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医术能加经验值 第370章

作者:江边鱼翁

周灿得了指导后,一直牢牢记在心里。

从那以后,他就有了一个新的手术观念。能够不做手术就尽量不手术,能够不打开胸腔、腹腔,就坚决不打开。

术后导致胸腔或腹腔内的器官、组织粘连严重,对患者肯定会造成不小的影响。

绝不仅仅是以后再做手术的难度增加那么简单。

“唉!全都被您说中啦!我爸手术后不但吻合口瘘依然存在,仍然不能进食,还出现了新的问题,吞咽食物变得非常困难。甚至连自己的口水都必须吐出来。连喝水都喝不了了。我们当时都快崩溃了。这都是些什么医院啊,怎么做个手术就那么难呢?结果一次比一次糟糕。”

女子说起二次手术后的遭遇,语气和眼神都充满绝望。

另外两名家属虽然没说话,表情也是差不多。

医学发展到今天,已经攻破了很多技术难题,甚至肾脏移植,肝脏、肺、心脏等重要器官的移植都能做到。

甚至包括头部移植,国外都已经实验成功了。

但是医学无法解决的事情仍然很多。

医生们对此很无奈。

周灿在图雅规培的近两年时间内,见过的医学解决不了病例太多了。

有的患者,真的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们死亡,一点办法都没有。

他印象最深的是一位非常年轻的女患者,她的孩子才六个月大,但是她已经是乳腺癌晚期。在重症医学科的病房内,她含着眼泪恳求医生们让她再多活几个月,因为她想听到孩子叫她一声妈妈。

可是医生们尽了全力,仍然无法阻止癌细胞的疯狂扩散与对她身体的伤害。

癌细胞发展到后期,除了会破坏掉人体的免疫系统,还会造成脏器的损坏与衰竭。

最终,那位年轻的妈妈没能等到她的孩子学会叫妈妈的那一天,在一个阴暗的早上,她带着无尽的遗憾离开了这个美好却又充满苦难的世界。

当时,周灿这个大男人看到那一幕,心里也是非常难受。

如果医学能够再进步一点点,相信那位孩子的母亲肯定想要活得更长久。她想听听孩子叫她妈妈,她想看看孩子长大后的模样。

要是可以,甚至希望能够看着孩子出嫁,看着孩子生儿育女。

可是她再也看不到了,永远的闭上了眼睛。

眼前的这位患者,年龄已经六十多岁,倒也不算短命。

至少他的孩子已经长大成人,并且嫁了人家。

不过蝼蚁尚且贪生,何况身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呢!

如果能活着,没人愿意轻易死掉。

“患者二次手术后,是不是出现了食管到空肠吻合口狭窄?”周灿看到她此时难过的表情,其实是有点不忍心问的。

“嗯!您说得太对了。”

她咬着唇,用力的重重点头。

“医生,您说我爸的病还能治好吗?”

经历了两次手术失败,而且一次比一次严重,她对手术都已经失去了信心。

只是看着父亲痛苦的模样,她像飞蛾扑火般,还想再尝试。

“这个要看检查结果才能知道。我估计手术的难度会非常大。因为这么长时间过去,患者的吻合口很可能已经成形。他现在连喝水都喝不了,我只是推测啊,说错了您可别介意。我推测患者的吻合口有可能全部堵塞了。就好比两根空心的钢管,对着焊接时,可能因为焊工的操作不当,又或者其它原因,最终导致两根钢管焊接部位从空心变成了实心。”

周灿为了能让家属更好的理解,还作了一个比喻。

“又被您说中了。在当地医院检查后,医生就是这么说的。本来是准备做食管扩张手术,解决无法进食的问题,谁知经过检查发现吻合口完全闭塞住,当地医院的医生摇头叹息着告诉我们,已经没办法再做手术。”

女子满脸苦涩,更多的是无奈与深深的绝望。

家属有时候并不会主动把全部的经过告诉医生,包括在哪家医院看过,结果怎么样等等。

他们存有各种各样的想法。

比如担心告诉医生在其它医院看过再跑这里来治,会让医生不高兴。又或者想要听听新就诊的这家医院医生怎么说。

还能借此了解这家医院的实力。

周灿每次都说中了,这让女子和另外两们家属对图雅医院的信心空前暴增。

“尚主任愿意把患者收治进来,说明还没到最糟糕的地步。肯定会想办法试一试的。你们也不用太过绝望,只要有一丝希望,就会充满无尽的可能。”

周灿安抚着家属与患者,让他们不至于失去治疗信心。

这一点非常重要。

“他的检查资料非常少,病史反应也没有你述说的那么全面,在其它医院做检查及手术的资料都还在吗?”

