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六朝传道 第196章

作者:日日生

“周瑜早年名头甚大,鲁肃更是誉满天下,荆州本是兵家必争之地,他们岂会甘心荆州长期落在我们手里。”姜维看了呀一眼天边,说道:“不过以我之意,就是暂时派一沉稳之人,去守荆襄。而集中整个蜀国的力量,调回西边的马超、荆州的关羽,直接从汉中出发,誓师北伐!”

得,这个更激进。

李渔不打算继续和他深入讨论这个话题了,他来蜀国是有目地的,便是学习阵法。

阵法一道,毫无疑问,六朝当以诸葛亮为魁首。不过现在看来,黄月英也很厉害。

“伯约,我想要拜见丞相,你能不能……”

姜维笑着说道:“我可以帮你引荐,至于见不见你,就不是我说了算了。”

李渔笑道:“我远来是客,而且一向是蜀国最好的朋友,丞相他老人家,断然没有不见我的道理。”

……

诸葛亮的府邸,比姜维的好了不是一星半点,估计以前是川中某位贵族的宅子。

李渔在门口等了一会,姜维出来说道:“丞相在太子那里讲课,师母说是要见一见你。”

“啊?”李渔赶紧整理了一下衣服,说道:“夫人见我作甚?”

“师母极有主见,我哪里知道,她待人和善的很,你来就是了。”

李渔跟着姜维,进到一个后院,设计者将园中原有的池塘加以开凿,形成一个数亩方圆的池沼,池内偏植荷花。

此时荷花早已凋零,翠绿如盖的荷叶上,林立著无数高高矮矮的莲蓬,莲房饱满,别有一番殷实的风景。细细看去,李渔才发现端倪,莲花下面都是呈规律排列的,在这里估计有一个阵法。

行走在水面小道上,从每一个角度看去,都是三面环水,坐在舫上,如同月夜行舟。

这份巧思,估计就是黄月英的手笔了,诸葛亮估计没有时间弄这些。

姜维是轻车熟路,带着李渔来打一个凉亭内,坐着一个妇人,模样瘦削高挑,穿着简单干练。

秀发用一根绳子盘着,看上去十分飒爽,在她身前,放着一张宽大的书案,案上放着一页素纸,旁边是一本翻开的书帖,纸上墨迹宛然。

“师母,人来了。”

黄月英抬起头来,她乍一眼不算是十分美貌,但是也不难看。

一双有神的杏眼,眼神中透着一股灵动劲,闻言抬头看了李渔,好奇地打量起来,笑道:“这就是咱们的妖星。”

李渔干笑一声,微微拜道:“见过夫人。”

“坐!”

李渔乘机看了一下她身前的纸张,上面画着一些奇怪的图形,看上去颇像是设计图纸……

黄月英挥了挥手,“伯约,把这个收起来,放到书房里去。”

姜维这种身份,就是刘备也不会让他跑腿,但是黄月英一声吩咐,他笑呵呵地前去收起纸张。

“什么时候来的益州?”黄月英拉家常一样问道。

李渔坐在栏杆旁的石凳上,笑道:“昨夜到的益州。”

“你把唐人耍的团团转,胆子不小啊。”

“自保而已,如果不是打不过,谁愿意离开宗门,在六朝飘荡呢。”

黄月英的眼神,不经意飘到他的头顶,突然眼中一动。

她饶有兴趣地看着李渔,说道:“你们太平道的人,应该不会也学那些魔怔的人,要斩断‘贪嗔痴’业火吧?”

李渔摸了摸自己的簪子,“夫人说笑了,这块贪石,容易迷惑人的心智,让人丧失理智。为了避免它害人,我才把它戴在头上。”

“原来如此,看来你定力很不错,相貌人品都属上品,修为又高,许了亲事了么?”黄月英把手放在腿上,一副邻家热心大姐姐模样,让李渔不知不觉间,也丢开了拘束。

李渔呵呵一笑,“我向来是不贪不嗔的,所以戴着这贪石,也不碍事。至于说亲事,暂时还没有这方面的打算。”

在他头顶,石头亮了一下,场面有些尴尬。

黄月英笑道:“大良贤师,每一代出世,都有无数的仇家。他们恨不得将大良贤师打的灰飞烟灭,但是却没有一个人,不佩服他们的人品,每一代都堪称圣贤。既然太平清领书选择了你,料想你也是个道德完人。”

李渔心中暗叫一声惭愧,难道自己真是道德君子,还是说太平清领书选择了太多君子,整的有点审美疲劳了,选择自己换换口味?

黄月英说道:“我们蜀国,就有不少好姑娘,有机会我帮你物色一个。”

“多谢夫人。丞相他每天都要去给太子讲课么?”

黄月英摇了摇头,“以前阿斗都是来这里的,不过上次在路上,碰到了一个刺客,为了安全起见,这几天就去宫里教他。”

在蜀国的都城益州行刺?

真是嫌命长了。

李渔问道:“是什么人这么大胆?”

“乌蛮人。”

第二百八十八章 乌蛮

李渔现在一听蛮人,就打心底发憷。

他刚睡了神殿的小圣女,得罪了整个南疆。

要是那个什么巫神,知道自己把他给截胡了,还不知道是什么反应呢。

“乌蛮……也是南疆的部落么?”

