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之巅 第526章

作者:可乐要加糖

“瑟弗丽,如果你一直在老师身边工作,就会知道这其实根本就不算是什么了。老师既然都能够把你从比邻星上带过来,又会有什么是做不到的呢?”

回忆着这些不可思议的经历,瑟弗丽对于徐佑的敬佩又提升了一个档次。

“好了,林诗,不要说这些了,我们赶紧开始我们的工作吧。”

“好的,老师。”

被徐佑提醒过后,林诗马上便恢复了认真的状态,来到徐佑的身边,准备帮助徐佑进行接下来的工作。

瑟弗丽也学着林诗的样子,乖巧的做好了工作的准备。

“根据我的计算,如果超级量子在蓝星附近展开,会对蓝星的很多地区造成影响。所有我们需要让超级量子远离蓝星,来减少这样的影响。”

在徐佑的计算下,超级量子虽然只是一颗量子,但展开后的表面积,甚至要远大于蓝星的表面积,如果蓝星周围被这些展开的超级量子所覆盖,所引起的后果将会是十分可怕的。

一边控制着超级量子向远离蓝星的方向飞行,徐佑一边在自己的计算机中,对各种复杂的算式进行着计算,并绘制出最终的模型。

瑟弗丽在一旁观看着徐佑的计算与模型,随即又是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第829章 不可思议的景象

瑟弗丽之所以会如此的惊讶,是因为徐佑与自己的计算结果几乎是完全相同的。

可是,瑟弗丽的计算是直接使用在比邻星b上所学习的公式,而徐佑并没有直接使用这些公式,而是通过自己的推导,从头开始进行的计算。

换句话说,徐佑直接将这个理论推导了一遍,并弥补了瑟弗丽没有掌握这其中的基础原理的遗憾。

“徐老师的推导完全正确,看完了徐老师的过程,我也把自己之前这些不理解的地方弄懂了!”

瑟弗丽不得不承认,徐佑给自己带来的震撼,要远远高于自己的预期。

曾经,瑟弗丽也对这些知识有过一些好奇和疑惑,不过瑟弗丽毕竟不是研究该部分专业的人,不可能对所有的知识都刨根问底,也只能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主业上。

但瑟弗丽的能力是足够的,仅仅凭借徐佑给出的部分计算过程,瑟弗丽已经完全理解了徐佑的想法。

“是的,老师的想法真的是太巧妙了!也许给我一个月的时间,我也能自己推出这些,可是老师竟然可以在十分钟之内就完成如此复杂的推导!”

瑟弗丽和林诗在徐佑身边一左一右,以不同的方式表达着自己的震撼心情。

面对自己两个学生的夸赞,徐佑没有任何的表示,而是将注意力集中在了计算机之中。

此时,徐佑所控制的超级量子,已经来到了距离蓝星很远的地方,并具备了展开的条件。

“这个位置应该可以了。这里距离蓝星非常远,不会对蓝星有任何的影响,也不会影响到其他的星球。”徐佑说道。

毕竟超级量子进行二维展开之后的体积实在是太大,在进行实验的时候,还是尽量不要影响到其他的星球为好。

而在之后真正开展项目的时候,戴森球所选择的位置,是肯定会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之外的。

这个时候,徐佑控制超级量子静止在原地,不再继续前进。

说是静止,其实超级量子并无法在一个位置做到完全的静止,也只是以一个位置为中心,在一定的范围内做着无规则的运动罢了。

徐佑通过计算机下达命令,瞬间,超级量子便接收到了命令,开始了二维化展开的程序。

之所以会有如此快速的反应速度,是因为徐佑利用了超级量子的超距信息传递能力,这可以让这颗超级量子在几乎没有任何延迟的情况下,就执行徐佑的命令。

之后的过程要比大家想象之中的慢很多,甚至在前几分钟的时间里,超级量子在宏观上看来并没有任何变化,依旧只是一个肉眼无法看到的微观粒子而已。

但在微观的世界中,这颗超级量子已经在悄然之间出现了非常大的变化。

“这……这就是超级量子二维展开的过程吗?”

