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医术能加经验值 第446章

作者:江边鱼翁

还有另外两位来自妇产科的专家,同样有点小忙。

就连那个专治不孕不育的妇产科副主任医师的诊桌前也已经围着好几个病患了。

消化内科的史副主任,神经内科的一位地中海发型的中年副主任医师,都是无比冷清,只能看着别人诊病。

“坐在这里太丢人了!要是坐到傍晚收工还是零个求诊病人,我就打电话给尚主任,直接回图雅医院。”

史副主任的面子上已经开始挂不住。

坐在这里被其他患者和家属当成动物园了猴子围观,实在有些打击人。

“史主任别着急呀,我看杜冷接诊的那个大量饮水的女病人与咱们消化内科也挨得上边。一会咱们不如掺和一脚,好歹开个张。”

周灿给史副主任支招。

就这么灰头土脸的回去了,消化内科以后在其它科室面前还怎么抬头做人?

大量饮水与消化系统疾病确实能够搭上边。

尽管那个女的很可能是妇科疾病。

但是医生诊病,界线有时候并不明确。很多时候都是跨科室诊病,甚至需要请多个科室的专家一起展开联合会诊。

“可是那个病人一看就极其难诊,咱们掺合进去,万一查不出病因,不反而更丢脸吗?省人民医院的实力并不差,甚至在有些医学领域比我们图雅医院还要强很多。连省人展医院都没能查出来,咱俩还真没那个把握。”

史副主任想是想开张,但是瞻前顾后,又怕反而搬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他不敢掺合。

“我刚才悄悄观察,发现那女的意识迟钝,手脚颤抖,近乎瘫软。这与我在医书上看到过的一例症状颇有相似之处。大的把握不敢说,四成把握那是足的。”

周灿知道史副主任一向谨慎、胆小,想要让史副主任答应把病人拉过来,先得给史副主任吃颗定心丸。

“你真有四成把握?”

史副主任可是非常清楚周灿的能力。

诊断这种极高难度的疑难病例,史副主任本人是一点把握都没有。就像让一个普通初中生做奥数题,可能连风都摸不中。

根本不知道该从哪个角度下手。

“我什么时候开过玩笑吗?”

周灿的脸色严肃。

“好,我就豁出这张老脸拼一把。万一没能查出病因,丢人的也不止咱们俩,不是还有省人民医院的医生当陪衬吗?”

史副主任说得豪气万丈,其实这是因为周灿给他吃了一颗定心丸,才敢这么说。

周灿也不点破,反而悄悄对他竖起大拇指“史主任霸气!有魄力!”

“嘿嘿,总不能一直这样闲下去啊!尚主任还指望着咱俩为消化内科争光呢!”

他笑着回道。

两人商议妥当后,耐心等待机会。

杜冷此刻还不知道已经被周灿他们盯上了,他仍在竭力应付着找他看病的患者。

从他的诊疗行为来看,很有点像是马谡论兵,夸夸其谈。

各种医学道理说了一箩筐,引经据典,滔滔不绝。可是这些都只是医学理论,无法落到实处。

打个比方,某人肚子疼,医生给她分析可能出现的病因。肠炎,肠肿瘤,肝癌,胃溃疡等等,一口气罗列了七八种可能存在的病因,并且把每种病因的病理机制,可能累及的器官解释一通。

解释完了以后,让患者做这个检查那个检查,就是无法确定真正的病因。

最后怎么治疗患者的疾病,无法落到实处。

或者用一些万金油式的治疗招数,效果不佳。

周灿看了一阵后,暗自摇头。

人啊,最怕的就是受虚名所累。

杜冷的才华自不必说,那是货真价实。可是他因为起点很高,优越感太足了,以致于眼高于顶,很难真的沉下心虚心学习。

医生不管学历高低,参加工作后,都应该从最基础的临床实践一步步学习。

而不应该好高骛远,低端的活计看不上,直接上手高端的才发现,原来就是个虚架子。遇到稍微有难度一点的疾病,就有些摸不清方向,有力无处使。

杜冷如果不能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将会被周灿远远甩在身后,两人的差距也会越来越大。

周灿的起点远不如杜冷,却能踏踏实实的从最基础的临床实践开始学习,然后稳扎稳打,一步一个台阶。他走得非常稳。

而杜冷爬得太快,底子不牢,很容易摔个鼻青脸肿。

过了一个多小时的样子,那位大量饮水的女病人测完血糖回来了。

在她的丈夫搀扶下,站在一名患者后面排队。

杜冷诊治完眼前的患者,那位女病人在丈夫的搀扶下坐在了诊桌前。

“杜博士,我们已经查完了血糖,请您费心看看。”

家属把检查结果拿给杜冷。

“血糖(静脉)52mmol/L,Na+173mmol/L,K+3.9MMMOl/L,Cr165.7umol/L……”

杜冷一边查看患者的血糖各项数值,脸色严肃的自言自语道。

“这个血糖有点高啊!”

