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之巅 第81章

作者:可乐要加糖

“好了,开玩笑的,除了我以外,我们实验组根本不知道你们要这些材料是要做什么。而且我们也没有测量设备,没有理论依据,根本没法写论文的,你就放心好了。”

“嗯,那你忙吧,我有问题再跟你联系。”

在这之后,徐佑专心进行论文的工作,并在乔森等人的帮助下,完成了论文的审核校对工作。

最终,由乔森负责,将论文投到了《Nature》期刊上。

这一次,徐佑有了PRL期刊论文作者的身份,作者介绍上终于变得有底气了许多。

初审很快顺利的通过,但之后的进一步审稿,还需要漫长的等待。

而在这期间,“海岛”新一代量子计算机项目,也有了新的消息。

王相武和乔森的实验室,都领到了各自的实验课题方向。

第095章 不信谣,不传谣

这段时间以来,徐佑大部分的时间,都放在了铝原子簇超导的这个课题上。

几乎没怎么去王相武的实验室。

王相武对徐佑也甚是想念,但知道徐佑在忙一个重大的课题,也没有去打扰了。

在收到“海岛”计划的课题方向后,王相武终于可以有理由找徐佑好好的聊一聊了。

“徐佑,那个课题做得怎么样了?”

“已经投《Nature》了,初审没问题,还得等后续的审稿流程。”

“嗯,那就好。我这边海岛计划的课题方向已经下来了,有时间可以过来好好聊一聊。”

“好的,老师,您什么时候在实验室?我今天就可以过去。”

“那正好,我今天需要在实验室开一个会,你有时间直接过来就行,我基本一直都在的。”

徐佑虽然刚刚忙完了一个大型的课题,但丝毫没有疲惫的感觉。

毕竟那些大四的本科生、研究生,做课题都是为了毕业,做完了之后,会有一种终于解脱了的感觉。

但徐佑却更加享受整个做科研的过程,也完全没有什么毕业的压力。

徐佑巴不得自己手里的课题不断,一直有项目可以研究。

否则,会陷入到一种“课题荒”的空虚状态之中。

徐佑来到王相武实验室,正好王相武要准备开会,徐佑便坐在下面,一起跟着听了会议的主要内容。

“海岛计划我们的课题方向已经下来了。在座的都是实验室的核心人员,首先强调一个事情,这个课题属于保密级别,不可对外透露。而且就算有了成果,五年之内也不可以在任何期刊上发布。如果没问题的话,我们先签一个保密协议,再继续说明课题方向的具体内容。”

徐佑没想到,这件事情的保密级别会这么高。

不过,这毕竟是一个国家级的项目。

虽然每个实验室只研究其中的一个方向,甚至可能并不涉及量子计算机的核心技术。

但做好保密工作,确实是非常必要的决定。

在场的人,除了徐佑之外,基本都是实验室的教授、副教授、讲师等等。

像赵为佳这样的博后,都算是级别最低的了。

徐佑也和其他人一样,一起签下了一份保密协议。

在大家签完保密协议后,王相武终于开始了正式的讲述。

王相武先是介绍了一下,“海岛”计划的两条路线。

虽然业界普遍认为,超导量子计算机的前景要更好一些。

但在无法断定的情况下,光量子计算机也同样是一条必须探索的道路。

因此,“海岛”计划可以沿着两个不同的方向去同时进行。

最终,根据研究的进展,再去确定哪个方向是更优的一个解。

因为研究领域的关系,王相武实验室负责的,是光量子计算机的方向。

具体的说,是有关量子光源的问题。

其实王相武实验室,虽说是研究量子物理的实验室。

但很多研究内容,都是与光学息息相关的。

因为光子,本身就是量子的一种。

所谓的“量子光源”,指的是“量子纠缠光子对源”。

这是量子信息技术,和量子光电集成芯片中,所不可或缺的关键量子器件。

“目前为止,国际上的量子光源,大多仅仅维持在高纠缠保真度和高不可区分性的‘二高’水平。我们现在的目标,就是要同时具备高效率、高纠缠保真度和高不可区分性,也就是所谓的‘三高’。当然,这里是三高是一个褒义词啊。只有这样,才真正可能能达到实用化的要求。”

“我们现在主要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克服光子泄漏,以及如何提高对光子的收集效率。如果能解决这些问题,那我们的技术,在国际上就可以处于领先的地位之上。”

通过王相武的讲解,大家很快明确了课题的方向,以及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的什么。

“好了,今天的会议就到这儿吧。这个问题看似很简单,但解决起来,肯定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们回去也都好好思考思考,下次我们再具体定一下方案。”

