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医术能加经验值 第671章

作者:江边鱼翁

在不断交往中,两人的感情自然会慢慢加深。最终成为亲密的朋友,姐弟。

雪燕主任开始按照周灿的指点对患者的肝脏肿瘤组织与动脉粘连部分进行分离。

可以看出来,她已经没那么紧张了。

随着一刀一刀,慢慢切割,她渐渐进入了状态。

对于稳刀法里面的分离技巧掌握,也是不断加强。

实战才是唯一快速提升水平的方法。

她的进步,甚至肉眼可见。

胡侃主任当初选她当科主任,除了她的人品、性格很合适以外,她的手术天赋也是一大参考因素。

四十多分钟后,患者的肝脏肿瘤得以成功分离,然后被切下。

雪燕主任的眼中满是兴奋。

她整个人也变得更加自信。

手术团队的其他成员,同样为她的手术实力进步而感到高兴。

领头羊越强,他们能得到的好处也就越大。

每一个人都会跟着受益。

又是半个多小时过去了,第一台手术成功完成,患者被切下的肝脏肿瘤送去做病理检查。患者在手术台上观察十几分钟,体征依然平稳后,这才送往苏醒室进一步观察,醒麻醉。

第一台手术做完后,何副主任下班回家,换了乐主任过来参与手术,当一助。

……

直到两台手术结束,周灿抬腕看表,已经是深夜十一点半了。

这日子一天天的,真是过得昏天黑地。

早上踏着晨光进医院,晚上踩着星光回家,学医真的是太辛苦了。

每一位大医的产生,都是经过无数的磨砺,慢慢成长起来的。

只要给他足够的成长时间,他也许会成为国内,乃至世界上最顶尖的外科医生。

真正能救命的,还得是外科医术。

内科虽然也能救命,但是与外科相比,终究差了许多。

很多场景下,内科都是无能为力。

就说一个最常见的脑溢血,内科用抗凝药物,想办法给患者降低血压,想办法保证患者的呼吸、心跳正常维持。可是能够把患者救回的希望仍然极低。

就算救回来,多半也是植物人、瘫痪的残疾人。

外科就干脆多了,直接开颅手术,修复血管,清理颅内淤血。患者恢复良好,住院一段时间出院,能正常生活。

所以,说到救命的手段,还得是外科第一。

第二天早上到医院,周灿刚到急诊就看到一位大面积烧伤,并且发生大创面腐烂的患者送来抢救。

急诊科的医生已经看过了,根本不敢接收。

联系专科科室,人家主任亲自来的,看过后摇头走了。

第425章 比病更可怕的是人心,可以治,死了不负责

“周医生,上次那位严重坏疽的患者也被你治好了,你看看这位患者还能救吗?”

值班的罗医生看到周灿来上班了,赶紧招呼他过去帮忙看看。

如今,周灿在急诊科的地位也是越来越高,实力也得到了科室内医生、护士们的认可。

论资历,罗医生比他高多了。

当初他刚进急诊规培的时候,罗医生就已经可以单独坐急诊值班了。虽说急诊的坐诊值班,对医生的要求要低很多,但是科室肯定择优挑选优秀医生坐诊。

一些实力强点的专科科室,坐门诊的医生基本上都是副主任起步了。

主治级别,除非一些特别优秀的,才有可能获得门诊坐诊资格。

如今三年多的时间过去,罗医生已经从高年资住院医成功晋升为主治医师。据说正在努力写论文,准备为不久后的评审副高职称做准备。

像图雅这样的大医院,如今最看重的好像就只有两点,要么就是手术能力强,要么就是论文写得好。

SCI论文发表得越多,在科室内,在医院内,乃至在整个医学界的地位就越稳固。

然后SCI论文发得多的人又羡慕那些论文评分高的人。

评分越高,影响力越大,在某一个领域也会更权威。

周灿与重症医学科的石医生合作写过多篇论文,共成功发表了三篇SCI论文,虽说影响因子有些低,评分差强人意,但是好歹是个牌面。

他对于整个SCI论文的选题、实验、撰写,以及发表流程,都已经相当熟悉了。

目前,他已经准备了一个还算不错的选题,各方面的材料也搜集得差不多了。然后实验数据正在准备中。估计最迟等到明年,应该能够自己鼓捣出一篇论文。

能不能入选SCI,暂时还是个未知数。

反正他的时间还非常充沛,暂时不用着急。

现在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多的积累经验,掌握更多的论文技巧,想办法提升论文质量。

光是SCI论文发表的篇数多,但是每一篇的评分都很低,那也没啥意思。

相对而言,质量比数量更重要。

周灿得了罗医生的招呼后,凑上前仔细查看了患者的病情。

主要的烧伤部位发生在左边大腿前部与外侧面。

右边大腿同样有烧伤,但是情况还算理想,未发生严重腐烂。

“你这是被高温液体烫伤的吧?”

