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养婿 第183章

作者:云何梦晚

苏牧虽然不在乎孩子的姓氏,但能争怎么可能不争。

“奴家全听夫君的。”

沈云初点点头,如今她已认祖归宗,成了公主,苏牧也从赘婿变成了驸马。

驸马与赘婿最本质的区别便是孩子的姓氏归属,按照惯例,驸马的孩子随驸马姓,赘婿的孩子却是要随女方姓。

如今宫中嫔妃有喜,不太可能让苏牧的孩子再去姓周。

慕容婉是燕王的妹妹,慕容昭本有儿子,两人的孩子也根本没必要姓慕容。

苏牧忽然发现,这出认亲大戏,他也获益匪浅。

两人一番叙话后走出房间,围着慕容婉左一言右一语,请她留下来用晚饭。

慕容婉自是不会推脱,在公主府吃过晚饭,沈云初又想让她晚上留宿,慕容婉死活不肯,沈云初无奈,只得派人将她送回了太清观。

苏牧和沈云初在公主府如往常一样,一起吃饭就寝,完全不去管宫里那套礼数。

如此数日,倒是没人来找麻烦。

.......

白鹿书院的新学子初到书院,一开始不敢到处走动,经过半个月时间对书院变的熟悉了,开始成群结队的来藏书楼借阅书籍。

科举考试考的是四书五经和诗词歌赋,算学虽只占很小一部分,却也是学子们不得不学的科目。

学子们知道书院有专门的算学先生,这位先生听说最近成了驸马,人很年轻,精通算学,在诗词一道更是无人能出其右。

中秋过后苏牧便没在书院露过几次面。

今日一早,苏牧的身影出现在算学院门口时,晏公卿也来到了算学院门口。

苏牧抱拳笑道:“晏山长怎么有空来这里?”

晏公卿抬手轻捋胡须,嘱咐道:“放之提前准备一下,今日午后有一个时辰算学课。”

苏牧闻言心中一喜,一个时辰就是小半天时间,这可是难得的机会。

他点点头道:“我这就去准备。”

晏公卿摇摇头,伸手递出一本小册子,“这是书院为你准备的算学课材,书院的学生都有些算学基础,先教这上面的内容就好。”

苏牧接到手里打开看了看,嘴角勾起一抹笑意,点头道:“也好。”

午时过后。

苏牧下楼来到课堂里。

晏幼菱和慕容云姜两人跟着到了门口便停下了脚步,他们准备在外面听一听苏牧讲课,看看他水准如何。

苏牧扫了眼满堂学子,多是十一二岁,正是考童生的年纪,显得有些稚嫩。

只有极个别的几个年龄大些,却也不过十四五岁。

他轻咳一声:“今日由我给你们讲算学,在此之前我先出题道考考你们,摸摸你们的底。”

说着‘刷刷刷’在黑板上写了几列字。

“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

这道题是晏公卿给的算学教材里的题目。

苏牧此时写出来,就是想考验一下这些学子的水平。

他望着堂下端坐的学子们,问道:“你们谁会此题?”

几十名学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跃跃欲试。

一名学子道:“先生,此题我会。”

苏牧点点头道:“先说的你名字。”

学子起身一礼道:“学生章岱。”

苏牧点点头,“章岱解题吧!”

“学生的方法是砍脚法。”

“哦。”苏牧抿嘴一笑。

章岱解释道:“假如砍去每只鸡、每只兔一半的脚,则鸡变成了独脚鸡,兔就变成了双脚兔。如此一来鸡和兔的脚的总数就由九十四只变成了四十七只。

如果笼子里有一只兔子,则脚的总数就比头的总数多一,故此,脚的总只数四十七与头的总数三十五之差,就是兔子的只数,即十二只。”

“学生的答案是,笼中有兔十二只,鸡二十三只。”章岱说完得意的四下扫视一眼。

第274章 幼菱羞走

苏牧笑着点点头,章岱虽然用的是最笨的方法,却是算对了的,但这只是一种取巧方法,做不到程式化计算。

他转身在黑板上又写了下一题。

“公鸡一只值五钱,母鸡一只值三钱,小鸡三只值一钱。今有百钱,买鸡百只,问公鸡、母鸡、小鸡各买几只?”

