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六朝传道 第634章

作者:日日生

“这就是大财主。”诸葛亮指着李渔道。

黄月英笑道:“我当是从哪冒出一个多宝道人来,原来是正经小道长,这是又把谁的墓搬了?”

“还能是谁,肯定是挖了茂陵了,不然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口气。”诸葛亮笑道。

这两口子你言我一语,李渔听得心惊肉跳,自己的大秘密就这样被他们给揣测出来了,确实有点聪明啊。

“你别怕,我们不会跟别人说的,那么多的东西埋在地下,确实不太行。”黄月英十分真诚地说道。

“人要与天斗,就要调动人间所有的资源,埋在地下肯定是不好的。”诸葛亮也说道。

他们能这样想,李渔就放心了,他拍着胸脯道:“两位放心,我保证全部用在对抗天庭上,不会自己中饱私囊。”

三个人来到校场,这里十分宽广,而且因为诸葛亮的命令,此时已经清场。

诸葛亮和黄月英,一脸期待地看向李渔,等待着他拿出茂陵的东西来。

茂陵这个地方,实在是承载了太多的传说,让人忍不住对它抱着最大的期望。

就连诸葛亮也不能免俗,就别提其他人了。

李渔手中白光一闪,把茂陵内那堆跟山岳一样的宝物放了出来。

茂陵里那些有灵力的法宝,都被白毛吸收了,这些则是还没有炼制法宝的材料,都是难得的天材地宝,也只有汉武帝那时候,能聚集起这么多来。

大汉的国力,真的是旷古绝今,远非如今分裂的六国能比。

看到这么多的天材地宝,即使是诸葛亮,也不禁呆滞了片刻。

黄月英更是直接感叹了一句:“天呐……”

李渔心中一想,自己在这里学恐怕是来不及了,毕竟前方战事吃紧。

他直接问道:“两位前辈操刀,这些东西能做几艘飞舰?”

诸葛亮盘算了一下,没有打诳语,直接说道:“你想要多大的?”

“当然是最大的。”

这东西是载人用的,肯定是多多益善,要是少的话李渔自己就能带。

诸葛亮看了一眼黄月英,两人低声讨论了一小会,由黄月英说道:“你的东西太多了,我估计至少能做二十艘,每一艘能载十万人。”

李渔暗暗惊叹,这是什么大手笔,能运十万人的飞天巨舰……

也就是眼前这两个机关术大师,配上茂陵的天材地宝,才能诞生这样的奇迹。

诸葛亮说道:“这样好了,你不需要操心,把东西放在这里,事成之后我们收下五艘,剩余的都给你,如何?”

李渔盘算了一下,他们两个属于是技术入股,只要五艘还可以,毕竟没有他们自己一艘也造不出来。

而且这东西是运兵用的,自己留在手里毫无用处,肯定是要用在天人之战中的。

给蜀国五艘,也是情理之中,很多硬仗还是要靠他们来打。

不然蜀国给你来一个保存实力,友军有难不动如山,那可就不妙了。

他们的地理位置决定了他们是有这个资格和条件来保存实力的。

李渔赶紧答应下来,然后有咬牙说道:“我再拿出一颗不死药,作为两位的辛苦费。”

黄月英笑道:“正经小道长还挺客气,那我们可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诸葛亮没有准备要,但是黄月英不一样,身为一个母亲,她很想给自己的孩儿要一颗。

但是蜀国的不死药就那些,诸葛亮连自己的都没吃,而是让给了其他人,怎么会给自己的儿子。

“真的只需要半个月么?”

李渔有些不太相信,毕竟这东西的工作量一听就很大。

但是诸葛亮只是轻笑一声,黄月英也笑吟吟地说道:“越是大的东西,越是简单,机关术就是这样,要是造一个肉眼看不清的,那才叫难。”

“大的没有什么难度,往上堆就好了。不过有一件事,你需要提前准备好。”

“什么事?”李渔问道。

诸葛亮挥手指向远处,说道:“这些东西将来要经过沿途几个国家,才能到你们大宋,你要提前和他们打好招呼,免得引出不必要的麻烦。”

这倒是给李渔提了醒,正好他也可以趁机去各国看看,大家都在做什么,有没有什么困难,千万不能有了二心。

“两位,告辞了,为了咱们人族大计,请两位莫辞辛劳,赶工出来,早日用上。”

“炼器如同游戏一般,是我们累了之后用来消遣解闷的,不用辛劳,你放心就是。”黄月英笑着说道。

这是正儿八经的凡尔赛发言,李渔笑道:“那我就等着你们的好消息。”

诸葛亮和黄月英点了点头,把李渔送了出去,他们看着校场内的天材地宝,还是忍不住慨叹一句:“大汉物资之丰盈,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黄月英搓了搓手,兴奋地说道:“我们开始吧?”