周灿看过以后询问患者。

“吃火锅时被服务员打翻了,全倒在了我的腿上。”

火锅里面含有色拉油、各种调料,比普通开水汤伤带来的风险要更高。

“没及时到医院处理吗?怎么会让它烂成这样?”

周灿与患者对话时,也在悄然观察着患者的状态。目前来看,患者的神志是清醒的,说话时略显虚弱,状态还算比较好。

“在医院治疗了,但是情况不理想。还有,我严重麻药过敏,当时准备全麻做彻底清创手术,结果我做皮试时被测出麻药严重过敏。给一点点量也会全身抽搐,心跳加速,呼吸困难等症状。”

患者能够老实的交待这些缺陷,至少还算坦诚。

旁边站着个泪眼婆娑的年轻女孩,二十出头的样子,满脸悲伤,眼睛都给哭肿了。穿着很朴实,一看就是地摊货,手上的皮肤不但粗糙,还有一些细小的裂痕。

这是一个苦命的女孩。

平日里应该没少干各种粗活。

她显得特别憔悴,从眼窝的状态来看,应该经常哭。

在她的对面,站着四五个家属,一个个对女孩皆是怒目而视,显得苦大仇深。

“医生,求求您一定要救救他,我就算把自己卖了,也会筹集到足够的医疗费给您的。”年轻女孩似乎看出来,周灿的地位比较高。

然后又听罗医生说,周灿治疗这种棘手的疾病比较擅长。

她立刻向周灿求助。

“你就是那个打翻火锅盆的服务员?”

周灿已经猜出了她的身份。

“嗯!”

她咬着唇,用力点头。眼泪却是再次流了出来。

一件很不起眼的小事情可以毁掉一个人一辈子,绝不是乱说。比如她当服务员,当时可能只是一时不小心打翻了火锅盆,事后却需要付出极为沉重的代价。

“要是我老公的这条腿治不好,把你卖了也不够。”

“只要人救不回来,要她赔命!”

几个家属相当凶悍。

如果换作是别的医生,面对四五个凶悍的家属,肯定会缩着脑袋保命要紧。

还有,家属的态度也决定着医生是否愿意收治患者。

这些个家属一看就是不好惹的主,动不动投诉,各种纠缠,甚至打官司。万一把人治没了,或者患者的腿保不住,到时候赖到医生头上怎么办?

所以,遇到这种类型的家属时,只能怨患者倒霉。医生一般都会委婉的表示,我的水平有限,你们还是去更好的医院治疗吧,别把病情给耽误了。

特别是图雅这样的公立大医院,根本不缺患者。

说得现实点,很多情况下,医生是有权力挑选患者的。

毕竟这关系到自己的收入、前途。

有可能给科室、医院带来损失,给自己的前途造成重大隐患的患者,坚决不收。

哪怕不会影响前途,存在被家属打一顿的风险,医生也同样会想方设法拒收。

有时候,很多说话不注意留口德的家属,或者喜欢问东问西的家属、患者,会发现自己的疾病明明只是一个小病,可是问了好几家大大小小的医院,都说治不了。

不用怀疑,这种患者到哪家公立医院基本都是被拒收的命运。

只有一种医院会欢迎他们,那就是蒲田系医院。

保准给患者宾至如归的感觉,最热忱贴心的服务。

“她只是一个火锅店的服务员,现在闯了祸,你们不找火锅店麻烦,却对着这个小姑娘恐吓,是不是搞错方向了?你们看看她像是赔得起巨额医疗费的人吗?”

周灿平时倒也不会多管闲事。

但是这个小姑娘明显不谙世事,闯了祸固然有错,但是让她一个人来买单,明显有失公允。

员工犯了错,单位肯定要承担大部分责任。

“这些叔叔阿姨找我老板商量过几次,都没什么结果。我工作的那家火锅店老板很有权势,让他们上法院去告。”女孩弱弱的解释道。

“怪不得呢,柿子挑软的捏嘛!只是人家小姑娘只是一个服务员,刚入社会,她哪来的钱赔你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