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初唐当神仙 第976章

作者:回避衰容

……

唰!

又是一声轻响之后,孔清已经再次一个挪移,出现在了罗浮秘境的中心,对着某个正一脸悠闲的坐在石凳上,端着茶杯吸溜吸溜的在喝茶的老道士说到。

“怎么样,真人,再次来到小道的世界,有没有一种轻飘飘的,宛如飞升仙界的感觉?”

老道士抬起眼皮,扫了孔清一眼,毫不客气的回答道。

“完全没有!”

虽然被老道士怼了一句,但孔清却依旧是笑吟吟的,心情很好的样子。

“不可能吧!现在罗浮秘境的消耗已经全部由小道的世界来接手了,所以真人您现在已经不用继续背负秘境的这个负担,可以全力炼化罗浮的灵脉了,难道这样都没有如释重负的轻飘飘感觉吗?”

“老道早就说过了……”

老道士一脸无所谓的对着孔清说道。

“之前的那些事情对老道来说也不是负担,即便是没有这个事情,老道我一天练气的时间也超过了十个时辰。”

“……”

孔清默默地看了青霞子一眼。

还装!

就算是贫道没有真人你那么勤奋,但我也知道每天练气十个时辰跟一天十二个时辰必须保持真气高速运转之间的区别好不好?

弦崩的太紧了是会断的!

“对了……”

虽然青霞子嘴很硬,但出于关爱空巢老人的原因,孔清还是大度的没有揭穿对方。

“青霞真人,接下来您已经可以不用再像之前一样被拘束在罗浮秘境之中,不知道您是打算回长安呢,还是去罗浮,又或者是在天底下随便转悠……要不您还是先在小道的这个世界里住一段吧,怎怎么样?”

“嗯!”

听到孔清的话之后,老道士默默地点了点头。

“也好!毕竟清微你这个世界的灵气还是很充足的!既然老道这辈子估计是不可能飞升真正的仙界了,那么能在你的这个仙界里住一段也不错!”

“那就最好了!”

听到青霞子的话之后,孔清立刻双手一拍。

“正好小道的几个弟子,就是真人您见过的神照,叶小虎和罗小虎他们三个现在的实力也已经到了筑基后期,距离破境成真已经不远了……而小道这段时间的事情又比较多,虽然可以用分身来监督他们的修行,但分身毕竟没有法力,很多事情也不好解释……”

说到这里,孔清低下头,笑吟吟的对着青霞子说道。

“真人,您有没有空帮贫道带个孩子……您放心,不让您白带,不管是神照还是叶小虎和罗小虎,只要真人您能看得上眼,那小道就慷慨割爱,让他跟着您学您的八景归元。”

“嗯……”

听到孔清的这句话之后,本来一脸淡漠的青霞子脸上顿时露出了疑惑的表情。

“清微,你从老君哪里得到的太清仙法老道也看过,是极高明的法门,甚至比老道我的《老子八景功》还要高明,你又何必舍近求远呢?”

“真人您这话就太谦虚了……”

孔清一抬手,就跟青霞子曾经在罗浮秘境做过的事情一样,直接折叠空间,从某几只狐狸的屋子里取出了一杯刚刚泡好的奶茶,吸溜的喝了一口。

“俗话说得好,没有垃圾的职业,只有垃圾的玩……没有垃圾的仙术,只有偷懒的弟子,要是真人您的《老子八景功》不行的话,您又是怎么威震天下数十年,成为修行界谈之色变……威名赫赫的人物呢?

所以对于把弟子交给真人您来管的事情,小道十分的放心,而且话说回来,如果我丹鼎门未来的神功秘籍之中都没有创派祖师青霞子威震天下的神功,那是不是也不合适?”

“呵呵!”

