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六朝传道 第313章

作者:日日生

香菱笑吟吟地进来,说道:“师父刚炼的凝碧丹,让我给你拿来,吃了之后便不怕水了。”

宝钗喜上眉梢,两颊微微一红,从葫芦取出一粒。

两个人看了半天,只见丹药里好像有水波荡漾,香菱不由得称奇道:“好厉害。”

“你吃了么?”宝钗问道。

“还没呢。”

宝钗把丹药放到香菱嘴边,自己又拈了一个,小姐妹两个一起吞了。

这丹药入口即化,然后浑身有一股奇妙的感觉,酥融暖暖,十分熨帖。

宝钗服用了之后,马上叫香菱和她一道,打坐消化,引导那股灵力遍布四肢百骸。

等到她们完全吸收了,宝钗说道:“他让你送给师姐妹,师兄弟,你怎么只给我一个,仔细他又该训你了”

香菱赶紧站起身来,问道:“你不陪我去么?”

“他是让你去送的,又没说让我去,我要是去了,倒显得借他的东西来要情分似的,别人嘴上不说,心里肯定不痛快。”

香菱笑道:“就你想的多,我就不信还有这种人。”

说完她就抱着葫芦,往各个院子里去。

秦可卿和琼英又在磨胭脂,香菱进来之后,被两个人按住,涂得花枝招展,才笑着放她离开。

香菱偷偷照了照镜子,心里竟然有一丝喜悦,但是她板着脸道:“下次有这种事,再不给你们了。”

琼英吃吃地笑道:“谁稀罕你给,我自己去要。”

香菱朝着她们做了个鬼脸,继续往前走,给张三丰送了一颗。

张三丰笑着收下了,但是他没有服用,因为这东西对他已经没啥用处了。

以张三丰的修为,上天入海,如同探囊取物。

“师弟,师父昨儿个教我的法术,我还有个地方不懂,一会可以来请教你么?”香菱怯生生地问道。

张三丰疑惑道:“你怎么不去问师父?”

“我怕他凶我。”

张三丰忍俊不禁,道:“你问吧。”

“一会的,我先把丹药送完。”

张三丰好心提醒道:“潘姑娘那里就不用去了,这枚丹药她用不上。”

“哦。”

香菱走在路上,抱着一个葫芦,最后来到了林黛玉的院子。

她推门进去,林黛玉手里握着两个斧头,正在修炼。

看到香菱进来,小黛玉脸一红,赶紧把法宝收了起来。

“黛玉,我师父让给你们送凝碧丹来了。”

黛玉喜滋滋上前,看到葫芦早就打开了,不禁眼睛一动,问道:“是大家都有,还是专门给我的。”

“大家都有。”香菱是个实诚人,说道:“别人都拿了,你快些也吃一粒,师父说吃完可以避水。”

“我就知道,不是人家挑剩下的,也轮不到我。”

香菱愣住了,说道:“谁让你住的远了。”

“院子也是一样,别人挑剩下的,才轮到我来住!”

“谁让你来的晚呢。”

林黛玉被这个呆萌娇憨的香菱气笑了,本来还嘟着嘴,这时候又上来和香菱打闹。

……

汴梁,皇城。

刘伯温正在讲治国之道,薛宝琴听得津津有味,赵福金听得昏昏欲睡。

刘伯温也不以为意,继续说道:“五十年前,有一场旷世大战,不可一世的汉王朝就此分崩离析。你们可知道,以汉之强,为何顷刻之间覆亡。”

薛宝琴说道:“因为董卓,他倒行逆施,大逆不道。”

刘伯温笑道:“董卓不过是西凉一武将,他哪有这个本事。”

“因为十常侍,他们祸乱朝堂,打压忠良,是最坏的人。”

刘伯温摇头道:“大汉之败,不在朝臣,不在武将,在皇帝!”

说道皇帝两个字的时候,刘伯温加重了语气,福金一下被吓醒了,她抹了抹嘴角的口水津,道:“皇帝怎么了?”

“任何一个王朝的覆灭,责任都在皇帝,因为皇帝口含天宪,手握王爵,若是励精图治,朝野岂会满是董卓十常侍之流。”

“先生说的对,朕一定励精图治。”

“在梦里么?”刘伯温没好气地问道。

赵福金也不着恼,她嘿嘿一笑,说道:“梦里想好了,在付诸行动。”

刘伯温继续说道:“皇帝,是人族之主,手握亿兆生灵,乃是四海之尊。若是稍有心术不正,则会有无数人因之受害,反之则功德无量。大唐李世民有一句话,当作为所有帝王的警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赵福金使劲点了点头,说道:“朕一定当个好皇帝。”

刘伯温笑着摇了摇头,不置可否,他见识过很好的皇帝,也见识过极差的皇帝。

几十年前,英雄辈出、各逞奇能的央土大战爆发时,他风华正茂,在其中叱咤风云。

后来天下英雄在巨鹿斩五爪金龙,大汉正式灭亡,六朝并立的格局形成。

象征着大汉皇权的龙族,地位也不再那么尊崇,龙族没落之后,人族也渐渐地像神佛低头了。

如今的六朝,百姓臣子对皇帝的尊崇,慢慢被神佛超越取代,让刘伯温十分痛心。

他心里未尝不想教出一个千古一帝来,但是眼前的小女娃……还是算了吧。

牝鸡司晨,怎么可能会是好事。而且这女皇帝,怎么看都不像是个靠谱的皇帝,颇有乃父之风。

他看着宫外,说道:“正经门的掌教李渔,正在和岳飞一道,彻底捣毁鬼市,把汴梁的地下填满,这是一个极有魄力的举动。”