看到计算机中所显示的画面,大家都是感到非常的诧异。

因为在大家的正常理解下,超级量子已经是一个无法分割的最小微粒,由于超级量子的特殊结构,任何的外界力量都无法让超级量子变成更加微小的颗粒。

可是,就在计算机显示的画面之中,这颗超级量子的表面积已经扩大了数倍,明显成为了一个近乎于纸片的形状。

“是的,现在这颗超级量子已经开始二维展开了。只不过目前为止,它的表面积依然很小,不足以被肉眼看到。不过很快,我们就可以通过肉眼直接观察到它了。”

从微观世界之中的画面可以看到,这颗超级量子每一次的展开,表面积都将直接翻上一倍,就类似于折叠的纸展开的过程一样。

不知不觉中,超级量子的表面积越来越大,已经可以通过肉眼直接观察到了。

“这……真是不可思议的景象!”

此时的超级量子,就像是一个薄膜一样,虽然非常的难以观察,不过却依然可以隐约看到。

在这个尺度下,超级量子的展开过程已经非常的明显了。

每个人都不敢想象,这个如此微笑的粒子,竟然能够在不知不觉之间,展开成为一个如此宽广的面,将部分太阳的光芒接收过来。

终于,经过一段时间的二维展开,超级量子已经转化成为了最终的形态,不再继续变化。

不过,徐佑知道,这也只是试验的第一步而已。

经过二维展开后的超级量子,并无法直接吸收太阳的能量,因为这种几乎为二维状态的物质透光率太高,接近达到了百分之百,对太阳能的吸收效率近乎为零。

还需要改变超级量子的一些形态,才能够完成接下来的任务。

徐佑继续在自己的计算机之中,输入了一串指令。

随即,这个展开后的超级量子平面,突然将大部分太阳光都挡住,并将能量吸收到自己的内部。

“超级量子的能量开始快速的增加了!”

林诗看到计算机之中的数据,激动的说了出来。

可以看到,在进行模式转化之后,二维化的超级量子对太阳能吸收的效率极高,远远超过了正常吸收真空暗能量的速度。

“真是太可怕了,这种能量的吸收效率,已经强于一个大型的发电站了。如果我们能够在太阳系中,全方位的布置这些超级量子,那蓝星的文明水平,将很快提升到新的级别!”

