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六朝传道 第194章

作者:日日生

这些菜很精致,其中许多李渔都不知道怎么下筷,但此人却很轻松,一副经常吃的样子。

“和家里人吵架了?”李渔试探性地问道。

“没有。”

年轻人擦了擦嘴,李渔“哦”了一声,只当他不愿意说。

“家里人都死了。”年轻人突然说道。

“节哀。”

吃完之后,年轻人起身,抱拳道:“一饭之恩,容后再报。”

李渔点了点头,挥手示意他随意。

年轻人转身就走。

“喂。”李渔叫住了他。

年轻人回头,脸上带着一丝疑惑。

“给你十两银子,别再挨四文钱的打了。”

年轻人伸手接住银子,笑道:“敢问大名?”

“问这个做什么?”

“以后好还。”

李渔笑着说道:“我叫李渔,你呢?”

“张通。”

说完之后,他就离开了客栈。

年轻人的背影有点萧索,似乎有说不出的落寞。

“真是个怪人。”

李渔喝完了一壶酒,伸了个懒腰,就要到客房休息。

关上房门,李渔坐到床头,拔下头上的木簪。

看着木簪上的贪石,李渔笑着说道:“出来这么久,你倒是老实的很。”

木簪上的贪石,稍微亮了一下,光很微弱,李渔知道这是嫌没有遇到大贪。

自己在荆棘岭待了这么多天,碰到的都是些刚刚开智的树妖,这些妖精纯的跟孩提一样,贪心不炙。

“世人逐名、逐利、逐财、逐色,都是贪。想长寿、盼子女、望前程、求姻缘,都是贪。你只着眼大贪,是舍本求末。你看神佛,可曾挑选信徒,还不是多多益善,到头来靠芸芸众生,普通的百姓大众,奉献最多的信仰。”

石头依旧懒洋洋地发出微弱的光。

“收集普通百姓的小贪,才是正道。”

李渔拿出蟠龙拐杖,他吧木簪使劲一插,透过蟠龙拐杖,插进去一个小尖。

木簪上的木头逐渐消失,贪石附着在蟠龙拐杖的上面,李渔双手开始揉搓起来,一个光球从他手掌出现,把蟠龙拐杖包裹在其中。

他双手搓动五行灵力,不断炼化,蟠龙拐杖慢慢缩小。

终于,蟠龙拐杖变得跟木簪一样大小,其中镶嵌着一块石头。

贪石这才发出光彩,李渔能从光芒中感受到它的兴奋。

李渔把它插到头发中,倒在床上,呼呼大睡。

此时还是白天,江阳郡街道上,吵闹的人群丝毫没有影响到李渔的睡眠。

第二百八十五章 悟道

李渔睡了一半,脑子里演示起阵法来,一下困意全无。

他翘着腿躺在床上,手指一动,眼前出现几个灵力组成的小旗子。

随手布置着棋子,突然听到大街上有吵闹声传来,他起身从窗户往下一看,远处一匹快马疾驰而来。

路上的人纷纷躲避,叫骂声不绝于耳。

路中央站着一个年轻人,背着一把剑往前走,精神恍恍惚惚的。

李渔认得,这个就是刚才吃霸王餐的年轻人,好像叫张通。

他伸手一拂,张通的身子原地被带了起来,飞到了二楼。

落地之后,他还是有些恍惚,看到李渔笑了一下,问道:“多谢,多谢,莫非阁下乃是仙人?”

李渔早就起了爱才之心,这第二次遇到,他就不准备错过了。

“非也,我乃巨野一个方士。”

李渔笑着问道:“我虽非仙人,但是也有一些神通,看你这几天魂不守舍,不妨说出来,看看我能不能帮到你。”

张通有些失望,说道:“我本大明一县令,都儒经若有所悟,自觉摸到了大道之门,只是求而不得。于是遁入空门,做了一个沙弥,希望佛陀能帮我触摸大道,依旧是一无所获。故而时常苦闷烦恼,听说峨眉山有高人隐士,便来蜀中探寻,但是一无所获。”

“儒也者,行通济时者也;佛也者,悟道觉世者也;仙也者,藏道度人考也。各讲各的妙处,各讲各的好处,但是却没有一个,能让我念头通达。”

李渔眼中泛起一道白光,看了一眼张通,说道:“你经脉周天中,有两股不同的真气,说明已经入修却未尝入道。以你的情况,要触摸大道,非得听我调训不可。”

这个张通,他修了儒家的经典,又入了佛门的经卷,两股真气在他体内肌交融,两种道在他身上纠缠,也难怪他要被这个烦恼逼疯了。

儒家和佛家,在很多理念上是相悖的,让张通时常头疼不已。

“道长何以教我?”

