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养婿 第322章

作者:云何梦晚

第三条命令,动员全城百姓,恢复原先掘开的河道,引水入城。

第四条命令,统计城外田产亩数,重新分配土地。

第五条命令,扩军,有愿意入伍者,只要是汉人,且身体没问题,便可入伍从军。

西凉城东五十里便是腾格里沙漠,沙漠至西凉城,再到高原这片区域由于有三条河流滋养,非常适合种植农作物。

故此,西凉城外有为数不多的农田水利资源。

这里的地理条件决定了,西凉城存在千年的必然性。

苏牧公布的前几条命令,全部是民事,不可能由军队负责。

他身边又没有可用的官员,便在城里找了几名读过书识字的汉人暂时代理。

第460章 重要的丝路

苏牧写了战报送回东京城,要求朝廷允许他在西凉府建立西凉军,且要求朝廷给他部下的将士封赏。

他也顺口提了一下,任命官员前来治理西凉城的事。

苏牧有心布局西凉,却不想在此久留,他是想让牛莽、杨灵、曹震、戚方四人驻守在河西走廊。

官员要每三年一换,驻军却不经常换,朝廷无论派谁来治理西凉城,都只能依靠他们。

以后西凉军会成为西北军那样的存在,替大魏驻守河西走廊。

苏牧返回东京城后,便是西凉军在朝中的靠山,而他同样需要西凉军稳固自己在朝中的地位。

几日时间过去。

杨灵被苏牧派了出去。

他带领着一万骑兵,一路向西收复城池。

苏牧又坐在舆图前发起了呆。

拓跋青筠悄悄来到他身后,好奇地问:“你不去玉门关?”

“你想去玉门关?”苏牧摇了摇头,“乌桓人在宣化城、肃州城、瓜州城、沙州城、玉门关的守军已经撤走,我去不去没关系。”

“你为何执着于这条路?”

苏牧淡淡一笑,“自西凉城起西到玉门关,是长近两千里的河西走廊,控制了这条路,大魏相当于打通了去西域的道路,消息传回去,会有无数商人赶来凉州城打听消息。一旦他们确认西去的道路通了,商人便会运送货物去西域,他们会赚很多钱,这对大魏和大魏的百姓都很重要。”

“哦。”拓跋青筠微微一怔,“丝绸之路,在许多书籍中有看到过,西北四路的商人要发财了。”

苏牧摇摇头,“不止如此,西域一通,方便的不止是西北四路,就连蜀地的百姓都会沾到光。”

他说着在舆图指点一番。

“成都府距离西凉城不过一千余里地,蜀中商人可以穿过大巴山脉,经天水、定西、兰州后抵达西凉城,再由西凉城去西域。”

“以前蜀地的商品要卖去西域,只能从陆路运到临湖,再经海路运去西域。”

“陆路两千五百里,余下的海路更是数万里,且船只存在倾覆的危险。”

苏牧说道这里微一停顿,见拓跋青筠正静静听着,接着又道:

“即便路上没有意外,一来一回最少也要两年时间,成本太高,很不划算。”

“西去的道路一通,只需两三个月,蜀地的商人就可以将货物运出玉门关。”

“出了玉门关便是高昌,商人可以边贩卖货物,边向西行,回来时还可以购买货物带回。”

苏牧将河西走廊对大魏的重要性,悉数解说给拓跋青筠,他打趣问道:“你说这条路重不重要呢?”

拓跋青筠抿抿唇,“应,应该很,很重要吧!”

“不是应该,是一定重要。”苏牧摇头一叹,心道:前世发达到那种程度,丝绸之路仍然是最重要的一条商路,何况是此时。

拓跋青筠问道:“所以接下来,你要留在西凉城了?”

苏牧看了她一眼,似是在犹豫要不要告诉她自己接下来的计划。

“等朝廷派了官员来,我就会带着人马离开西凉城。”

“去哪呢?”拓跋青筠看着舆图,忽然有了一丝明悟,“你还是要去兴庆城。”

“不然呢?”苏牧无语地道:“不拿下兴庆城,我这趟西北岂不是白来了。”

“可是,我父皇在大同。”

苏牧淡淡一笑:“我们大魏并不怕你父皇举兵来犯。”

说着站起身,又道:“我若是他,肯定不会入侵大魏,两国都很大,人也很多,真打起来,很难有好结果。”

拓跋青筠心中一急,道:“可你们要吞并乌桓了,父皇肯定不会坐视。”

苏牧不置可否地道:“那是因为我们有实力,贺国有实力吞并大魏吗?”