大家都明白,能源对于一个文明来说,具有多么重要的意义。

这一次实验的成功,标志着蓝星文明将继续加快对比邻星文明的追逐脚步。

……

结束了第一次的实验之后,徐佑等人将项目正式向上上报,并获得了内部的大力支持。

毕竟这个项目的意义实在是太过巨大,一旦项目成功,将会把蓝星文明代入到一个新的时代,足以与比邻星文明相抗衡的时代。

徐佑在其中也特意提及了瑟弗丽的功劳,虽然最终超级量子二维展开的细节,是由徐佑推导出的,不过要是没有瑟弗丽提供的思路,徐佑肯定是无法轻易想到这个方向的。

第830章 戴森球

内部对瑟弗丽的功劳也是十分的重视,立马授予了瑟弗丽蓟京大学研究员的职称。

这样一来,瑟弗丽可以更好的帮助徐佑的项目组进行研究工作,再不必有任何的顾忌。

当然,对于瑟弗丽的真实身份,知晓的人屈指可数,而且就算真的不小心知道了这个消息,也很难相信瑟弗丽竟然是从另外一个星球过来的人。

接下来的时间里,徐佑等人继续对“戴森球”的技术进行着研究。

这其中,需要确定的一些细节,包括戴森球布置的位置、能量传输的方式、戴森球计划对周边行星、以及其他星系的影响等等。

最终,徐佑等人综合各种条件,选择了最合适的戴森球布置位置。

为了减少戴森球计划的负面影响,戴森球并不适合使用最低程度的透光率,否则很可能会打乱星系之间的平衡,引起一些难以预测的反应。

而因为戴森球的位置距离太阳系的八颗行星都足够的远,这让这些行星并不会受到任何的影响。

经过二维展开后的超级量子,可以让几乎所有的物质自由通过,除了光子。

在进行了多次实验、测试之后,戴森球计划已经被证实是完全可行的,这个项目也马上进入到了实施的阶段。

为了保证能量能够顺利的进行传输,戴森球计划需要使用上千颗超级量子,不断的飞行于戴森球和蓝星之间,进行着二维展开、三维折叠、以及能量运输等任务。

这个计划也并没有保密,在确定开展后不久,整个计划就正式对外公布了。

蓝星的人们在得知了这个消息之后,皆是对这个项目感到非常的震惊。

“真没想到,戴森球计划竟然马上就要实现了。真不知道伟大的科学家们,是如何实现这个计划的,这可是需要巨大的工业生产能力作为基础的。”

“有了戴森球,蓝星的能源水准将是之前的不知多少倍啊!再多建几座太空电梯,能源也完全够用,甚至说蓝星从此将不再存在任何能源缺乏的现象了。”

“伟大的发明!曾经那些存在于科幻小说和科幻电影之中的技术,如今已经一个个呈现这里真实世界之中!人类即将走向一个全新的时代!”

就在大家讨论戴森球项目的时候,徐佑已经控制着各个超级量子,向遥远的太空之中飞行了过去。

在这之前,徐佑等人已经精确的计算好了每个超级量子的目标落点,并植入了超级量子的二维展开程序。

这些超级量子如同训练有素的士兵一般,精确的向目标位置飞行了过去。

而除了这些第一批作为戴森球成员的超级量子之外,第二批、第三批、第四批等等的超级量子,也都做好了准备。

接下来的时间里,它们也要依次被执行同样的命令,作为戴森球的一环,或是进行能量的运输。

几个小时之后,这些超级量子到达了它们的预定位置,并自动开始了二维展开的程序。

根据徐佑的设计,这些超级量子展开后,将成为一个个巨大的扇面,并一起组成一个巨大的球体,将太阳彻底的笼罩起来。

这样一来,戴森球便可以吸收大部分太阳发射出来的能量,并将这些能量用于蓝星的科技发展与文明建设。

又是几个小时过去,第一批到达戴森球位置的超级量子们,已经全部完全了二维展开的程序,成功的组成了一个巨大的球壳。

接下来,徐佑在计算机中输入了几行命令,改变了这个球壳的透光率。

在程序的设计中,徐佑特意考虑到了,将戴森球壳两个界面的透光率设置成不同参数的问题。

这样一来,既可以保证戴森球可以吸收太阳发射出来光能,又能够透过外太空发射出来的各种光线。

因而,人们从蓝星向太空观察的时候,并不会有任何的影响,依然能够看到璀璨的星空。

“老师,戴森球正在以非常高的效率吸收太阳能,速度甚至略微高于我们的计算值!”

林诗看到了屏幕中的数据后,激动的向徐佑汇报了起来。

听到林诗的话,徐佑轻轻点了点头,心里却是十分的激动。

在对能量吸收效率计算的时候,徐佑等人考虑到了所有的因素,并计算出了一个相对保守的值,因而才能使真实值略微高于计算值。

“因为每颗超级量子的能量储存能力有限,在吸收了六个小时的能量之后,超级量子就会处于能量满格的状态。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让第二批超级量子顶上去,占据戴森球的位置,而第一批超级量子则带着能量返回蓝星。”徐佑说道。

而在执行这些任务的时候,还会有一个不容易注意到的小细节。

由于超级量子的二维展开需要时间,如果等到第一批超级量子返回的时候,再让第二批超级量子进行二维展开的话,会浪费掉一部分的能量。

为了免去这些能量的浪费,徐佑会让第二批超级量子提前来到戴森球的外围,进行二维展开。

而在第一批超级量子返回之后,第二批超级量子直接以二维展开的形式组成戴森球,这样一来,便几乎不会有能量的浪费了。

经过十多个小时,第一批超级量子成功将戴森球的能量带回了蓝星,并将这些能量传输到了蓝星的能量站中。

上一篇:双重入侵时刻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