听到孔清的话之后,青霞子微微的眨了一下眼,然后端起茶杯吸溜的喝了一口。

“有什么不合适的,老道我的丹鼎门现在不是已经变成全真派了吗……”

“……”

孔清笑吟吟的低着头,端着奶茶,看着青霞子。

只见对方沉吟了一下之后,接着又说到。

“不过既然清微你现在事情太多,那老道帮你带带弟子,也算不得什么……嗯!你明天就把他们送进来吧!”

第八百九十八章 听说你们法华宗依然在支持前太子李建成

“好了!接下来你们三个进入仙界之后,记得好好的跟青霞真人请教,他怎么说,你们几个就怎么做,不要自以为是……”

孔清背着双手,一脸严肃的看着自己眼前的这三个弟子。

“别以为你们几个修行了这么几年的时间,就看到了破境成真的门槛有什么可骄傲的。毕竟贫道可是在你们几个的身上砸下了海量的资源,就是一头猪也能百日筑基。而青霞真人当年可是在全凭自己的情况下,同样完成了百日筑基,说明人家的悟性可不是你们三个小家伙可以相比的……”

说到这里,孔清那严厉的目光又从在场的神照,叶法善和罗公远的身上扫过。

“明白了吗?”

“是!”

看到孔清这少见的一脸严肃的表情,就算是胆子最大的罗公远都不敢调皮,几个人老老实实的点了点头,表示自己明白了。

“那好!”

孔清看着眼前的这三个小家伙,满意的点了点头,接着一摆手。

“进去吧!”

唰!

一声轻响之后,神照,叶法善和罗公远就被孔清直接送进了壶中界,丢在了已经成为了壶中界大陆旁边浮岛的罗浮秘境之中,青霞子的身边。

“嗯!”

孔清用手搭在炼妖壶上,默默的用神念注视着下方在看到神照他们三个之后面带喜色,但又要板起脸,摆出了一副严师样子的青霞子,嘴角微微的翘起。

虽然青霞子一直表现的似乎毫不在意,但他花了毕生心血才完善出来的《老子八景功》真的找不到合适传人的事情,他其实还是很在意的。

毕竟我华夏人讲究的就是传承!

“呼……”

在看到青霞子开始挨个用真气探查神照他们几个的身体状况,准备开始因材施教的时候,孔清也将自己的神念从壶中界中撤了出来,长长的呼出了一口气。

“欠青霞真人的人情又还了一点……虽然在贫道弱小时候的庇护之德基本上贫道是还不清了,但多少能还点是点吧!”

没错!

在越了解这个世界背后的真相之后,孔清对于当时坐镇长安,以一己之力压制了京兆所有的牛鬼蛇神,给自己创造了一片从容发展的新手村的青霞子就越发的感激。

实话实说,如果那个叫清微的小道士因为伤心自己师傅玄成道人的死,以及面对柴绍对于清都观刻意打压的无力反抗,最后心力交瘁,憾然离世的地方不是在长安,而是在长沙的话……

就孔清这丰神俊朗的外表,绝世的天资,恐怕早就已经成了那些摩呼罗迦的鼎炉或者是食材了,怎么可能有现在的风光。

“青霞真人昔日在长安庇护了贫道,贫道绝对不能辜负这份薪火相传的善意……”

哐当!

下一刻,一扇任意门就已经被孔清丢了出来。

门户开处,正是太史局后院的太史令的办公小院,孔清一只手撸着猫,从门户中昂然而出,清了清嗓子,开口说道。

“楼观尹真人和上清潘真人,请速来贫道的院落,某等商讨一下太史局下一阶段的严打活动应该在哪个地区开展!”