以前造个木牛流马,都小心翼翼,生怕用料太多浪费掉了。

这次放开手脚,不再节约用料,而是追求性能,这对一个机关术大师来说,委实有点幸福过头了。

李渔走出校场,就去找姜维,敲门之后老头告诉他姜维走了。

李渔知道肯定是有任务,估计是去打西天余孽去了,便转身离开怏怏而回。

他在蜀国还有很多朋友,但是都没有去见的欲望,关系也没有他和姜维这么好。

比如说刘阿斗,还有张星彩。

在蜀国他和关银屏姜维两个的关系最好,可惜两人都在外地。

大战已经开启,到处都是用人之地,李渔心中其实一直很害怕。

他不知道真的打完的那一天,身边还能剩下几个朋友,可以坐在一起喝茶聊天。

就怕是坐在荒草堆里,对着孤坟感伤过去。

那种滋味可不好受。

每当这种有些伤感的时候,李渔就会想起张老头,那个把他赶出了巨野县的老头。

友人不在,益州已经没有了待的必要,李渔来到城外直接御空而起。

踏着凌厉的风,他赶往自己的下一站,也就是东吴。

自从收走了东吴的不死药,李渔还没有去过,也没怎么听到过东吴的消息。

就知道自己走了之后不久,有天庭的人来劝降东吴,希望他们走到人族的敌对面。

好在孙权和周瑜毫不含糊,将他们赶了出去,并且义正辞严地拒绝了这次招降。

李渔知道,东吴好就好在决策权掌握在孙权和周瑜手里,而不是‘带投大哥’张昭等人说了算。

这些东吴本地士族,对孙家没有多少忠心可言,你老孙家来这里之前,我们已经是江东的主人了。

以前孙策太能打,大家还不敢说话,现在换了孙权在合肥几次吃了大亏,让江东士族大户们都有些瞧不上他。

同样的,孙权也看不上他们,他真正信任的是周瑜、鲁肃这些人。

甚至包括前番惹出滔天大祸的吕蒙。

李渔心中暗想,自己把东吴的不死药收了,这次去他们难免要聒噪,肯定想趁机从自己这里再拿回去。

虽然李渔很好说话,但是不代表他会无底线妥协,这次绝对不能还回去不死药。

六朝联盟最怕的就是上次荆襄那种事,背刺队友一次,就会给这个联盟蒙上一层阴影。

本来人族就是挑战者,实力不如天庭,在搞的不团结直接就可以不打了。

干脆认输好了。

东吴的不死药,只能是在大胜之后,或者是东吴立下大功之后,才能一点点还给他们。

他想了没一会,东吴就到了,底下万里水泽直通大海,沿途遍布着水陆兵马。

别看东吴实力不够强,其实他们的战绩还不错,除了孙权去合肥送了几波,拉低了整体的胜率,其他战场上东吴都切切实实地占到了便宜。

他们在百越和夷州的开疆拓土,也是闷声发大财,虽然没有什么大动静,但是好处着实不少。

眼看建康城就在眼前,李渔慢慢落地。

第九百零二章 人性

走在建康城外,李渔总觉得浑身不得劲,好像有什么东西一直跟着自己。

他本是方士出身,抓鬼是他的老本行,所以有鬼肯定是不怕的。

李渔继续往前走,也没太当回事,毕竟就算是有鬼,也会绕着自己走。

建康城没有受到多少影响,东吴的战场在夷州,那一座岛上如今遍布各种怪物。

说来也奇怪,天庭传闻中都是金碧辉煌的所在,不染丝毫尘埃,但是开战以来他们派出来的,多是些妖魔鬼怪,长毛的居多。

真正金光闪闪的天兵天将,就出场过那么几次,而且效果也都一般。

在街道上走了片刻,李渔就低声道:“再跟着我,我可不客气了。”

那种感觉还没有消散,李渔低声咒骂道:“真是给脸不要。”

说完她掏出一张符咒,往眼上一抹,就看到身后确实有一个魂魄。

李渔一看之下,还有些眼熟。

“你……”

“老身乃是伺候乔家大小家的嬷嬷,咱们在汴河上见过面,在这里也见过。”

李渔一拍脑门,道:“想起来了,你怎么死了?”

“老身托姑爷带话给小姐,姑爷没忘记吧?”

李渔点了点头,说道:“没忘,带到了。”

这团魂魄一下激动起来,问道:“小姐怎么说?”

“没说啥,就是心情不太好,看上去很忧愁。”

老妪的魂魄叹了口气,说道:“两位小姐承受的东西太多了。”

“先别提这个了,你这是怎么回事?”

“那天和姑爷告别之后,老身就投河自尽了,但是三殿阎罗嫌弃老身阴气太重,不肯收留,于是便成了这孤魂野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