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医术能加经验值 第820章

作者:江边鱼翁

得了她的支持后,吴庸明主任没有再犹豫,直接答应道“你开始手术吧!不必有太大的思想负担,胆大心细就好。”

“明白!谢谢!”

周灿点头答应的同时,又对两位主任医师致谢。

没有他们的大力支持,他也不会有这个手术机会。

他尝试着操纵内镜臂开始清创,然后吻合破掉的血管。整个过程极为缓慢,透出的不但有着稳,更有着一种只有顶级大医才拥有的极强定力。

这种定力颇有点类似于指挥千军万马在战场上拼杀,面对强大的敌军,复杂的战场环境,始终稳坐中军大帐。

【缝合术经验值奖励+100,结扎术经验值奖励+100……】

他的经验值奖励拿到手软。

而且每次都是一百一百的奖励。

快要吻合完毕时,需要排尽里面可能存在的空气与淤血。因为吴主任要定住那部分脑组织不动,让周灿来操作,难度其实挺大的。

一个人毕竟只有一双手嘛,想要完成四只手,甚至六只手的工作,难度可想而知。

“不行,这样吻合出来的血管,里面万一存在空气就麻烦了。”

周灿可是深知血管内存在空气,特别是颅内血管,非常容易形成血栓。这就是一颗不定时炸弹。

吴主任不能动,再钻个孔,置入另一个内镜臂杆?

对患者的伤害巨大不说,也没这么多仪器设备。

原本只是吻合过程中的一个小问题,愣是把周灿给难倒了。

“空气排不干净,确实是一个巨大隐患。”

吴庸明看着即将成功的手术,心中充满不甘。

马虎完成手术,肯定不行。

大家都是外科领域顶尖的专家了,对于一些手术细节都是极为重视。

每个人都在绞尽脑汁的想着解决办法。

“也许有一个办法可以尝试,我留下最后一针的打结先不操作。吴主任到时候不必再管右边的脑组织,直接腾出手来帮我把血管内的空气排尽,然后我打结,完成最后的血管壁吻合。”

周灿提出了一个解决办法。

缝合血管需要的操作空间更大,最后的打结,他有把握在有限的空间内完成。

最多就是损伤一点左侧的脑内组织。

这也是一个迫不得己的办法。

左侧的脑内组织本身已经有着受到损伤了,债多不压身,再添点新伤也没无妨。

“好主意。”

吴庸明听完后,欣然点头答应。

接下来,按照周灿设计的手术思路,完成最后的一步。

最后的打结,比想像的更困难一点。

但是对于有着六级结扎术的周灿,最终还是得以顺利完成。

【结扎术经验值+1,奖励经验值1000。吻合术经验值+1,奖励经验值10000。病理诊断经验值奖励+10000。】

看着手术完成后的巨额奖励,周灿愣了愣。

随即,他的心中有了一丝明悟。

看来在手术中创新,或者在极端苛刻的条件下,构思出一些全新的手术方案,并且得以成功实施。

都能获得巨额的病理诊断经验值奖励。

上次想办法给那个主动脉夹层患者创新出不必置换主动脉的手术方案,周灿同样获得了极为可观的病理诊断经验值奖励。

这也让他明白了一个道理,不管内科还是外科,最终都是殊途同归。

它们都能提升周灿的病理诊断水平。

说穿了,病理诊断就相当于一位医生的诊断水平,以及治疗思路水准。

药理辨证与各项外科医术,则相当于治疗的两把利剑。

属于消灭病魔的武器。

毫无疑问,武器再厉害,不会使用,肯定难以发挥它的威力。

一把锋利的宝刀,拿在三岁小孩子手里,能杀鸡或者鸭吗?

