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医术能加经验值 第224章

作者:江边鱼翁

让邹医生来操作,打死他都不会答应。刚才差点没把病人给弄死。

至于唐莉医生,水平还不如邹医生呢。

他就更加不可能答应。

周灿也就只是调戏温主任一句,看到温主任一脸着急的否定,他的心里差点没笑喷。

“行,那我就不客气啦!谢谢温主任栽培与信任。”

周灿也是见好就收。

得罪一位主任医师,绝没有任何好处。

就只是过一时的嘴瘾而已。

他站在了主刀位上,开始接下来的手术操作。

一个又一个的弹簧圈,在他手里就跟玩似的。很轻松的置入到目标位置,紧密排放好。

很快,整颗脑动脉瘤空间内都被填满了弹簧圈,血栓形成后,颅内出血终于成功止住了。

“非常好!病人的血压、心率等指征渐趋平稳!”

麻醉医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

他看向周灿的目光极为复杂。有赞赏,也有震惊,还有着一丝感激。

要不是周灿临危出手,这个病人可能都下不了手术台。

“嗯,操作还不错。不过仍有待改进的地方,比如这些弹圈的开口方向没有形成一致。”温主任装模作样的点评了两句。

还从没听说弹圈的开口方向要一致。

差不多就是硬挑一根‘刺’出来,维护他的主任权威。

通过这台手术,周灿也彻底认清了温主任的实力及为人。

别的手术能力不清楚,穿刺、置入两种手术能力都只能算是一般水平。

绝对算不上厉害。

还有,这人特别爱面子。

无论是之前的强行把弹簧圈放出导管,还是后来让周灿出手救场,却把话说得冠冕堂皇。以及此刻的所谓点评。都充分说明这人特别虚伪。

看来也并不是每位主任医师都是作风正派,人品刚硬。

好在病人的脑动脉瘤介入手术最终成功完成。

病人的这条命算是保住了。

“温主任,病人的颅内有一定量的积血,您看是否需要引流出来?”

周灿看了一下脑瘤的位置。

只要给他这个穿刺的机会,他有把握不伤到脑血管与神经、重要脑组织的情况下,成功完成穿刺。把积血抽出来。

现在动脉瘤出血虽然止住了,但是因为持续出血,颅内压肯定还是很高。

“从病人拍的片子来看,出血量不算特别多。就算手术过程中,出血有所增加,仍然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脑部穿刺引流的风险过高,没必要冒这个风险。过上几天,他的身体自然会把积血吸收干净。”

温主任经历了之前的险情。

此刻小心翼翼,绝不愿意再冒任何风险。

成功完成一台脑动脉瘤介入手术,无论是科室的创收,还是主刀的手术提成,都是相当可观。

更是一次手术成就的积累。

所以,温主任此刻的心情已经从地狱到达了天堂。

出奇的好。

检查无误后,撤出导管,给病人凝血用药。

然后醒麻醉。

与普通手术的醒麻醉不同,麻醉医没敢撤掉生命体征监测仪。仅仅只是通过呼吸面罩停止用药。

一般来说,停止使用麻醉药以后十到二十分钟左右,病人就能自行苏醒。

也有异常的情况,这时候麻醉医生可以采用一些相应的方法来唤醒病人。

比如给予拮抗药物,拮抗其镇静作用,达到唤醒病人的目的。

病人苏醒阶段,温主任没敢撤离。

主要还是担心有什么意外发生。

能混到主任医生,对待安全问题普遍都很重视。

因为他们经历过太多的险情,深知一些小的疏忽就有可能酿成大错。

“周医生,认识一下,我叫唐莉,是神外的一名主治医师。专攻功能性神经疾病,擅长帕金森病和难治性癫痫的外科治疗。”

唐莉笑着主动跟周灿打招呼。

也许是看到这位年轻的规培生展露出惊人的手术潜力,提前搞好关系。

医院内,像她这种长袖善舞的医生不在少数。

如果等到周灿以后成名了,想要结识,那是非常困难的。

不说别的,两人所在科室不同,就是一道天然沟渠。

“您好!很高兴认识您!”

周灿对她相当客气。

心里面对这个女人并不感冒。

长相还算漂亮,但是手上并没有真本事。至少展露出来的手术能力让人不敢恭维。

相比之下,骨外科的单医生同样是年轻女医生,可就比她务实多了。

“哥们,你真的只是个规培生吗?我看你置入弹圈时好牛!”

一名研究生忍不住搭话道。

规硕一体,研究生就读期间跟着老师在医院手术什么的,也相当于规培。

不过图雅随着近年的不断崛起,发展迅速。

为了提高诊疗质量与医生队伍的水平,开始对研硕也实行规培。被人诟病为痛苦的二次规培。

比如,研究生硕士,到小医院可能只需规培十几二十天,像征性的熟悉一下,就能正式成为住院医,开始领工资了。

但是在图雅就不行。

它不认。

第145章 一飞冲天,癫痫病例会诊

邹医生是惟一不好意思主动跟周灿打招呼的人。

给病人手术时,他捅了篓子,周灿帮他擦屁股。关键他还把周灿骂了几句。

现在周灿三下五除二把所有的弹簧圈都给置入成功,病人的脑动脉瘤威胁得以解除。他与周灿一对比,是个人都能看出水平高低。

“小周目前是跟着谁规培?”

温主任这么问,估计已经开始打这个人才的主意。

喜欢优秀的医学后进,可不只是顶级医生的专利。医学水平或者手术能力较弱的上级医生,对这各人才的渴望甚至更强烈。

因为只要招到手下就能帮到许多忙。

有着很高的利用价值。

“我在住院部跟着程刚医生做一些查房、跟进病人手术之类的活。”

周灿如实相告。

“程刚?是管床的住院医师吗?”

估计要是程刚听到这话,怕是得气到吐血。

好歹是一个有着独立管床能力的住院医,同科室的主任医师却连他的名字都没怎么记住。

神外科室的医生数量本就不多。

程刚在这个科室混了几年,却是这样一个结果,绝对是一种悲哀。

与规培生、实习生不同,住院医可是正儿八经的科室员工了。参与各项业绩与奖金分成。怎么都该有点印象才对。

再说了,不久前,22床的病人出现术后并发症——癫痫。

程刚还打电话跟温主任汇报了情况。

与别的科室比起来,神外科室的医生之间,表现得特别冷漠。

有着一层层看不见,摸不着的壁垒。

“没错,程刚是在病区管床。”

欧医生代替周灿回答了这个问题。

看得出来,欧医生的小眼神中,透着想要巴结讨好温主任的渴望。

“程刚的学术、手术能力都很一般。你跟着他,也就只能学到一些最基本的病患处理方法。我把你调到我这一组,以后跟着我出手术、坐诊、管床啥的。”

温主任果然是在打周灿的主意。

不说别的,光是周灿展露出来的置入术水平,就足够在很多介入手术中帮到他了。

关键这样的人才完全免费。

规培生不参与手术提成,不参与科室各种奖金分配。

甚至就连医嘱、病历,都不能写自己的名字。

相当于招一个免费的帮工。

能占这么大的便宜,温主任不抢着干才怪。

“谢谢温主任栽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