家属颇有些紧张的问道“杜博士,那我老婆的病严重吗?能治好吗?”

“她这个问题肯定严重啊!不然你们在前面三家医院早就治好了。省人民医院的医疗水平那么高都查不出病因,她这个病你说棘手不棘手?没哪个医生敢打包票说一定能治好患者的病,我们只能是按照医学诊断与论证,用药后慢慢观察疗效。”

杜冷叭啦叭啦的说了一通,家属只有点头的份。

就在这时,那名超级肥胖的女患者也做完检查回来了。

两个疑难病例扎堆到了一起。

杜冷的压力顿时更大了。

他悄然向坐在最中间那张诊桌的张碧华主任投去求助的目光,可惜张主任此刻也忙得不可开交,根本没功夫看他这边。

对于杜冷这边的情况,张主任压根不知道。

有句话叫做屋漏偏逢连夜雨。

祸不单行。

已经有两位疑难患者压在手上了,一个都没解决好,又有一名听力下降,视物模糊,低热的患者也做完检查回来了。

杜冷看着排队等待他诊明病因,给出治疗方案的病人,压力山大。

如果只是一个患者,忽悠神功还能派上用场。

同时有着好几个患者,个个都是一通忽悠,这是把家属当傻子糊弄。家属肯定不答应。

可是这位狂饮冷水,2型糖尿病患者的情况本就已经很不好,胡乱开点安慰药剂应付过去,想法很诱人。只是万一吃出人命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像这种患者,随便拖一拖就会成为重症。到时候家属可不会管那么多,他只会认定是吃了杜冷开的药,病情加重。到得那一步,杜冷就危险了。

开的安慰药剂,家属分辨不出来,医务部门,主管部门却能轻易查出来。

所以,他拿着检查单一张张反复查看,表情迟疑不决,迟迟无法给出具体病因与治疗方案。

“医生,还要多久啊!我女儿的身体太胖,不能长时间站立。”

肥胖女患者的父亲开始出声催促。

带着女儿跑馨香妇幼医院求诊,本来还想着赶上了图雅医院的专家们到这儿坐诊,非常不错。可是做了一天的检查,高兴的拿着检查结果过来排队等待时却发现这位从海外名校毕业的杜博士似乎并没有想像的那么厉害。

家属的心中渐渐开始生出一丝不信任。

随着等待的时间延长,这丝不信任会不断放大。

“别提了,等待是真的烦人,我们也来了很长时间了呢!做了快一天的检查,就等着杜博士看检查结果后查明病因。”

在肥胖女患者后面排队的家属跟着抱怨道。

这位低烧、听力下降、视力模糊的患者身上肯定有部位疼痛,因为她的表情显得很是痛苦。身体完全需要家属搀扶住。

具体哪里痛不清楚,可能是腿部或者髋关节部位。

“还真别说,咱们的遭遇好像都一样呐!哼,我们也是做了大半天的检查,这诊断结果却是迟迟无法给出。”

狂饮冷水的女患者老公已经有了明显不满。

这种抱怨、不满的情绪很容易引发共鸣,导致长时间排队的所有家属和患者越来越不满。

“杜博士,我老婆到底是什么病,您倒是给个说法呀!”

家属再次催促。

杜冷的诊疗经验本就极少,面对多位家属和患者的质疑,他心里很愤怒,同时也有点慌。

“我说了,她这个病多家医院都没能查出来,没那么好查。你们如果不信任我,也可以找其他医生看看。”

愤怒情绪下的言行很容易伤人。

非常容易引发矛盾冲突的升级。

家属排了这么久的队,按照杜冷的要求做这个检查那个检查,杜冷现在却是极不负责的让他们找其它医生求诊。

这话太不负责任了。

“我们要是不信任也就不找你看病了。你让我们做什么检查就做什么检查,折腾这么老半天,不能就这么个态度把我们打发了吧?”

家属的脸色已经有点红,表情很严肃,估计火气也上来了。

“我的态度没问题,我在这里认真给你老婆分析病因,你却一直在催促。还是那句话,不愿意等可以找别的医生给看。”

杜冷有文化有修养,直接跟家属骂街那不可能。

说话有点呛人,带点脾气,那是再正常不过。

泥菩萨还有三分火气呢,更何况是他这种心高气傲的海归博士。

大庭广众之下受到多位家属的质疑,他的面子上肯定挂不住。

很不幸,他今天遇到了一个暴脾气的家属。

砰!

家属就是一掌拍在诊桌上,振得上面的物品飞起几厘米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