒道:“大人,如今河套是大魏的领土,西北诸军早已不缺马匹。”

“如此最好。”苏牧笑了笑,嘱咐道:“你回去通知他们三人,渡过黄河与我合兵一处,再直取兴庆城。”

林山海脸上一喜,道:“属下一直在储备建桥的物资,只需大人一声令下,属下立刻就可以在此地建起一座浮桥。”

鸣沙城外的黄河河道,最窄的地方都有七百米,比敷川城外要宽一倍有余,方便之处在于,两侧都是河滩,河道中间有很多飞地。

且鸣沙城距离兴庆城只有两百里地,大军渡河后,以骑兵的速度一日时间便可兵临兴庆城下。

第464章 计算如神

只是乌桓人不可能让大魏在这里建起浮桥。

这一点苏牧很清楚。

乌宁明手中还有十余万军队,而苏牧却只有五万人马,没有必胜的把握,他不会去冒险。

苏牧摇摇头:“你们还是去敷川城绕路吧!记得多带些干粮。”

林山海略一思忖,点点头,“属下明白了,乌桓人不会给我们建桥的机会了。”

苏牧轻轻点头道:“事不宜迟,给你们五天时间,来与我汇合。”

“属下这便回去布置。”

林山海领了命乘船返回了鸣沙城。

大军在河滩上扎营一晚,第二日直接拔营,离开了这处是非之地。

此地距离兴庆城只有两百里地,乌桓人的大军没准已经在赶来的路上了。

午时,兴庆城方向传来滚滚马蹄声。

一支近十万人的乌桓骑兵出现在了河滩附近。

此时苏牧早已带着五万兵马不知去向。

与苏牧猜测的一样,乌宁明不可能眼看大魏建起浮桥。

林山海等人的军队,想要渡过黄河只能绕路敷川城。

这样一来,他们要走一千里路,才能与西凉军汇合。

乌宁明派来的大军又前行百里,在一处叫做应理的军寨旁扎了营。

应理是乌桓人在黄河北岸设置的一个军寨,为的是防备敌军渡河。

应理以西五十里,还有一处叫做沙坨的地方,作用相同。

苏牧的大军一来,这两处军寨的守军便退走了。

乌桓大军走到这里便不敢再向前了,因为兴庆城就在黄河旁边,而河对岸已经被大魏占据,他们如果追的太远,大魏的其他军队很可能强行渡河,直击兴庆城。

苏牧带领大军向西北直退一百多里,进入了腾格里沙漠的边缘区域,天黑时,在一座长蛇形山脉下扎了营。

牛莽、戚方、曹震等人对待苏牧的话犹如圣旨一般。

他说要去哪,便去哪。

没人会问为什么。

这边刚扎下营,便有斥候来报,“大人,午时乌桓人的十万大军赶到了咱们驻扎的地方,天黑前赶到了应理。”

曹震神色一凛,道:“大人算的好准,敌军距离我们只有五十里。”

戚方道:“乌桓人比我们更清楚此地的地形,他们会不会猜到我们驻扎在这里?”

苏牧点点头,吩咐道:“派出探马,严密监视对方的动静,一有情况立刻向我汇报。”

他之所以退到沙漠里,是要等林山海几人带兵绕道过来。

西凉军很金贵,在兵力悬殊的情况下,他并不想与乌桓人交战。

“是。”

三人一起领命。

......

翌日一早。

曹震来报,乌桓大军还在应理,没有移动的意思。

苏牧微微皱起了眉头。

原因无他,应理就在黄河岸边,对岸便是葫芦河川,乌桓人在应理可以监视葫芦河川的一举一动。

林山海的军队只要出现在葫芦河川就会暴露行踪。

“大人,可是觉得难办?”

显然曹震也发现了这个问题。

苏牧点点头,“乌桓人这是怕对岸的军队从沙坨渡河。”

他说着打开舆图,伸手一指,“沙坨前面的黄河只有五十丈宽,乌桓人是在防着此地。”

曹震看着舆图,担忧道:“那林统制他们怎么办?”

“他们都是老将领了,不会不明白藏匿行踪的重要性,他们会设法避开乌桓人的耳目。”

此时鸣沙城里的林山海也在考虑这个问题。

林山海端着烛台,仔细打量着舆图,自语道:“从哪里走才能避开乌桓人的耳目呢?”

“父亲,不如从韦州绕路?”林如麟道。

从韦州绕路,需要走环州,绕个大圈子,经西安州到达会州敷川渡过黄河,这样虽然可以避开乌桓人的耳目,无形之中却要多走一倍的路程。

林山海摇头道:“太远了。”

林如麟又道:“磨盘山和丰台山交汇处山势比较矮,或许可以从那里过去。”

“记得上次匠作营,便是从此处返回的天湖。”林山海在舆图上一比划,道:“约有二十里,且没有路,穿过这里可以直抵天湖,然后上高坡。”

他略一迟疑,点头道:“为父明日出发,去这里等裴古他们,鸣沙城就交给你了。”

“孩儿遵命。”

林如麟忙道。

......

乌桓人十万大军在应理一停就是三天,没有任何移动的意思。

苏牧在应理西北五十里的山脚下同样三天没动地方。

他虽没动,乌桓人却通过探马知道了他的位置。

乌桓人营帐内。

主帅乌奎巴问道:“魏人的军队还在通湖音古拉大山口没有动?”

“没动,五六万人,三天时间没动地方了。”

一名将领道:“大帅,通湖音古拉大山口再向北就是沙海,我们不如将魏人赶进沙海里,魏人肯定会迷路,五万人一个也别想活着出来。”

乌奎巴道:“他们不一定会向北去,他们如果向西去呢?”

“那我们就追到西边去,收复西凉城,夺回失地。”

乌奎巴道:“延庆,你忘了河对岸的魏军,他们如果在我们离开后渡河,兴庆城就危险了。”

延庆叹气道:“大帅觉得我们该怎么办?”

乌奎巴在舆图上画了一个圈,说道:“我们向西绕一段路再进攻,这样一来,就拦住魏人西去的道路,他们要么向北进入沙漠,要么向东暴露在我军与兴庆城之间。”

延庆神色一喜道:“大帅妙计,此计可围歼魏军。”

乌奎巴道:“传令下去,立刻全军拔营,向西五十里,于沙坨向北直击魏军,务必不让一个魏人逃到西边去。”

“是。”

营帐内一众将领领命。

少顷,乌桓十万大军在应理拔营,一路向西疾驰。

上一篇:仙王奶爸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