周灿大致看了一遍患者的检查资料,觉得这远远不够。

因为这位患者现在的病情非常复杂。

既有着食管到空肠吻合口瘘,又有着吻合口闭塞问题。

女子说的当地医院肯定不会是小医院,至少也是规模中等的三甲医院。

能让那家医院的医生连手术都不敢做了,说明问题非常严重。

手术难度也会大得出奇。

手术风险同样非常高。

“检查资料都留存在那儿了。我担心在你们这儿看病需要那些资料,正好全都带来了,放在车内。如果需要,我马上去地下车库拿过来。”

她征询着周灿的意见。

“都拿来吧!我估计尚主任对你爸的病情做科室讨论时会用得上。”

周灿心中明白,尚主任很可能想让他成为诊治这位患者的主力。

第230章 组内成员有冷有热,金娱互动的隐忧

先把病人的病情,病史,症候等所有情况摸透,查清楚。然后再去想办法制定手术,会更有针对性。

这也是周灿进入消化内科后的第一战。

上午抢救那位消化道出血病人,只是投名状。

现在才是真正一战成名,确立地位的时候。

不过这个病人的治疗难度简直就是地狱级。

别说是周灿了,就连尚主任都不一定有把握。

周灿趁着女子去拿其它资料的这段时间,给患者测量了基本体征,并且记录好。

直接把患者交给他单独管理,也就意味着所有的事情都要他自己来做。

患者的情况看上去相当糟糕。

长达数月无法进食,只能依靠静脉滴注的方式打营养针,不但费钱,而且对患者也是一种巨大的折磨。整个人已经瘦成了皮包骨,肋骨、手足等部位的关节尤其明显。

长时间只挂营养液维系生命,而无法经口部进食,还会造成胃肠道黏膜发生萎缩。肠道绒毛会变短。

哪怕手术打通了患者的食管到空肠之间的通道,患者也需要很长时间来适应口部进食的方式。

“让让,请让一让!”

这时又有一位患者在护士和医生的带领下走进了病房内。

周灿瞅了一眼旁边空着的72号床位。

看来71号床的患者来了邻居。

“咦,这位医生很是面生啊!新来的周灿医生?”

年轻医生指挥着家属把患者在72号床位上安顿好,这才抬眼跟周灿打招呼。

“我是周灿,请问您贵姓?”

周灿笑着回应。

“段子富!同样是尚医生这一组的规培生,很高兴认识你!”

对方的性格应该很开朗,主动微笑着上前与周灿握手。

尚主任手下的医生应该有不少。

强大一点的医疗组,包括实习、规培、进修生在内,往往有着十几二十人。

周灿见过最利害的一位主任医师,手下最多时有着十一个实习生。再加上规培生,住院医、主治医师,总人数将近二十人。

这样的医疗组,执行力非常强大。

正常情况下,一个小点的医疗组只有三四个医生。

甚至有可能发生断层。

比如主任医师手下只有一两个住院医师干活,没有主治医师。

一支强大的医疗团队并不是那么容易打造。

私营医院就不必说了,一切以利益为先。公立医院其实也很看重业绩,医院不可能养闲人。

所以,能够带出一支强大的医疗团队往往有着一个关键要素,需要有一个特别出色的‘领头羊’。

尚主任属于图雅医院的名医,自带流量,接诊量基本上管够。

这是保证一个庞大的团队能够存活的关键。

周灿与段子富握手,这家伙很是热情。

“幸会幸会!”

他感受到对方的手很软,握手时摇得很起劲,但是力道偏小。一般来说,握手时太软的人,性格比较优柔寡断。

当然了,这也只是周灿个人总结出来的经验。

对方的年龄应该接近三十岁了。

这个年龄才混上规培,要么是研究生毕业,要么是社会医生,像金铭希那种,通过参加规培招聘考试考进来的。

不管是哪种,都挺了不起。

“段医生管的这位患者是什么病啊?”

“胆结石。今天先把他收治住院,准备安排介入手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