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六朝传道 第442章

作者:日日生

李渔轻笑一声,道:“贫道救他,实则是要救你。”

“哦?”

李渔看着华佗,说道:“如果我没猜错,你此番前来,肯定是要为他开颅治疗吧,以曹操的性格,你这句话只要说出口,必死无疑。”

华佗这时候一脸的从容都不见了,他看向李渔,目光逐渐凝重起来。

“你到底是什么人?”

李渔装完就走,他深知装逼要恰到好处,再继续下去就显得有些做作了。

华佗看着他们四个的背影,眼中明暗交替,沉默不语。

突然,李渔一伸手,没有回头,声音传来:

“我乃正经门掌教,正在做一件无限光荣的大事,先生若是想要加入我们,随时去汴梁,我等必扫榻相迎。”

第六百五十四章 长安上元

曹操甚至没有留一下李渔,意思已经很明显了,赶紧回去炼药吧。

不过李渔走到一半,已经听到大魏百姓里传出风声来,说是朝廷要效仿大宋,开始消除黎山圣母的道场了。

这种事只要漏点风,效果是很显著的,民间已经悄悄开始拆毁黎山圣母神像,改换其他神像了。

李渔心中有数,这是因为自己治好了曹操的头痛,这风声并不是凭空传出来的,明显是大魏有意为之。

心满意足的李渔没有回汴梁,他转道来到大唐,说服蜀国估计不难,只需要用不死药做交换就行;大明那边也有很大的情面,不过自己可能要出手,帮助他们铲除金陵的红楼。

最重要的还是要看大唐,大唐的态度,将会决定这场倒黎运动的成败。

这是李渔第一次挑战神,他没有退路,必须成功。

到了大唐,已经是岁末,这时候到处都热闹非凡。守岁、吃年夜饭,喝花椒酒,吃五辛盘,挂桃符,观赏驱傩舞,大年初一去“传座”,走亲访友,拜访邻居,这就是大唐的新春,每一个人都喜气洋洋。

路上没有什么行人,酒店也都关门了,李渔等人来到长安的时候,已经是上元节。

在大唐,上元节似乎比春节更加隆重一些。上元节是整个长安城的盛大节日,这一天要必有灯会,不但民间富有人家要制作彩灯,就连官府衙门也要制作彩灯与民同乐。

到了夜里,李渔带着三妖来到长安城,今日朝廷特许解开宵禁,称为“放夜”,这三天大街小巷,茶坊酒肆灯烛齐燃,锣鼓声声,鞭炮齐鸣,百里灯火不绝,处处一片喜庆。

站在大街上,李渔也感受到了深深的人间烟火气,此时大街上,彩楼、彩坊不断,灯坊、灯楼、灯廊、灯棚连缀数里,不管百姓人家还是诸般商铺,亦或达官贵人家里,俱都是张灯结彩,就连各部各衙各司各监,都设了经棚、搭了彩坊。

这种感觉让他非常舒服,像是长安、汴梁这样的大城,为什么让人流连,就是因为在这里大部分地方都是百姓的舞台,寻常百姓可以参与到很多活动中,活的有尊严。

在金陵,就没有这样的感觉。金陵或许更加繁华,有更多豪奢的宅院,聚集了更多的稀世珍宝,有更多的美女娇娥,但是都和普通百姓没关系。

李渔前几次来,或者是有要事缠身,或者是不敢露面,这还是他第一次感受长安。

“真好……这就是我们努力修炼化形的原因啊。”鸡老喃喃自语道。

人潮拥挤的朱雀大街上,开始放起烟火来,三怂也跟着人群一起大呼小叫,乐在其中。

李渔找了一个安静的角落,坐在一处高楼的房顶,看着底下的这一幕。

他从风月宝鉴,拿出一壶酒来,灌了一口突然想起一件事来。

“坏了!”

李渔足下一点,跃下高楼,周围的人见惯了高手,也不以为意。

长安城中,能够飞檐走壁的不可胜数,不知道隐藏着多少高手。

他找到正在狂欢的三怂,说道:“来,跟我走一趟。”

“又要去哪?”短背意犹未尽,对李渔打断他们,显得牢骚满腹。

李渔笑道:“带你们去一个更热闹的地方!”

“真的?”

很快,他们就来到了皇陵,这里埋着刚刚下葬不久的李渊。

“这就是你说的热闹?”短背不满地问道。

“我可没说上面,下面热闹着呢。”

在李渊的陵墓旁边,有一个宅子,里面住着武士彟。能和上皇的陵墓住这么近,其实并非是一件坏事,足见他是上皇的心腹。

虽然以前上皇的心腹就是个危险的身份,但是随着李渊死了,情况又不同了。

李渊一死,对李世民再无威胁,照顾李渊的心腹,反倒成了李世民光风霁月的大事了。

武士彟看着李渔,稍显诧异,他正在府上和家人团圆,但是席间氛围并不是很融洽。

大女儿不在,小女儿也失踪了,夫人杨氏眉头紧皱,眼眶发红,夫妻两个愁云惨淡,过的很不开心。

只有武家的两个儿子还好,因为这两个妹妹,都不是他们亲妹妹。

杨氏是武士彟的续弦,而他的两个儿子,都是跟前夫人生的。

李渔上元节来逛老丈人家,自然不会空着手,他笑着抱拳道:“小婿见过岳丈大人。”

“你怎么来了?”武士彟看了一眼他的身后,还有三个长相丑陋的人。

李渔手中白光一闪,昏睡中的华姑出来,她揉了揉眼睛,看清周围的情况,道:“爹,娘,这是哪啊,我睡了好久……”

杨氏一把将她揽在怀里,武士彟则瞪着眼,怒道:“你去哪了!”