拓跋青筠闻言一阵沉默,不可否认,贺国自始至终都没能力吞并大魏,何况大魏又出了苏牧这么个奇葩。

“我。”

“我想派刘吉去一趟大同。”

她抬眸看向苏牧,意思不难理解,她试图说服拓拔野打消与大魏开战的念头。

“那是你自己的事,用不着问我的意见。”

苏牧笑了笑,迈步离开。

城主府很大,苏牧让人在西南角划出了一个院子,让孙正带人在院子里制作火药。

火药并不复杂,复杂的是配方。

且最重要的一点是安全性。

他再三嘱咐孙正将安全放在第一位,他不想这二十余人出事,不想费心再去找这么一批可用之人。

苏牧敲开院门,人没进去,而是将一张图纸交给了孙正。

“按照上面写的方法制作,制作好后,分开存放,务必注意安全。”

“是。”

孙正接过图纸急忙领命,待苏牧离开,他打开图纸一看,却见图纸上画的是一些四四方方的东西。

他不识字,苏牧给他的图纸,将制作步骤画了出来,画的非常详实。

孙正将图纸收好,关闭了院门。

苏牧在西凉城一住便是半个月,其间教会了孙正调配火药,制作雷管和炸药包。

李守贵也被他委以重任,从事完善热气球和皮筏的工作。

曹震、牛莽、戚方负责着征兵的事情。

半个月时间,三人征到了几千兵马,时常拉出城训练。

大家都在等待朝廷派人来。

河西走廊有六座主要城池,最少需要两名知州级的官员前来才行。

一个凉州知州,一个肃州知州。

苏牧也在等人来,但一个多月时间过去,朝廷的人没来,却有许多商人来到了西凉城。

这些人闻讯而来,打的是西去经商的主意。

苏牧让人接待一番,并将河西走廊打通的消息告诉他们。

就在这些人将信将疑时,杨灵带着一队人马返回了西凉城。

杨灵带着一万骑兵一路向西接收沿路的城池,半个月时间,便到了玉门关。

他以为自己很快,没想到的是还有比他更快的人。

高昌、回鹘两国的使节,早已在玉门关外等着了。

两国本就与大魏有交集。

以前被乌桓人阻挡,联系的不够紧密。

如今大魏收复失地,彻底将路打通了。

大魏与高昌、回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邻居。

大魏会不会继续西侵谁也说不准。

他们怎么可能不派使节前来探寻一番。

杨灵带去的一万兵马,留了三千守在玉门关、沙州城、瓜州城三地,肃州城一千,宣化城一千,其余人则被他带了回来。

两国使节亦在此行当中。

第461章 番邦来使

苏牧得知此事,自是要去见上一见。

他换好衣服,正要出门,却见拓跋青筠迎面走来,她抿着唇,说道:“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满城尽带黄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原来你作诗只是随口说说。”

苏牧摇头道:“楼兰,哪里还有什么楼兰,如今的楼兰属于高昌国土。”

拓跋青筠微微颔首,笑道:“也是,昔日的楼兰,早已不复存在。”

苏牧看着她的眼睛,问:“刘吉呢?”

“我派他去了大同,你不会有意见吧?”

“我能有什么意见,只是如此一来,你活着的消息就瞒不住了。”

拓跋青筠微微愣了下神,摇头道:“我不想两国发生战争,瞒不住就瞒不住吧!”

“随你。”苏牧点点头,“什么时候回贺国,记得告诉我,我会派人护送你走。”

说罢迈步离开。

看着苏牧离开的背影,拓跋青筠微微失神,矗立许久。

凡楚楚小心翼翼走过来,问道:“青筠姐姐要回贺国去吗?”

“再说吧!”拓跋青筠摇摇头,转身返回房间。

上一篇:仙王奶爸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