“章岱,这道题你可会?”

章岱看着台上笑眯眯的苏牧,怔在了原地,鸡兔同笼的问题是他从听别处听来的答案,这第二道题他完全是一头雾水。

苏牧笑眯眯的望着台下学子,问道:“你们呢?可有解法?”

众学子全部摇头。

这道题是苏牧专门从算经中选出来的,目的就是为难这些学生,勾起这些人学算学的兴趣。

苏牧问道:“可有人知道此题出处?”

一人起身道:“学生付博,此题出自《张丘建算经》,算经中并未给出答案。只说如果少买七只母鸡,就可多买四只公鸡和三只小鸡。此题如今还是未解之题。”

“确实是未解之题。”

不少学生点头,显然他们也知道这道题。

“在此之前未解,在此之后可解。”苏牧云淡风轻的道:“此题共有三个答案。”

“有三个答案?”

学生们都是面露惊讶。

“其一:公鸡四,值钱二十;母鸡十八,值钱五十四;小鸡七十八,值钱二十六。“

“其二:公鸡八,值钱四十;母鸡十一,值钱三十三;小鸡八十一,值钱二十七。

“其三:公鸡十二,值钱六十;母鸡四、值钱十二;小鸡八十四,值钱二十八。”

苏牧转身将答案写在黑板上,又将这道题的不定式方程写了出来。

“我的算法很简单,只需学会我的方法,此题顷刻便可算出。”

学生们看着黑板上的答案,心中默默一算,三种答案,皆是合数一百,确实全对。

但当他们看到黑板上的一排排鬼画符后,全都懵逼了。

文字看得懂,这鬼画符完全看不懂啊!

付博问道:“只要学会先生的方法,就可以算出这种未解之题吗?”

学生们齐齐望向苏牧,他们显然有了兴趣。

苏牧点点头,“不错,同类型的题,都可以用此法算出。”

“其他的呢?”

“其他的自然有其他解法。”

一名学子起身道:“先生,我有一题。”

苏牧道:“你说。”

“先生可知‘五家共井’的题目?”

‘五家共井,甲、乙、丙、丁、戊五家共井,依次二、三、四、五、六绳,皆不足如下家一绳,如各得所不足一绳,皆逮。问井深、绳长。’

此题出自西汉的《九章算术》,同样是一道难倒许多人的算学题。

这种题在古人眼里很难,是因为他们没有快速的解法,苏牧眼中却只是小学五六年级的水平。

他笑着点点头,“可算。”

有人急不可耐的问:“先生打算何时教我们?”

“这种方法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从基础学起。”苏牧看着学生们,接着又道:“现在开始,你们一一报上姓名,今后我会从最基础的知识开始教授你们。”

学生们开始自报家门,苏牧提笔将他们的名字全部记录了下来。

白鹿书院的学生几乎都是寒门子弟,又经过晏公卿考核,自身才华都不错,也都很刻苦,但他们主要的精力肯定是用在读四书五经上,不会有太多时间来算学院。

苏牧挖墙脚的计划,只能一步步来,先引起他们的兴趣,再慢慢引导。

将学生的名字记下,苏牧念着名字一一提问,问题很简单,就是九九乘法表里的内容。

此时本就有九九歌,只不过顺序相反,是从‘九九八十一’开始,直到‘一一如一’结束。

苏牧一番摸底,将一个时辰的时间浪费殆尽,发现为数不多的几名学子九九歌学的不是很好。

他再三嘱咐:“下次上课前,务必将九九歌倒背如流。”

“是先生。”

学子们恭敬的答道。

苏牧点点头,“去吧!”

这些学子都很小,觉得苏牧这个大哥哥一般的先生很亲切,出门前都是躬身一礼:“先生忙,学生先回去了。”

苏牧望着学子们陆续离开,抬手摸了摸下巴,想着怎么样才能让这些学生,死心塌地的跟着他学新科学知识。

“他肯定又在想什么歪主意了。”

站在门口的晏幼菱对着慕容云姜小声道。

苏牧:“......”

我日啊!

她怎么知道我在打歪主意?

上一篇:仙王奶爸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