“你须以功德为体,金丹为用,而后可以成仙。否则的话,抽离你如今的真气,将再无通达的可能。”

张通心中,隐隐一动,似乎又看到了希望。他诚恳地说道:“求道长指点迷津。”

李渔说道:“实不相瞒,我乃正经门掌教李渔,你可愿拜在我的门下?”

这人为了悟道,先儒后佛,对道家自然也没有什么抵触,痛快地答应下来,“弟子愿意。”

张通朝着李渔一拜,恭敬地说道:“请师傅赐下道号。”

李渔说道:“本门与其他道门又有不同,虽然也排资论辈,但是道号自取,没有字辈。”

张通沉吟片刻,说道:“弟子先儒后佛如今学道,期冀能三教皆丰,便叫‘张三丰’吧。”

李渔耸然一惊,倒吸一口凉气,这位小老弟,竟然就是张三丰。

捡到宝了这属于是……

李渔从怀中,拿出一个护身符来,说道:“此乃本门信物,若是有佩戴同样护身符的,遇到麻烦之后尽可求救,同门有难你也要尽力帮衬。”

张三丰接过护身符,“弟子知道了。”

李渔带着这个徒弟,来到楼下,点了一盘蚕豆,一壶茶水。

周围很是吵闹,但是师徒两个并不在意。

李渔说道:“你看,讲道不在乎在哪,为师曾在万众瞩目的讲坛上高谈阔论,也曾在无人的山谷中为花草讲道,可以是深夜无人的烛光下对坐讲道,也可以是在闹市的街道上溜达着讲道。”

“正像是如此,悟道也是一样,教派不过是外衣而已,拨开之后,大道都是一样的。”

“正所谓:仙是佛,佛是仙,一性圆明不二般。三教原来是一家,饥则吃饭困则眠。”

张三丰听得十分入迷,周围的杂音,根本入不了他的耳朵,只剩下李渔的话。他觉得李渔每一句话,就像是一个锤子,狠狠砸在他和大道之间那堵墙上。

这种感觉是玄妙的,一般人修道,是慢慢的,一点点的,拆除掉心中那层壁垒,然后悟道。

这一缓慢的过程,可能需要十年,也可能是几十年,甚至是上千年。

他则不一样,李渔就像是拿着一个锤子的匠人,正在用力捶打他心中那道壁垒,随时都有打通的可能性。

张三丰心里有一种强烈的预感,或许,李渔嘴里说出的下一个字,就能让他悟道。

他紧张地额头冒汗,聚精会神,不错过李渔说的任何一个字。脑子里飞快的旋转,领悟李渔所讲的大道。

对于这种资质的徒弟,就没有必要循序渐进,李渔直接点出最本源的大道,“大道不在佛,不在儒,也不在道。不在释迦,不在孔孟,也不在三清。你可知道大道在哪?”

张三丰摇了摇头。

他紧张的样子,让李渔哑然失笑,朝着他凝声道:“在我!”

短短的两个字,经过很长的铺垫,李渔终于又把自己修道以来最坚定的道心说了出来。

这句话他并没有提高音量,但是在张三丰的耳朵里,却像是雷电霹雳一般。

短短的两个字,如同一道炸雷,在他心头劈下。

他双眼霍得睁开,精光四射,道:“大道在我!”

李渔当初需要给徒弟们将,这个‘我’是真我,是自我,但是对张三丰,完全可以省去这个步骤。

大堂内有很多食客,但是没有一个人发现异样,只有他对面的李渔,把他看的清清楚楚。

张三丰,不愧是张三丰啊。

他是第一个瞬间明白李渔这句话的,虽然李渔跟很多人讲过。

张三丰一下就听出了“我”这个字的含义。

李渔没有打断他,不再说话,而是喝着茶吃着豆慢慢等待。他表情悠哉,都走到这一步了,张三丰不可能想不通。

等了大概有半个时辰之久,张三丰眼中的光彩,才慢慢内敛,直至消失。缭绕在他整个人身上的,那股子懒散、无神、恍惚,都一扫而空。

张三丰整个人,精气神一下子都回来了。

他站起身来,朝着李渔深深一拜,“师傅在上,弟子张三丰,拜见吾师。”

第二百八十六章 再遇

李渔带着自己新收的弟子,终于到了益州,望着姜维的府邸赶去。

益州道上,依旧是拥挤但是有序,这里的政令很严,但是百姓很悠闲。

“捷报!”

路上突然本来一匹驿马,背后插着两个小旗,胸前挂着一个竹筒,那是用来放传书的。

“捷报!上将军关羽在樊城大胜,败曹仁、擒于禁、斩庞德!”

“捷报!上将军关羽在樊城大胜,败曹仁、擒于禁、斩庞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