华姑眼珠滴溜溜一转,想要扯谎,李渔直接说道:“这丫头是得管管了。”

他压低了声音,到武士彟耳边,说道:“她听喇嘛说了什么人皇气脉,就一个人跑去吐蕃寻找,我说岳丈大人,你再不管管,将来……”

武士彟被她气的须发直立,十分吓人,李渔多少有些幸灾乐祸。小孩得管,小树得砍,再不下手,将来可能会害的家破人亡。

武士彟总算是还有点定力,问道:“你到长安就为了送她回来?”

“还有一些小事。”

“可有地方住?”武士彟对这个女婿还是很满意的,几次帮了自家大忙,尤其是上次把自己一家人带离大唐。

李渔也不客气,他在长安不知道要待多久,明日和刘伯温见面,打探一下消息才能决定。

这个当口,住客栈有诸多不便,武士彟这里是个好住处。

“正要借宿在此。”

武士彟点了点头,说道:“来人呐,洒扫一……四间客房出来。”

李渔摇头道:“两间就行,他们三个估计……想要睡一间。”

杨氏则上前问道:“顺儿可好?”

“挺好的,就是挂念你们二老,抽空我带她回来住几天。”

“那感情好!”杨氏抱着小女儿,喜滋滋地说道。

她如何看不出来夫君的怒火,打定主意今晚要抱着华姑睡,免得被她爹打坏了。

第六百五十五章 诗仙太白

李渔没有连续时迁,毕竟这里是大唐的都城,不知道隐藏了多少的六扇门鹰犬。

大家虽然嘻嘻哈哈的,矛盾不断但是没有翻脸,看上去彼此关系不错,可是一旦被人捉到,时迁还是凶多吉少。

因为他的位置太重要了,这么重要一个人,时常能见到皇帝,亲自为皇帝输送情报,竟然是个间谍,那真是活生生打了大唐一记响亮的耳光。

他开始托武士彟打听一下,宋使刘伯温在什么地方,然后自己去和他交交底。

李世民那厮,他会不想要不死药?

李渔自信地一笑,然后走出了院子,一出来就看到短背在那神头鬼脑地乱看。

“咳!”

“咋了,李渔大兄弟,你风寒?”

“你在这鬼鬼祟祟做什么呢?”

短背左右看了看,到李渔跟前,小声说道:“俺感觉到了一个人的气息,就在这脚底下。”

李渔一听大喜过望,有人要盗李渊的坟,要是自己把这个事给上奏上去,那不是立了大功。

李世民还好意思拒绝自己么,至少也是增加了一个大筹码啊。

他喜滋滋地问道:“是么,是谁的气息?”

“金蝉子。”

李渔脸上的笑容一下子消失了,他现在只想离这个地方远一点,雪还没化的大地,今天踩起来竟然有些烫脚。

金蝉子跑到李渊的墓里做什么?

李渔虽然不知道,但是怎么想都不会是好事。

李渊尸骨未寒,李二最怕的就是人家说他不孝顺,一旦他爹的陵墓被人挖了,他就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看着短背还在那摇头晃脑,李渔直接拽着他离开,嘱咐道:“你就当没觉到,听到了没?”

“为啥?”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短背点了点头,说道:“你说的对!”

两个人都装作无事发生,各走各的,扬着下巴不肯低头。

“对了,你们今天有什么打算?”

“嗨,还能有什么打算,跟着你胡混呗。”短背这趟出来非常不满,因为李渔总是在他们高兴得时候出来泼凉水。

弟兄三个就跟小跟班一样,跟着他东奔西走,没个落脚的时候。

李渔干笑一声,他自己也不想这样,但是没办法,这次出来就不是游山玩水来了。

联络六朝共同抵制黎山圣母,对于李渔来说是个大事,因为他一人之力,很难抗衡黎山圣母。

她如今还没有派出正儿八经的弟子来参战,只是在暗处使绊子,自己已经有些招架不住。

主要是她手段没有下限,不惜对普通百姓出手,让李渔很难和她放对。

好言劝了几句,短背又兴高采烈起来,喜滋滋地回去找自家大哥二哥。

李渔看着他的背影,多少有些羡慕,有些妖他们是真快乐啊。哪像自己,天生的劳碌命,要是没有这些事,自在修仙不知道多逍遥快活,闲暇时候貂蝉、二乔、武顺这些美人儿玩耍,简直是神仙难换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