刘伯温点头道:“我佩服他,或许这件事由我来决断,我没有他果决。”

赵福金一听有人夸李渔,比夸她自己还高兴,赶紧道:“没错,李渔哥哥最厉害了。”

鬼市牵涉的利益面太广了,一般的政客会去想平衡各方势力,努力得罪最少的人,避开一些无法触碰的权贵。

但是李渔不一样,他直接快刀斩乱麻,不问背景不论来路,直接就是一刀切。

这种看似莽撞的做法,实际上是最好手段,可是这种锐气,不是每个人都具备的。

刘伯温不禁想起了一个人,曾经他也是这么果决,把所有贪官全部处死,不留一点余地。

自己曾经劝过他,但是他的眼神坚毅,目光如炬,心硬如铁。

不管是曾经并肩作战的生死弟兄,还是立下赫赫功劳的勋戚权贵,只要想骑到百姓头上盘剥吸髓,他就会挥下自己的屠刀。

不管文人如何诋毁,不论官员如何反对,都改变不了他的作风。

几十年的风雨过去,当初的一切早已物是人非,回顾这几十年的变化,再去看六朝的状况,刘伯温心底已经改变了初衷。

他,才是对的。

第四百五十四章 震惊

汴梁城外,旌旗如林,刀枪如海。

百十万兵马,分成左中右三军,要扫清北方残敌了。

这么多的兵马,并不是每一个国家都能轻易拿出来的,但是大宋的都城内就有。

汴梁实在是太大了,尽管已经在这里过了很久,但是李渔依然时常感叹这个城池的壮阔。

城楼内,李渔帮赵福金系好披风,笑着说道:“瞧瞧,看上去还真像个女将军。”

“是嘛?”赵福金兴奋地说道:“宝琴,快拿个镜子来。”

李渔手掌一动,房中出现一个光滑的镜面,看的一清二楚。眉眼手脚无一不精致如镂,额头的红色的宝石,非但没有和她娇俏可爱的娃娃脸有违和感,反倒让她散发着一股奇异的魅力。

赵福金双手捧住脸颊,嘴角弯弯翘起,看着镜子里的自己,一边脸红,一边满心窃喜。

薛宝琴有些无语,这陛下实在太没溜了,完全是少女心智。李渔笑吟吟地朝她眨了眨眼,没有说话。薛宝琴暗暗羡慕,李掌教可真宠溺陛下。

李渔看向赵福金,一万个满意,她是自己一手打造的神,只要赵福金往那一站,所有的禁军都将士气如虹。

汴梁城外,她以一人之力,挡住无数蛮兽和女贞的场面,可是深深刻在了禁军和百姓心中。最经典的还是陛下放出巨龙,驱散女贞蛮兽,这一场面通过大家的口耳相传,会一直流传下去,而且会被润色加工,成为一个神奇的传说。

大家都看不到李渔在背后的操作,看不到李渔是怎么保护赵福金的,看不到他是如何挥手救下万数百姓的,看不到他放出巨龙。

他们能看到的,就是当时的茂德帝姬,如今的女皇陛下,力挽狂澜,拯救苍生。甚至连巨龙都站在她的身后,受她驱使。大汉高祖斩白蛇化龙,整个大汉皇室一直和龙族有脱不开的关系,他们互相成就,互相依靠。

大汉帝国虽然覆灭了,但是它的权威无人敢置疑,至今六朝所有的国家的子民,还都统称汉人,来和周围的番邦区分。

所以龙也就有了其他图腾不具备的一种特殊含义,它象征着皇权。

赵福金虽然性子欢脱,但是仁善纯真,这并不和帝王之气冲突,虽然自古以来都推崇高高在上的帝王。

李渔也不想改变这个活泼可爱的少女,她的天性就是这样,为什么好人就要悲苦地过一生,就要以一套世俗的模板来压抑自己的天性,去做那个世人想象中的完美帝王。

他现在也不担心赵福金的安全,经过上次在汴梁城头的顿悟,再加上自己给她熔炼了补天石之后,能打破她防御的,寥寥可数。

外面传来一声号角声,李渔说道:“我要走了,祝你凯旋,等你们回来,我给你个好东西。”

赵福金一下高兴起来,满心期待,觉得这次御驾出征更有盼头了。

“一言为定。”

……

正经门里,欢声笑语,倒了一个鬼市,大家吃的饱饱的。

入门的测试正在进行,山门下排着队的人越来越多。

很多被解救出来的奴隶,都是有慧根的,大部分选择加入正经门。

剩下的一些,愿意的也留在宗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

“薛蟠挑选了十几个道童,组建了一支寻宝小队,在鬼市的边边角角挖宝呢。”黄信小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