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医术能加经验值 第352章

作者:江边鱼翁

“柳老,您看现在可以缝合吗?”

“缝合吧!手术做得很不错!”

柳老轻易不夸人。

他都说不错,那就是真的不错。

周灿也不再迟疑,当即给患者缝合创口,并且做了一定的皮瓣修复。

因为涉及头面部的创口缝合,对缝合水平的要求很高,需要避免术后出现丑陋且狰狞的面部疤痕。

由周灿亲自给这位患者缝合创口,绝对是这位患者的福气。

缝皮这种事情,主任级的外科医生基本不会管。最多交给手下的主治医生缝合。

恐怕还没有哪个主治医生的缝合水平能有周灿这么好。

许医生这种从主任医师撸下来的特殊主治医生除外。

给患者缝好后,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始终没有发生任何意外。

周灿悬着的心算是暂时落了地。

真是奇了怪了,麻醉术升到三级本是好事,怎么反而出现莫名的危险感觉。

害得周灿白白紧张了好几个小时。

“小周,手术做得很好呀!你今天的状态怎么有点不对?像是心事重重的样子。”

柳老察觉到周灿的一些细微表情变化。

不禁出声询问缘由。

“我也说不上来,刚才给这位患者做手术时,有种莫名的危险感觉。”

周灿说出了心中的疑惑。

“嗨,这种经历我也有过。做任何一台大手术,大家的神经都是紧绷的。感到紧张,担心出事,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现在手术都已经做完了,一切平安顺利,你就没必要再为这事忧心啦!放松心情,继续做下一台手术吧!后面还有多台手术等着你呢!”

柳老可不想看到周灿这员大将出什么问题。

当场给周灿做思想工作。

宽慰他。

“好的!或许是我多虑了吧!”

周灿收拾好心情,迎接下一台手术。

麻醉医生酆医生已经收拾好了东西,临走前对周灿说道“你的直觉如果没有出错的话,危机感或许来自患者的术后并发症。需要严密监护患者的术后康复情况。”

说完,酆医生离去。

术后并发症?

周灿心头一惊,同时又有着一丝明悟。

怪不得老是心神不宁呢,原来手术的风险不仅仅来自手术过程,也有可能出现在手术后。

倒是忽略了这一点。

“交代一下管床的医生,要重点监护这位手术患者。”

周灿对护士说道。

“嗯嗯,好的!”

巡台护士答应着,把患者推去苏醒室醒麻醉。

周灿在科室内的隐性地位相当高,别说是管床的主治和住院医,便是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都对周灿十分客气。

只要脑子没被驴踢过,管床医生就会郑重对待这件事。

周灿交代的事情,与柳老亲自交代没什么两样。

送走了这位患者后,下一位手术患者被实习医生带了进来。

实习医生跟进手术也就是做一下插尿管、备皮、术前让患者做好各种准备以及常规的血压、心率、体温等项目的检查。

都准备好了后,接到手术室的通知,准时把手术病人送过去。

有时候,主刀只管做手术,不一定会核对患者信息。跟进手术的实习生,有义务确保没送错手术病人。要是主刀给病人做错了手术,那个实习生肯定玩完。

主刀也得跟着倒大霉。

被停掉手术权限那是最轻的处罚。

尽管这种事情发生的概率很低,但是仍然有可能发生。

从这些方面来看,没什么存在感的实习生,他们的职责其实挺重要的。

第219章 医学生有多难,神外的求助

手术室内,周灿一台接一台的疯狂做着手术。

那台脂肪瘤切除手术中莫名其妙出现的危机感,来得诡异,消失时也是同样玄乎。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动消失了。

周灿没有再去管它,专心投入到了新的手术中。

……

一直忙到下班,周灿今天一共完成了十七台手术。按照他的速度,一二级手术,一天可以做到接近三十台。

但是今天那台脂肪瘤切除手术是一台三级手术,占用了足足近三个小时。

还有之前那位甲状腺肿瘤患者的手术,同样是一台三级手术。

导致他一共只做了十七台手术。

两台三级手术,十五台一二级手术,这个量,其实已经相当惊人。

吴紫雨跟着忙了一天,收获想必非常大。

傍晚五点多的样子,她尽管舍不得走,因为还有管床的工作要做,只得匆匆赶往病房交接班。

住院医师已经相当于正式职工,如果是在闲散一点的科室,负责的工作量可能还少点。

在人手紧张的科室,工作量相当大。

她愿意在手术室工作八个小时后,还要值夜班管理病房,说明她为了提升手术实力,非常拼。

图雅医院,努力上进的医生还是挺多的。

大多数医生、护士都是非常努力。

周灿下了手术后,特意去病房查看了那位脂肪瘤切除手术的患者。

目前,患者已经苏醒过来了。

看上去有些脸色苍白,精神也不是很好,感觉患者的精神有些倦怠。

“谁是这位患者的管床医生?”

“是我,是我!周医生您好,我叫卜实仁,暂时负责管理这间病房的病人。有什么事情,您可以随时交待我去办。”

管床医生是个二十七八岁的年轻医生,实打实的住院医师。

年纪比周灿大上三四岁。

职级要比周灿这个规培生略高一点。

住陪生,一般考到双证后,只要注册成为本院的医师,那就是住院医师了。

只是资历比较浅,大多数人都是接受规培两年的样子,能够把执医证拿到手。也有比较悲催的,考执医证没过,那就只能下次再报考。

没证的规培生,干满三年后,会非常尴尬。

因为执医证的考试是国家统一考试,报考时间是固定的。技能实践与理论分开考,这就导致考试周期相当长。

第一次考执医证没通过的规培生,想要在三年规培期结束时考到执医证,几乎不可能完成。

规培期满了以后,该何去何从是个问题。

就算医院愿意留着你继续在本院工作,让你继续报考执医证,但是规培生的待遇低得可怜,在省会城市的消费水平又很高。结果就会导致参加工作四五年,还要张口问家里要钱。

一个家庭供养一个医学本科生本身就已经很不容易了。如果供的是研硕,投入的资金会更多。

绝大多数家庭都是普通家庭,好不容易把你供出来读完了大学,甚至读完了研究生。

工作几年了,还要问父母要钱,就算父母肯给,那也是好说不好听。

自己也会感到特别惭愧。

同时,看到别的考过去的同学,已经开始了正常的职场晋升之路。一个个开始转为正式的住院医师,工资涨了不少,还能参与科室的业绩分红,手术提成等等。还有年终奖。

要说不嫉妒,不眼红,谁信?

然后还会面临更严重的问题,此时最少都已经二十七八岁,该找对象了。

女孩子还好点,要是男的医学生,没钱,事业也没着落,哪个姑娘愿意嫁给你?

这时候的压力将会像一座座大山压在身上。

还有比上面说的更悲催的事情。

考执医证第一次没过,培训医院不让你报名执业医师了。这时候只能自己去外面找个医院花钱报名考执业医师。

所以,从一个医学生成为医生的路,真的是无比艰难。

正因为难,才导致很多医学生被迫改行。或是从事行政岗位,或是从事与医疗相关的其它工作。

考过去了也不一定一帆风顺。

变数太多了。

比如诊断、手术都没啥天赋,学术也不出众,混个几年就算没被医院淘汰掉,也没什么前途。要么继续混,想办法参加课题,花钱买两篇论文,自己也努把力,先把主治升了再说。

住院医师升主治,通过率还是蛮高的。

就算一次没通过,下次还可以再考。总有通过的时候。

升到主治医师后,老老实实在科室呆着。

只要不出什么大的差错,平安混到退休还是没问题的。

上面说的是混得最惨的几种类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