连怎么用都不知道,反而有可能伤到自己。

如果落到一位壮汉手里,用来杀普通野兽那是足够了。

要是落到一位武林高手的手中,那就不得了。它可以直接斩杀猛虎,甚至是恶龙。

所以,病理诊断水平的提升,重要程度要高于药理辨证与外科技能。

一个是思维层次,一个是武器。

周灿的病理诊断提升到六级后,想要再晋级,难度高得吓人。

一百万的经验值,几乎一辈子都难以达到。

但是像这种一万一万的增加,想要凑满一百万简直不要太容易。

还有,他已经通过无数次临床实验证明了病理诊断的用处。六级水平,与五级水平完全是两个档次。他现在是六级水平,也就是主任层次,无论是在坐诊、会诊,还是手术中,水平都已经可以与那些实力强大的主任医师们平分秋色。

这说明借助医术经验值系统提升医术,并不是所谓的虚胖。

要是某一天,他把病理诊断提升到了七级,估计就会是国内最顶尖的那一小群专家了。

现在还只相当于普通主任水平。

勉强能够称得上是专家。

血管完成最后的吻合后,通血试验,一切正常。

“好!患者的体征已经明显平稳了许多,如果没什么问题,可以结束手术,送苏醒室观察了。”

明馨主任说道。

等到撤出内镜,并且对创口进行缝合,封闭颅腔。

这时候又传出好消息。

“患者的脑电波有明显变化,在向着好的方向变化。”

明馨主任颇有些惊喜的说道。

昏迷患者,脑苏醒是关键。

第527章 双院互动,卢副主任的真实遭遇

昏迷可以分为多个级别,最轻微的昏迷程度是嗜睡。特别是一些生病较重的儿童、婴儿,如果出现嗜睡现象就要特别警惕。

也许这是轻度昏迷,却被当成了打瞌睡。

三岁以下的幼儿与婴儿,感冒生病时,因为还不会表达,最常见的方式就是嗜睡。

如果父母或者监护人不重视,患儿就会进展到昏迷的第二阶段,昏睡。

这时候需要大声呼唤,拍打肩膀、脸蛋才能勉强把患儿叫醒。

如果此时仍不重视,那就容易发生悲剧了。

比昏睡更严重的是浅度昏迷。

这时候瞳孔对光反应明显变缓,意识丧失,呼之不醒。

再往上,则是中度昏迷、深度昏迷。

发展到深度昏迷,距离死亡已经非常近。

有些人大病一场后,醒来后,向家属描述他到了阎王殿,有鬼差来拘他。又或者告诉家属,他在昏迷期间感觉身体飘起来了,像是要飞往另一个世界。

其实这些都应该属于深度昏迷时产生的一些神经错乱与幻觉。

卢副主任之前的昏迷程度达到了深度昏迷程度,这时候已经属于垂死状态。

医院给家属下达病危通知书,也参考了昏迷程度。

现在他的脑电波出现比较活跃的信号波,这也意味着他的昏迷程度有所改善,正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怪不得明馨主任会这么高兴。

出现活跃的脑电波,在临床实践中,这往往是病人苏醒的迹象。

因为现在还处于全麻状态,脑电波活跃程度可能会受到一定压制。等会送进苏醒室,醒了麻醉后,说不定还能有更大的好转。

不说别的,仅仅手术后,患者的生命体征已经逐渐趋于稳定,这就已经是一个非常好现象了。

众人的努力算是没有白费,终于看到了一点成果。

“今天这台手术还真是收获颇丰啊!看来以后咱们还是需要多与其它医院交流交流,不能一味的闭门造车,固步自封。”

吴庸明主任摘掉手套与口罩,脸上绽放出喜悦的光芒。

在这台手术中,他的收获基本来自周灿。

无论是抢救卢副主任的手术顺序,还是术中使用的一些手术技巧、方法,都足以让他受益匪浅。

“周医生的不少手术技法,确实值得我们学习。”勾穷主任也是对周灿给与高度认可。

“两位主任,你们从我这里学到了一些小技巧,我还从你们那里学到了更多的宝贵知识呢!吴主任提议多交流,我那是举双手赞同。如果你们有这个想法的话,我回去后可以向图雅的院领导们提提建议,两家医院可以互通来往,各科室根据需要,互派人员前往交流经验。”

周灿笑着提出建议。

他早就有这方面的想法。

对于任何一家医院来说,闭门造车绝不是好事情。

只有多与外界交流,才能不断获得大的进步。真正做到与时俱进。

平日里,两家大院竞争还是蛮激烈的。

几乎不会有太多的对话机会,能够不掐架就算不错了。

比如围剿图雅的心胸外科业务那一次,省人民医院可是下了狠手的。两家医院没有闹到图雅与第三医院那样剑拔弩张,苦大仇深,却也好不到哪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