“不是。”黄月英翘起腿来,摆了个舒服的姿势,带着一点怒气道:“乌蛮在南疆的西北,我们蜀国的西南,南疆人用的是巫蛊之术,擅长用毒。乌蛮人则喜欢用水火法术,不是弄水就是喷火,还有一些厉害人物,驯兽了得,可以驱赶百兽,作战时候出其不意,经常能改变战局。”

李渔一听,就知道这里面事情不简单,黄月英说起乌蛮人,没一句都不离他们打仗厉害。

看来是蜀国,想要收伏乌蛮族,这才导致他们来行刺。

这些人鲁莽易怒,他们来行刺,估计搞的惊天动地的,把刘禅给吓得够呛。

东吴的战士,其实很多都是百越人,百越就是东吴的兵源地。

虽然付出了一些代价,才收伏百越,但是对于东吴来说,无疑是一笔只赚不亏的买卖,而且快赚麻了。

东吴有了百越,就有了兵源,可以支撑孙权打完好几个十万之战。

蜀国疆域也不大,人口不多,他们若是征服了乌蛮,就有了兵源,还是上好的兵源。

把这些乌蛮战士稍加训练,不难组成一只劲旅,蜀国不缺武将,也不缺独挡一面的上将,缺的就是这等精兵。

诸葛亮把马超这种将军,部署在南疆,估计也有收伏几个南疆部落,为自己所用的想法。

可惜,南疆所有人,都信仰巫神。

让他们帮助异教徒打仗,估计没有几个部落会屈服,还容易引来整个南疆的仇视。

他正在胡思乱想的时候,外面传来两个人的脚步声,一个颇为熟悉的事姜维,另一个估计是诸葛亮回来了。

果然,李渔回头一看,从月亮门处,姜维和诸葛并肩进来。

李渔起身,拜道:“丞相。”

“我们又见面了。”诸葛亮笑道:“夫人,让人准备些吃的,我宴请小道长一回。”

黄月英笑着一伸手,手指上飞出一个纸鹤,纸鹤朝着后厨方向飞去,估计是给厨子传令去了,李渔神色一动。

这纸鹤……

不是乔家的家传么。

似乎是洞察到他的疑惑,诸葛亮笑道:“白鹤童子,乃是南极仙翁的徒弟,元始天尊的徒孙,曾经下凡传授了几个弟子。乔家和黄家的祖上,都曾听他传道。”

李渔这才想起来,黄月英盯着自己的木簪看,当初以为她是看贪石,看来她八成是看出了那木头是自己炼化的南极仙翁的蟠龙拐杖。

看得出诸葛亮是真的很喜欢李渔,他每次看到李渔,都发自内心的欢喜。

李渔自己心里很有数,不是因为他喜欢自己这个人,他喜欢的是自己的到来,冥冥之中,改变了六朝的天数。

一只蝴蝶煽动翅膀,让本来毫无机会的蜀国,至少多了几丝逆天改命的可能。

诸葛亮坐下之后,亭子里多了两个人,稍显挤了些。

他们各占据一角,诸葛亮说道:“我听说,正经小道长,对于关将军水淹七军一事,有自己的见解?”

没想到姜维嘴这么快,李渔点头道:“都是些不成熟的想法,在丞相面前说出来贻笑大方。”

“这世上,没有人能料事如神,更多的是偏听则暗兼听则明而已。”

黄月英伸了个懒腰,打个哈欠道:“别说这个了,免得你今夜又长吁短叹的,叫人睡不好觉。”

诸葛亮哈哈一笑,“无妨,左右吾主会三思而行的。只不过前将军武略卓著,让陛下有些太过信任罢了。”

李渔心中暗道,诸葛亮恐怕没有表面这么放松,黄月英的话不是无的放矢,他可能愁的整夜睡不着,就怕刘备不听他的。

刘备听话的时候,对诸葛是真的言听计从,可有时候脾气上来了,真是油盐不进。

他从一个卖草鞋的,干到一国皇帝,你当刘备没点主见,像是后世被黑的那样只知道哭哭啼啼,谁信谁是大煞笔。

这样的人,虽然李渔还没有见到,但是一想就知道,必定是充满了人格魅力和才能的。

“我听说大唐派出使者,去汴梁向宋廷索要杀害窥基的凶手,而你被拿出来顶罪?”诸葛亮问道。

一开口就是老拱火员了,配合上他那有点不忿的语气,真是让人心头一寒,恨不得马上投身到蜀国干革命,有朝一日打到汴梁,砸了赵家的鸟位。

可惜李渔不吃这一套,他叹了口气道:“实不相瞒,那窥基恶僧,是国师林灵素所杀。当日里国师正开坛讲道,窥基受迦叶指使前来,就要为大相国寺出头。国师不得已,将其斩杀。”

“虽然窥基非我所杀,但是国师乃是我所敬重之人,为他担下我是心甘情愿。左右不过是出来走一趟,没什么大不了的。”

“那天是谁出使的汴梁?”

“马周。”

诸葛亮一听,点头道:“大唐名臣无数,马周虽然声名不显,但却是一个难得人才。若是让我挑选宰相,我选马周而不选萧瑀。”

你把人家的家底,摸得挺清楚啊……李渔心中暗暗腹诽,这连汉中还没出,都惦记着长安选相,找接班人了。

他眼珠一转,不知道怎么开口,想要跟着诸葛亮学阵法,但是贸然开口又怕他不同意,到时候多丢面子……

李渔还在为难的时候,有几个下人,端着酒菜来到亭内。

李渔趁机说道:“这亭子布置的好生精巧,依我看是个阵法,下面的莲花就是阵脚吧?不知道这是一座什么大阵?贤伉俪是六朝阵法宗师,出手地定然不凡!”

诸葛亮和黄月英相视一笑,黄月英说道:“你这孩子好不爽利,不就是想跟着我们学点阵法么,磨磨唧唧地不敢开口,我们都替你累得慌。”

李渔笑了几声,借着笑声掩饰尴尬,最后干脆十分光棍地说道:“正是……”

黄月英笑道:“怎么样?教么?”

“夫人做主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