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医术能加经验值 第69章

作者:江边鱼翁

从她略显紧张的神情来看,内心必定忐忑,害怕被拒绝。

“欢迎之至!”

周灿这四个字说完,她的脸上立刻绽放出一丝开心的笑容。

藏都藏不住。

“你昨天的配合非常好,器械传送很及时,手术辅助也是非常专业,安抚病人情绪,配合我给病人做一些解释,都是非常不错。能与你合作,我求之不得。”

这一波猛夸怒赞,可把她高兴坏了。

“呵呵,你都快把我给夸上天啦!工作中若是我有不足之处,周医生尽管指正哦!”

女孩子果然还是要多夸赞。

她的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整个人散发出积极向上的魅力。

很快,手术病人开始像流水线一样源源不断输送进来。

周灿自然是马力全开,给病人手术。

遇到拿不准的,老老实实向许医生请教。

许医生有问必答,甚至多次耐心的指导周灿手术。每当这时候,病人的表情就会变得很古怪。眼神中充满被当成小白鼠的担忧和恐惧,却又不敢多说什么。

万一刺激到周灿这个新手医生,手一抖,多割了一道口子,倒霉的可是病人。

第61章 图雅三大名刀

好在周灿还算争气,到目前为止,还没给许医生捅过篓子。

随着不断积累各种手术经验,他也是做得越来越好。

反观金铭希那边,虽说仗着十几年的丰富诊疗经验积累,向许医生请教的次数非常少。但是基本属于吃老本,进步远不如周灿。

还有,周灿的手术速度比金铭希快很多,这也是一个不小的优势。

他做三台手术,金铭希最多做两台。

而且随着周灿的技术越来越娴熟,两人的差距还在不断拉大。

手术做得越多,见识也会越多,经验不断积累,只会越来越厉害。

金铭希似乎也感受到了这种差距。

他卯足了劲追赶,奈何年龄终究比周灿大了十多岁,体力、脑力都有点跟不上。累了个满头大汗,却没什么成效。

……

一直忙活到下午四点,周灿已经做了十八台手术。

收获最多的就是缝合、结扎两门医术的经验值。

哪怕按照每台手术平均缝合5针来计算,十八台手术也能增加90点缝合经验,80点左右的结扎经验了。

结扎经验值赚得少一些,是因为有些缝合不需要一针一结扎。

比如连续缝合法。

只有起针时打两次结,收尾时再打一次结就行了。

所以缝合的经验值要比结扎经验值多。

他的清创术经验值也捞了不少,足足11点。

照这个进度,只需八九天时间就能把清创术升到住院医水平。

清创术在外科中的应用极为广泛。

清创做得好,不仅可以大幅降低伤口感染化脓的机率,还能让缝合的难度大幅降低。能让缝合变得更完美。

伤口的愈合也会更快更好,减少疤痕增生的可能性。

在抢救工作中,清创的重要性就更不必说了。

血管清创术做得好与不好,直接关乎抢救成功率。

另外,清创术还能在坏死组织清理、感染化脓病灶清理中大显身手。

看似一门简单的清创术,却位列高等医术之列,自有其原因。

它的重要性与吻合、置入、分离,不相上下。

除了上述的收获外,他还有一个‘小’收获。

一个病人打四针麻药,18个病人就是72次注射。

总共收获了72点注射经验值。

他的注射经验值本来是二级48/100。增加72点后,直接升到了三级,当前经验值20/1000。

虽说这门医术在外科手术中好像用处不大,但是本着技多不压身的想法。

多一门医术,终归是好事。

至少现在让他给孩子打个针,建立一个静脉通道啥的,他不用再担心挨打了。

完全有能力一次就做好。

他现在的注射水平应该与护师一个级别。

这比一般的护士要厉害许多了。

“小周,感觉怎么样?”

许医生摘下手套看向他。

“感觉挺好的,一天的收获比我实习时一个月的收获还大。”

得益于许医生跟坐诊医生打了招呼,收进来了十几例本应在专科门诊做手术的病人。

做的十八台手术中,只有四个是刀创、撞伤之类的清创缝合手术。

其它各类手术都有。

甚至还做了一台血栓外痔手术。

要知道,痔疮手术一般都是二级或三级手术。别说是周灿,就连他的老师许医生都没资格主持三级手术。

不过凡事都有例外。

血栓外痔手术属于一级手术。

这也是周灿能够捞到的重要原因。

通过这台手术,他学到了许多宝贵的痔疮处理经验。比如怎样做放射状切口,怎样鉴别血栓,怎样处理血栓等等。

类似这种从未经历过的手术有六七台。

这也是他为什么老是要请教许医生的原因。

今天的收获真的特别大。

“呵呵,看来效果还不错嘛!明天可以继续。”许医生欣慰的笑了。

他的目光看向金铭希。

“金医生,你呢?”

“收获肯定有,只是没法跟周灿这个妖孽比。同样一台清创缝合手术,他的手术时间差不多比我少了一半。关键质量还非常高,真是服了他。”

金铭希满脸无奈。

能力这东西,每个人都不一样。

周灿的手术能力提升得太快了。规培考试时,可能比金铭希还要弱一点点。现在已经开始后来者居上,实现了反超。

“你不用与任何人比,只要超越自己就是好的。”

许医生这人其实挺适合当老师。

对每个下级医生基本上都做到了因材施教。

比如天赋平平的林医生,他就只要求他慢慢提升基础手术能力。比如懒惰不负责任的陆医生,他拉在身边当助手,尽量督促陆医生认真工作。

对周灿这个千年难遇的好苗子,则是一步步放权。

该给的锻炼机会,尽全力满足。

风险不可控的手术部分,绝不让周灿上手。

当得起‘宽严有度’四个字。

既不会让徒弟闯祸,又不会阻碍徒弟成长。

许医生的目光再次看向周灿,透着一丝慈和,还有一丝对过往的追忆。

眼神相当复杂。

“小周,手术速度快,是好事,也是坏事,你可明白?”

周灿不解的摇头。

“我只知道抢救病人分秒必争,越快完成手术,对病人的身体伤害越小。抢救危重病人时,哪怕只是快一秒也有可能救下一条生命。”

比如大出血病人。

越早找到出血原因,越早手术,越有利。

拖久了,病人很可能下不了手术台。

“追求快,本身无错。只是一但追求快,心态就容易变得着急。特别是等你以后有能力做四级大手术了,很多手术关键部分有严格要求,必须在两三分钟,甚至是几秒钟内完成。这时候脑子肯定快不过手。随便一个小失误,就能叫你悔恨终身。”

周灿的眼中闪过一缕若有所思的亮光。

若非亲身经历,恐怕很难说出这些至深的感悟。

“老师,您被人尊称为‘许一刀’,是因为以前也是个快刀手吗?”这种话,周灿也是斟酌再三才问出口的。

因为他对许医生的过往,实在太好奇了。

“此事虽然已经尘封数年,倒也不是什么秘密。当年我曾是普外科的一把名刀,与神外的武白鹤主任、心胸外科的胡侃主任号称图雅三大名刀。武白鹤以手术精细闻名,对各种极高难度的切割可以达到0.1毫米级。”

许医生语气中充满对过去的美好回忆。

那也是他人生中的高光时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