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医术能加经验值 第48章

作者:江边鱼翁

另外两人,一位是三十七八岁的神内医生,主治级别。气质清雅,举手投足间自有风仪。还有一人却是年仅二十七八岁的高见。

不得不说,有着出众的学历就是吃香。

高见被选入内科,这才第二天就被谭主任带着一起到急诊科参加重要会诊。

无疑向所有人释放出一个重要信号,内科准备重点栽培高见。

这等待遇着实令人羡慕。

高见一进抢救室,目光扫过所有人后,自然而然的落在了周灿身上。

别人不知周灿的实力,高见却是将他当成了生平劲敌。

谭主任带着内科的三位医生进来后,外科的谢主任同样带着两位医生进来了。

身材矮小精悍的小老头,别看他其貌不扬,却是神经外科的镇山级大佬——武白鹤。号称走在神经上的巅峰手术刀,坐镇神经外科多年,威镇国内的神经外科领域。

毫不夸张的说,图雅医院神经外科的江山,有大半都是他打下来的。

由他亲自操刀治愈过的超高难度病例,不下百例。

帝都、魔都这些超级大城市都有患者慕名前来求诊。

跟在武白鹤身后的,赫然是那位海归博士杜冷。

图雅整个外科在学术领域都没什么太大成就,这一直是外科的痛点。刚把杜冷招进去,就让武白鹤亲自教他,看来这是准备将杜冷竖起来当成外科的一面旗帜了。

至少可以让外科看上去不那么‘粗鄙’。

紧随外科之后进来的是妇产科的张碧华、杨婵。

别看妇产科只来了两个人,还有一个是凑数的,但是张碧华主任的实力,一个足以顶好几个主任医师。她是为数不多在医术、学术两个领域都有建树的主任医生。

杨婵作为她的徒弟,再加上自身的超高颜值,同样倍受瞩目。

“娄主任,你给大家介绍一下病人的情况吧!”

谢主任不客气的说道。

科室有时候就像一个个国家,谁的实力强,话语权就强。

急诊科实力赢弱,吸金能力差,学术成就差,自然也就被其它科室瞧不起。

这种鄙视,会直接体现在不平等的对话上。

比如谢主任此刻当着众人用这种半命令式的语气让娄主任做介绍。

连请字都给省略了。

换作是大内科的谭主任,他敢这么不客气么?

“我是这位病人的首诊医生,由我为大家介绍情况吧!”

韩副主任在这关键时刻主动站了出来。

由他代替娄主任做介绍。

这样也就维护了科室的颜面。

一把手给其它科主任使唤,像什么样子?

在面对其它科室的欺辱时,急诊科表现得特别团结。

“孕妇36岁,首次怀孕……”

韩副主任把孕妇的情况大致介绍了一下。

其中有一些重要信息还是周灿通过与家属深入交谈,这才得以补充的呢。

“你们接诊病人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没有实质性的诊断建议吗?”

内科的神经内科殷主任,说话相当直接。

这话其实挺伤急诊科自尊的。

“呃……目前就只发现胎儿的处境十分危险,还有就是怀疑孕妇的昏厥原因是高血压脑病。”韩副主任感到十分羞愧,眼睛都不敢看人。

大家同样都是主任医师,他与殷化之间的差距不是一星半点。

“不可能是高血压脑病。”

殷化听了后,直接否决了韩副主任的诊断意见。

甚至都懒得解释否决的原因。

“病人有着长达十五年以上的高血压,身体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一些病变。比如左心室增厚,心室扩张,动脉粥样硬化等等。这其中,动脉粥样硬化最为致命。从头部CT扫描结果来看,我个人倾向于颅内血管畸变导致昏厥。”

殷化的办事效率是真的高。

水平也明显远超韩副主任这样的‘水份内科主任医师’。

“胎心率已经只有100了,这比国际正常值的最低标准低了10。出现这种情况,说明胎儿缺氧,必须果断采取措施,否则胎儿就算活下来,也有可能成为智障婴儿。”

张碧华对孕妇做了快速诊断后,立刻给出了精准的保胎意见。

这真是没有对比,就看不出水平高低。

这几位图雅最顶尖的专家一到场,局面立刻得到改善。

比急诊科的这帮臭皮匠瞎琢磨有用多了。

有的放矢才能百发百中。

治病同样适用这个道理。

对症下药,对症治疗才有效果。

妇产科、内科相继给出了诊疗意见。特别是妇产科,张碧华主任已经带着杨婵开始保胎儿。

外科谢主任是个很要面子的人,带着三个人过来,总不能吃干饭吧?