余音袅袅,瞬间就传遍了整个太史局。

……

虽然天台山名义上是法华宗的祖庭,甚至在很多人的心目中,法华宗三个字甚至还不如天台宗这三个字更加的响亮,但认真说起来的话,法华宗占据天台的时间并不是很长。

天台山乃至天台秘境其实最早乃是抱朴子葛玄所开创,只是后来葛玄觉得天台山不衬心意,于是他就离开了天台,北上去蓝田玉山重新开创了稚川仙府,将天台秘境留给了自己的弟子张恭。

正所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天台秘境在抱朴子葛玄手中的时候,其他人并不敢有什么非分之想,但落在他的弟子张恭的手中之后,就有人敢动脑筋了。

在一百多年之后,一位来自敦煌,叫昙猷的大和尚就带着自己的师弟昙兰来到了天台山,动手驱逐了被人称作山神的张恭,占据了天台秘境。但很快的,这位昙猷大和尚就被葛玄的弟子郑隐击败,重伤圆寂,再次让出了天台山。

从他们两家动手之后接下来的几百年之间,佛道两门如同走马灯一般的在天台争锋,就连天台秘境也曾经多次易手。

直到南朝陈太建二年,也就是差不多六十年前的时候,佛门法华宗最出色的宗主,四大圣僧之一的智顗,也就是智慧大师在天台建寺,这才结束了长久以来的纷争,将天台山揽入佛门的怀中。

当然!

正所谓风水轮流转,三十年河东转河西……在法华宗占据天台百年,也就是三十年之后,上清潘师正的弟子司马承祯只身上天台,挟上清吞并天下道门,创立道教的威势,重创了当时已经没落的法华宗,重新夺回天台山,创立了天台仙派。

这才有了后来李青莲的那首脍炙人口的《梦游天姥吟留别》。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现在的法华宗虽然经历了李渊陛下的打击,但受到损失的基本是京兆一地而已,在其他的地方却依旧是树大根深,盘根错节,稳稳的执掌着佛门牛耳。

不要说现在受了很大损失的俱舍宗和成实宗这样的宗派,就算是没有被李世民这波清扫……僧尼资格考试考验过的禅宗和莲宗这样的佛门宗派也没有办法跟法华宗相比。

……

因为之前天台秘境曾经频繁的在佛道两门之间易手,所以导致天台秘境之中的建筑也跟其余的佛门秘境截然不同,并没有什么太多标志性的佛塔,反而类似大多数的道门秘境一样,有一座很大的城池,乍一看完全不像是净土,而更像是仙都!

只不过在这座城池之中出出入入的那些COS菩萨和罗汉的修行者,以及就算是在城外也清晰可辨的诵经之声,又提醒了那些进入这座秘境的人这里绝对是如假包换的佛门净土,地上佛国!

在天台秘境的巨城最中心的一座十六层高的佛塔中,来自俱舍宗,成实宗的这些在这次李世民主持的僧尼资格考试中损失惨重的访客们,终于见到了天台宗实际上的掌控者智慧大师。

与大部分在脱胎换骨的时候,为了追求佛门的宝相庄严,比如说要达到所谓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之类的外形而动手修改,将自己COS成了菩萨佛祖的佛门地仙不同,这位智慧大师一眼看上去就是一个普普通通,跟一般寺院中的那些老和尚别无二致的和尚。

在见到智慧大师的这副长相,那些来自俱舍宗和成实宗的地仙顿时就有些惊讶。

毕竟在他们看来,既然成就地仙的时候可以脱胎换骨,那么类似‘无见顶相、鼻高不现孔、眉如初月、耳轮垂埵……’等之类可以表现出异于常人,而且功德圆满的外形就必须安排上,不然的话不是显得修佛白修了吗?

但眼前的这个名声颇大的智慧大和尚居然没有这么做?

“智慧大和尚为什么没有按照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之类外表重塑身体呢?莫非是他度过苦海的时候太过于仓促了……”

“非也!”

虽然这帮地仙们在下面的窃窃私语声音很低,但还是落在了智慧大师的耳中,只见他对着这些地仙微微一笑,开口说道。

“老僧之所以在脱胎换骨是不做调整,只是因为老僧觉得自己的原身就已经无处不好了!”

“……”

听到智慧大师的解释之后,这些地仙们似乎还是有些不相信。

明明《大般若经》里已经对三十二相,八十中好说得很清楚了,为什么智慧大师还要说自己的原身就已经很好呢……

上一篇:学霸之巅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