因为课题刚刚定下,王相武也不急着去确定课题思路,便先让大家散会了。

“徐佑,来,我们两个好好聊一聊。”

会议结束之后,王相武单独叫到徐佑,一起走到自己的办公室中。

关上办公室的门,王相武招呼徐佑坐下。

“这些天没见,你就又搞出个大论文出来。你不知道,那些博士们有多羡慕你。他们要是能有你这水平,根本就不用为毕业发愁了。”

面对王相武的夸奖,徐佑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只好用微笑来回应。

“不过这也怪不得别人,虽然他们的天赋没有你高,也没有你那么努力,那么对科研发自内心的喜欢。我听说你刚去乔森的实验室,就把他们实验室论文都给借走了,还一天就给看完了?是有这么一件事情吗?”

徐佑心说,不知是谁传的谣,根本就没有那么离谱的好嘛。

“没有没有,就借了58本论文而已,而且足足看了两天呢。”徐佑解释道。

“怎么,你想表达这样的事情很容易办到吗?还能仅仅通过理论分析和计算,就能预测出新的超导物质。哎,真不知道该怎么形容你好了。”

王相武知道,要是仅仅大致浏览这些论文,徐佑这样的速度还是有可能做到的。

但徐佑能通过这些论文,就推演出如此复杂的理论,绝不可能只是大致浏览这么简单。

肯定是把这些论文都给研究透了。

这样的恐怖天赋,或许只存在于一些流传的故事之中。

“老师,还得感谢您,帮我争取到了可以自由选择去上课的权利。在实验室学东西,很多时候确实要比在课堂上高效得多。”

其实徐佑之前选择蓟大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想接触到最顶尖的学习和科研环境,利用到最顶尖的学习和科研资源。

至于很多课,上不上的区别并不大,甚至想听的话,在网上也是可以听到的。

听到徐佑的这句话,王相武觉得自己对徐佑所做的事,确实没有白费。

第096章 这才是我们崛起的真正希望

“哈哈,这话说得好。不过也不能算我一个人的功劳,校领导也是非常开明的。我一直提倡个性化教育,要是他们对你都不能放开规则的束缚,那真的谈不上是出色的教育家了。”

和徐佑叙旧一番之后,王相武谈起了刚刚在会议上所说的事情。

“刚刚会上我说的那些,你应该都听明白了吧?”

“嗯,听明白了。”

“怎么样,你现在有什么好的想法吗?”

“好像跟我之前做的课题,有一定的关联。但目前为止,我也没有什么太明确的方向。”

“没错,这也是我特意叫你过来的原因。我非常有信心,你对这个新的课题会起到非常大的帮助的,甚至有可能是决定性的。不过我刚才也说了,就算做出成果,我们在五年内也不能发表,所以这算是一个默默无闻的项目。当然,你完全可以自由的去选择,就算不参与这个项目,也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王相武有些担心,因为这个项目即使做成,也无法让徐佑发表任何论文,无法像之前那样名声大噪。

为了确定徐佑的想法,王相武必须和徐佑提前说明。

但王相武明显低估了徐佑的心气。

“老师,能在顶刊上发布论文,固然是一种很大的肯定,也是我的目标之一,但那从来不是我的最终目的。这个项目,我一定会积极参与的。”

“好!就凭你这句话,我王相武一定尽我所能去帮助你。不管你以后去哪个实验室,还是有了自己的实验室,我都会把你当自己的亲学生去看待。”

听到王相武发自内心的话语,徐佑不禁有些被感动到了。

而王相武,又何尝不被徐佑所感动到。

王相武见过很多科研天赋很高的孩子,可还从来没有哪个孩子,像徐佑这样的纯粹。

他们很多都在考虑着,如何能拿到奖学金,如何获得保研的资格,未来要去哪里深造,能否找到一个更好的工作。

也会为了得到更多的学分,有意识的参加各种能加学分的项目。

当然,作为学生,这些都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只要不违法规则和道德,都是无可厚非的。

甚至在王相武自己上学的时候,也都是类似的想法。

但这些,却从来也不是徐佑考虑的问题。

徐佑来蓟大上学,只是纯粹的想获得知识,纯粹的去研究科学。

不仅如此,徐佑虽然很少会把国家放在嘴边。

但王相武能够看出,在徐佑的心中,是饱含着对国家的热爱的。

那种热爱,不是空喊什么口号,也不是盲目的肯定一个国家的所有。

而是真心希望,想通过自己的努力,为这个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让这个国家变得更好。

正是像徐佑这样,兼顾能力、理性和热血的少年。

才是华夏崛起的真正希望。

……

乔森实验室同样分配到了自己的课题方向。

上一篇:双重入侵时刻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