只是诊断这种看不见病灶的疾病,非他强项。

乱发言,只会打自己的脸。

身后的杜冷似乎看出了谢主任的尴尬,他看过病人的资料后,胸有成竹道“应该不是血管畸变,而是动脉血管瘤。而且这颗动脉瘤在脑干区域。”

这等于是推翻了神内殷主任的诊断结论。

而他,只是一个规培医生。

全场皆为之震惊。

目光的焦点也是纷纷落在了他的脸上。

科主任们同时冒出一个想法,这便是海归博士啊,名不虚传。刚工作没两天,便可以挑战神经内科最顶尖的殷主任。

“血管瘤也是血管畸变的一种嘛!杜医生能否给大家说一下诊断依据?病人的情况不宜久拖,需尽快拿出具体可行的诊疗方案。”

谭主任出声替殷主任化解了尴尬。

不过殷主任与杜冷的诊断结论都指向了颅内血管,那应该不会错了。

毕竟一个是诊断经验极为丰富的神内主任医师,另一个则是见多识广,医学知识渊博的超级学霸。

“哈哈,所谓英雄所见略同。杜冷与殷主任的见解颇为相近,不过杜冷的诊断更为精准,海外的医学就是先进啊!杜冷,给各位主任们好好讲讲!”

谢主任带来的规培生如此亮眼,只觉得脸上倍有荣光。

外科在多科室联合诊断中,从未有过如此高光时刻。

谢主任更加觉得第一个挑选杜冷加入外科,是最正确的选择。

他认为同期的规培生,没一人能与杜冷比肩。

第41章 纸上谈兵

“诊断依据非常简单,就是这张头部CT,以及血检结果中的一些数据细微变化。我在海外留学时,博导曾经教我们通过血检数据与检查影像相结合的方式诊断是否有血管瘤发生?具体发生在哪个部位?就如肌钙蛋白升高,我们立刻就会想到心肌梗死。这里面涉及十分复杂的工式运算,具体的我就不详解了。”

杜冷侃侃而谈,诊断方式也是异于常人。

“想要快速锁定血管瘤的位置,以及判断它的大小、病变程度,我认为很有必要再做一个头部彩超检查。”

彩超具有观察血流变化的能力,可对动脉硬化,脑血管痉挛,脑血管狭窄,血流速度等作出诊断。

这个提议,立刻得到了各位主任的首肯。

不知不觉间,众人才发现,这么多主任、主治医师联合会诊的情况下,竟然由杜冷这个规培生占据了主导地位。

外科的两位主任,打心眼里感到高兴。

反观其它科室的主任们,除了羡慕,心中更是五味杂陈。有种被时代淘汰的危机。

周灿一直站在抢救床前仔细观察着孕妇。

望诊与脉诊不同,是西医与中医都认同的诊断方式。

不管看什么医生,首先必是望诊。

现在病人要被送去做头部彩超,周灿这才意尤未尽的让到了一边。

病因基本明确,各位主任紧绷的心弦轻松了许多。

谢主任的目光再次看向周灿。

脸上流露出一丝略带得意的笑容。

“娄主任,听说你选的周灿医生,昨天刚带回急诊科就立了一个大功,是真的吗?”

“有这回事。”

娄主任点头承认,神色间透着一丝紧张,下意识的把周灿挡在身后。这是害怕谢主任把急诊科好不容易得到一根好苗子抢走呢。

这个谢主任的耳目还真是灵通。

说明他也是在关注着周灿的。

毕竟人都有一个攀比心理。

他选了个学历最高的杜冷,放弃了总分第一的周灿,他也怕走眼呐。

不过杜冷刚才的表现亮眼到了极点,所以谢主任开心极了。

说明没选错人。

“哈哈,放心,我们外科有了杜冷这个海归博士,不可能挖一个本科人才滴!你无需紧张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